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研究如何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的科学。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本课程,也是现代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基本课程,也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课程。的基础课程。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层次(一)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二)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二)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 (三)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三)流行病学工作深度的三个范畴 (四)流行
2、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四)流行病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 (五)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五)流行病学学科中的三大要素 分布的差异分布的差异提示提示:发病因素的不同发病因素的不同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寻找影响分布的原因探讨促成发病的因素及流行因素探讨促成发病的因素及流行因素 狭义的疾病自然史狭义的疾病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结局(症状出现前阶段、临床症状、体征症状出现前阶段、临床症状、体征出现的阶段、疾病结局出现的阶段、疾病结局)的整个过程。的整个过程。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现况调查(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 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 比例死亡比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
3、学研究生态学研究 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社区干预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研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特征中疾病研究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特征中疾病分布的方法,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分布的方法,提出关于致病因素的假设。 对致病因素的假设进行检验对致病因素的假设进行检验 在人群中消除某因素或施加一些手段以观察对发在人群中消除某因素或施加一些手段以观察对发生疾病的影响。它能对病因假设作出可
4、靠的验生疾病的影响。它能对病因假设作出可靠的验证。证。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利用数学模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研究 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发病率表示一定时期(一般为年)内,特定人群一般为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发病率某某年某病新病例年某病新病例/同期同期暴露人口数暴露人口数 罹患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罹患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数,与发病率最主要的区别是观察时间短而灵活。数,与发病率最主要的区别是观察时间短而灵活。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患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5、所占的比例。某病的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时点率病率时点率病率某一时点现患病例数某一时点现患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该时点人口数 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下降,也可由于病程缩患病率下降既可由于发病下降,也可由于病程缩短如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所致。有时尽管发病率增高,短如病人恢复快或死亡快所致。有时尽管发病率增高,但病程缩到很短,患病率仍可减低。但病程缩到很短,患病率仍可减低。DIP病程患病率发病率 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现有感染人数所占的比例。 调查时受检人数调查时某病感染人数感染率100
6、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死于所有原因的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可反映一个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经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经济和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济和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 死亡率死亡率某人群死亡总数某人群死亡总数/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同期该人群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它可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度,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 病死
7、率某病死率某时期某病死亡人数时期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病人数同期患病人数 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又称存活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常用于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年的病例数随访满年后仍存活的病例数随访满年生存率100nnn k调查人数病残人数病残率 kiiidaPYLL1 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呈现历年一般水平。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呈现历年一般水平。 短时间,小范围人群中突然出现许多相同病例的短时间,小
