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docx_第1页
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docx_第2页
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docx_第3页
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docx_第4页
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专题检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新高考地理第一轮专题练习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分值:106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从太行山至滨海平原土壤分布断面图,完成下面两题。及l-J±I山地1褐土 8?牖冲珊原 5:1. 该区域土壤类型分布的差异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A. 地方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B该区域土壤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地下水资源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其中地形地势条件导致了地下 水资源条件的不同,属于地方性因素引起的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2. 导致该区域土壤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方地形A. 地方气候地表水系B. 地面组成物质答案A该区域土壤分

2、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方地形的变化,由冲积扇到冲积平原到滨海平原,地形 发生变化,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发育的土壤不同,A正确“图中所有地区气候都是温带季风 气候;该区域可能是同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地表水系没有变化;地面组成物质都是流水沉积物,沉积物 颗粒大小与地形地势有关,B、C、D错误。知识拓展黄淮海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宏观上看黄淮海平原是一个江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其结 构组成上有三种情况:西部为山前缓斜平原,由黄河、海河及其支流在山前冲积而成,是一系列的冲积扇 组成的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为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大,黄河不断改道 入海,从而形成了众多古河

3、堤;东部为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地势很低。原因:暖湿气流在山地抬升作用下,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至海拔3 400米左右达到最多;(2分)继续向匕 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减少,降水减少。(2分)(2)该山地位于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气温高,积雪冰川融化,蒸发量增加,植物返绿,蒸腾量 增加,空气湿度增加;(3分)借助大西洋和北冰洋带来的气流,顺地形爬升,形成较多降水。(3分)(3)植物截留和蒸腾。(2分)该地带分布着密闭的针叶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强,蒸腾量大;(2分)密闭的针 叶林积存着疏松深厚的枯枝落叶,可以截留大量雨水和地表径流。(2分)解析(1)由图可知,随着海拔升高,北坡降水量先增加后减

4、少;3 4004 000米高度范围降水最多。原因: 海拔低处水汽、降温不够,不易形成降水;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半山腰处气温较低,凝结形成降雨;海拔更 高处,水汽不足,降水又减少。(2)该山地位于我国西部干旱区,有限的水汽主要来自当地水体的蒸发和 植物蒸腾;后随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气流顺地势抬升形成降水.(3)由材料可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 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结合图中植被信息,可推测小流域内水量支 出上中比最大的一项是植物截留和蒸腾。由图可知,该地带分布若密闭的针叶林,森林的蒸腾作用强,蒸 腾量大;密闭的针叶林积存着深厚的枯枝落叶,可以截留大量雨水和地

5、表径流。下图是我国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两侧植被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亚冰雪带高寒灌从草甸带寒温带阔针叶林带 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丛带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从带3. 该谷底附近形成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是因为()海拔低,气温高,蒸发旺盛A. 受下沉气流影响,降水较少地处闭塞河谷,水汽不易扩散B. 内陆河谷,水汽难到达,降水少答案B该河谷位于亚热带地区,谷底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空气干燥,形成焚风效应,促进了干热河谷的形成。植物为适应干热河谷的环境,减少蒸腾,形成了 “亚热帝干旱小叶灌丛带”。B正确。4. 图中一一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

6、直分异规律D. 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C由图可知,一f自然带的更替休现的是海拔不同导致的自然带差异,为垂直分异规律,C正确。知识拓展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的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主要是由于焚风效应 和山谷风叠加导致的。高山冻原是指在温带和寒温带的高山树木线以上,以苔爵、地衣、多年生草类和耐寒小灌木构成的低终 植被。下图为我国某高山冻原带的一种植物类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5. 该山地可能是()A.雪峰山B.太行山C.武夷山D.长白山答案 D 高山冻原分布在温带和寒温带的高山树木线以上,雪峰山、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地区;长白山与太行山相比,主峰海拔均超过2 000米,但长白山纬度更高,最

7、有可能形成高山冻原。故选D。6. 图示植物叶子四季常青的最大益处是()利于春季光合作用A. 增强夏季植物蒸腾适应秋季土壤冷湿B. 抵御冬季风沙危害答案A高山冻原带因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期短,常绿植物(该植物叶子四季常宵)在春季可以进 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该植物常绿矮小、紧贴地面匍匐生长,体现了抗风、保温及减少植物蒸腾的适应 性,B项错误;秋季降水少,土壤水分含量不高,不存在过湿现象,C项错误;景观图片显示该地植被覆盖好, 风沙活动少,D项错误。7. 图示植物多生长在石质山坡上,其生态习性表现为()株形高大B.根系发达C,生长期长D.花朵硕大答案B石质山坡上,土层薄、肥力低,导致植物生长低

