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考试重点_第1页
伤寒考试重点_第2页
伤寒考试重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伤寒名词解释伤寒: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使之一切外感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之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2. 失浬:浬,一般指小便。本条之失浬指二便失禁。3. 被火:火,指灸、熏、熨、温针等治法。被火指误用火法治疗。4. 若火熏之:像烟火熏过一样,用来描述患者肤色晦暗。5. 不了了:了,完结,结束,清楚之意。不了了,指病症基本已好,但仍有不舒适的感觉。6. 脉若静:静,静止,未变之意。脉若静,指脉象与证候尚未发生变化。7. 脉数急:相对静脉而言的,指脉象已经发生改变。8. 行其经尽:指太阳行经之期已经完了。9. 欲作再经:指将传经于阳明。10. 阳浮而阴弱:一指营卫,卫气浮

2、盛,故称阳浮;营阴不足,故称阴弱。一指脉象,轻按则浮,故称阳浮;重按见弱,故称阴弱。(有双重含义:一是指脉象而言,即轻取见浮,故称阳浮;沉取见弱,故称阴弱,即浮缓脉之变故。二指病机而言,卫阳因抗邪而浮盛11. 于外,故称阳浮;营阴因汗出而受损伤导致不足,故称阴弱。)翕翕发热:翕,和顺之意。翕翕发热,形容发热轻而温和。12. 荣气和:荣气,即营气。和,平和,即正常。荣气和,即营气未受邪。13. 外不谐:夕卜,主要指分布于体表的卫气。外不谐,指卫气发生了病理变化而不调和。14. 遂漏不止:指不间断的小量汗出。15. 微急:轻度拘急。16. 微寒:指脉微恶寒目暝:指闭眼懒睁,有畏光感。17. 淋家:

3、淋,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指症。淋家,指久换淋证之人。18. 晌:目动也,指目睛转动。19. 噎:指咽喉部有气逆梗阻感。20. 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21. 坏病:指因误治使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正名者。22. 小逆:指误治引起的比较轻的变证。23. 以水灌之:指用冷水洗浴。24. 清谷:指泻下未消化的食物。25. 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26. 丸药:指当时流行的一种具有泻下作用的成药。27. 叉手自冒心:两手交叉按压于心胸部位。冒,覆盖、按压之意。28. 火逆:指误用烧针、艾灸、熏、熨等火法治疗而产生的变证。29. 医以火迫劫之:指用温针、

4、艾灸、熏、熨等法强迫发汗。30. 核起而赤:指针处因寒闭阳郁而见的局部红肿如核。31. 动经:扰动经脉。32. 振振:动摇不定貌。33. 协热而利:即夹表证发热的下利。34. 振振欲地:肢体颤动欲扑倒于地。同仆,跌倒。35. 谛:确实无误的意思。36. 日晡所:指申时前后,即即下午3-5时。37. 柔痊:痊,当为痉。痉病的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其中汗出者名为柔痉,无汗者名刚痉。38. 紧反入里:因误下邪气由表入里。39. 蒸蒸而振:高热寒战。蒸蒸,这里形容高热,振即寒战。40. 噫气:即暧气。41. 脾约:脾之转输功能为胃热所约束,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大肠燥便结者。42. 汗出滩

5、滩然:滩,水外流;汗出滩滩然,是汗出连绵不断的意思。43. 趺阳脉:为足背动脉,在冲阳穴处,属足阳明胃经。44. 心愦愦:愦,糊涂,昏乱。心愦愦,即形容心中烦乱不安之状。45. 怵惕:怵,害怕,恐惧。怵惕,即惊恐不安之状。46. 饥不能食:言懊恼之甚,似饥非饥,心中嘈杂似饥,而又不能进食。47. 口不仁:口中感觉失常,食不知味,语言不利。48. 面垢:面部如蒙油垢,此因阳明热浊之气上熏所致。49. 转气:即腹中有矢气转动。50. 喘冒:气喘且头目昏眩。51. 循衣摸床:病人不清醒时,两手不自主地捻弄衣被或抚摸床边。52. 目中不了了:视物不清。53. 睛不和:眼球转动不灵活。54. 其脉不负者

6、,为顺也。负者失也:阳明之脉当见滑数而大,少阳之脉当见弦直。今少阳阳明合病而见下利,若纯见少阳弦脉,木旺克土,病情为逆;若纯见阳明滑数之脉,贝U土气旺,木不克土,病情为顺。55. 阳绝于里:指阳气极盛于里。绝,极度之意。56. 固痕:指胃中虚寒,水谷不消而结积的病症。57. 热越:指热邪向外发越。58. 水浆:泛指饮料,如水,果汁,蔗浆之类。59. 谷瘴:瘴通疸,黄疸病之一种。因水谷湿邪郁滞而导致的黄疸,属寒湿黄疸。60. 往来寒热:即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61. 胸胁苦满:苦作动词用,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不适。62. 嘿嘿:形容词,即表情沉默,不欲言语。63. 蒸蒸而振:即寒战高热。64. 阳微

7、结:因热结于里而大便秘结,程度较轻。65. 纯阴结:因脾肾阳虚,阴寒凝结,温运无力所致的大便秘结,没有兼夹证。66. 下重:指大便时肛门有重坠感。67. 啰:指呃逆。68. 过经:邪离本经,传入他经,名曰过经。69. 心下急:指胃脱部拘急不舒或疼痛的感觉。70. 阳微阴涩:阴阳指脉的浮取沉取,即脉浮取微,沉取涩。71. 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义。72. 但欲寐:精神萎靡,呈似睡非睡状态。73. 小便色白:即小便清长。74. 温温:心中自觉蕴结不舒。75. 脉暴出:脉搏突然浮大。76. 微续:指脉搏由小到大,逐渐浮起。77. 口中和: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是为排除热证而提出的鉴

8、别证。78. 心中疼热:自觉胃脱部疼痛,伴有灼热感。79. 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80. 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81. 膀胱关元:指小腹部。82. 直中: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经的一种发病方式。凡直中者,病情一般较重。83. 合病:二经或二经症状同时出现,无先后次第之分。84. 并病:一经症状未罢,另一经症状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85. 除中:证候名,中气败绝之症候。表现为证情危殆而反思饮食。86. 郁冒:头昏目眩如物覆蒙。87. 眸时:即周时,一昼夜24小时。88. 数更衣:大便次数多。89. 息高:息指呼吸,息高是指吸气不能下达,呼吸浅表,为肾不纳

9、气的表现。90. 下厥上竭:因阳气虚于下而厥逆,故称下厥;因阴血出于上而耗竭,故称上竭。91. 苦酒:即米醋。92. 泄利下重:下利重坠不爽感。93. 和令相得:即调和均匀。94. 圻:裂开。95. 檐语: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多声音高亢。96. 心中懊恼:心中烦闷殊甚,莫可名状。97. 项背强几几:南阳地区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98. 筋惕肉瞩:肌肉跳动。99. :小奇术辍也。形容微汗,皮肤潮润。100. 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101. 时癞疯:施,指收缩。疯,松弛之意。时癞疯,指阵发性手足抽搐。102. 谷道:即肛门。103. 郑声:语言重复,声音低微,见于虚证。104. 藏有寒:即脏有寒,指脾脏虚寒。105. 劳复:疾病初愈,因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