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火防爆防泄漏管理制度编制: 审核: 签发:1 目的为规范公司内防火、防爆、防泄漏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防火、防爆、防泄漏的管理。3 职责3.1 安全科为本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对防火、防爆、防泄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3.2 生产车间负责易燃易爆场所设备设施的运行、检维修工作的监督管理。3.3 公司电工负责易燃易爆危险场所防雷防静电设施、防爆电器的监督管理。3.4 安全科负责易燃易爆场所设备设施检维修工作置换方案的监督管理。3.5 生产车间负责人对本装置的防火、防爆、防泄漏工作全面负责。4 定义4.1 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
2、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4.2 火灾分类: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分类见附件9。5 工作内容5.1 防火、防爆、防泄漏区域的辨识与分类5.1.1 安全科依照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标准,具体见附件9.1-9.3,组织各车间(界区)辨识、评审、确认防火防爆区域,建立防火防爆区域清单。5.1.2 结合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重要危险源清单及工作实际,明确防火防爆、防泄漏管理要求。5.2 进入生产区防火、防爆要求5.2.1 厂区内加强明火管理,严禁吸烟,严禁
3、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场所,生产区域内未经批准不准动(用)火和进行产生火花、高温的作业。5.2.2 禁止无阻火器的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区域。5.3 易燃易爆区域防护用品穿戴要求从事明火作业和属于易燃易爆岗位工作的各工种职工严禁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生产岗位。5.4 易燃易爆区域一般作业要求5.4.1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5.4.2 禁止使用汽油
4、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设施、用具和衣物。5.4.3 禁止在易燃易爆场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禁止使用金属链。5.4.4 在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铁制工具敲打设备或管道,禁止抛掷、拖拉和滚动铁制品。5.4.5 动火作业执行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5.4.6 建立健全、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5.4.7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5.4.8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5.4.9 保障疏散通道、安
5、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5.4.10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4.11 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5.5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管理要求5.5.1 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办公室和更衣室内不准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液体5.5.2 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安全通道内搭建筑物或堆积各类物资。5.5.3 严禁在管廊高压线下方堆放易燃易爆物品。5.5.4 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5.5.5 严禁在禁火区和附近燃放烟花爆竹。5.6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具体见防雷、防静电接地管理办法。5.7 防护防爆安全间距
6、5.7.1 厂区道路布置,装置内消防道路的设置,见附件9。5.7.2 厂房的建筑、易燃物品的贮存与生产工艺装置的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5.8 防火防爆监控管理5.8.1 在生产系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设置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5.8.2 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控制系统。5.8.3 应根据需要在厂房等处设有事故照明、事故排风和备用安全电源。5.8.4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应按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见附件9.7条款。5.8.5 在火灾危险区域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现场烟感、温感探头、报警器处于完好,24小时
7、有人值守。5.9 防火、防爆、防泄漏重点环节管理5.9.1 防爆泄压5.9.1.1 各装置对设备管道易腐蚀冲刷部位进行辨识,制具体的测厚周期计划和无损探伤检验,防止危险物料泄漏着火爆炸。5.9.1.2 在高低压系统之间要有装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a) 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b) 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
8、保护范围内。c) 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校验。d) 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安设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e) 凡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触媒需要惰化处理)防止过氧出现着火。f) 液化气体、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5.9.2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防爆板周围悬挂安全警示标示“爆炸危险,严禁靠近或停留”,以警示人员;防爆板的防护罩制作泄放空间必须大于防爆板的泄
9、放空间;高空防爆板须设置平台,面积较大的防爆板加设“十字架”或“井字架”必须牢固;防护,防止爆破片爆破后碎片飞出。5.10 防止氧含量超标5.10.1 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工艺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标准,动火作业时执行动火作业分析标准和工艺运行氧含量控制指标。5.10.2 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5.10.3 装设必要的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等安全设施。5.11 防火措施5.11.1 在工序之间,各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
