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第1页
工程测量(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第2页
工程测量(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第3页
工程测量(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第4页
工程测量(第八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第八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 学习本章节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节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的测绘原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图的测绘原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与方法。测绘的步骤与方法。本章节的重点:本章节的重点: 极坐标法小平板与经纬仪测图极坐标法小平板与经纬仪测图, ,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的绘制。 8.1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基本知识 8.2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8.3数字化测图应用概述数字化测图应用概述第第1 1节节 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地形测量基本概念一、地形测量基本概念1 1、什么是地形测量、

2、什么是地形测量(1 1)地形的概念)地形的概念地物:各种天然或人工的固定物体地物:各种天然或人工的固定物体地貌:地球表面有高低起伏的形态地貌:地球表面有高低起伏的形态地形测量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的几何特征点最后形成一张地形图地形测量就是测定地物、地貌的几何特征点最后形成一张地形图(2 2)地形图)地形图 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按一定的比例尺,以一定的测绘方法用是普通地图的一种。按一定的比例尺,以一定的测绘方法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正射投影图。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正射投影图。(3 3)图幅规格)图幅规格1:50001:5000的一幅图是的一幅图是4 40cm

3、0cm40cm40cm 的规格。的规格。1:20001:2000、1 1:10001000、1 1:500500一般是一般是50cm50cm50cm50cm 的规格。的规格。n定义:定义:(实地水平长度)图上长度)比例尺(Dlm)(1二、比例尺二、比例尺 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直线比例尺直线比例尺105010204050302cm以数字形式表示以数字形式表示数字比例尺为大、中、小三种形式数字比例尺为大、中、小三种形式: :大比例尺大比例尺1:500-1:50001:500-1:5000(地形多,精度高,详细)(地形多,精度高,详细)中比例尺中比例尺1:10000-1:1000001:10000-

4、1:100000小比例尺小比例尺1:200000-1:10000001:200000-1:10000002 2、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地形图比例尺的选择地形图作用:全面观察地形平面,高程位置变化进行各地形图作用:全面观察地形平面,高程位置变化进行各种平面竖向设计。在城市和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种平面竖向设计。在城市和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中都要用到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如表所示段中都要用到多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如表所示 : 比比 例例 尺尺 用用 途途 1 1:1 1万万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位置、方案比较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位置、方案比较 1 1:50005000 1 1:20

5、002000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1 1:10001000城市详细规划、工程施工设计、竣工图城市详细规划、工程施工设计、竣工图 1 1:500500某种特种工程某种特种工程( (如地下建筑、大桥桥址、水坝坝头设计等如地下建筑、大桥桥址、水坝坝头设计等) )有时有时还要测绘:比例尺的图。还要测绘:比例尺的图。 n比例尺的精度:比例尺的精度:相当于图上相当于图上0.1mm0.1mm的实地距离的实地距离n比例尺的精度的意义比例尺的精度的意义(1)(1)按照工作需要,多大的地物需要在图上表示出来或测量地按照工作需要,多大的地物需要在图上表示出来或测量地物要求精确

6、到什么程度,由此可以参考决定采用多大的比例尺物要求精确到什么程度,由此可以参考决定采用多大的比例尺(2)(2)测图比例尺确定后,可以推算出地物测量应到何种精度测图比例尺确定后,可以推算出地物测量应到何种精度比例尺比例尺1:5001:5001:10001:10001:20001:20001:50001:50001:100001:10000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 m m0.050.050.10.10.20.20.50.51.01.0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 (重要概念)(重要概念)即:比例尺精度即:比例尺精度=0.1mmM人眼分辨率与比例尺的分母人眼分辨率与比例尺的分母M的乘积。的乘积。二、地形图图式二

7、、地形图图式 1 1、地形图图示概念、地形图图示概念为便于测图和用图,常用不同的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为便于测图和用图,常用不同的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示。地貌在图上表示,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示。2 2、图示是由国家测绘测绘管理机关统一制定的。、图示是由国家测绘测绘管理机关统一制定的。3 3、地形图图示符号分类:、地形图图示符号分类:地形图中的符号有三类:地形图中的符号有三类: 地物符号:地物符号: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 注记符号:注记符号:地物符号地物符号1 1、比例符号比例符号:地物的形状:地物的形状和大小可按比例缩绘在图上。和大小可按比例缩绘在图上。2 2

