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_第1页
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_第2页
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_第3页
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_第4页
第三编3古代中国的基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编三章 古代中国的基本审美形态第一节 中和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喜怒哀乐未发前的无思无虑的宁静状态 和:发出的喜怒哀乐符合礼的规范 中和:1,通于天地境界-大乐与天地同和;2,适度和谐状态-发乎情止乎礼仪 二、中和的审美特征 1,适度和谐 第一,情感适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第二,人格精神和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天地境界 2,多样性的统一 大乐与天地同和-和则万物不失,万物皆化-乐记 3,最根本最高的特征-天人一体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尽心上 三、中和境界对于人生的意义 1,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共在-天地相感阴阳相合万物生焉 2,与社

2、会和谐共处共在-立于礼而成于乐 3,保有宽容仁爱的心态-心宽天地宽 4,保持完整平衡的心态-不执不受第二节 气韵 一、气韵的内涵 气: 自然气象-云雾之气 生命体的气息-咽气,断气 生命气场-浩然之气,正气 文艺作品的气-文气 韵:同声相应-审美主体从审美对象上所感受到的旋律感,节奏感 气韵:审美对象的生命活力所表现出来的旋律感节奏感能够让审美主体心灵震撼的审美形态。 二、气韵的审美特征 1,气韵凸显出了人的生命活力-从气韵感受生命 2,浑然天成-自然圆融的境界 3,具有精神性的审美特征-人的品格 4,直接可见的表层结构与只可意会的深层结构-感性形式与精神心灵第三节 意境 一、意境的审美内涵

3、1,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融为一体 2,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融为一体 明-张路听琴图:画中题材可能是“俞伯牙为钟子期弹琴”的故事,表现文人的雅逸生活。画中二人,一个弹琴,一人听琴,弹奏者专心致志的神态和欣赏者妙不可言的表情,颇为生动。 3,时空转换与心灵自由-月下独酌(唐月下独酌(唐李白)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有无一体圆融 送参寥师送参寥师-苏轼苏轼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清-吴应莲黄山云海歌云: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