10、管。5.11.2 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5.11.3 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有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5.12 防泄漏5.12.1 各装置要开展泄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辨识,结合设备类型、物料危险性、泄漏量对泄漏部位进行分级管理,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当工艺系统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分析变更可能导致的泄漏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5.12.2 定期对易发生逸散性泄漏的部位(如管道、设备、机泵等密封点)进行泄漏检测,排查出发生泄漏的设备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企业要实施
11、泄漏检测及维修全过程管理,对维修后的密封进行验证,达到减少或消除泄漏的目的。5.12.3 对于发生的源设备泄漏事件要及时采取消除、收集、限制范围等措施,对于可能发生严重泄漏的设备,要采取第一时间能切断泄漏源的技术手段和防护性措施。5.12.4 规范工艺操作行为,降低泄漏几率。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工艺参数大的波动。装置开车过程中,对高温设备要严格按升温曲线要求控制温升速度,按操作规程要求对法兰、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热紧;对低温设备要严格按降温曲线要求控制降温速度,按操作规程要求对法兰、封头等部件的螺栓进行逐级冷紧。要加强开停车和设备检修过程中泄漏检测监控工作。5.12.5
12、优化设备选型。企业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设备选型,属于重点监控范围的工艺以及重点部位要按照最高标准规范要求选择。设计要考虑必要的操作弹性,以适应加工负荷变化的需要。要根据物料特性选用符合要求的优质垫片,以减少管道、设备密封泄漏。5.12.6 科学选择密封配件及介质。动设备选择密封介质和密封件时,要充分兼顾润滑、散热。使用水作为密封介质时,要加强水质和流速的检测。输送有毒、强腐蚀介质时,要选用密封油作为密封介质,同时要充分考虑针对密封介质侧大量高温热油泄漏时的收集、降温等防护措施,对于易汽化介质要采用双端面或串联干气密封。5.12.7 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的生
13、产装置,要按安全控制要求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联锁或紧急停车系统和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紧急停车系统、安全联锁保护系统要符合功能安全等级要求。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高、低液位报警和高高、低低液位联锁以及紧急切断装置等。5.12.8 加强泄漏管理培训。企业要开展涵盖全员的泄漏管理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泄漏管理意识,掌握泄漏辨识和预防处置方法。新员工要接受泄漏管理培训后方能上岗。当工艺、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对相关人员及时培训。对负责设备泄漏检测和设备维修的员工进行泄漏管理专项培训。5.12.9 建立和完善化工装置泄漏报警系统。企业要按照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
14、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和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等标准要求,在生产装置、储运、公用工程和其他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料泄漏的场所安装相关气体监测报警系统,重点场所还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要将法定检验与企业自检相结合,现场检测报警装置要设置声光报警,保证报警系统的准确、可靠性。5.12.10 建立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有效控制泄漏后果。企业要充分辨识安全风险,完善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发生泄漏的密闭空间,应当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预案演练,完善事故处置物资储备。要设置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泄漏物料收集装置,对泄漏物料要妥善处置,如采取带压堵漏、快速封堵等安全
15、技术措施。对于高风险、不能及时消除的泄漏,要果断停车处置。处置过程中要做好检测、防火防爆、隔离、警戒、疏散等相关工作。5.13 防静电放电5.13.1 下列设备及管道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生产、贮存、装卸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空气分离装置保冷箱及箱内设备管道。5.13.2 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禁止进行取样和检测工作,检测和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置1-2分钟以后进行。5.13.3 禁止使用喷射蒸汽的办法加热易燃液体。5.13.4 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槽内进行移液工作。5.13.5 易产出静电的危险场所,应装设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接地扶栏等。5.13.6 易燃、
16、易爆和助燃介质的流速须控制在安全流速以下。5.13.7 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5月底必须完成对避雷装置检查测试。5.13.8 生产现场电气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包括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5.14 贮运安全设施5.14.1 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严禁吸烟,设“严禁吸烟”的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5.14.2 易燃液体罐区内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卸货车辆进入该区域必须安装防火罩,卸货前必须做好接地导电措施;同时要确保消防通道畅通。5.14.3 高大建筑物或设备装置,主配电设备易燃液体罐区等,都应装设避雷保护装置。5.14.4 输送可燃
17、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和贮槽等较大金属物件,都应装设良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5.14.5 仓库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采取相应耐火等级的材料建成。5.14.6 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采取措施,严禁用电焊或气焊进行焊接或切割。5.14.7 桶装易燃液体不得露天存放,必须贮存在相应的专库内。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进入库内人员禁止穿化纤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严禁在库区内吸烟和用火。5.14.8 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贮存方式。5.14.9 使用保管化学易燃、易爆品的设备和容器,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凡能产生静电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
