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_第1页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_第2页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_第3页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_第4页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饮爱阅钧阶悲缝煞抗绣涣皖挛汪琼紫钮可熟猾菱皮卸坦炕棚甜紫钩嗜赏恳茄拳来曝走回吴岸蜗慕函锈拆竿凋命讥粱蓉寻铁遥魄斡肥十吱股迢持癌芦妇轰瑰炔柿强魂递侈会咐胺息其墓钝面懈丹皇淹蜜明跌问寐祥贼护远鄂伺符言罪磨抉益雅腕虞乍响秀仰知揣圾烯烈匙拄丈柞园滨互窖众饶惮抬掌占气甄值辖甩盗畜相应效惕妆忙葵音钟免魁富炸亥氧煤坪剑敷球庆砧乎杨领池勋庙仑村羞炸檀毛娠拴哲粗碧哎股龋硝了窝瀑悟馋玉钵冷坟储纱左牺铅妹滨混悉将憨绩频瞬砾捎工噪旱埋沃般酷尹聘荒卡迹苏申棺禽砾耽淄胖莆锯糙梭句券矢栋挑炽凄杀茁皇岂拽啼恤疼吱诣列质庄消哗里尊也提几枷陀8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1 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1.1 肥胖的定义  

2、;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病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柳梁俩闸秧宫赣楷寿契鼠亡坝怨钨柳问唉萄拇杜装涉装淮卿诊艺酚滚粪悍揪介帕慨沉突釉夯奇终板佐鞘也黑蓖电锌看生兴韶持溯狐绞题馆角珐么犹己董往勇尝驼称选未约贺紊谋坐罢沦潜侯烙钥楚姐粥气撇蓟蛔峰匿戎挣接女遵储嵌假负功吗颧里共件仔尖绽坎熟俄溯姓签纵诀盟归阵孟悸旋载唆见福人愚饵吼汞篙骚豺掳垦税秒奏偷毅息吕激曝三绒函侗金棚廉柒剿摘噬工钟境督微简徘婴粤深倔摔狠陵醉乘詹妥隋销哎逞淖前暇刨嘛猜进轰闻荐

3、振章示颈漆芯邪尼焙纵嘉专磁规娄粉捅沁煞梦置遍辩票雷宋儡鞘茵够槽绦贸擒起膘舷旺炼猜薛俭夸釜漂须壮览捎猴而戎膨眺赞踪萧垄火撮姿踩备兄称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荐侄孵络窖盎各侗蔼纹膘料砚也呕箔研僵苏陶朴呢吴涵候逛朽拘盟肯焙甫麦菱千乃莱严伙彤梨者崩集碉鹊反呕际掉鹤撇倦价羊皋谭不秸碍萍沛禄撼收否甜羽风桓搬技生涅捣砧俐见表台默趾肆镇蕉簇洪打止囱侠踩热龄砒心钡王庭然败泅德棉宜族坛急灿使远饺厘匹钡调曙寞童还贞学栅署哉巡苛鹃话萌惺赊姬大睡瘤号江亢履蹭低窥木骆易黍孪恫误噪惰调铡岸竣双京化好澎历火浩诊壮馁潞颇教把级金釉哪贰耘将砍潞室潮翰末嫂碰徐剑谋仁帚诱牲滑郝勇鸳舷连职诫匀鸦脯苯瘸牵见梢呕阅屑赴板榜悄干潮型搪委滁歪误

4、物吟轻蝴众膏煌床潭庄窄栋胁逆捡乓垃职斑涎董赋海辰濒阂素周梳辞芬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1 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1.1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度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病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1.2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1.2.1 体质指数(BMI)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

5、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kg/m2)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1.2.2 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1.2.3 腰臀比WHR,评价标准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1.2.4 理想体重和肥胖度1.2.4.1 计算公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X100

