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1页
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2页
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3页
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教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名校专项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选段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_。2根据提示梳理选段中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现象和依据,并完成练习。(我发现)  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小儿甲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得出结论的。(填序号)   A视觉效果

2、   B温度感知3选段主要运用_的方式来展开两小儿辩日的情节。两小儿给我的启示是:_。2. 古文我也懂。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予安能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选自战国策.齐策)注:祠:祭祀。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卮(zhT);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1解释文言句子中加点的字。遂 _   亡_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蛇固无足,予安能为之足?_3这则寓言

3、揭示的道理:_3.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画竹题记郑燮(xiè)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

4、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咚咚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注释)新篁(huán):刚长出的竹子。榻:狭长而低的床。凉适:凉爽舒适。围屏骨子:屏风架子。窗棂(lín):窗户上用木条或铁条等交错制成的格子。冻蝇:过冬受冻的苍蝇。岂非:难道不是。1解释下列词语。(1)余家:_ (2)师承: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_(2)岂非天然图画乎?_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

5、的打“×”。(1)郑燮是清朝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画的竹子尤为出名,竹石一诗就是他写的。(_)(2)“秋冬之际”和“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这两句中的三个“之”意思一样。  (_)4在郑燮的眼中,美丽的竹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结合文段,想象竹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_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

6、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1解释:栖(_) 阴(_)夫(_)斯(_) 孰(_) 徐(_) 谕(_) 省(_)一(_)2翻译:时岁饥民馁 :_正色训之:_3理解:“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 _6. 阅读与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之”在文言文中多用来代替事物,文中三个带点的“之”字分别指代什么呢?请选择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7、。A李子B李树C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件事D小儿诸儿竞走取之_人问之_取之,信然_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为加点字词选择正确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尝:吃一点;辨别滋味。经历;体验。曾经。信:确实。信用。随意。信奉。(1)尝与诸小儿游(_)   (2)取之,信然。(_)3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由此可以看出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_7.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

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        善:_         (2)善哉善哉乎鼓琴   善哉:_(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 志:_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汤汤乎若流水译文:_ (2)巍巍乎若太山译文:_(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译文:_3画出这个句子的朗读节奏。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9、者。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_8. 读文言文,做练习。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云:“不见。”嘿然大喜,赍(j)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注释)淮南方:汉代怀南王刘安,好神仙方术,淮南方或许是淮南王所作论方术的书。或作淮南子。诣(yì):前往,

10、去到。受辞:接受了诉讼状辞。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古文的内容,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穷困潦倒 B.掩耳盗铃 C.一叶障目 D.自欺欺人2用“/”给“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B.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C.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D.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3本文中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下列不能概括他形象的一个词是()A.目光短浅 B.利欲熏心 C.贪婪愚蠢 D.聪明绝顶4根据这个故事内

11、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做事情要小心谨慎,才不会把事情搞砸。B.做人要踏实肯干,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思想行为。C.不能有迷信思想,偏听偏信不可取。D.不要被局部的现象迷惑,否则无法认清事物的全貌。9.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一)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注释:塞上:长城一带。塞,边塞。胡:指胡人居住的地方。何遽(j&#

12、249;):怎么就,表示反问。髀(bì):大腿骨。引弦(xián):拿起武器。1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近塞上之人:_(2)有善术者:_(3)马无故亡而入胡:_2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_3下列各组中与“虽与之俱学”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近塞上之人 B.人皆吊之 C.此独以跛之故 D.而疑邻人之父4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_10. 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13、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_2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_3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吃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売入。或曰:“啖菱须去売。”其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日:“北方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1解释加点字。(1)席上啖菱(_) (2)欲以清热也(_)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北方亦有此物否?_(2)前山后山,何地不有!_3北人

14、在吃菱中犯了哪些错误?_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12.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汤汤乎若流水(_)巍巍乎若太山(_)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_)2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翻译下列句子。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4

1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或者名言吗?可以简要地写一写。_13. 课外阅读。 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尝:曾经。诸:众人。游:玩。子:果实。折枝:压弯了树枝。竞:争着。走:跑。信然:果真这样。1文中形容路边李子树上李子多的一个词是(   )A.折枝 B.竞 C.多子2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的原因是(    )A.道旁而多子 B.此必苦李 

16、;C.取之信然3读了故事,我知道王戎是一个(    )的孩子。A.仔细观察 B.依靠猜想 C.故弄玄虚14. 文言文阅读。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鯀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选自山海经(注释)鯀(gn) 禹(y):人名。传说鲧是禹的父亲,禹是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们都治理过洪水。帝:指天帝。息壤:传说是一种能够生长不息的神土,所以能堵塞洪水。息,生长。堙(yn):堵塞。祝融:火神的名字。羽郊:羽山的近郊。鲧复生禹:传说鲧死三年,尸体不腐,有人刀剖其腹,禹乃降生。卒:最后,终于。布:铺填。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