18、,必须有导电设备。5.14.9.1 易燃液体贮罐应设液位计、呼吸阀、消防泡沫管枪,如无呼吸阀时,应设带有阻火器的放空管。5.14.9.2 液氨贮罐上应装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5.14.9.3 充装液氨前,必须对槽车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的禁止充装。5.14.9.4 贮存易燃、易爆液体的设备,宜装有高低限位报警器及自动调节装置,严禁使用塑料容器盛装易燃、可燃液体。5.15 物料排放5.15.1 含有可燃气体及易燃、易爆液体的污水必须经过回收或处理后,方可通过水封排入下水道,水封高度不得小于250毫米。5.15.1.1 几种能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危险的污水,不能直接混合排入下水道。5
19、.15.2 含油污水应设置隔油池或污油回收设施。5.16 消防器材管理5.16.1 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5.16.2 消防器材设施布置、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消防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要求;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器设置;建筑物内消防,见附件9.5-9.15。5.17 检查与考核5.17.1 检查5.17.1.1 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防火、防爆、防泄漏管理要求进行检查,对检查问题整改情况跟踪验证。5.17.1.2 各部门根据
20、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对防火、防爆、防泄漏管控情况监督落实。5.17.2 考核5.17.2.1 厂区内吸烟,罚款200元。6 附件6.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甲<10%(体积)乙10%(体积)6.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附表分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2.1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乙类液体应视为甲B类液体;6.2.2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A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6.2.3 操作温度超过其闪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B类液体;操作温度超过其沸点的丙B类液体应视为乙A类液体。附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名称类别指标液化烃甲A15时
21、的蒸气压力>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 可燃液体B甲A类以外,闪点<28乙A闪点28至45B闪点>45至<60丙A闪点06至120B闪点>1206.2.4 设备的火灾危险类别应按其处理、储存或输送介质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确定。6.3 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6.3.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项别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甲1234567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
22、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123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利用
23、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6.3.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该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6.3.3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6.3.4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
24、段设置可燃气体自动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等于20%。6.3.5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附表规定。 附表: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仓库类别项别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甲123456闪点小于28的液体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
25、,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乙123456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助燃气体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丙12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可燃固体丁难燃烧物品戊不燃烧物品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应按丙类确定。6.4 防护防爆安全间距要求:6.4.1 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
26、火间距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相邻工厂或设施防火间距(m)液化烃罐组(罐外壁)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居民区、公共福利设施、村庄15010012010025相邻工厂(围墙或用地边界线)120701205070厂外铁路国家铁路线(中心线)55458035厂外企业铁路线(中心线)45358030国
27、家或工业区铁路编组站(铁路中心线或建筑物)5545803525厂外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边)35308030其他公路(路边)25206020变配电站(围墙)80501204025架空电力线路(中心线)1.5倍塔杆高度1.5倍塔杆高度801.5倍塔杆高度、国家架空通信线路(中心线)50408040通航江、河、海岸边25258020地区埋地输油管道原油及成品油(管道中心)3030603030液化烃(管道中心)6060806060地区埋地输气管道(管道中心)3030603030装卸油品码头(码头前沿)70601206060注:1. 本表中相邻工厂指除石油化工企业和油库以外的工厂;2. 括号内指防
28、火间距起止点;3. 当相邻设施为港区陆域、重要物品仓库和堆场、军事设施、机场等,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距离有特殊要求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25%;5.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25%;6.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50%;7.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25m;8.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6.4.2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高架火炬的防