8、范围人群中突然出现许多相同病例的现象。现象。 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散发水平。某病在一定地区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散发水平。 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期内可跨越省界、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期内可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国界、甚至洲界。 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是探讨不同的性别、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布是探讨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种族、家庭和行为生活方年龄、职业、民族、种族、家庭和行为生活方式等人群特征,在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比式等人群特征,在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方面的比较,为探讨病因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较,为探讨病因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由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易感程度、生活习惯
9、由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易感程度、生活习惯及活动范围不同,某些疾病与年龄关系较密切。及活动范围不同,某些疾病与年龄关系较密切。适用于分析潜伏期短和病程适用于分析潜伏期短和病程短的急性病和传染病的年龄分布。短的急性病和传染病的年龄分布。是以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是以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为一个出生队列,对不同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组为一个出生队列,对不同队列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所进行的分析。段某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所进行的分析。该方法该方法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方面具有很大意义,有助于探明年龄、所处线索方面具有很大意义,有助于探明年
10、龄、所处的时代特点及暴露经历三者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的时代特点及暴露经历三者在疾病的频率变化中的作用。的作用。图图2-8 19141950年男性肺癌年龄死亡专率年男性肺癌年龄死亡专率摘自摘自MacMahon and Pugh.1970图图2-9 18501890年间出生者男性肺癌队列死亡率年间出生者男性肺癌队列死亡率摘自摘自MacMahon and Pugh.1970 因感染条件、生理条件、行为、职业差异等因感染条件、生理条件、行为、职业差异等导致许多疾病在性别上的差异。导致许多疾病在性别上的差异。 例:染料职业与膀胱癌、石棉作业与间皮瘤例:染料职业与膀胱癌、石棉作业与间皮瘤 接触放射线或苯的职
11、业易患白血病接触放射线或苯的职业易患白血病 1 1、首先应考虑暴露机会的多少与劳动条件、首先应考虑暴露机会的多少与劳动条件 2 2、其次应考虑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其次应考虑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活文化水平、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的不同等。活文化水平、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的不同等。 种族之间疾病病种及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可种族之间疾病病种及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考虑遗传、生理、风俗及卫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以考虑遗传、生理、风俗及卫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影响。 例:黑人高血压性心脏病例:黑人高血压性心脏病,白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白人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疾病的频率在时间上的不断变
12、动称时疾病的频率在时间上的不断变动称时间分布,凭此可以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种类。间分布,凭此可以了解疾病的特点和种类。* 疾病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分布,往往与致病因子疾病在不同地区有不同分布,往往与致病因子分布有关。分布有关。* 疾病的发生受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疾病的发生受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疾病地区分布,有助阐明影响分布影响,研究疾病地区分布,有助阐明影响分布的因素,制定防制对策、措施。的因素,制定防制对策、措施。 * 可根据行政单位划分,如洲、国家、省、市、可根据行政单位划分,如洲、国家、省、市、县县 * 可根据地理条件划分,如山区、平原、湖沼、可根据地理条件划分,如山区
13、、平原、湖沼、森林。森林。 疾病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发病率也有明显差别。疾病在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发病率也有明显差别。例如:例如:我国血吸虫病仅限于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我国血吸虫病仅限于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13个省份流个省份流行;行;高血压的患病率北方高南方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北方高南方低;原发性肝癌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原发性肝癌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食管癌以河南、河北、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的发食管癌以河南、河北、山西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的发病率最高。病率最高。 许多疾病表现出城乡差异许多疾病表现出城乡差异例如:呼吸道传染病在农村不易流行,但例如:呼吸道传染病在农村不易流行,但一旦有传染病传入,
14、便可迅速蔓延,一旦有传染病传入,便可迅速蔓延,甚至可能引起爆发。甚至可能引起爆发。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城市均高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城市均高于 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1.1.地方性的种类地方性的种类(1 1)统计地方性)统计地方性(2 2)自然地方性)自然地方性(3 3)自然疫源性)自然疫源性2.2.疾病呈现地区聚集性的主要原因疾病呈现地区聚集性的主要原因环境与遗传主导作用判断环境与遗传主导作用判断(P:P:发病率或死亡率)发病率或死亡率)1 1)P P原居民原居民PP移民移民PP移入地区居民移入地区居民环境为主(胃癌)环境为主(胃癌)2 2)P P原居民原居
15、民 P P移民移民 P P移入地区居民移入地区居民遗传为主(鼻咽癌)遗传为主(鼻咽癌)descriptive study1.现况研究:在某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现况研究:在某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因为所用的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因为所用的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故又称患病率调查指标主要是患病率,故又称患病率调查(prevalence survey););2.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暂时间内收集资料,故在某一时点或一个短
