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财政体制学习要点n分税制体制的构成要素 n我国预算管理职权的划分n我国分税制体制的完善 n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征和理论依据n税收收入划分的一般方法教学要求 了解财权与事权的划分;理解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掌握分税制的主要做法 第一节 财政体制概述一、财政体制的概念和实质(一)概念n财政管理体制是通过划分预算管理权责和预算收支范围来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二)实质n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是处理政府间在管理权限上的集权与分权、在收支范围上的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二、财政体制的内容1.预算组织管理体系n预算组织管理体系,也称“预算级次”、“预算分,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预算管
2、理体制的规定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统一整体。n世界上主要国家的政权结构一般为三级,相应预算级次也分为三级。我国预算组织管理体系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两大环节组成,地方预算由省、市、县、乡四级总预算组成。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总预算分别由政府本级预算和所属下级总预算组成 2.预算收支范围划分n预算收支划分就是确定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归属和财政支出的责任。预算收支划分是财政体制的核心内容。n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对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划分的主要原则是受益原则、行动原则和技术原则。n在此基础上,按照效率原则、适应原则、恰当原则和经济利益等原则,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分别实行不同的税权划分模式,包括分散型、适度集中相对
3、分散型、集中型三种3.预算管理权责的划分n预算管理权责是指法律规定的参与预算管理的各主体对预算管理的权限和责任n它包括预决算草案编制权、预决算草案审批权、预算执行权、预算调整权、预备费动用权、预算执行报告权、预算监督权和对不合理决定的撤消权等 4.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n为了实现纵向政府间财政收支均衡,为了确保各级政府职能的实现和财政体制的顺利运行,确保地方各级政府能够均等地提供基本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必须相应建立必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具体内容将在第三节讲述三、财政体制的类型根据各级预算管理主体独立自主程度的不同,或者说按照财权与财力的集中与分散程度的不同,大体可将我国实施过的财
4、政体制分成以下四种类型:1.统收统支体制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4.分税制体制第二节 分税制体制一、分税制概述1.分税制的含义n分税制体制是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简称,人们通常俗称“分税制”,它是指在确定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以税种为主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据此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2.分税制的构成要素n分税制的构成要素包括分权、分税、分管、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分级预算五个方面(1)分权。即划分上下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范围。按照公共产品分层次标准和政府职能分工标准的原理确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2)分税n税收收入划分的具体方法是:分割税额、分割税
5、率、分割税种和分割税制和混合型五种一是分割税额二是分割税率三是分割税种四是分割税制五是混合型 (3)分管n是指在上述分税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别管理和使用各自的税款,各级财政相对独立,对各级财政的资金不能混淆、挤占与平调(4)政府间转移支付n所谓转移支付,若不加任何限制词,是指两个货币收入主体相互之间非交易性的货币交换关系n按照主体和范围的不同,可把转移支付分为广义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国际间转移支付四种类型n广义转移支付n财政转移支付n政府间转移支付n国际间转移支付(5)分级预算n分级预算是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基础上,实行各级政
6、府预算的分别编制、分别审批、分别执行和分别平衡二、我国分税制体制的内容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n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中央直接管理的企事业发展支出。n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n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n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中央固定收入 1.关税2.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3
7、.消费税4.中央企业所得税5.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6.铁路、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7.中央企业上缴利润8.外贸企业出口退税,除1993年地方实际负担的20%部分列入地方财政上缴中央基数外,以后发生的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1.增值税:中央75%,地方25%2.纳入共享范围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60%,地方40% 3.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其余资源税归地方4.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地方3%地方固定收入 1.营业税(不含铁道、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8、)。2.地方企业上缴利润。3. 城镇土地使用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附加不含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5.房产税。6.车船使用税。7.印花税。8.耕地占用税。9.契税。10.遗产和赠与税。11.烟叶税。12.土地增值税。13.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1994年后的调整(1)从1997年1月1日起,将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中的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调整为中央占80%,地方占20%;后又调整为中央占88%,地方占12%;自2000年10月1日起,再次调整为中央占91%,地方占9%,并按中央要求,2001年,中央占94%,地方占6%,2002年实现中央占97%,地方占3%的目标199
9、4年后的调整(2)1997年11月1日起,将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税率由5%提高到8%;2001年1月1日起,分三年把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税率降低到5%。提高税率所增加的收入归中央财政(3)为了严格控制土地使用,对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分配做了必要调整,自1997年起,将其中新批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部分收入上缴中央财政所得税中央与地方分享改革n从2002年1月1日起,将现行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和地方所得税收入的办法改为中央和地方按统一比例n除铁路运输、国家邮政、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以及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缴纳的所得税继续作为中央
10、收入外,其他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n分享比例。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50%,地方分享50%;2003年所得税收入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2003年以后年份的分享比例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再行考虑出口退税改革n2003年10月对出口退税机制进行改革,改革后从2004年开始出口退税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n以2003年出口退税实退指标为基数,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数额,由中央和地方按75:25的比例分别承担。2005年1月1日起,各地区出口货物所退增值税中,超基数部分的退税额,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比例从原来的75:25改为92.5:7.5。属于基数部分的退税额,继续由中央财
11、政负担农业税改革n从2005年开始,中央决定利用3年的时间取消对种地农民征收的农业税,实际上2005年就有28个地区宣布了取消农业税,剩下的3个地区也在2006年不再征收农业税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确定按现行体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有(1)税收返还。 N年的税收返还数额=N-1年的税收返还数额(1+增值税、消费税的全国平均增长率0.3)(2)体制补助和体制上解(3)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4)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4.预算资金的调度n由于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支出数额很大,为了避免资金的往返划拨造成地方财政资金调度的困难,保证地方财政正常用款,中央确定了一个预算资金的调度方法 5.硬化预算约束,
12、自求平衡n中央与地方各级预算经同级人大批准后执行,自收自支,自求平衡,基本上实现了分级预算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一、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征和理论依据1.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特征(1)转移支付的范围只限于政府之间。(2)转移支付是无偿的支出。 (3)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2.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1)矫正财政纵向失衡 (2)矫正财政横向失衡 (3)补偿地区利益外溢 (4)实现政府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1.一般性转移支付n一般性转移支付也称“无条件转移支付”、“无条件拨款”、“一般补助”或“一般均等化补助”,是指中央政府拨款时并不规定资金的用途,也不要求地方政府进行资金配套
13、,地方政府可按自己的意愿使用这笔财政资金,它赋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由度,中央政府对此一般不加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2.有条件转移支付n有条件转移支付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对称,或称“分类补助”或“专向补助”,是指中央政府给地方的补助在使用上附带了一些条件,要求补助资金专款专用,以实现中央政府的特定目标。专款专用是这种形式的显著特征 n按照是否需要地方政府资金配套,又可分为配套补助和非配套补助 配套补助和非配套补助 n配套补助是指地方政府在使用补助资金时,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一定比例配套一部分专项资金n非配套补助则是地方政府在使用补助资金时,不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套一部分专项资金 配套补助 n封顶配套补助就是中央政府承担的补助有封顶限制,或者是确定了给予地方的最高补助额度 n不封顶配套补助就是中央政府的补助额度取决于受补助政府的配套能力,如果地方政府积极性高且配套能力强,中央政府给予补助的额度就会很大三、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模式n第一种:单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灭火器经销商招募与培训合同3篇
- 2025年度冷链食品生产项目1#车间能源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安置房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阳台封闭工程节能环保材料供应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在线教育平台股权出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农业机械租赁与供应链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视剧特效制作与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医院保洁人员绿化养护与病虫害防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交通系统承包商款项安全保障合同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助词「で」的用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