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_第1页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_第2页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_第3页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_第4页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计数【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 /L 儿童 (512)109 /L 新生儿 (1520)109 /L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 相对值 绝对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0.040.5)109 /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27)109 /L嗜酸性粒细胞 0.5%5% (0.050.5)109 /L嗜碱性粒细胞 0%1% (01)109 /L淋巴细胞 20%40% (0.84)109 /L 单核细胞 3%8% (0.120.8)109 /L【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高于参考值上限称白细胞增多,低于参考值下限为白细胞减少。其增多和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

2、影响,淋巴细胞等数量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白细胞总数改变的临床意义详见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相关临床意义。外周血涂片经Wright染色后观察其形态,可将白细胞分为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各种白细胞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1.中性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清晨为高。 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 情绪激动和剧痛 都可使白细胞暂时性增多。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于分娩后25天恢复至孕前

3、水平。病理性增多见于: 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为最常见原因。此外,某些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病毒(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真菌和放线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梅毒)、寄生虫(肺吸虫)等都可使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冻伤、血管栓塞(如心肌梗塞、脑梗塞、肺梗塞)等,多在36h小时内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性溶血:以血管内溶血更明显,溶血后1236小时内中性粒细胞可增多。 急性失血:急性大出血后12h,白细胞总数迅速增多,可达(1020)109 /L,内出血较外出血显著,主要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血小板也有所增高,而红细胞

4、及血红蛋白此时仍可在正常范围,因失血早期血容量尚未得到补充,血浆和红细胞的比值尚未改变。 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子痫、内分泌疾病危象;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急性铅、汞中毒、农药中毒、安眠药中毒;生物性中毒,如昆虫毒、蛇毒、毒蕈中毒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高。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增至(1050)109 /L,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原始或幼稚粒细胞出现,部分病例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多数病例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可达(100500)109 /L,可见各发育阶段的粒细胞,以中、晚幼粒

5、细胞增多为主。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及慢粒,其特点是除了一种细胞成分明显增多外,还伴有一种或两种其它细胞的增生,白细胞总数常在(1030)109 /L,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持续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组织坏死的分解产物刺激骨髓中粒细胞的释放;某些肿瘤如肝癌、胃癌等还可产生促粒细胞生成因子;当恶性肿瘤发生骨髓转移时,可破坏骨髓对粒细胞释放的调控作用。 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激素、肾上腺素、氯化钾等,可引起中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 病理性白细胞增多的程度与致病菌种类、感染程度、病变范围、机体免疫功能有关。严重感

6、染时可伴有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甚至出现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1)感染性疾病: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病毒感染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如流感、病毒性肝炎、水痘、风疹、麻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

7、障碍性贫血、非白血性白血病、嗜血细胞综合症、巨幼细胞性贫血、严重缺铁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转移癌等。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如放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理因素;苯、铅、汞等化学物品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4)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各种原因所致的脾肿大及其功能亢进,如门脉性肝硬化、淋巴瘤、Gaucher病、Niemann-Pick病等。5)其他: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过敏性休克等也可使粒细胞减少。6)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氯霉素、林可霉素)、抗肿瘤药、抗糖尿病药、抗甲状腺药、免疫抑制剂、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氯氮平)、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干

8、扰素)、抗艾滋病药物(齐多夫定)等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3)中性粒细胞病理形态改变 1)中毒性变化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及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可发生中毒性和退行性变化。细胞大小不均:见于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或慢性感染时。可能为骨髓幼稚细胞受内毒素等影响发生不规则分裂所致。中毒颗粒,见于严重感染、大面积烧伤、代谢性和化学药物中毒等。空泡变性,胞质内出现空泡,是脂肪性变的表现。常与中毒颗粒并存。杜勒小体,又称蓝斑,是胞质内的嗜碱区域。系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常与中毒颗粒并存。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碎裂、核肿胀、核溶解等变化。 2)巨型变和分叶过多:见于巨幼细

9、胞性贫血和抗代谢药物化疗时。3) 棒状小体: 为细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m 。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4)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可反映疾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正常成人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3叶核者最多,未分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Schilling指数)不超过1:13。在病理情况下核象发生变化,出现核左移或核右移现象。1)核左移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及幼稚粒细胞)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出现

10、极度核左移现象。周围血杆状核粒细胞5称为轻度核左移;如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称为中度核左移;如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为重度核左移。2)核右移 周围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感染恢复期、巨幼细胞性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常伴有白细胞数减少。2.淋巴细胞 (1)淋巴细胞增多(lymphocytosis)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5109/L时称淋巴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见于婴幼儿。 病理性增多见于:1) 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

11、行性出血热,以及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也可见于百日咳杆菌、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的感染。2) 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如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白血性淋巴肉瘤等。3)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 移植排异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病。 再障、粒细胞缺乏症和粒细胞减少症时,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其绝对值正常。 (2)淋巴细胞减少(lymphocytopenia):主要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的治疗以及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病、丙球蛋白血缺乏症等。 (3)异型淋巴细胞 在病毒或过敏原的刺激下,一些淋巴细胞发生形态变异,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bno

12、rmal lyphocyte)。 Downey根据细胞形学态特点将其分为三型。 I型即空泡型,又称浆细胞型,最多见; II型即不规则型,又称单核细胞型; III型即幼稚型,又称幼淋巴细胞型。异型淋巴细胞约8396属于T淋巴细胞、也有少数B淋巴细胞。 常人外周血中偶见,但不超过2。正异型淋巴细胞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感染性疾病均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尤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可高达10%以上,疾病恢复后仍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才逐渐消失。 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百日咳、结核病、梅毒、弓形体病、疟疾等,异型淋巴细胞多不超过5

13、。 2)药物过敏。 3)输血、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术后:可能与细胞肥大病毒感染有关。4)其它疾病:如免疫性疾病、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治疗等也可出现异型淋巴细胞。3.嗜酸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在劳动、寒冷、饥饿和精神刺激等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通过垂体肾上腺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止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向组织浸润,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正常人嗜酸性粒细胞昼低夜高,上午波动较大,下午较稳定。(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和药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嗜酸性粒细胞可达10以上。 2

14、)寄生虫病:如钩虫症、蛔虫症、血吸虫病、丝虫病等,常达10或更多,甚至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 4)某些血液病:如慢粒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肺癌等上皮性肿瘤。 6)某些传染病:传染病恢复期暂时性增多,唯有猩红热的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7)其它:风湿性疾病、垂体前叶功能减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8)某些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某些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对氨基水杨酸、乙琥胺等,均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osi

15、nopenia):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烧伤、急性传染病的进行期等应激状态。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4.嗜碱性粒细胞 (1)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asophilia):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药物、食物、吸入物过敏反应、荨麻疹、红斑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2)血液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个早期征象,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可达10或更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骨髓纤维化嗜碱性粒细胞可达1109/L。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少见,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 3)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4)其它:如流感、水痘、糖尿病、结核病等。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有共同的祖细胞即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在低水平的集落刺激因子影响下,CFU-GM向单核细胞系分化。 成熟单核细胞在血液中仅逗留13天即逸出血管进入组织或体腔内,转变为吞噬细胞,形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诱导免疫反应:处理抗原,提呈抗原; (2)吞噬和杀灭病原体,如病毒、疟原虫、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