16、暂时间内收集资料,故称横断面调查称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 study);3. 在病因分析中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而在病因分析中只能对病因提出初步线索,而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不能得出有关病因因果关系的结论。系的结论。 (一)特点(一)特点 1一般不设对照组一般不设对照组 2研究的是某特定时点或时期研究的是某特定时点或时期 3. 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限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限制 4.4.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作因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作因果推论果推论 5.5.现况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现况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获得发病率资料资料 (二)种类(二)种类 1普查普查(
17、census) *目的:目的:(1)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及疾病的基本分布)了解人群健康水平及疾病的基本分布(2)确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确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正常值范围(3)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某些需要普查普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某些需要普查普治 的疾病,如宫颈癌普查普治的疾病,如宫颈癌普查普治 1普查普查(census) 优点:优点:能早发现、早诊断病人;无抽样误差;能早发现、早诊断病人;无抽样误差;可普及医学卫生知识可普及医学卫生知识缺点:缺点:(1)工作量大,准确性不高)工作量大,准确性不高(2)对象众多,难免漏查对象)对象众多,难免漏查对象(3)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不适用于患
18、病率很低的疾病(4)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5)只能获得患病率资料,不能获得发病率只能获得患病率资料,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资料 2抽样调查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概念:概念:随机抽取某研究人群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随机抽取某研究人群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以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特征(该人群的患(样本),以样本信息估计总体特征(该人群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调查方法。病率或某些特征)的调查方法。原则:原则:随机化、样本量适当随机化、样本量适当*优点:优点:(1)省时间、省人力、物力)省时间、省人力、物力(2)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易做得细致)调查范围小,调查
19、工作易做得细致*缺点:缺点:(1)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都比较复杂)设计、实施和资料分析都比较复杂(2)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重复和遗漏不易发现(3)不适用调查变异过大的资料)不适用调查变异过大的资料(4)患病率很低的疾病,小样本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患病率很低的疾病,小样本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样本不宜过大或过小样本不宜过大或过小1. 样本量的决定因素: 1)预期现患率)预期现患率 2)调查单位间的变异程度)调查单位间的变异程度 3)精确度:容许误差)精确度:容许误差d d、 4)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及把握度及把握度12.样本量计算公式1)率的抽样设N样本数,P总体现患率,Q1P样本的现患率p与总体
20、现患率P之差为d:Ppd当允许误差d0.1P时当允许误差d0.15P时PQN 400PQN17822dPQtN例:某社区有居民例:某社区有居民5万人,现需估计该地区乙型肝万人,现需估计该地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该地区原携带率。该地区原HBsAg携带携带率为率为10,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要求容许误差为,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要求容许误差为0.1P,计算需抽样调查人数。,计算需抽样调查人数。现现d=0.1P,P=0.1,Q=1P=0.9人36001 . 09 . 0400400PQN2/uN 式中式中N为所需样本例数,为所需样本例数,为标准差,为标准差,为为允许误差,即样
21、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相差所允允许误差,即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相差所允许的限度许的限度。u0.05=1.96,u0.01=2.58当当取取0.05时,时,s为样本预期标准差,为样本预期标准差,d为为允允许误差,公式简化为:许误差,公式简化为:N N4s4s2 2/d/d2 22)均数的抽样(1)单纯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 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法抽签法、随机数字表法(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 按一定顺序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按一定顺序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
22、 先按某种特征把调查对象分为若干先按某种特征把调查对象分为若干“层层”,在各,在各层中作随机抽样层中作随机抽样(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clustersampling) (5)多级抽样)多级抽样(multistagesampling)抽样分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如典型调查)(一)收集内容(一)收集内容(二)收集方法(二)收集方法 (一)调查表编制方法(一)调查表编制方法(二)变量的规定(二)变量的规定(三)调查员(三)调查员04. 4289. 0169. 1P非暴露组患病率暴露组患病率)现患比(R(一)选择偏倚(一)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1. 无应答偏倚(无应答偏倚(non-
23、response bias) 概念:调查无应答引起的偏倚,未应概念:调查无应答引起的偏倚,未应答者的构成与应答者不同,若无应答率大答者的构成与应答者不同,若无应答率大于于10%,罕见病大于,罕见病大于15%以上一般可产生以上一般可产生偏倚,大于偏倚,大于30% 偏倚较大。偏倚较大。 2影响应答率的因素影响应答率的因素 (1)群众对调查意义不了解;)群众对调查意义不了解; (2)调查方法或调查内容不适当;)调查方法或调查内容不适当; (3)调查对象身体状况良好,不关心调查;)调查对象身体状况良好,不关心调查; (4)调查对象身体状况不好或高龄,)调查对象身体状况不好或高龄, 不愿外人打扰;不愿外
24、人打扰; (5)调查对象外出、出差未遇。)调查对象外出、出差未遇。2.志愿者偏倚志愿者偏倚(volunteer bias)(二)信息偏倚(二)信息偏倚(imformation bias) 1.回忆偏倚回忆偏倚 (recall bias) 2.报告偏倚(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3.观察者偏倚(观察者偏倚(observer bias) 观察者间变异观察者间变异 观察者自身变异观察者自身变异 4.测量偏倚(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