8、、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较小地物:较小地物无法按比例缩绘,只能依照无法按比例缩绘,只能依照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3 3、线性符号线性符号:狭长的延伸:狭长的延伸地物等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地物等不能依比例尺表示时,可用线性符号表示。可用线性符号表示。4 4、注记符号注记符号:有些地物除:有些地物除用符号外用符号外, ,还需文字、数字还需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加以说明和注解。或特定符号加以说明和注解。非比非比例例线性线性长江长江沪宁沪宁高速高速东山东山镇镇注记注记比比例例河流河流灌木灌木道路道路居民居民地地名称名称类别类别2 2、地貌符号、地貌符号n地貌:地球表面高低起地貌:地

9、球表面高低起伏、凹凸不同的自然形态伏、凹凸不同的自然形态包括:山、山脊、山谷、包括:山、山脊、山谷、鞍部、洼地鞍部、洼地n地貌符号地貌符号等高线:将地面上高程相等高线:将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等的相邻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闭合曲线地貌的表示方法地貌的表示方法平坦地区,注记高程。平坦地区,注记高程。丘陵地区,等高线表示。丘陵地区,等高线表示。v等高线等高线 (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v等高距等高距v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 局部地区,规定符号表示。局部地区,规定符号表示。等高线等高线等高线的意义:一定高度的水平面与地面相截的截线,等高线的意义:一定高度的水平面与

10、地面相截的截线,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的概念: : (重要)(重要)1 1、等高线、等高线: :是地面上高程相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连等的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成的闭合曲线。自然界中,水库自然界中,水库里静止的水边线,里静止的水边线,就是一条等高线。就是一条等高线。2 2、等高距:、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用h h表示。表示。等等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高距越小,用等高线表示的地貌细部就越详尽;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的越粗略。等高距越大,地貌细部表示的越粗略。3 3、

11、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d d。根据平距可判断坡度大小。平距小,坡度陡;平根据平距可判断坡度大小。平距小,坡度陡;平距大,坡度缓。距大,坡度缓。4 4、等高线种类:、等高线种类:为用图方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为用图方便,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线和助曲线。 dMhi 地面的坡度:地面的坡度:注记符号注记符号 注记符号:注记符号: 图上用文字和数字所加的注记和说明为注记符号,如房屋图上用文字和数字所加的注记和说明为注记符号,如房屋的结构和层数、厂名、校名、路名、等高线高程以及用箭的结构和层

12、数、厂名、校名、路名、等高线高程以及用箭头表示的水流方向等。头表示的水流方向等。 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三、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分幅与编号的作用:分幅与编号的作用:由于图纸的尺寸有限,不可能将测区内的所有地形都绘制在一幅图内,因此。由于图纸的尺寸有限,不可能将测区内的所有地形都绘制在一幅图内,因此。为了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将大面积的各种比例尺的为了便于测绘、管理和使用地形图,需将大面积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然后需要分幅测绘地形图。地形图进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然后需要分幅测绘地形图。地形图的分幅分为两类:地形图的分幅分为两类: 梯形分幅法:按经纬线分幅,用于中小比例

13、尺的国家基本图梯形分幅法:按经纬线分幅,用于中小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图分幅。分幅。 矩形分幅法:按坐标格网分幅,用于城市大比例尺图分幅。矩形分幅法:按坐标格网分幅,用于城市大比例尺图分幅。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以坐标格网线为图框的矩形分幅,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以坐标格网线为图框的矩形分幅,图幅的大小:为图幅的大小:为50cm50cm50cm50cm,50cm50cm40cm 40cm ,40cm40cm40cm.40cm.每幅图每幅图中以中以10cm10cm10cm10cm为基本方格。为基本方格。 正方形分幅与编号正方形分幅与编号正方形分幅是以正方形分幅是以1:50001:5000图为基础(图为

14、基础(4040cmcm4040cmcm的图幅的图幅规格规格),取其图西南角的坐标数字(以千米为单位),取其图西南角的坐标数字(以千米为单位)x=20 x=20,y=30y=30,作为,作为1:5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为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为20-3020-30。将将1:50001:5000图作四等分便得四幅图作四等分便得四幅1:2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编号在图幅的编号在1:50001:5000图编号后加上各自代号图编号后加上各自代号、作为作为1:20001:2000图的编号。例如,图的编号。例如,20-30-20-30-。将一幅将一幅1 1:200

15、02000图又分成四幅图又分成四幅1 1:10001000的。的。将一幅将一幅1 1:10001000的图再分为四幅的图再分为四幅1 1:500500的图,又附加的图,又附加各自罗马字母代号,如下例示各自罗马字母代号,如下例示: : 1:1001:100万万v从赤道起向两极每从赤道起向两极每纬差纬差4 4为一行,至为一行,至8888,南北半球各分,南北半球各分为为2222横列,依次编号横列,依次编号A A、B B、. V. V;以两极为中心,以两极为中心,88 88 以上,用以上,用Z Z表示表示v从经度从经度180180自西自西向东每向东每6 6一列,全一列,全球球6060列,以列,以1-6

