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隔蒜灸”治疗太阴人慢性咽炎延边中医院针灸科延边中医院针灸科陈日华陈日13843381263 前 言v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黏膜慢性炎症。慢性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黏膜慢性炎症。慢性咽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主要咽炎多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主要表现为咽部干燥、声音嘶哑。秋冬及冬表现为咽部干燥、声音嘶哑。秋冬及冬春季之交常见。其病程长、病情顽固。春季之交常见。其病程长、病情顽固。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中医将本病归于“喉痹”、“喑哑” “嗌干”等范畴。多由素体虚弱、劳累过度、久病不愈、过度用嗓,肺肾亏虚,气阴耗伤,使咽喉络脉失养,虚火循经上灼于咽喉。 本病病位主要在肺胃肾。急性者
2、多风热外侵、肺胃热盛;慢性者多肺肾阴虚。慢性咽炎的概述咽部干痒、隐痛、咽中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v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慢性咽炎的病因v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鼻或扁桃体炎症、口腔或牙病、烟酒、辛辣、粉尘、化学气体刺激等都可能导致慢性咽炎。还有一些全身因素,比如各种慢性病及职业因素。慢性咽炎诊断标准 一、诱因诱因: 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坏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剧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咽部不适异物感,干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或微有咳,咽痛。v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空
3、咽时不适感明显。v重者持续性声嘶,甚至失音。v咽部症状可因过劳、多语、受风寒、烟酒过度、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加。 三、检查三、检查:v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具各上述症状及1项或1项以上检查所见,即可诊断。咽部的经络循行咽部的经络循行v肺经:经脉“从肺系横出腋下”。v胃经:经脉“循喉咙”,经别“上循咽”。v脾经:经脉“上隔,挟咽”,“络嗌”。v肾经:经脉“从心系上挟咽,循喉咙”,经别“上走喉咙”。v小肠经:经脉“循咽下隔”。v肝经:经脉“循喉咙之后”。v任脉:经脉“至咽喉”;督脉:经脉“入喉”。
4、v冲脉+任脉“会于咽喉”。病变与相关脏腑v本病的病变在于咽喉。v但其病理形成与肺、肝、胃、肾有密切关系。慢性咽炎中医辨证论治 3.3.1肝胃气逆,痰凝气滞型v 表现为咽喉有异物感,轻则如有痰团或有小树叶,重则如有梅核阻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咽喉不痛但觉发紧,饮食吞咽顺利,胸闷气短,甚至胃脘痞闷,夜间咽喉干燥。舌苔薄白,脉弦。 3.3.2 肺胃有热,气血壅结型肺胃有热,气血壅结型v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每因语言多或食刺激食物二加剧。风热外感,亦有、可使症状加剧。咽喉有发哽的感觉。咽喉检查呈慢性充血,粘膜干燥。舌苔薄微黄,舌质红,脉象达或数。 3.3.3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型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型 v
5、表现为咽干口干,夜晚较甚,咽喉有发哽感,常伴有头晕、头痛、失眠。舌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或细数。慢性者多属虚热症。现代医学的分类v分为三类: 1:慢性单纯性咽炎,表现为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2:肥厚性(增生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粘膜充血肥厚,粘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3:慢性萎缩性咽炎,主要表现为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萎缩变薄,咽后壁有痂皮附着,分泌减少。咽的解剖和生理v咽位于颈椎前方,长约12厘米的肌性管道,是呼吸、消化道的共同通路,分鼻咽、口咽、喉咽三部。鼻 咽 部v上起颅底、下为硬腭向后延长线的平面。前与鼻腔相通,两侧壁有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下鼻甲后端之后1厘米处)咽鼓管园咽鼓