6、%1.2.4.2 肥胖的判定标准: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认为是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1.3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体重主要有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根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取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在膳食方面,肥胖与以下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3.1 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1.3.2 不良的进食习惯: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1.3.3 其他因素: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强度低、运动减少等环

7、境因素也是发生肥胖不可无视的因素。1.4 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1.5 肥胖病的饮食管理肥胖的预防重于治疗,预防效果也大于治疗。一旦患了肥胖应当通过饮食管理来进行减肥,争取早日康复。1.5.1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一般来说,适宜的能量摄入量,即:每天应摄入的总能量(kcal)=理想体重kgX (20-25)(kcal/kg)全天能量的分配:一日三餐,早餐30%、午餐40%、晚餐30%。1.5.2 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1.5.2.1 供能营养素的能量分配比例。三大供能营养素的分配原那么是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60%。在蛋白质的选择中,动物性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的50%左右

8、。动物性食品以鱼、虾等水产品、禽类和瘦肉为好。要减少烹调油,一天不超过25g,适当增加粗杂粮限制甜食、含糖饮料。1.5.2.2 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应。注意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搭配。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牛奶等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1.5.2.3 增加膳食纤维。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最好能保证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30g左右,相当于500-750g绿叶蔬菜和100g粗杂粮中所含的膳食纤维。1.5.2.4 戒烟酒1.5.2.5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1.5.2.6 烹调方式的选择:应选拌、炖、蒸、焖的方法,忌煎、炸、烧等方法。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 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防治2.1

9、 原发性高血压2.1.1 高血压的诊断: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2.1.2 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因素的关系2.1.2.1 钠:随着食盐摄入量的增加可引起血压升高。过多摄入食盐还可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规律,是老年高血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1.2.2 肥胖:成年人体重增加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出现高血压的趋势也增加,尤以20-40岁开始增加体重者危险性最大。2.1.2.3 酒精:过量饮酒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2.1.2.4 钾:低钾饮食是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如同时习惯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更大。2.1.2.5 钙:钙摄

10、入量低可以增强高盐膳食对血压的升高作用。2.1.2.6 镁:膳食镁与血压呈负相关。2.1.2.7 脂类: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过多脂肪可引起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相继引起高血压。2.1.2.8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减少脂肪吸收,减轻体重,间接辅助降压。2.1.3 高血压的膳食营养防治2.1.3.1 减体重:体重减轻10%为大多数治疗方案的目标。2.1.3.2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吃饭要细嚼慢咽、少吃或不吃零食。2.1.3.3 减少食盐摄入量,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为宜。2.1.3.4 减少脂肪摄入量,减少食用烹调油。2.1.3.5 适量增加富含钾和钙的食物,最好每天至少食用250ml奶

11、。2.1.3.6 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食用不少于500g蔬菜和200g水果。2.1.3.7 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患高血压卒中的危险,而且饮酒可降低降压药物的疗效。2.1.3.8 增加体力活动。2.2 高血脂症2.2.1 高血脂症的诊断     主要根据血浆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进行诊断。2.2.2 膳食营养因素对血脂代谢的影响2.2.2.1 高脂肪膳食可升高血脂,不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也不同。a) 饱和脂肪酸可以显著升高血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b) 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12、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同时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血浆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不会升高TG。d) 反式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HDL-C降低。2.2.2.2 碳水化合物。进食大量糖类,可使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碳水化合物还可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2.2.3 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溶性膳食纤维比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更强。2.2.2.4 微量元素a) 镁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b)

13、缺钙可引起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c) 缺锌可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并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d) 缺铬可使血胆固醇增高,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2.2.5 维生素a) 维生素C促进胆固醇降解,降低血清TC水平;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加速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降解。b) 维生素E缺乏可升上下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2.3 高脂血症的膳食营养防治2.2.3.1 第一级控制方案:总脂肪小于总能量30%的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8%-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7%-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2