25、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如: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等如: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等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合计合计有暴露有暴露aba+b无暴露无暴露cdc+d合计合计a+cb+dnExposedNot Exposed病例病例-对照研究特点:对照研究特点:1.是观察法而非实验法;是观察法而非实验法;2.按患病与否设病例组和对照组;按患病
26、与否设病例组和对照组;3.观察方向由观察方向由“果果”及及“因因”;4.难以验证因果关系(只是关联);难以验证因果关系(只是关联);5.通过两组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通过两组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病的联系。用途:用途: 1.广泛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广泛探索疾病可疑的危险因素; 2.深入检验病因假说;深入检验病因假说;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按研究目的分类按研究目的分类 1.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2.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按研究设计的病例与对照的配比分类按研究设计的病例与对照
27、的配比分类(一)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一)成组病例对照研究(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配比(配比(matching)是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是以对结果有干扰作用的某些因素或特性作为配比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因素或特性作为配比因素,使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方法。配比因素上保持相同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配比变常用的配比变量有性别、年龄、种族、住址等。量有性别、年龄、种族、住址等。1.成组配比(成组配比(category matching)2.个体配比(个体配比(individual matching)实例实例1 1 表表1 1 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非配比
28、母亲围产期放射暴露与儿童白血病的非配比病例对照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放射暴露放射暴露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合计合计有有30(a)45(b)75无无70(c)155(d)225合计合计100200300(n)1.统计学检验统计学检验 220010022575300)704515530()()()()(222dbcadcbanbcad P0.05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 84. 3)1(05. 022 cacaccaa)/()/(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合计合计有暴露有暴露aba+b无暴露无暴露cdc+d合计合计a+cb+dn dbdbddbb)/()/(bcadOR 48.1704515530bc
29、adOR实例实例1中中)/96. 11(2, ORORORUL如:x245.39 .4579 .28115%953 .45/96. 11)(可信区间OR cbcbcb2222-1)|c-b|40cb)((校正当)/96. 11(2, ORORORULOR=c/b实例实例2病例组病例组合计合计 +对照对照+4(a)1(b)5组组39(c)19(d)58合计合计432063)1(05.02222222221.36139)1|139(|-1)|c-b|40cb)(cNemar).1例(校正当检验(cbcbcbM则则P c/c+d, 并有统计学差异,则疾病并有统计学差异,则疾病与暴露有联系与暴露有联系
30、发病发病未发病未发病合计合计发病率发病率暴露组暴露组aba+ba/a+b非暴露组非暴露组cdc+dc/c+d合计 a+cb+d队列研究特点:队列研究特点: 1.属于观察研究方法;属于观察研究方法; 2.根据暴露与否设立对照;根据暴露与否设立对照; 3.观察方向由观察方向由“因因”及及“果果”; 4.时序上由前向后,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时序上由前向后,在疾病发生前开始进行,属于前瞻性研究;属于前瞻性研究; 5. 比较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可计算比较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可计算RR值。值。用途:用途: 1.检验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 2.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 3.描述疾病自然史
31、。描述疾病自然史。分类:分类: 1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以因素分组,开始观察时病例未出现,需追以因素分组,开始观察时病例未出现,需追踪观察一段时期,方可得到分析结果,性质是前踪观察一段时期,方可得到分析结果,性质是前瞻性的,从现在追踪到将来,是队列研究的一般瞻性的,从现在追踪到将来,是队列研究的一般形式。形式。2回顾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追溯到过去某个时期人群对某因素的暴露史,追溯到过去某个时期人群对某因素的暴露史,然后追查至现在的发病或
32、死亡情况。研究开始时,然后追查至现在的发病或死亡情况。研究开始时,病例已发生,性质是病例已发生,性质是“回顾性回顾性”的。时间是从过的。时间是从过去追查到现在。去追查到现在。3. 双向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暴露因素暴露因素 发病死亡发病死亡 暴露因素暴露因素 发病死亡发病死亡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现现 况况 暴露史暴露史 病例对照病例对照 调调 查查 过去过去 现在现在 将来将来发病发病未发病未发病合计合计发病率发病率暴露组暴露组aba+ba/a+b非暴露组非暴露组cdc+dc/c+d合计 a+cb+d1率和标化比的计算率和标
33、化比的计算 1)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观察期间人群较稳定) k观察开始时队列人数观察期间发病人数累积发病率2)发病密度)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暴露人口不稳定) 暴露人口由于迁移它处、死于其它疾病、中暴露人口由于迁移它处、死于其它疾病、中途加入队列等,应将变动的人群转变为途加入队列等,应将变动的人群转变为数代数代替人数来计算,如替人数来计算,如人年人年,此种发病率称发病密度。,此种发病率称发病密度。如如1个观察对象观察满一年为个观察对象观察满一年为1人年。人年。3)标化比)标化比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时
34、,当研究对象数目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时,无论观察时间长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以全人无论观察时间长短,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数。论发病(死亡)数。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数与理论发病(死亡)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数与理论发病(死亡)数之比,即为标化发病(死亡)比。数之比,即为标化发病(死亡)比。最常用的是最常用的是标化死亡比(标化死亡比(SMR)例:某厂例:某厂3040岁组工人岁组工人500名,某年名,某年2人死于肺癌,人死于肺癌,已知全人群已知全人群3040岁组肺癌死亡率为岁组肺
