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_第1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_第2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_第3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_第4页
(鲁教版)初中化学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四化学学情检测试题 2016-3-24班级 姓名 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Fe56,Cu64,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栏中。)1、下列方案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D、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羊毛线和腈纶线2、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2H2个氢元素 B.N2氮气 C.2H2O2个水分子 D.Mg2+镁离子3、.卢瑟福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

2、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abcd Babc Cbcd Dad4、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C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离子D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5、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 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 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 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 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

3、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反应前:34.3克,反应后:32.7克若反应后双氧水完全分解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克;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克;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

4、:88.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2H2O2 MnO22H2O+O2 分解反应B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中和胃酸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复分解反应C检验18K黄金 Cu+AgNO3=Ag+Cu(NO3)2 置换反应D高炉炼铁 Fe2O3+3CO=2Fe+3CO2 氧化反应9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 + MnO2 LiMnO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MnO2中锰元素的化

5、合价为+4价CLiMnO2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0.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除去CO中少量的CO2 B. 验证CO2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C.检验O2是否收集满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8分)11. (8分)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 (2)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如图1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

6、爆炸有关的是 (3)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2所示)火柴在那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 ,原因是 。12(12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设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探究实验(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酚酞试液中

7、,试液显色(2)用一氧化碳气体(含少量水蒸气)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2O3)的元素组成比例,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按A1ECA2顺序连接按(A1、A2为浓硫酸洗气瓶),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反应前大玻璃管中加入铁的粉末状氧化物(FexOy)试样的质量为a g,实验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这时测量到E处大玻璃管中粉末状固体的质量减少了b g,试推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中x、y的比值: =(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设所发生的反应均完全进行)将少量二氧化碳通入大量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且溶液质量减少试解释溶液质量减小的原

8、因: 对于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13. (8分)空气中CO2浓度的持续走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还要尽快想办法清除空气中过多的CO2为此,他们设想了一系列“捕捉”CO2的方法方法:一些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加热的反应器“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1所示步骤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方法:另一些科学家利用NaOH溶液的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如图2所示(1)NaOH的溶液喷成雾状是为了 (2)如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评价:上述两种方法在化学原理上都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方法主要是受到地域和气

9、候的限制;方法主要 14(10分)2014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1)如图1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 材料(2)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5 (6分)某石灰厂需要测定石灰石样品中

10、CaC03的质量分数小刚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来完成实验(杂质不与酸反应):(1)仪器的名称是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装置应当选择I、中的 (填“I”或“”),其作用是 (3)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装置改成如图2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后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16 .(14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b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详细叙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 ;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

11、的反应,共同点是 (填序号)a需要加热 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该反应类型是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17题4分,18题8分 共12分)17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1)葡萄糖酸锌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0 20.0 40.0 60.0气体质量/g0.30.20.1稀盐酸质量/g18黄铜(铜锌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