6、管园枕枕(咽鼓管咽口后上方隆起)咽隐窝咽隐窝(园枕后上方凹陷区,鼻咽癌的好发区)腺样体腺样体(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淋巴组织)口 咽 部v上接鼻咽,下至会厌软骨上缘。前方与口腔相通。咽峡咽峡悬雍垂、软腭游离缘、舌背、腭舌弓、腭咽弓构成的环状狭窄部分。腭扁桃体腭扁桃体。咽侧索咽侧索(腭咽弓的后方纵行条状淋巴组织)口咽后壁粘膜下有散在的淋巴滤泡淋巴滤泡。喉 咽 部v上接口咽,下达环状软骨与食管相接。前方通喉腔,侧壁有一较深隐窝,称梨梨状隐窝状隐窝,此为异物易存留处。咽 的 生 理 功 能v1、呼吸功能:调温、湿润、清洁作用均弱于鼻粘膜。v2、吞咽功能:反射动作。软腭上举、关闭鼻咽、会厌覆盖喉口,食物进
7、入食管。v3、共鸣作用:咽腔可产生共鸣,声音悦耳、清晰。v4、防御和保护功能:吞咽或呕吐时,食物不致于返流入鼻腔或吸入气管内。异物入咽部,咽肌收缩阻止其下行,并引起呕吐反射,将其吐出。v5、 调节中耳气压作用:吞咽动作、咽鼓管开放。v6、扁桃体的抗感染作用:扁桃体内含B ,T细胞,具有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作用。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v病史:常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或因鼻病长期张口呼吸及烟酒过度、环境空气干燥、粉尘和刺激性气体污染等。症状:咽部不适,或疼、或痒、或干燥感、灼热感、烟熏感、异物感等;刺激性咳嗽,晨起用力咳出分泌物,甚或作呕。病程2个月以上,常因受凉、感冒、疲劳、多言等原因致症状加重。检查
8、:咽部慢性充血加重。呈暗红色,或树枝状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咽侧索肿大;咽粘膜增生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分泌物附着。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 v太阳人:体形气像脑椎之气势盛壮,腰围之立势孤弱,性质长于疏通,才干能于交遇,果断,性气恒欲进而不欲退,恒有急迫之心而“便便然”,情气欲为雄而不欲雌。 脏腑则肺大肝小肺大肝小,性情暴怒深哀,龙之性,太阳人之女子体型壮实,但因肝小胁窄,从而子宫不足,故不能生育。病证则外感腰脊病,内触小肠病。太阳人为浮脉。v太阴人:体形气像腰围之立势盛壮而脑椎之起势孤弱,肌肉坚实,容貌修整正大;性质长于成就而有才干,能于居处;性气恒欲静而不欲动,恒有怯心而“卓卓然”;
9、情气恒欲内守而不欲外胜。脏腑则肺小肝大肺小肝大,性情有浪乐深喜,牛之性,病证则胃脘受寒表寒病,肝受热里热病。太阴人为沉脉。 v少阳人:体形气像胸襟之包势盛壮而膀胱之坐势孤弱(上盛下虚),性质长于刚武而才干能于事务,剽锐好勇;性气恒欲举而不欲措,恒有惧心而“恢恢然”,情气恒欲外胜而不欲内守。脏腑则脾大肾小脾大肾小,性情有暴哀深怒,马之性,少阳人行动浮躁轻薄,不忍言语和怒气,自恃固执,可憎者,亦可看作少阳人。少阳人或有短小静雅,外形恰似少阴人,详询病势与寒热,仔细寻之,勿以少阴人治之。病证则脾受寒表寒病,胃受热里热病。,少阳人为数脉。 v少阴人:体形气像膀胱之坐势盛壮,而胸襟之包势孤弱,肌肉浮软,
10、容貌简易小巧;性质长于端重有才干,能于党与;性气恒欲处而不欲出,恒有不安定之心而“坦坦然”;情气恒欲为雌而不欲为雄。 脏腑则脾小肾大脾小肾大,性情有浪喜深乐,驴之性,少阴人心性偏狭且骄吝,思虑细密,疑虑多者亦可见,但少阴人女子血分多足从而多产。病证则肾受热表热病,胃受寒里寒病。,少阴人为迟脉。3、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朝医四象人辨象要点(参照朝鲜学者李济马(1837年1900年)先生东医寿世保元)太阳人太阳人太阴人太阴人少阳人少阳人少阴人少阴人人禀人禀脏理脏理肺大肝小肺大肝小肺肺脾脾肾肾肝肝肝大肺小肝大肺小肝肝肾肾脾脾肺肺脾大肾小脾大肾小脾脾肺肺肝肝肾肾肾大脾小肾大脾小肾肾肝肝肺肺脾脾体形体形气
11、像气像脑椎之起势盛脑椎之起势盛壮而腰围之立壮而腰围之立势孤弱势孤弱腰围之立势腰围之立势盛壮而脑椎盛壮而脑椎之起势孤弱之起势孤弱胸襟之包势胸襟之包势盛壮而膀胱盛壮而膀胱之坐势孤弱之坐势孤弱膀胱之坐势盛膀胱之坐势盛壮而胸襟之包壮而胸襟之包势孤弱势孤弱性气性气欲进而不欲退欲进而不欲退 欲静而不欲欲静而不欲动动欲举而不欲欲举而不欲措措欲处而不欲出欲处而不欲出情气情气欲为雄而不欲欲为雄而不欲雌雌恒欲内守而恒欲内守而不欲外胜不欲外胜恒欲外胜而恒欲外胜而不欲内守不欲内守恒欲为雌而不恒欲为雌而不欲为雄欲为雄恒心恒心恒有急迫之心恒有急迫之心 恒有怯心恒有怯心恒有惧心恒有惧心恒有不安定之恒有不安定之心心性质性质长
