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产盂,生态清新_第1页
古朴产盂,生态清新_第2页
古朴产盂,生态清新_第3页
古朴产盂,生态清新_第4页
古朴产盂,生态清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丽的村落美丽的村落 漳平市新桥镇产盂村漳平市新桥镇产盂村制作人制作人 :小牛:小牛QQ:273491126微信:微信:414819032 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产盂简介产盂简介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传统民居传统民居 油茶特产油茶特产 4123牛隔山风水林牛隔山风水林 5龙兴岩龙兴岩 6村貌民居村貌民居茶油文化节茶油文化节78产盂简介产盂简介 产盂村位于漳平市新桥镇的西南边,与镇驻地新桥圩直距28公里,与漳平市区直距32公里,老省道岭和线(原13-208线,现改为Y027)贯穿我村,交通便利,是新桥镇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村。村落地处新桥溪和双洋溪之间玳瑁山支脉的崇山坡地、涧谷间,山涧

2、泉水从城门隔山(1001.3米)流出后汇集成两股小溪流在村中蜿蜒而下到达九鹏溪。辖产盂、西桂坂、东墘、田仔底、牛隔山、方田坪等自然村,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人口269户980人。森林面积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80亩,人工造林面积2.5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6万亩。境内有煤矿,为福建省内少有的烟煤矿基地;产盂村建新煤矿,系漳平市唯一由村办的生产烟煤矿点。村民主种水稻,兼营林业,盛产木材、油茶。村内遍植花木,尤以桂花为甚。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有种植桂花树,当桂花盛开时,满村飘香。该村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很大,采用人工撞木楔榨压炼油传统工艺保存至今,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盂村具有

3、良好的气候、生态条件和人文景观,有百年古民居聚群、百亩风水林、千年古茶树王等,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相传黄姓始祖黄五二郎为元末明初人物,从尤溪迁居和睦里和顺盂,有三世黄三十三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葬于十一湖及十五世黄文魁(1697-1772年),可得到佐证。顺治庚十一子年(年)祖祠和族谱遭贼烧毁;据考证产盂黄氏在南洋乡溪东坂解放前还留祖祠,并来祭祖。 根据当地黄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时村名为“和顺盂”,意寓地利人和。至清康熙时改为今名。 产盂村居民主要姓氏有黄、林、李、邓、王等。 产盂的邓氏是太一(松隐)公之孙总管公的后裔,总管公由龙岩平

4、寨后田迁至漳平西园丁坂,后裔由丁坂迁巷口坪,后分迁到党口和产盂。 明清时期及民国初期属和睦里武楼社为产盂乡。1934年称产盂保,隶第四(新桥)区武陵联保(后为武陵乡)。1943年并属新桥镇钱坂保。建国初属新桥镇为产盂村。土改后属新桥区钱坂乡。1958年公社化,称产盂大队属新桥公社。1961年划属钱坂公社。1965年复属新桥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称产盂村,属新桥镇。传统民居传统民居 产盂传统民居集中连片,颇具规模,蔚为壮观,现保存完好的闽南式古民居达52座,古祠堂4座,多数为土墙青砖黛瓦,采用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工艺精湛,古色古香,民居特色鲜明。除村部办公楼为新式建筑外,民居建筑全部为旧式闽南

5、风格,全部传统建筑占整个村庄建筑总面积的96%,目前仍有70%的古民居有人居住使用,为漳平市保存最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聚集村落。民居连片依地势缓建,或平坦、或缓坡,层层递进、错落有致,陡坡处为青石垒砌,由于历史风雨的浇灌,形成一面面青苔墙体;该村房屋结构规整,大多为四方结构,建有大门、庭院、大厅、正房、偏房、辅厝等,整体看,像一座高椅,两边扶手(侧房)逐级降低;在二楼外墙,普遍建有木楼道,或是凭栏远眺,或是呼邻唤友,或是望月独思,不乏一番景致;在村道边还建有独栋联排民居,为双层建筑,共有三四十个房间,中间还建有沿路楼道,具有相对统一,又独具特色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油茶特产油茶特产 油茶是产