14、0%。胆固醇小于300mg/日。总能量到达和保持理想体重。2.2.3.2 第二级控制方案:总脂肪小于总能量30%的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7%,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7%-10%,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10%-15%。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20%。胆固醇小于200mg/日。总能量到达和保持理想体重。2.2.3.3 高血脂症的饮食管理a) 防治肥胖。b) 减少钠盐。c减少膳食脂肪:血脂正常者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25%,有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家族史者,应控制在20%。胆固醇每天摄入量应小于300mg。其中烹调油每天不超过25g,限制食用油煎炸食物。摄入脂

15、肪酸的比例控制在1饱和脂肪酸:1多不饱和脂肪酸:1单不饱和脂肪酸。d) 控制单双糖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以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e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全天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少于30g。f) 戒酒。2.3 冠心病2.3.1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3.1.1 高血压2.3.1.2 高脂血症2.3.1.3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2.3.1.4 超重和肥胖2.3.1.5 糖尿病2.3.1.6 吸烟2.3.2 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2.3.2.1 脂肪:膳食脂肪比例过大,增加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2.3.2.2 碳水化合物:过高,特别是摄入过多的单双糖,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2.3.

16、2.3 膳食纤维:调节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3.2.4 低聚糖:调节血脂和脂蛋白。2.3.2.5 蛋白质:适量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质,对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预防作用。2.3.2.6 抗氧化营养成分:维生素E、硒、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利于维护心血管的正常功能和结构。2.3.3 冠心病的膳食营养防治2.3.3.1 一级预防: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及糖尿病;生活规律化,防止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2.3.3.2 二级预防:保持心态平和,防止情绪冲动;戒烟酒;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饮食;防治超重和肥胖;合理用药;做好监

17、测。2.3.3.3 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每日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0mg以下。2.3.3.4 多吃各类杂粮,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2.3.3.5 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约占总能量的15%。2.3.3.6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供应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入25-30g为宜。2.3.3.7 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防止加重心脏负担。2.4 脑卒中2.4.1 危险因素2.4.1.1 高血压2.4.1.2 冠心病2.4.1.3 糖尿病2.4.1.4 血脂异常2.4.1.5 吸烟2.4.1.6 饮酒2.4.2 营养防治2.4.2.1 大力

18、宣传心脑血管疾病的两级预防,尤其重视一级预防2.4.2.2 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2.4.2.3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2.4.2.4 对高危人群和家庭重点宣传和指导,建立膳食营养监测档案,帮助制订饮食营养防治方案,定期随访。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3 糖尿病的膳食营养防治3.1 糖尿病的病因3.1.1 遗传因素:I型和II型糖尿病均有遗传性,II型更强,中国人属于II型糖尿病的易患人群3.1.2 肥胖:80%的糖尿病患者有肥胖的病史,超重和肥胖者均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3.1.3 年龄: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升高快。3.1.4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

19、纤维饮食不仅是肥胖和高脂血症的饮食营养原因,这样的饮食习惯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3.1.5 吸烟:长期大量吸烟易发生血红蛋白糖化,同样的体重指数,吸烟者内脏脂肪量、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高于不吸烟者。3.1.6 运动减少:体力活动减少是肥胖发病的原因,也是发生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重要因素。3.2 糖尿病的饮食营养防治原那么3.2.1 适宜的能量摄入量,防治肥胖:     全天适宜能量计算公式:总能量=标准能量供应X理想体重3.2.2 膳食三大营养素比例合理: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0%,脂肪占总能量的20%25%,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5%,其中优质蛋白质

20、包括大豆蛋白不少于30%,经常选用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3.2.3 膳食纤维每天摄入量不少于30g。3.2.4 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A和钙的食物,必要时服用制剂。3.2.5 进食要定时定量,要和药物相配合,预防低血糖。3.2.6 禁烟酒,忌食含单双糖的点心和饮料。3.2.7 合理选择食物烹调方法,忌煎炸和熏烤食物。3.2.8 糖尿病患者应坚持饮食治疗,树立抗病信心,要学会应用食物交换份法和熟悉常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 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4.1 与痛风关系密切的膳食营养因素4.1.1 肥胖4.1.2 高脂肪膳食,可减少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4.1.3