12、于疏通长于疏通长于成就长于成就长于刚武长于刚武长于端重长于端重才干才干能于交遇、能于交遇、果断果断能于居处能于居处能于事务、剽锐能于事务、剽锐好勇好勇能于党与能于党与容貌容貌方圆方圆圆形下流圆形下流头额宽大,下颧头额宽大,下颧尖尖月形月形表情表情端雅端雅威严威严明快明快温顺温顺肌肤肌肤粹白粹白坚实黯黯坚实黯黯浅薄而赤浅薄而赤浮软黄黯浮软黄黯目目外眦上挑,外眦上挑,炯炯有神炯炯有神目大太然目大太然明朗明朗外眦下垂外眦下垂耳耳耳轮大耳轮大耳轮厚耳轮厚耳轮薄耳轮薄耳轮小耳轮小鼻鼻鼻梁大而尖鼻梁大而尖鼻尖圆平而鼻尖圆平而大大鼻梁高,尖锐鼻梁高,尖锐尖不锐尖不锐口唇口唇较薄较薄口唇厚口唇厚口唇薄口唇薄口
13、唇较厚口唇较厚呼吸呼吸均匀均匀粗而均匀粗而均匀较快较快间有太息间有太息声音声音高清而清圆高清而清圆重浊而方重浊而方高泵而疾高泵而疾轻底,缓而轻底,缓而平平饮食嗜好饮食嗜好喝凉饮喝凉饮厚味厚味喜凉饮喜凉饮喜热饮喜热饮步行步行轩轩储储,轩轩储储,反身折胴反身折胴步慢而度,步慢而度,俯首行路俯首行路立则好仰,立则好仰,行而好摇行而好摇立而躁崄,立而躁崄,行而似伏行而似伏病证病证外感腰脊病,外感腰脊病,内触小肠病内触小肠病胃脘受寒表胃脘受寒表寒病,肝受寒病,肝受热里热病热里热病脾受寒表寒脾受寒表寒病,胃受热病,胃受热里热病里热病肾受热表热肾受热表热病,胃受寒病,胃受寒里寒病里寒病脉脉浮脉浮脉沉脉沉脉数
14、脉数脉迟脉迟脉分布比分布比三、四人三、四人 十余人十余人五千人五千人 三千人三千人二千人二千人太阴人特点v朝医学四象人中太阴人肝大肺小肝大肺小,约占50%以上。其病血浊气涩,所以易患胃脘受寒表寒病,肝受热里热病。其患病率高于其他三种人,治疗病例数较多,疗效良好,因此在本次推广应用中,重点以太阴人为主。本研究所说的慢性咽喉炎就是肝受热里热病的瘟病。感邪多从热化、燥化,化燥热入里犯肺,发生传变,体弱患者则可迁延复犯。相当于中医证候的燥热内结及气机郁滞辩象辩证论治。疗法简介疗法简介 1.1 医者选好穴位(双侧合谷穴),局医者选好穴位(双侧合谷穴),局部点柔按摩穴位,患者有酸胀感即可。部点柔按摩穴位,
15、患者有酸胀感即可。 1.2 独头大蒜或大瓣蒜切成直径独头大蒜或大瓣蒜切成直径2.0cm-2.5cm、厚约、厚约0.3cm的薄片,取的薄片,取28#1寸针寸针灸针在蒜中央由内至外圆形刺扎灸针在蒜中央由内至外圆形刺扎9孔,范围孔,范围直径大约直径大约1-1.3cm。放在穴位上,上置直径。放在穴位上,上置直径为为0.8cm-1cm,高度,高度1.0cm-1.5cm上尖下上尖下大的圆锥状艾柱点燃施灸,每灸大的圆锥状艾柱点燃施灸,每灸5-7壮,局壮,局部潮红,稍有烫痕或自然起泡为止。部潮红,稍有烫痕或自然起泡为止。 1.3 一疗程为一疗程为4次,每周二次次,每周二次. 疗程间休息疗程间休息20天天。 1
16、.4 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灸后起泡,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若灸疮污染局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若灸疮污染局部发炎时,可用消炎膏或玉红膏涂敷部发炎时,可用消炎膏或玉红膏涂敷 。 1.5 目前温和灸抗感染的治疗范围逐渐扩目前温和灸抗感染的治疗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总有效为率大,治疗总有效为率95%以上以上 。适宜症和禁忌症适宜症和禁忌症 v10岁以上的所有太阴人,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者均适宜;v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v10岁以下儿童、孕妇禁用。v糖尿病、瘢痕体质、癫痫、有出血倾向及止血困难者、精神病患者禁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 治疗前,首先应耐心说明
17、治疗全过程,尤其儿童患者一定要征得本人的同意,得到患者的合作。v为提高巩固疗效,避免反复发作,应少食煎炒和刺激性食物,烟酒及其他粉尘刺激,减少操劳、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对本病的康复将有着积极的作用。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v如灸后起泡患者,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用消毒干棉球擦之。若灸疮污染局部发炎时,可用消炎膏或玉红膏涂敷。所用材料规格所用材料合谷穴解v出处:灵枢本输 别名:虎口v功效:清热解毒,明目聪耳,通络镇痛v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是相互表里的关系,循经经脉联络肺脏,上至颌部,两条经
18、脉均交叉咽喉部,通过面颊,交叉于人中。合谷穴v文献摘要:v1.针灸甲乙经卷十二:聋,耳中不通,齿龋痛,喉痹。v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五:寒热疟,鼻鼽衄,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头痛,痿臂,面肿,唇吻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合谷配穴v1.配少商;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咽喉肿痛。v2.配太冲(又称四关穴),治癫狂,高血压。v3.配风池、列缺、外关,治感冒。v4.配三间、颊车、迎香,治牙痛,面痛,面瘫。v5.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通经,经闭,滞产。灸法用的材料v本草从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重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v采用3年以上的陈艾绒。v大蒜
