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楚文化总览说课材料_第1页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说课材料_第2页
湖北荆楚文化总览说课材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荆楚文化总览一、湖北文化总结:湖北文化以荆楚文化为核心,在各个地区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按照文化的起源和形式的不同,将湖北的文化总结为以下三大类24种文化流派:、历史宗教文化1、炎帝神农文化炎帝神农文化标志着中华文明从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的过渡,以神农架林区最具代表。 炎帝神农文化是世界旅游文化宝贵资源,代表了人类不懈追求文明与进步的探索精神。2、春秋楚国文化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在其八百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辉煌文明成 果。楚文化是湖北文化之根,包含了 “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一鸣惊人”的创新精神,“深固难徙”的爱国精神,“止戈为武”的

2、和合精神。3、秦汉三国智慧文化湖北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一部三国演义也几乎大半部写的是智慧谋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后来还被誉为中国民族智慧的化身,都说明智慧文化在三国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4、武当山道教文化武当山的道教文化起源于玄武神话之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道教仙境福地。5、黄梅五祖禅宗文化五祖禅宗文化起源于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境内禅林祖庭众多,禅风兴盛,高 僧云集,先后诞生和孕育了中国禅宗的四祖、五祖、六祖三代祖师,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发源地。6、关公忠义文化三国名将关羽以“忠义、仁勇、诚信”著称于世,中华关公文化,已经成为连接海内外 华人的精神纽带。7 、辛亥首义文化

3、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年多年的帝制时代,开启了中华名族复兴之路。辛亥首义文化蕴涵着振兴中华,敢闯敢拼的民族精神。8 、救国自强文化武昌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八路军办事处以及将军县红安、中原突围和刘 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一系列的革命活动、革命事迹、革命遗址等都体现了湖北人民为了自由和解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是湖北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区域人文文化1、长江三峡文化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宜昌和三峡地区的风土民俗,构成了具有浓厚地方风格的三峡文化流派。2、江城码头文化武汉地处长江、汉水交汇之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早在商周时期就是南方连接中原的战略据点,历来是商业交流的繁华重镇

4、,形成了淳朴好客的市井码头文化。3、牛郎织女七夕文化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与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湖北的孝感是传说地之一,表现了反抗压迫、追求自由美好爱情的精神。现代社会,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从而赋予这个古老传说的现代文化意义。4、清江巴土文化在清江流域生活着古代巴人的后裔一一土家族,其民风民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风格,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恩施自治州和长阳、 五峰的湖北民族地区是巴土 文化的富集之地,也是发展湖北特色经济的重要地区。5、黄鹤古典雅士文化黄鹤楼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它代表了雅士文人华贵内敛、尊享儒雅的气质内涵。8、名山古寺文化十堰武

5、当山道教风景区、咸宁九宫山风景区、黄陂木兰山风景区以及汉阳归元寺、武昌宝通寺、黄梅五祖寺、当阳玉泉寺等名山古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9、桥都精工文化全国七成以上的桥梁都有武汉建设者的身影,武汉被誉为“桥都”。以建桥为核心的精工制造业,打响了湖北精益求精的精工品质文化。10、荆楚大学文化湖北拥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一流的人文、工科类高等学府,葱郁的珞珈山,浩瀚的东湖孕育了湖北“惟楚有才”的豪情荆楚大学文化。11、东湖包容文化东湖地区是楚国的腹心之地 ,具有楚文化、三国文化、屈原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名人文化内容,体现出包容的文化特质,多种文化交融于此。12、

6、光谷科技创新文化光谷,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 2000年成立以来,短短的10余年间,已经发展成 为一座以光电子信息产业、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为主的 新型产业新城,光谷的科技创新文化是中国自主创新精神的很好体现,代表了中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13、抗洪军民同心文化湖北历来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地区,尤其98抗洪期间,军民一心,抗击洪水侵袭,保卫家园,抗洪精神是军民雨水一心的很好体现。、民风民俗文化1、地方戏曲文化汉剧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乡土气息浓厚;黄梅采茶戏唱腔丰富,感染 力强;潜江花鼓戏,雅俗共赏。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

7、书等, 丰富多彩。2 、民间艺术文化宜昌夷陵区的民间版画、安陆的民间漫画、丹江口伍家沟村的民间故事、黄梅的桃花 和木版年画、阳新的布贴、通山的木雕等,在省内外具有广泛影响,这些地方被中国文化部 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3 、编钟古乐文化曾侯乙编钟,其气魄之大,奏鸣之美,制作之精,铭文之贵,为历代考古发现所仅见, 是荆楚古代乐曲文化繁盛的代表。二、湖北文化汇集:、民间文学(共计7项)李时珍传说蕲春县李白在安陆的传说安陆市寇准的故事巴东县贱三爷的故事武汉市祭甸区精品文档武当山的传说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八老子的故事红安县徐苟三的故事天门市、传统音乐(民间音乐,共计天门民歌京山民歌十姊妹歌罗

8、田畈腔雾渡河民歌沙洋十番锣鼓松滋双擦锣鼓东宝坐丧鼓南漳阴锣鼓长阳吹打乐南河套曲均州吹打乐单弦拉戏、民间舞蹈(共计9项)13项)天门市京山县宣恩县罗田县宜昌市夷陵区沙洋县松滋市荆门市东宝区南漳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谷城县丹江口市武汉市江汉区龙舞(嵩山百节龙、黄州区“唐家渡”舞龙、恩施板凳龙) 高跷花鼓南漳县五虾闹鲇荆州市滚龙连厢宣恩县地花鼓(兴山地花鼓、五峰土家花鼓子、长阳花鼓子)兴山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曲艺(共计8项)三棒鼓(天门三棒鼓、土家三棒鼓、土家族花鼓)天门渔鼓碟子小曲玉连环恩施三才板天门市、宣恩县、来凤县天门市天门市鄂州市恩施市当阳打鼓说书郧西三弦义阳大鼓、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共计熊门拳武当纯阳拳浠水杂技、传统美术(民间美术,共计 2项)潜江木雕手指画、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共计 15项)传统棉纺织技艺(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枝江民间手工布鞋章水泉竹艺楚式漆器技艺荆州鱼糕老通城豆皮制作技艺传统面食制作(石花奎面制作技艺)武穴酥糖制作技艺酱菜制作技艺(襄阳大头菜腌制技艺)武当道茶炒制技艺五峰采花毛尖茶制作技艺远安鹿苑茶铅锡刻镂技艺当阳市郧西县随州市曾都区3项)京山县武汉市武昌区浠水县潜江市省作协红安县来凤县枝江市武穴市荆州市荆州市荆州区武汉市江岸区谷城县武穴市襄樊市襄阳区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荆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