8、矮、根系发达,发达的根系有利于吸收水肥和 稳定植株;高山冻原带常年气温较低,植物生长期短;由于水肥缺乏、气候寒冷,生存环境较为恶劣,植物 株形矮小,枝叶密集,花色鲜丽,但花朵小。B项正确。知识拓展植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植物周围的环境为植物的生长提供阳光、空气、水分、养 料、适宜的温度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条件;植物的生长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比如植物根系的生长会影 响土壤的结构和质地,植物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植物种类的改变会造成生物种类的改变,等。黑碳是农作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雾、家用煤炉的烟和机动车尾气中的一种活性成分,是仅次于二就化碳 的第二大潜在温室气体。一旦黑碳降落在喜马拉雅冰川,它

9、们就会使冰雪的颜色变暗,从而增强其吸收 热量的能力,使其温度升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 与黑碳在喜马拉雅地区沉降关系最大的是()A.季风 B.信风 C.河流 D.洋流答案A黑碳是农作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雾、家用煤炉的烟和机动车尾气中的一种活性成分,是仅次 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潜在温室气体。受高原季风和南亚季风共同作用,会使黑碳沉降至喜马拉雅地区,A 项正确。9. 冰川融化加剧,主要是因为黑碳增强了()A.太阳福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面吸收答案D黑碳降落在喜马拉雅冰川,冰雪的颜色变暗,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地面吸收增强,使其 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加剧,D项正确。10. 黑碳加剧喜马拉雅山

10、冰川融化,进而威胁亚洲地区的水源和粮食生产,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相似性答案 A黑碳加剧喜马拉雅山冰川融化,进而威胁亚洲地区的水源和粮食生产,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特征,A项正确,在低纬度的夏威夷岛上的冒纳凯阿火山山顶高原部分火山口,出现了零星的冻土。冒纳凯阿火山的山顶 高原多冰期时遗留的砾石,砾石大小混杂,相邻砾石之间的空隙大。下图示意冒纳凯阿火山山顶高原冻19° 49' N= 4 2(XX等高线(mJ匚1冻土分布区19° 49' N= 4 2(XX等高线(mJ匚1冻土分布区ISV* 2

11、9' W155° WH.冒纳凯阿火山口出现多年冻土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较低海拔高,且地形封闭 坡向朝北水源充足A.B.C. (2X3)D. 答案C读图可知,冒纳凯阿火山口的海拔超过4 000 m,海拔高,地温低,利于冻土形成;冻土分布区 位于火山口南部的坡面上,坡向朝北,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为阴坡,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 射较少,利于冻土形成;综上可知,C正确“12. 遗留的砾石对冻土层保持产生的有利影响为()促进冻土层纳凉散热A. 快速吸热,加速冻土退化阻隔冻土层热量交换B. 快速导热,维持冻土温度答案A首先需正确理解题意,“遗留的砾石对冻土层保持产生的有利影响”

12、,即砾石的存在能减缓 冻土层的融化;砾石大小混杂,相邻砾石之间的空隙大,冻土层的热量可以通过砾石之间的空隙扩散,外 界冷空气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容易下沉,给冻土层降温,促进冻土层纳凉散热,A正确“张教授在我国辽东半岛野外考查,下图是其绘制的某地东西剖面上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殿针叶林徽 落叶阔叶林 也“假禺哗曾"翠辨必东答案D 一般情况下,海拔越高,光照越充足,A错误;受制于地形,海拔越高的自然带,往往面积越 小,B错误;题中所给信息无法判断不同自然带谱坡度大小,C错误;亚高山草甸带海拔较高,接近山顶,不 同坡向之间的大气交换顺畅,水热条件差异较小,植被差异也较小,因此昆虫

13、分布差别较小,D正确。13. 图中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A,落叶阔叶林 B.草甸C.针叶林 D.灌丛答案A该地位于辽东半岛,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A正确。14. 洼地处生长着草甸而不是乔木,主要是因为洼地处()A.气温较低B. 土层较薄C. 土壤水分较多D.光照较少答案C洼地易积水,洼地生长草甸而不是乔木的主要原因是洼地处土壤水分较多,C正确;洼地地势 低,气温较高、土层较厚,A、B错误;光照对生长草甸或乔木影响较小,D错误。知识拓展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 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早,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

14、低洼地和地下水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 甸。假期期间,中国的小兰同学到新西兰南岛最南端的“斜坡点"旅游并拍照(如下图)。据导游介绍,这里 常年有持续的强风,当地牧羊人为阻挡强风在很久以前种了树木(但成活率低),然而强风使树木长弯了, 倾斜的树木已成了 “斜坡点”的独特风景。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72&176°15. “斜坡点”及其附近地区主要的自然景观类型是()A.阔叶林 B.荒漠C.草原D.针叶林答案C由图可知,斜坡点位于46° S附近,且临近海洋,该处西风强劲,树木难以生长,因此该地的自 然植被为草原,C正确“16. 该地树木主要倾向()A.东 B.北 C.