16、01-60表示表示1VUCBASASV180234我国1:100万地图图幅1:50万、1:25万、1:10万B BC CD DA A2 21 13 34567891011121314151612313 141525 26 27v在1:100万图上:1 1、按经差、按经差3 3纬差纬差2 2分分成成4 4幅幅1 1:5050万地形图,编万地形图,编为为A A、B B、C C、D D2 2、按经差、按经差1 13030纬差纬差1 1分成分成1616幅幅1 1:2525万地形万地形图,编为图,编为11、.16.163 3、按经差、按经差3030纬差纬差2020分成分成144144幅幅1 1:1010

17、万地形图,万地形图,编为编为1 1、.144.144我国我国1 1:2525万地形图图幅万地形图图幅1:51:5万、万、1:2.51:2.5万、万、1:11:1万万ABCD123492110v1 1:1010万图上每经差万图上每经差1515纬差纬差1010分成四幅分成四幅1 1:5 5万地形图,编为万地形图,编为A A、B B、C C、D Dv1 1:5 5万图上每经差万图上每经差730730纬差纬差55分成四分成四幅幅1 1:2.52.5万,编为万,编为1 1、2 2、3 3、4 4v1 1:1010万图上每经差万图上每经差345345纬差纬差230230分分成成6464幅幅1 1:1 1万

18、地形图,万地形图,编为编为(1)(1)、.(64).(64)1:5000、1:2000v1 1:1 1万图上每经万图上每经差差152152纬差纬差115115分成四幅分成四幅1 1:50005000地形图,地形图,编为编为a a、b b、c c、d dv1 1:5 5千图分成千图分成9 9幅幅1:20001:2000地形图,地形图,编号为编号为1 1、2929abcd123467898.28.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一、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的概述一、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的概述1 1、地形图测绘的概念、地形图测绘的概念 关于控制测量以前讲过关于控制测量以前讲过, ,直接用于测绘地

19、形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有了图根控制点就可根据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有了图根控制点就可根据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置, ,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图。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图。 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地形图的方法有:经纬仪测绘法, ,光电测距仪光电测距仪测绘法测绘法, ,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小平板仪和经纬仪联合测绘法和摄影测量方法. .2 2、碎部测量的概念、碎部测量的概念 在图根点上测定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置,在图根点上测定地物和地貌特征点的位

20、置,并绘制地形图,此项工作成为碎步测量。并绘制地形图,此项工作成为碎步测量。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前的准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前的准备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指比例尺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指比例尺为1:5001:10001:5001:1000比比例尺地形图。例尺地形图。( (一)测图前准备工作一)测图前准备工作 测图前需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抄录控制点的测图前需踏勘了解测区的地形。抄录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成果,了解其完好的情况。检查和矫正平面及高程成果,了解其完好的情况。检查和矫正仪器。准备工具材料,拟订作业计划及准备图纸,仪器。准备工具材料,拟订作业计划及准备图纸,绘制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等工作。绘制

21、坐标格网,展绘控制点等工作。二、二、绘制坐标方格网绘制坐标方格网聚酯薄膜图纸分空白图纸和印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聚酯薄膜图纸分空白图纸和印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印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又有印有坐标方格网的图纸又有505050cm50cm正方形分幅和正方形分幅和404050cm50cm矩矩形分幅两种规格。形分幅两种规格。如果购买的聚酯薄膜图纸是空白图纸,则需要在图纸上精确绘如果购买的聚酯薄膜图纸是空白图纸,则需要在图纸上精确绘制坐标方格网,每个方格的尺寸为制坐标方格网,每个方格的尺寸为101010cm10cm。绘制方格网的方法有对角线法、坐标格网尺法及使用绘制方格网的方法有对角线法、坐标格网尺法及使用A

22、utoCADAutoCAD绘制等。绘制等。对角线法绘制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格网线坐标格网线三、三、展绘控制点展绘控制点展点前,根据地形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记展点前,根据地形图的分幅位置,将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注记在图框外相应的位置,在图框外相应的位置,点点A Ax=1124.89x=1124.89y= 538.67 y= 538.67 H=76.4H=76.475075050050010001000125012507507501250125055055060060065065070070010501050110011001150115012001200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每幅图图根点