29、火间距应根据人或设备允许的辐射热强度计算确定,对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石油化工企业与同类企业及油库的防火间距项目防火间距(m)液化烃罐组(罐外壁)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液化烃罐组(罐外壁)6060907090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601.5D(见注2)905060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9090(见注4)9090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7050904040
30、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9060904020明火地点7040604020注:1. 括号内指防火间距起止点;2. 表中D为较大罐的直径。当1.5D小于30m时,取30m;当1.5D大于60m时,可取60m;当丙类可燃液体罐相邻布置时,防火间距可取30m;3. 与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可按与明火地点的防火间距减少50%,但散发火花地点应布置在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之外;4. 辐射热不应影响相邻火炬的检修和运行;5. 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10m(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6. 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内公用的输油(气)管道,可布
31、置在石油化工企业围墙或用地边界线外。6.5 厂区道路布置:6.5.1 工厂主要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6.5.2 两个以上可燃液体罐组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可燃液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6.5.3 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
32、m。6.6 装置内消防道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6.1 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且两个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当装置外两侧消防道路间距不大于120m时,装置内可不设贯通式道路;6.6.2 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m,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5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6m。6.6.3 在甲、乙类装置内部的设备、建筑物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用道路将装置分割成为占地面积不大于10000m2的设备、建筑物区;装置的设备、建筑物区占地面积大于10000m2小于20000m2时,在设备、建筑物区四周应设环形道路,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设备、建筑物区的宽度不应大于1
33、20m,相邻两设备、建筑物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并应加强安全措施。6.7 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下同)的2区内及附加2区内,应按本规范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6.7.1 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应按本规范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6.7.2 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一旦泄漏,可燃气体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6.7.3 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一旦泄漏,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
34、检测报警仪;6.7.4 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6.7.5 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应同时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6.7.6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应为一级报警或二级报警。常规的检测报警,宜为一级报警。当工艺需要采取联锁保护系统时,应采用一级报警和二级报警。在二级报警的同时,输出接点信号供联锁保护系统使用。6.7.7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工艺装置、储运设施等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或操作室。6.7.8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应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6.7.9 凡使用
35、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标定设备和标准气体。6.7.10 检测器宜布置在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6.7.11 可燃气体检测器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在有效覆盖面积内,可设一台检测器。6.7.12 有毒气体检测器与释放源的距离,室外不宜大于2m,室内不宜大于1m。6.7.13 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区内,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
36、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宜小于1m。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测器,且检测器距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6.7.14 当封闭或半封闭厂房内布置不同火灾危险类别的设备时,应在可燃气体释放源的75m范围内设检测器。6.7.15 在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每隔30m宜设一台检测器,且距罐的排水口或罐底接管法兰、阀门不应大于15m。6.7.16 在甲。类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测器,且储罐的排水口、采样口或底(侧)部接管法兰、阀门等与检测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6.7.17 按本规范规定,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
