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1页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2页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机体感染、创伤所致组织损伤时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正常血清CRP浓度很低,当机体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在数小时内明显升高。CRP作为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通常所用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对CRP水平影响不明显。现在较多研究者关注其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恢复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分析,配以高压氧舱治疗与传统常规方式,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

2、人,观察其血清中CRP含量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60例病人,男41例,女19例;年龄1270岁。有明确外伤史,其中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42例,重物击打伤3例。经头颅CT扫描明确诊断,无其他脏器损伤。GCS评分35分28例,58分32例。颅内血肿21例,颅内血肿伴脑挫伤30例,弥漫性轴索损伤9例;手术治疗47例,非手术治疗13例。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HBO)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伤情、年龄、GCS评分差异均无显着性。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手术及术后脱水,营养

3、支持及对症相关治疗,HBO组在相应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均予早期行HBO治疗,采用多人高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2MPa空气加压,升压15min,面罩吸氧60min,中间休息5min,减压15min,1次/d,6次/周,4周为1个周期。1.3  血清CRP检测 HBO组病人在首次进舱当天及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次日早晨8:00抽空腹血3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含量,使用Quikread CRP试剂盒及Quikread定量测定仪,正常值(4.47±2.35)mg/L。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数据以±标准差(

4、x±s)表示,配对样本t检验。2  结果2.1  HBO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RP含量的比较 两组病人脑外伤后CR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RP含量均下降,两组之间指标差异有显着性(P0.001),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CRP测定结果(略),mg/L         2.2  GCS评分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GCS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略),分

5、3  讨论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是造成伤残及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尽管近年来随着在重型颅脑损伤基础研究,救治体系的建立和诊断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病人的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导致病人生存质量较差,。   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性颅内血肿、脑水肿等导致脑组织肿胀和颅内压升高,而颅内压升高又压迫脑血管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水肿等,并出现能量代谢障碍,无氧代谢增加,导致脑组织中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舱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逐步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也

6、有很多动物实验:如Takahashi等用0.3MPa高压氧治疗脑缺血的狗,发现高压氧能加速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高压氧治疗主要作用原理是:()纠正脑缺氧,维持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高压氧舱有效增加氧的弥散力,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从而恢复可逆损伤神经的功能。()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脑缺血。高压氧治疗能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脑微循环,进而改善脑缺血,打断颅内高压和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高压氧可增加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等部位的氧气压,有助于改善觉醒状态。   本资料通过监测高压氧舱治疗前后及常规治疗前后病人血清中CRP含量变化,进行统计学对照显

7、示:HBO组在治疗后CRP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当然也显着低于治疗前含量。而病人愈合的GCS评分比较HBO组均好于常规治疗组。只是作者未做长期随访,对远期愈后效果无法评比。现在有大量的实验证实,CRP含量的急性相反应的程度与脑损伤的轻重程度有密切关系,两者变化呈正比;随着病人病情恢复好转,血清CRP含量也逐下降,高压氧治疗可显着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CRP水平,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参考文献】  1 只达石, 崔世民, 张赛, 主编.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规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2 江基尧,于明琨,朱诚. 2284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17(3): 187189.3 Takahashi M, Iwatsuki N, Ono K, et al. Crit Care Med, 1992, 20 (11):1588.4 Weinstein PR, Hameroff SR, Johnson P, et al. Effect of hype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