23、数每幅图图根点数每平方公里图根点数每平方公里图根点数1 1:50005000 2020 5 5 1 1:20002000 1515 1515 1 1:10001000 12121313 5050 1 1:500500 9 91010 150150四、建立图根控制网四、建立图根控制网 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网。加密图根点的方法有导线测量,经纬仪交会及视距导加密图根点的方法有导线测量,经纬仪交会及视距导线等方法增设测站线等方法增设测站.有了图根控制点就可根据图根控制有了图根控制点就可根据图根控制点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点测

24、定地物、地貌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 ,并按并按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图。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缩绘成地形图。一、测绘的方法一、测绘的方法经纬仪测绘法;光电测距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经纬仪测绘法;光电测距仪测绘法;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全站仪测绘法;大平板仪、摄影测量方联合测图法;全站仪测绘法;大平板仪、摄影测量方法法. . 。我们讲经纬仪测绘方法:我们讲经纬仪测绘方法:使用的测图设备:经纬仪与量角器使用的测图设备:经纬仪与量角器二、地形图测绘的具体步骤二、地形图测绘的具体步骤1 1、测站准备、测站准备(1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控制点)上,量取仪器高,填

25、入手簿中。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控制点)上,量取仪器高,填入手簿中。(2 2)定向:)定向:置水平度盘读数为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 000000000后视另一控制点。后视另一控制点。(3 3)立尺:)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立尺前,立尺员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立尺路线。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立尺路线。AB2 2、观测与、观测与记录记录计算:计算:(1 1)观测)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的标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转动照准部,瞄准点的标

26、尺,读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角。(2 2)记录:)记录: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对有特殊作用将测得的视距间隔,中丝读数竖盘读数及水平角依次填入手簿。(对有特殊作用的碎部点应在备注外加以说明)。的碎部点应在备注外加以说明)。(3 3)、计算:)、计算:D D; ;H H。依视距依视距,竖盘读数或竖角,竖盘读数或竖角,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b312a3 3、展绘碎部点、展绘碎部点 在平板上刺下碎部点的位置在平板上刺下碎部点的位置b312a三、地物和地貌测绘要求三、地物和地貌测绘要求 不管用什么方

27、法测图都是对地表的地物不管用什么方法测图都是对地表的地物. .地貌变化的特地貌变化的特征点进行平面和高程测绘,这些特征点叫地测点,也叫征点进行平面和高程测绘,这些特征点叫地测点,也叫碎部点。碎部点。所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也叫碎部测量。所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也叫碎部测量。 1 1、地物特征点的选择:、地物特征点的选择: 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外,如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外,如 房角房角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道路转折点,交叉点,河岸线转弯点以及独立地物的中心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

28、,便得到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2 2、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地貌特征点的选择对于地貌来说特征点指对于地貌来说特征点指: :最高点,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向变换点和坡度变换最高点,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向变换点和坡度变换点,鞍部点,山脚线转折点。点,鞍部点,山脚线转折点。 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可将地貌根据这些特征点的高程勾绘等高线,即可将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在图上表示出来。3 3、碎部点到测站点的视距要求、碎部点到测站点的视距要求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地形点地形点最大间距最大间距最最 大大 视视 距距主要地物点主要地物点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1: 5001: 5001: 10001

29、: 10001: 20001: 20001: 50001: 50001515303050501001006060100100180180300300100100150150250250350350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最最 大大 视视 距距主要地物点主要地物点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1: 5001: 10001: 20005080120701202004 4、高程注记点的分布、高程注记点的分布1) 1) 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宜符合表的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应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高程注记点间距宜符合表的规定。规定。 2) 2) 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

30、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谷口、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湖地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川湖地岸旁、水涯线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均应测高程注记点。3) 3) 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城市建筑区高程注记点应测设在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建筑物墙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基脚和相应的地面、管道检查井井口、桥面、广场、较大的庭院内或空地上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以及其他地面倾斜变换处。4) 4) 基本等高距为基本等高距为0.5m0.5m时,高程注记点应

31、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时,高程注记点应注至厘米;基本等高距大于0.5m0.5m时时可注至分米。可注至分米。5 5、等高距的选用、等高距的选用为了用等高线能真实的表示实地情况,一般规定碎部为了用等高线能真实的表示实地情况,一般规定碎部点间最大间距不能超过图纸上的厘米。点间最大间距不能超过图纸上的厘米。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应根据反之,选择过小,等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参照下表选用等高距。地形和比例尺参照下表选用等高距。比 例

