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自我调摄_第1页
糖尿病的自我调摄_第2页
糖尿病的自我调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的自我调摄    【摘要】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运用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等方法进行调摄,结合运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加以指导,并养成一种自我监测和调控病情的习惯,从而达到更加全面的控制病情的目的。【关键词】  糖尿病;饮食调养;情志调养;日常调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劳动量大大减少,再加上摄取营养过度,各器官自身负担过重,容易诱发糖尿病,所以每年全球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不断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死

2、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且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已经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关糖尿病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目前尚不能根治。因此自我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促进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病范畴,食伤脾胃、肝气郁结、劳欲过度、肾虚精耗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在糖尿病的防治上,古代医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先防的思想,历代中医名家亦提倡运用养生理论来减少疾病、延缓衰老1。所以,糖尿病患者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运用饮食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等方法进行调摄,再结合运用现代医学的方法加以指

3、导,从而达到更加全面的控制病情的目的。1  饮食调养法    糖尿病的发病与饮食失调有关,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蓄,化燥伤阴,发为消渴。对于糖尿病的饮食调养:(1)强调调配合理,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结合现代医学,主食多选粗杂粮,如玉米面、燕麦、豆类等食品。减少或禁用单糖或双糖的摄入,副食除了定量供给精瘦肉和豆制品

4、外,每日还应与蔬菜搭配食用2。(2)饮食要清淡,素问·生气通天论:“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中医学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津亏虚,燥热偏盛。过食肥甘厚味,容易化燥伤阴,更加重消渴病的病情。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首先要饮食清淡,避免贪食,少吃甜食、动物脂肪和精制食品,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血脂、血压升高,清淡饮食无异于“一剂良药”,有助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进而防止动脉硬化、冠心病乃至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科学研究亦证明,苦味食物具有降血糖、消暑、退热、除烦、提神与健胃功能。所以,苦瓜、苦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降糖佳品,可供选择。(3)禁忌饮酒,中医学认为酒为水谷之精

5、华,其性剽悍而有毒,属于肥甘厚腻食品,消渴病人不宜饮用。(4)饮食规律,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节制饮食,做到定食定量,可以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现代医学认为饮食不规律,血糖忽高忽低,久而久之导致胰岛细胞的衰竭,给治疗造成更大的困难。2  运动健身法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体质有关,灵枢·五变指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说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娇弱是糖尿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现代医学也认为长期有规律的科学性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也是糖尿病的

6、基本治疗措施之一,适宜的运动可以配合饮食治疗和药物的治疗达到最佳的糖尿病控制。例如,运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糖并且降低人体血浆胆固醇。适用的运动方法:一是步行,这种方式适用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弱的患者,步行地点最好选择在公园、林荫道等环境优雅,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二是慢跑,这是一种较为轻松的锻炼方法,其运动强度大于步行,适合年轻,身体条件较好,且有一定锻炼基础的糖尿病患者。三是骑自行车,这是一项中等强度的运动,简便有效,适合年纪较轻,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另外,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气功等传统健身法也十分受青睐。在运动中,每一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基础活动量、喜欢的活动方式,而决定现有的运动方式

7、和运动量,一定要循序渐进3。3  情志调养法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有关,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以致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临证指南医案·三消:“心境忧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糖尿病患者起病前大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思虑过度史,发病后忧心忡忡,甚至寝食不安,从而引起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火盛伤阴等4。现代医学证明:情志失调引起的不良情绪,可使脏腑功能紊乱,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影响内脏和体内激素的变化,使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低下,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状

8、态,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以致血糖升高。如何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节,首先对患者和家属给予充分宣传教育,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的、有计划的,有时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需树立乐观主义精神5。其次,要学会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如听音乐,参加舞会,出门旅游等。最后,学会应付各种应急生活事件,避免参加竞技活动,以免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总之,要做到五脏调和,心情舒畅,使精神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4  起居生活调养法    中医学中糖尿病的发病与阴液不足,燥热内盛有关。生活起居失常,比如经常熬夜、房室不节易使阴津耗损太过而伤及阴液,阴虚生内

9、热,内热伤津,可以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发展;起居无常也可以影响人体气血正常生理状态,对糖尿病的防治也不利。中医养生学里强调起居要顺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起居要遵循天地阴阳的消长,晨兴夜寐。春天万物始升,白昼渐渐变长,故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日天暑地热,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故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风强劲,万物干燥,故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此谓闭藏,故应“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房室养生亦是起居生活调养的一部分,房室过频易耗伤肾阴,进一步加重机体阴液的不足,特别是人到中老年,天癸已竭,更应注意。现代医

10、学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正常性生活,但当糖尿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则健康的配偶要谅解,不能勉强行事,否则有可能发生不良后果。       糖尿病患者除了在平时生活上应注意以上4点外,还应该养成一种自我监测和调控病情的习惯,当患者自我感觉不佳,出现厌食、乏力加重或伴其他疾病(如感染、腹泄等)时,应进行系统性监测,血糖为主要监测内容,是制定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依据,能反映治疗效果,对调整药量、饮食量及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尿糖和尿酮均可用试纸进行自测。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测试,不但能随时了解病情变化,还能调动患者对自

11、身疾病进行保健、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治疗效果6。      有人将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俗称“五驾马车”,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身心疗法、物疗(降糖、胰岛素、中医药)、糖尿病自我监测79。只有把这五驾马车控制协调好,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才能改善。所以把祖国传统医学的养生和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进行有效的指导,更有利于控制病情,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参考文献】  1陈 璇.中医养生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杂志,2005,26(3):4647.2李明伟.饮食疗法为主治疗糖尿病42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4):27.3安 莉.吕仁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用的三件宝J.北京中医,2004,23(4):84.4郭 玮.疏肝解郁法治疗糖尿病J.吉林中医药,2007,27(12):12.5李春梅,于海英,姚 苦,等.糖尿病人的辨证施护J.吉林中医药,2006,26(8):36.6李 琪.教育、治疗、监测三系并重论治糖尿病J.吉林中医药,2003,23(5):78.7李 磊,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