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2篇_第1页
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2篇_第2页
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2篇_第3页
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2篇_第4页
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2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早春三月里的清晨,我们向着西安进发,参加陕西、青海、甘肃三省的二轮复习备考会,在3月5日培训中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切入角度,陕西师大附中张文俊老师的“离2022年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标题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在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吗?让人急切的投入培训学习中。在这一天的培训中,每位专家都以历届高考真题成为高考备考的材料,新课标试卷基本上三年为一个基本的单元周期,这三年在稳定的基础上一般不做大的调整,但局部一定有变化和创新。首先分析列举了近几年高考真题变化特点1. 情境题的出现特点2019年:全国I卷:第4题(维

2、纳斯);全国II卷:第4题(嫦娥四号),2020年:新高考I卷:第12题(信息矯);全国II卷:第3题(超市配货).2021年:新高考II卷:第12题(二进制);全国乙卷:第9题(海岛算经)2. 新题型的出现特点2019年全国II卷:第16题:双空题(第1空2分,第2空3分)2020年新高考I卷:多选题,第17题(结构不良问题)2020年全国II卷:第16题(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2021年新高考II卷:第14题(举例问题),第18题(存在性问题第22题(结构不良问题)3. 解答题顺序的变化2019年全国I卷:17.三角,18.立体,19.圆锥曲线,20.函数导数,21.概率统计.全

3、国II卷:17.立体,18.概率,19. 数列,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全国III卷:17.概率统计,18.三角,19.立体,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2020年新高考I卷:21.函数导数,22.圆锥曲线.新高考II卷:21.圆锥曲线,22.函数导数.全国I卷:17.数列,18.立体,19.概率,20.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全国II卷:17.三角,18.概率,19.圆锥曲线,20.立体几何,21.函数导数.全国III卷:17.数列,18.概率,19.立体,20.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2021年新高考I卷:20.立体几何,21.圆锥曲线,22.函数导数.新高考II卷:20.

4、圆锥曲线,21.概率统计,22.函数导数.全国甲卷:17.概率统计,18.数列,19.立体,20. 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全国乙卷:17.概率统计,18.立体,19.数列,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专家们分析了高考命题大方向:立德树人、肩负提质、平稳过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点明高考大趋势:稳中有变、稳中有新,以稳为主改革一直在路上微调整、增加探究性、情景化、素养考察。提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1. 提出高考聚焦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察2. 新型题依然会出现:如多选、判断、说理、结构不良问题、新情景问题等3. 突出真实情景(有教材的知识背景、现实问题和学术

5、问题4. 不回避热点问题(社会热点、学科热点)、体现最新科技成果在目前一轮复习马上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启的时候,还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复习进度与答卷讲评(2)尖子生与临界生兼顾(3)知识与方法的巩固与强化、织网与补网(4)教学中从严从细(5)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坚持到最后(6)具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7)齐抓共管、协同作战专家们讲解细致,各有所长,让人振奋精神,茅塞顿开!可是要运用在泾川三中这样的实际之上,还得剥丝抽茧,抓住精华,那些是适合于我去做的,我当前要做怎样的规划才能提高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决心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基础,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形成元备的网络);

6、掌握基本知识本质(概念、公式、定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特别是要理解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 注重通性通法二轮需将方法掌握到位措施:1.高考命题更加重视本原本法,还概念和问题解决于本来面目,狠抓通性通法,不断提高思维品质,也就抓住了高效复习的关键点。2.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自觉运用其解决数学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就成为了个人数学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变化的题目在于其创新度,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有微型突破,但都可以通过自主分析用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标新而不立异,对生活热点和数学文化的考察交叉但不过度。学生三观正,脑子活,方法多

7、,重思维,能够在具体情境下提取出数学问题,进而从数学角度分析和解决。3. 教学中要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驱动系统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今年的高考题无论是剪纸艺术、“一带一路”等问题,都是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所以,在平时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建立问题驱动系统,以问题驱动为主线,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参与,带领学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去主动探索,善于研究。就像我们学校正在实行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所倡导的那样,每一节课不是讲知识和做训练,而是让学生在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8、并解决问题。只有关注学生思维的成长,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走向“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高度。我们还发现,考试也是有方法的,在平时的考试中,要注重技巧。第一个就是少失分,该拿下的全部拿下,不失误就是成功第二个就是多拿分,在题目中多找得分点,每一个点多找出一两分,一套试卷的分数就增出来了第三个就是形成合理的答题模式与答题技巧,包括答题的试时间分配与要求,答题顺序等。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我所面对的改进不单单是教学内容的改近,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的改近。要想发展就必须打破陈规,所以我们要改进,修改我们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河北省衡水中学数学杨德水老师和陕西师大附中张文俊老师等专家的讲座令我们耳目

9、一新,全面、细致、深刻、精彩令人振奋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也让我们深刻、清楚地认识了这次改革。让我们从思想上有了一个根本突破。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昨天的高考备考研讨会总校是相当重视的,参会老师多,听课认真,相信收获也很多。我没有机会现场听讲,仅仅根据部分老师上传的课件图片,认真学习思考。我从众多的图片中,精挑细选了十幅图片,分别谈谈学习感受。关于“必备知识”,它不等同于基础知识,主要指与高校课程密切关联的内容。这一点大家要重视,我们以前很少提及。不过我们也能理解。因为高考命题人现在主要是以高校老师而不是高中老师为主,他们的命题思路显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这个导向性直指“必备知识”。至于

10、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属老生常谈,当然特别重要,不再赘述。关于易错点和反复滚动,也是这次研讨会专家反复叮嘱的。想想我们现在的着力点,是不是更有信心了?关于分层教学问题,也是这次培训的重点内容。专家们反复告诫老师要针对学情,因材施教,以学定教。要举一反三,反反复复,总结反思,准确掌握学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分层教学从操作层面来说,是复杂的,是有难度的。要真正取得滚动测试成绩的合格,必须着力解决好分层教学的具体问题。一些指导班主任团队对此正在进行有效的也是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突出的就是中考复读学校。希望其他实体多借鉴多交流。分层教学的重点在课堂,难点也在课堂。如果分

11、层教学能够取得实质性突破,“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能落到实处,“会的变成对的”就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打造高效课堂就有了把握。关于毕业班复习教学进度与难度的关系处理问题,专家们说的很明确,牺牲难度也不能牺牲进度。专家们进一步指出,复习进度过快或过慢都不利于全局的复习安排。一轮复习中一些老师抬高难度,综合性太强,这都是不正确的,要抓紧改过来。总之,通过学习思考,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勉:一、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已经站在中国基础教育前沿,是能够引领成功教育教学教研发展的,要坚定信仰,创造性贯彻落实;二、努力解决好分层教学问题。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精细化掌握学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确立不同的目标并努力完成。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三、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前预习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导向要贯穿教学全过程。要进一步强化对时间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高监督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正确区分新课和复习课。新课主要讲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