32、尺地 形 类 别150011 0001200015 000备 注平 地0.5 m0.5 m1 m2 m丘 陵0.5 m1 m2 m5 m山 地1 m1 m2 m5 m等 高 距 为0.5 m时 , 特 征 点 高程 可 注 至cm , 其 余 均 为 注 至dm 。 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等高线的高程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一种基本等高距。等高线的高程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6 6、对选特征点立尺人员要求、对选特征点立尺人员要求 立尺员要和测站观测员配合好,在平坦地区立尺可由近及远,立尺员要和测站观测

33、员配合好,在平坦地区立尺可由近及远,在由远至近立尺,立尺结束时处于测站附近。在由远至近立尺,立尺结束时处于测站附近。 在地性线明显的地区,可沿山脊线,山谷线,地性线跑,为减在地性线明显的地区,可沿山脊线,山谷线,地性线跑,为减少立尺的疲劳也可大致沿等高线,立尺,立尺员要分布均匀,尽量少立尺的疲劳也可大致沿等高线,立尺,立尺员要分布均匀,尽量一员多用。一员多用。 立尺人员要考虑画图方便,有序,不要东一个点,西一个点,立尺人员要考虑画图方便,有序,不要东一个点,西一个点,立尺人员要记点,回头指并画图,记住明显地物地貌。立尺人员要记点,回头指并画图,记住明显地物地貌。 四、四、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绘

34、制1 1、地物绘制、地物绘制(1 1)应遵守)应遵守“看不清不绘看不清不绘”的原则。的原则。(2 2)碎部点随测随绘。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碎部点随测随绘。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3 3)线划、符号和注记应在现场完成。)线划、符号和注记应在现场完成。 2 2、地貌的描绘等高线勾绘、地貌的描绘等高线勾绘绘制等高线的要求:绘制等高线的要求:(1 1)首先轻轻勾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首先轻轻勾绘出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2 2)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利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不能用等高)再根据碎部点的高程,利用内插法勾绘等高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悬崖、峭壁、

35、土坎、土堆冲沟等,按图式线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悬崖、峭壁、土坎、土堆冲沟等,按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规定的符号表示。(3 3)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为首曲线。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为首曲线。从零米起算,每隔四根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并在计曲线上注明高程,字头朝向高根首曲线加粗一根计曲线,并在计曲线上注明高程,字头朝向高处,但需避免在图内倒置。山顶、鞍部、凹地等不明显处等高线处,但需避免在图内倒置。山顶、鞍部、凹地等不明显处等高线应加绘示坡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可测绘二分之一应加绘示坡线。当首曲线不能显示地貌特征时,可测绘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的间曲线。基本等高距的间曲

36、线。(4 4)城市建筑区和不便于绘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城市建筑区和不便于绘等高线的地方,可不绘等高线。五五 地形图检查、拼接与整饰地形图检查、拼接与整饰 1 1、地形图的检查:、地形图的检查:室内检查:室内检查: 1) 1) 地物、地貌各要素,应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地物、地貌各要素,应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交接清楚。、交接清楚。2) 2) 高程注记的数字,字头朝北,书写应清楚整齐。高程注记的数字,字头朝北,书写应清楚整齐。3) 3) 各项地物、地貌均应按规定的符号绘制。各项地物、地貌均应按规定的符号绘制。4 4)各项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并检查有无遗漏或不明之)各项

37、地理名称注记位置应适当,并检查有无遗漏或不明之处。处。5 5)等高线须合理、光滑、无遗漏,并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等高线须合理、光滑、无遗漏,并与高程注记点相适应。6 6)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姓名及测图时间应书写正确)图幅号、方格网坐标、测图者姓名及测图时间应书写正确齐全。齐全。7 7). .图根数的数量是否符合规定;图根数的数量是否符合规定;8 8). .手簿记录计算有无错误手簿记录计算有无错误, ,误差是否超限;误差是否超限;9 9). .地形图拼接正确否等。地形图拼接正确否等。 1 1、地形图的检查:、地形图的检查:外业检查:外业检查: (1 1). .巡视检查:地物地貌可有遗漏,

38、等高线是否合理巡视检查:地物地貌可有遗漏,等高线是否合理 ,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等。,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等。 ( 2 2). .仪器设站检查:修正、补测、检查精度。仪器设站检查:修正、补测、检查精度。2 2、地形图的拼接、地形图的拼接表8-4 地形图接边误差允许值等高线高程中误差(等高距)地 区 类 别点位中误差(mm图上)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mm图上)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9.50.41/31/22/313 3、地形图的整饰、地形图的整饰 目的:使图面更加合理、美观、清晰。目的:使图面更加合理、美观、清晰。 顺序: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顺序:先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最后,按图式要求标明图名、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最后,按图式要求标明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