19、,性辛、温,入脾、胃、肺经,其发挥成分中含大蒜蒜素,为抗菌的有效成分。本草经疏记载“葫,大蒜也,辛温能避恶邪,故主除风邪,杀毒气,及外治散壅肿也。”。隔蒜灸具有消肿化解、拔毒止痛、杀虫解毒的作用。大蒜的药性大蒜与艾叶联合功效大蒜与艾叶联合功效v大蒜具有杀虫、消炎、解毒作用;v艾叶气味芳香、易燃,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温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作用。v通过艾叶和大蒜的联合作用,刺激穴位,直达病所,治疗咽喉疾患,疗效肯定,而且操作简便,经济实惠。灸法的作用灸法的作用v灸法的作用:灸法的作用: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疏风解表,温中散寒; 温阳补虚
20、,回阳固脱;温阳补虚,回阳固脱;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消瘀散结,拔毒泄热; 降逆下气,通畅气机;降逆下气,通畅气机; 防御保健,延年益寿。防御保健,延年益寿。v灸法应用范围较广,早在灸法应用范围较广,早在内经内经中的中的灵枢灵枢官能官能云: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目前临床上以治疗,目前临床上以治疗寒证,慢性病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多。寒证,慢性病及一切阳虚久病者为多。 完成情况完成情况v自自1995年始,我院内科组年始,我院内科组3名,儿科组名,儿科组2名,五官科名,五官科2名,针灸理疗科名,针灸理疗科3名医生,名医生,针对急慢性咽喉
21、炎,扁桃体炎患者总数针对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患者总数约约600例,年龄在例,年龄在10-45岁岁400例,例,45-65岁岁200例,进行试验,结果显效例,进行试验,结果显效300例,例,好转好转200例,有效例,有效70例,无效例,无效30例,总例,总有效率有效率90%。 患者朴仁顺患者朴仁顺 ,女,女,61岁岁 2010年年8月月18日初诊日初诊 主诉:每天清晨主诉:每天清晨 咽部有干痒、异物感,咽部有干痒、异物感,噎隔。噎隔。 症状有症状有1年余,有痰凝于咽喉部,咳之不年余,有痰凝于咽喉部,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咳欶无痰。吞咽不利。出,咽之不下。咳欶无痰。吞咽不利。咽喉壁黏膜稍有充血,上有分泌物附着。咽喉壁黏膜稍有充血,上有分泌物附着。 诊断:慢性咽炎诊断:慢性咽炎 肺肾阴虚型。肺肾阴虚型。 治疗:隔蒜灸治疗:隔蒜灸-合谷合谷 四次痊愈四次痊愈 。慢性咽炎的预防v1生活起居有长,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白酒回购合同协议合同书
- 景观绿化工程服务合同
- 购销合同货物清单
- 边坡防护工程劳务合同
- 用图形进行编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 8 比尾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6.3.2草原风情 教学设计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供应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药科大学《单片机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钢结构深化设计年度总结及年后展望
-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评估与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 石膏固定的护理教学查房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2022年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复习群文阅读材料1(School Life 校园生活)
- 上海专科层次自主招生考试习题集①(含答案)
- 班级管理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课件(共28张ppt)
- 三聚氰胺 工艺过程概述
- (6)-2.2老虎会唱歌-高密泥叫虎
- 商铺门面分租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