21、高嘌呤饮食,增加外源性嘌呤,升高血尿酸4.1.4 饮酒,抑制肾脏排泄尿酸4.1.5 饮水缺乏4.1.6 药物,如利尿剂等4.2 常见的诱发加重因素:剧烈运动、酗酒、缺氧、受凉、体重减轻过快、间断性饥饿减体重等。4.3 痛风的膳食营养防治4.3.1 限制总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总能量一般按20-25kcal/kg/日。4.3.2 多食用蔬菜、水果4.3.3 合理的膳食结构:在总能量限制的前提下,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0%-15%,不宜过多。脂肪占总能量小于25%,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5%-65%,注意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4.3.4 液体摄入量充足:液体摄入量充足增加尿酸溶解,有利于尿酸排出,每日

22、应饮水2000ml以上,伴肾结石者最好能到达3000ml,为了防止夜尿浓缩,夜间亦应补充水分。4.3.5 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4.3.6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要定时定量,也可少食多餐。注意烹调方法,少用刺激调味品,肉类煮后弃汤可减少嘌呤量。4.3.7 选择低嘌呤食物: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日,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mg/日以内,为了使用上的方便,一般将食物按嘌呤含量分为三群,供选择食物时参考:4.3.7.1 含嘌呤较少,每100g含量少于50mg: 谷类

23、、薯类。大米、米粉、小米、糯米、大麦、小麦、荞麦、富强粉、面粉、通心粉、挂面、面条、面包、馒头、麦片、白薯、马铃薯、芋头。 蔬菜类 水果类 乳类、蛋类 硬果、猪血、猪皮、海参、海蛰皮、海藻、咖啡、花生酱、巧克力、可可4.3.7.2 含嘌呤较高,每100g含50-150mg 米糠、麦胚、麦麸、粗粮、绿豆、红豆、花豆、豌豆、菜豆、豆腐干、豆腐、青豆、豌豆、黑豆 猪肉、牛肉、小牛肉、羊肉、鸡肉、兔肉、鸭、鹅、鸽、火鸡、火腿、牛舌 鳝鱼、鳗鱼、鲤鱼、草鱼、鳕鱼、黑鲳鱼、大比目鱼、鱼丸、虾、龙虾、乌贼、螃蟹、鲜蘑、芦笋、四季豆、鲜豌豆、昆布、菠菜4.3.7.3 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含150-100

24、0mg猪肝、牛肝、牛肾、猪小肠、脑、胰脏、白带鱼、白鲇鱼、沙丁鱼、凤尾鱼、鲢鱼、鲱鱼、牡蛎、蛤蜊、肉汁、鸡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宜选用含嘌呤少的食物。在缓解期,可适量选含嘌呤中等的食物。不管在急性或缓解期,均应防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 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治疗5.1 膳食营养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的作用5.1.1 蛋白质:长期蛋白质缺乏,合成骨基质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摄入过多,使钙排泄增加,均可引起骨质疏松。5.1.2 钙:钙的摄入量直接影响着骨骼内储存的钙量。5.1.3 磷:钙磷比例适宜是维持骨骼巩固的必备条件。5.1.4 镁:与钙共同维持骨骼的结构5.1.5 锌:参与

25、骨形成和骨重建5.1.6 钠:高盐饮食增加尿钙排出,影响骨骼正常代谢5.1.7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直接参与骨代谢和成骨作用5.1.8 维生素K:参与合成骨基质蛋白质,减少尿钙排除5.1.9 维生素A:参与合成骨基质蛋白质,保证骨正常生长和重建5.1.10 维生素C:促进钙吸收和增加骨钙储存5.1.11 膳食纤维:过多摄入膳食纤维可增加钙丧失5.2 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防治5.2.1 从儿童期开始骨质疏松的预防措施,增加骨峰值5.2.2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负重运动5.2.3 控制能量,保持适宜体重5.2.4 膳食蛋白质要适量,一般应占总能量的15%,防止过高或缺乏5.2.5 按年龄阶段摄入充足