6、盂村的知名品牌,远近闻名。2014年12月14日,漳平市首届油茶文化节在产盂村隆重举行。数千名游客从各地涌来,赏漫山洁白的油茶花,品香喷喷的山茶油炸果,体验晒茶籽、碾茶籽、榨茶油、磨米浆、打糍粑等民俗活动之乐趣。 2015年12月26日举办新桥镇第二届油茶文化节。产盂村被誉为“闽西油茶第一村”,产盂村至今仍保留着悠久的山茶油传统加工工艺。其茶油榨取工艺是:将从茶山上采摘回来的茶籽,经过太阳暴晒开裂后,手工剥取茶籽仁,再经过晾晒,挑选优质的茶籽仁经过水碓或人工脚踏碓成粉末,经过翻炒、蒸熟后,将其放入铺有稻草的竹圈中并尽力踩实,做成一个脸盆大小的油饼,然后放到大木槽中进行装笼、绞油、轰锤,这时就得

7、到大自然馈赠的金黄的礼物-生态山茶油。经过几个小时的压榨后,取出茶枯饼。为引导带动该村油茶产业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产盂村因势利导,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油茶优势特色产业,成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生产,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扶持油茶专业合作社开展商标注册、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和品牌建设,努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牛隔山风水林牛隔山风水林 产盂村有“三大宝”,即古茶树王、山茶油和漳平市十大风水林之一牛隔山风水林。 村内有一株罕见的千年古茶树王,树径达40厘米,树高16米,冠幅12米。这株稀世古茶树王,在一代又一代先民的呵护下,至今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硕果累累,赢

8、得了世人的敬畏与景仰。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上万亩的油茶林,百余亩的风水林,在漳平市绝无仅有。这是一块蓄势待发的风水宝地。明朝风水大师谢福山在走遍了漳平的山山水水之后,直指这里的风水好,堪与安溪湖头(此乃清朝宰相李光地的故里)相媲美,断言这里的百姓富足安康,人杰地灵。牛隔山,最早为吴氏所开辟,故名“吴家山”,古村名由来已久,民间有俗语云“未有开漳平,就有吴家山”。漳平于1471年开县,吴家山村的历史远比漳平早。其时,已有居民迁此定居,繁衍生息,并早已形成村落。牛隔山风水林,拥有原始生态林158亩,面积为全市最大,由此荣膺“漳平市十大风水林”之冠。主要树种为福建青冈、黄楠等,有香楠、金丝楠等国家

9、一二级保护树种。这里原始植物保持良好,植物种群繁多,古树参天,森林茂密,一年四季苍郁青翠,生机勃勃。龙兴岩龙兴岩 龙兴岩是位于产盂村村尾山麓上的一座寺庙。主要供奉有三代祖师、清水祖师、马氏真仙、土地公等神仙。 为了保境平安,当地村民特意从德化县引来三代祖师、安溪清水岩的清水祖师、赤水龙凤宫的马氏真仙等香火,在牛隔山的峦巅建起了寺庙,虔诚供奉,以求禳灾祛病。龙兴岩由此香火更加兴旺,成了当地村民顶礼膜拜的圣地。三代祖师、清水祖师、马氏真仙、土地公等成了善男信女们心中的保护神。 说来也颇为神奇。自从龙兴岩肇建后,百姓生活安定,丰衣足食,祥和幸福。古村名“和顺盂”,由此而来,蕴寓地利人和,和顺吉祥。至

10、清康熙时,方改村名为“产盂”。 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这天,产盂龙兴岩都隆重举行清蘸迎佛庙会。村民搭起蘸棚,请来道士打蘸,用村民自产的山茶油为寺庙神龛香案添油进香,用山茶油炸出的香脆可口的油炸粿等贡品供奉神明,以祈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富裕祥和。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抬着五尊圣像,从村头巡游到村尾。一路上,紧随巡游队伍的,有敲锣打鼓、吹唢呐、舞狮、放礼炮等,迎请队伍彩旗猎猎,锣鼓喧天,火铳声、鞭炮声响彻云霄,场面甚为壮观。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

11、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油茶飘香美丽产盂,生态清新古朴产盂,油茶飘香古朴产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