37、测报警仪的场所,宜采用固定式,当不具备设置固定式的条件时,应配置便携式检测报警仪。6.7.18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为相对独立的仪表系统。6.7.19 检测器的安装: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气体密度大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重;气体密度小于097kgm3(标准状态下)的即认为比空气轻;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检测器宜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场所,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6.8 消防给水管道布置6.8.1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工艺装置区、
38、罐区等,应设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压力宜为0.71.2MPa。其他场所采用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压力应确保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低于0.15MPa(自地面算起)。消防给水系统不应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合并,且不应用于其他用途。6.8.2 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环状管道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 环状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管段,每段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 当某个环段发生事故时,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其余环段应能满足100%的消防用水量的要求;与生产、生活合用的消防给水管道应能满足100%的消防用水和70%的生产、生活用水的总量的要求;生产、生活用水量应按70%最大小时用
39、水量计算;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秒流量计算。6.8.3 消防给水管道应保持充水状态。地下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管顶距冰冻线不应小于150mm。6.8.4 工艺装置区或罐区的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应经计算确定。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3.5m/s。6.9 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9.1 宜选用地上式消火栓;6.9.2 消火栓宜沿道路敷设;6.9.3 消火栓距路面边不宜大于5m;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6.9.4 地上式消火栓距城市型道路路边不宜小于1.0m;距公路型双车道路肩边不宜小于1.0m;6.9.5 地上式消火栓的大口径出水口应面向道路。当其设置场所有可能受到车辆
40、冲撞时,应在其周围设置防护设施;6.9.6 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6.9.7 消火栓的数量及位置,应按其保护半径及被保护对象的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20m;高压消防给水管道上消火栓的出水量应根据管道内的水压及消火栓出口要求的水压计算确定,低压消防给水管道上公称直径为100mm、150mm消火栓的出水量可分别取15L/s、30L/s。6.9.8 罐区及工艺装置区的消火栓应在其四周道路边设置,消火栓的间距不宜超过60m。当装置内设有消防道路时,应在道路边设置消火栓。距被保护对象15m以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保护对象可使用的数量之内。6.10 消防
41、水炮、水喷淋和水喷雾要求:6.10.1 甲、乙类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设备的高大构架和设备群应设置水炮保护,其设置位置距保护对象不宜小于15m。6.10.2 固定式水炮的布置应根据水炮的设计流量和有效射程确定其保护范围。消防水炮距被保护对象不宜小于15m。消防水炮的出水量宜为3050L/s,水炮应具有直流和水雾两种喷射方式。6.10.3 工艺装置内固定水炮不能有效保护的特殊危险设备及场所宜设水喷淋或水喷雾系统,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系统供水的持续时间、响应时间及控制方式等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性质、操作需要确定;系统的控制阀可露天设置,距被保护对象不宜小于15m;系统的报警信号及工作状态应在控制室控制
42、盘上显示;本规范未作规定者,应按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的有关规定执行。6.10.4 工艺装置内加热炉、甲类气体压缩机、介质温度超过自燃点的泵及换热设备、长度小于30m的油泵房附近等宜设消防软管卷盘,其保护半径宜为20m。6.10.5 工艺装置内的甲、乙类设备的构架平台高出其所处地面15m时,宜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按各层需要设置带阀门的管牙接口;平台面积小于或等于50m2时,管径不宜小于80mm;大于50m2时,管径不宜小于100mm;构架平台长度大于25m时,宜在另一侧梯子处增设消防给水竖管,且消防给水竖管的间距不宜大于50m。6.10.6 液化
43、烃泵、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当布置在管廊、可燃液体设备、空冷器等下方时,应设置水喷雾(水喷淋)系统或用消防水炮保护泵,喷淋强度不低于9L/m2·min。6.10.7 在寒冷地区设置的消防软管卷盘、消防水炮、水喷淋或水喷雾等消防设施应采取防冻措施。6.11 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符合下列规定: 6.11.1 距甲A类储罐不应小于15m;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浮顶及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6.11.2 除甲A类以外的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6.11.3 压缩机或泵等的专用控制室或不大于10kV的专用变配电所,可与该压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宁学院《篮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保险合同标的及保险理赔服务内容2篇
- 迈瑞医疗利润表分析
- 2024年度信息技术开发合同2篇
- 滴滴出行网约车安全培训
- 晚期肺癌的治疗进展
-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变废为宝主题活动
- 全新2024年度广告投放服务合同2篇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二圆舞曲》课件
- 上海市虹口中学2025届高三压轴卷数学试卷含解析
- 九年级全套课件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教学
- 长春工程学院《西方文明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方案6
- 北京市五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单元作业设计
-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课件)-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 管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4年“国际档案日”档案知识竞赛题目和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湘豫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一轮诊断考试 英语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