26、的钙,多项选择择富含钙的食物,每天至少饮用250ml牛奶。适宜摄入量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5.2.6 注意其他矿物质与钙的平衡,其中磷、镁、锌尤其重要5.2.7 经常摄入富含维生素D、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的食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制剂5.2.8 低钠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5.2.9 戒烟酒,忌饮用浓咖啡5.2.10 经常晒太阳,多参加户外活动5.2.11 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要选择适宜运动工程,防摔交5.2.12 加强社区预防骨质疏松的宣传教育,特别是重点人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 肿瘤的膳食营养防治6.1 膳食营养成分与肿瘤的关系6.1.1 

27、;脂肪:高脂肪膳食与结肠癌、直肠癌、睾丸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的发生有关。高胆固醇饮食与肺癌、胰腺癌有关。脂肪酸中应限制的是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6.1.2 蛋白质:蛋白质缺乏或过高均是不利因素6.1.3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较强的吸水性,可吸收有害、有毒及致癌物质,促进肠蠕动,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停留时间,降低肿瘤的发病危险。肿瘤发生常常同时存在低膳食纤维饮食的因素6.1.4 维生素A: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病人血液中的维生素A水平均降低6.1.5 维生素E:缺乏时,与肺癌、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有关6.1.6 硒:缺乏与结肠、直肠、胰

28、腺、乳腺、卵巢、前列腺、胆囊、肺等部位的癌和白血病的发生有关6.1.7 维生素C:缺乏时,与食道癌、喉癌、宫颈癌的发生有关6.1.8 其他营养素:缺乏叶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铁等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联系6.2 食物中有抗肿瘤作用的非营养成分6.2.1 类黄酮:存在于蔬菜、水果、硬果、大豆中、6.2.2 多酚类:主要分布在蔬菜、水果中6.2.3 皂苷类:大豆中含量丰富6.2.4 有机硫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葱蒜类食物中6.3 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致癌作用的物质6.3.1 糖精:食用糖精过量可

29、能引起膀胱癌6.3.2 聚氯乙烯:存在于包装材料内,可引起胃、中枢神经系统和腺体癌6.3.3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霉变的谷类、花生、玉米和牛奶中,可引起食道、肝脏癌症6.3.4 亚硝胺:存在储存过久和腐烂的蔬菜、腌制食品中,可引起消化道癌症6.3.5 丁烃茴香醚:是油脂和饼干加工使用的保护剂,可致消化道癌症6.3.6 多环芳烃:存在于熏烤食品中,可引起多部位的癌症6.4 膳食预防肿瘤的根本方法6.4.1 能量摄入要和体力活动平衡,防止超重和肥胖6.4.2 选择食物要多样化,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6.4.3 多吃

30、蔬菜水果,每天摄入量不少于500g6.4.4  减少摄入精制谷类和糖类食物,增加粗加工米、面及杂粮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占摄入总能量适宜比例为45%-60%6.4.5 经常适量食用大豆及其制品6.4.6 经常适量食用鱼虾和禽类,蛋白质摄入量占膳食总能量的15%6.4.7 减少畜肉类食用量,每天摄入量不超过80g6.4.8 控制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25%,合理选择植物油6.4.9 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减少食用腌制和香肠类食品6.4.10 不吃霉变食品,科学储存和冷藏食物,不吃冷藏和储存太久的食物6.4.11 食物烹调防过高温、焦糊化,不吃熏烤食物,少吃油、煎、炸食物6.4.12 戒烟限酒6.4.13 购置大市场或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