35、癌死亡率为2。 22 . 05002预期死亡数全人口标准人口研究人群观察死亡数EOSMR例例2脑脉管炎与钩体感染脑脉管炎与钩体感染 1953年湖北省雨量较多,一些地区爆发急性钩年湖北省雨量较多,一些地区爆发急性钩端螺旋体病。同年,这些地区的脑脉管炎病人端螺旋体病。同年,这些地区的脑脉管炎病人显著增多,为了验证两者是否有联系,选择钩显著增多,为了验证两者是否有联系,选择钩体病爆发区确诊为钩体病病人作为暴露组,当体病爆发区确诊为钩体病病人作为暴露组,当地健康人群为非暴露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地健康人群为非暴露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均有可比性,追踪观察一年,结果如下:面均有可比性,追踪观察一年,结
36、果如下:发病人数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未发病人数总人数总人数发病率发病率暴露组暴露组123513633.31非暴露组非暴露组18178180.12合计合计1311681181可用可用X2检验检验(四格表四格表)发病发病未发病未发病合计合计发病率发病率(%)暴露组暴露组12(a)351(b)363(a+b)3.31(a/a+b)非暴露组非暴露组1(c)817(d)818(c+d)0.12(c/c+d)合计合计13(a+c)852(b+d)1181(a+b+c+d)84. 36 .208183631168131181)21181| 13581712(|)()()()2|(|)1(05. 022222d
37、bcadcbannbcaddf=1P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为正联系,暴露可能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为正联系,暴露可能是危险因素;是危险因素;RR= 2.6 高度有害高度有害 表表 RR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的意义数值范围对暴露与疾病关联的意义2)特异危险度特异危险度(attributiverisk)AR也称归因危险度,或称率差也称归因危险度,或称率差(ratedifference,RD),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是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的差值。差值。AR表示完全归因为暴露因素的危险度。表示完全归因为暴露因素的危险度。dccbaaIIARe0例例2AR=3.31-0.12=3.19%RR与与AR
38、的区别的区别RR评价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评价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不说明绝对危险度的大小不说明绝对危险度的大小用于病因研究用于病因研究AR表示某因素对疾病的绝对危险表示某因素对疾病的绝对危险,用于公共卫生决策。用于公共卫生决策。例例:吸烟对不同疾病的吸烟对不同疾病的AR和和RR结果说明吸烟对每个受害者来说,患肺癌的结果说明吸烟对每个受害者来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大得多。危险性比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大得多。但就整个人群来看,吸烟引起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但就整个人群来看,吸烟引起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却比肺癌的高。却比肺癌的高。RR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具有病因学的意义,AR更具有疾病预防和公更具有疾
39、病预防和公共共卫生上的意义。卫生上的意义。 疾病疾病RRAR肺癌肺癌48.334.4910.843.48心血管病心血管病294.67169.541.7125.13死亡率死亡率1/105吸组吸组不吸组不吸组3)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attributiverisk,PAR)PAR=It-I0It为全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为全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0为非暴露组的为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发病率或死亡率。说明某一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说明某一人群因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亡率。4)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
40、暴露的成分占全部病因的指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百分比。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指全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病因的百指全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的成分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分比。%1001%100%0RRRRIIIARee%100%0ttIIIPAR1.失访偏倚失访偏倚 研究对象由于移居外地、外出、不合作或死于其研究对象由于移居外地、外出、不合作或死于其他疾病未能追踪观察到,以至在研究中丢失。他疾病未能追踪观察到,以至在研究中丢失。 影响研究真实性,其程度取决于:影响研究真实性,其程度取决于:1)失访人群的质,即失访人群与未失访人群
41、在所)失访人群的质,即失访人群与未失访人群在所研究的主要方面区别研究的主要方面区别2)失访人群的量,小于观察人群总数的)失访人群的量,小于观察人群总数的5%,偏,偏倚不大倚不大控制控制加强随访调查,建立制度保证减少人数,失访率加强随访调查,建立制度保证减少人数,失访率5%2选择偏倚选择偏倚任何非研究因素在研究人群中与一般人群分布不任何非研究因素在研究人群中与一般人群分布不一致,暴露人群或非暴露人群划分错误。一致,暴露人群或非暴露人群划分错误。往往高估或低估联系强度往往高估或低估联系强度控制控制选择研究对象时应缩小其特征范围选择研究对象时应缩小其特征范围,按规定标准选按规定标准选3信息偏倚信息偏倚 对疾病诊断缺乏正确标准,或测量仪器精确对疾病诊断缺乏正确标准,或测量仪器精确性差,造成漏诊或误诊性差,造成漏诊或误诊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检物品游戏课件
- 少儿编程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公司出纳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幼儿园实习报告范文
- 2025合同范本全书
- 电子出版物出版合同范本
- 2025年居民租赁合同协议书下载
- 承包饭店经营权合同
- 2025广告代理制作合同新版本(合同样本)
- *****光伏电站30MW二次调试方案
- 英语演讲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课堂PPT)
- 青岛生建z28-75滚丝机说明书
-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PPT(第四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实施办法分享
- 中医医院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实施细则
- 2023年机动车检测站内部审核表(三合一)
- 办公住所托管使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3福建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卡word版可编辑
- 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