15、西 D.南答案 A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由于海洋面积广大,摩擦力小,故西风格外强劲, 该地树木受西风影响会向东倾斜,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河套平原某灌区的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1.68 m,可自由流动。每年6月耕 地灌溉时,耕地和盐荒地的表层土壤(040 cm)和深层土壤(大于40 cm)含盐量均发生变化。秋季农作物 收割后,要对耕地和盐荒地一起灌水(简称秋浇),这是该地区多年生产实践获得的传统技术,也是河套 灌区每年最大的灌水过程。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 况。土壤含盐

16、M(mS/cm)0.003.006.009.00V)- rv2 4& 8(m(£)诲魅IDK+IV)- rv2 4& 8(m(£)诲魅IDK+I0i:_7耕地港水前°耕地灌水后-盐荒地灌水前T1盐荒地源水后(1)说明耕地灌水后表层土壤含盐量下降的原因。(4分)(2)6月耕地灌水后,分析相邻盐荒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含盐量均升高的原因。(8分)(3)说明秋浇对耕地和盐荒地的作用。(6分)答案(1)灌水溶解表层土壤盐分并下渗带走(2分);灌水下渗量大于蒸发量,盐分减少(2分),使得表层 土壤含盐量降低。(2)耕地灌水后,溶解盐分的水下渗到地下,导致地下水

17、含盐量和水位上升(2分);盐荒地深层土壤被含 盐地下水浸入,含盐量升高(2分);6月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土壤水分蒸发导致盐分在土壤表层富集, 盐荒地表层土壤含盐量上升(2分)o(3)耕地秋浇的作用是储水保墙,保证春播质量(3分);盐荒地秋浇主要是流失盐分,为次年储存耕地盐 分腾空出“盐库”(3分)。解析(1)表层土壤中的含盐量由水分蒸发带来的盐分和下渗带走的盐分共同决定。灌水时,水分溶解 表层土壤盐分,随着下渗被带走,盐分总量减少。(2)耕地灌水后,表层土壤盐分被淋溶至地下,使得地下水含盐量和水位上升,由于地下水浅,且可以自 由流动,盐荒地深层土壤被含盐地下水浸入,含盐量升高;6月气温高

18、,蒸发旺盛,盐荒地无灌溉,地下水 位抬升后更易携带盐分到达土壤表层,水分蒸发流失后,盐分在表层土壤富集,故表层土壤含盐量上升。(3)秋季浇灌后气温低,蒸发量小,水分易储存在土壤中,可保持土壤墙情,便于来年春播(耕地在夏季的 灌溉中,土壤含盐量己经较低,秋浇对降低含盐量的作用不明显);秋浇水量大,可溶解积累在盐荒地表 层土壤的盐分,并提高整个灌区的地下水位,使灌区地下水排出,带走可溶性盐,降低地下水含盐量,使 灌区内盐荒地的土壤含盐量下降,为次年储存耕地盐分腾空出“盐库”。17. 读“桂林及周边地区地形图(如图)”,回答下题。1 600I UXiI OCXUf-400ioo1 600I UXiI

19、 OCXUf-400ioo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10分)答案 桂林地区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可溶性、透水性好;地处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多(水热充沛);地处岩溶盆地,有利于地表水汇集;生物生长旺盛,流 水中有机酸含景高。解析 从岩石的特性、气候、水文和生物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桂林山水的形成原因。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冻土是指0°C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多年冻土下界是出现多年冻土的最低海拔,影响其 高度分布的因素与雪线相同,主要是温度和降水。积雪对地表土层主要起保温作用,湿润气候条件下降 雪

20、量大,积雪厚度大。下图示意多年冻土下界随干湿程度的变化。大陆性亚大陆性海洋性大陆性业大陆性海洋性 a4()oN以南b40°N以北1雪线2多年冻土下界(1)分析从大陆性到海洋性气候区,雪线变化的原因。(2分)(2)用曲线表示北半球多年冻土下界的纬度变化。(3分)(km)5-4-悝321 20 30 40 50 60 纬度(I®(3)分析由大陆性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多年冻土下界上升的原因。(5分)答案(1)由大陆性向海洋性气候区过渡,降雪量逐渐增大,冰川补给量增大,雪线高度逐渐降低。(2)如图:(3)由大陆性气候向海洋性气候过渡时,降水量逐渐增大,积雪逐渐变厚,积雪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逐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