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与创造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与创造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7小学数学教材的使用与创造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314502)杨志杰前言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 教学的主要依据。 但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不是全部。 况且 尽管编写者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 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深入浅出, 循 序渐进地来构建教材体系, 但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既无法完全满足现 实中的每个学生的需要, 又由于教材编写的相对稳定性, 不可能及时地把一些反 映时代的内容收集进去。新课程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枷锁”和“桎梏者”,而 应成为“跳板”和“促进。者因

2、”此,走下神坛的教材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教 师也应该由教材踏实的执行者自学地升格成教材的实践者, 改进者和创造者。 教 师的义务不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 而应该自觉地根据学生、 教材、教学条件等实 际情况,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基于上述, 因而我认为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教 材内容要有所选择, 并进行科学地加工创新, 从而决定课时内容, 由此教师再展 开教学。教学实践也证明: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 内容的不同处理, 教学效果也就不一样。 因而,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很好地 阐明我的观点:张扬学生个性情境教学课标指出:“

3、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 过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 过程。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2 / 7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案例统计的初步知识 我对教材进行了加工,把教材中统计路口车辆经过的情况换成了统计选票, 使材料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我先快速读选票来引发学生 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在问题和矛盾中亲历学习过程, 这样的改变学生的体验更充 分、感悟更深刻。教

4、学过程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自然而然地推进。当学生发现 光靠一人的记录有困难时, 就想到了分工合作, 让他们感悟到了同伴合作共同解 决问题的需要。通过组间交流,学生知道了收集数据可以用多种方法,但画“正” 字的方法误差最小, 具有自身的优越性。 通过活动, 不但使学生自觉地完成了方 法择优,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当统计对象动态、无序呈现、稍纵即逝时 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最好。这样处理就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本来枯燥的数学产生一 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应对即时生成调整教学荷兰著名学者弗赖登塔尔曾这样说过: 教师的任务是为学

5、生提供自由广阔的 天地,听任各种不同思维、不同方法自由发展,决不可对内容作任何限制,更不 应对其发现作任何预置的“圈套”。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求知方向挺进的旅 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 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观念,把握有利 时机,运用有效策略充分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素材。如今,教 师除了在备课时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充分考虑多种教学预设应对外, 在教学 中,还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状况和课堂即时生状况,随时作出充满教育智慧的调 整。案例角的度量 我完全依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

6、角的度量”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3 / 7时,我让学 生自主认识量角器的各部分组成后, 就组织学生使出准备好的练习纸, 让学生尝 试测量一个锐角的大小。之后,在交流反馈后出现了下面一幕:生1:我是这样量的,先用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另 一条边对的是60度的刻度线,那么这个角就是60度;生2:我和XXX的量法不一样, 我用量角器上的2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 重合,再看另一条边对着80度的刻度线,那么这个角就是80度。师:刚才两位同学的量法可行吗?你们有什么意见和补充?生3:我认为生2的量法是不对的。因为书上说,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时, 应该先用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生2没

7、用到零刻度线,所以是不对的。生4:生2的量法是不对的,而且量出的度数也是不对的。生5:我认为生2的量法也是可行的,只是这个角应该是60度,我是这样 算的,8020=60度。师:谁听明白了,你赞成他的想法吗?(注:如果在课堂中没有出现生2的做法,我会在练习中提供这样的素材,再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书本上的量法比较简便。 )在师生的交流中, 学生惊喜地发现生2的测量方法也是可行的, 但比起生1来说较复杂些。在这样的比较过程中,学生渐渐地明白了书本上的量法要简便。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顺应学生的思路走, 而不再是教师让腹稿牵着走。课堂是自动生成的,这就注定课堂上总会或多或少

8、出现一些“意外” 。教师只 有蹲下身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想孩子所想,吃深、吃透学情,才有可 能最大限度地将课堂上的“意外”纳入到自己的教学预设中去,随时调整教学,打 开广阔的学习空间。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4 / 7分析教学对象开放教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 己知识的过程。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 在以往的学习 中,他们或多或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且, 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 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他们面前, 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 经验,依靠已有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因此,我

9、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无 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已有了一定 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案例年月日 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多少知道一些,或者不全面,或者有偏差。针对实际学 情,我并没有回避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我在课的开始,就板书课题,然后大胆 设问:“同学们,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生:一年有12个月;大月和小月; 一年有365天;有些月份可能是30天、31天、28或29天师: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整理一下吗?学生尝试整理,然后反馈汇报。师:关于年月日,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生: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会不样?七、八两个月都是31天?二月份为什么是28或29天?师:小组里商量一下,

10、 根据你手头查得的一些资料或者自学书本, 进行补充 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顾虑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打乱整节课的整体部署, 而是主动出击,大胆地让学生说出“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先找准他们的学习 起点,接头再让他们说说“还想知道什么”,找准学生已有知识的生长点,以期实 施“自助餐”式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 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5 / 7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展现现实背景问题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师应尽 可能将数学问题的现实背景展现出来,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从中了

11、解所 学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感知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 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案例圆柱的认识在本课中,教材对于圆柱的高是这样阐述的“圆柱的高是指圆柱上下两个底 面之间的距离”。但是,“圆柱的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让 学生纯粹学书本上的知识,那么以后碰到生活实例中的变式就难理解了)因此,我在让学生理解圆柱的高时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的高。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圆柱的 高还有其他的名字吗?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提出了 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认识。生:我家院子里的那口井是圆柱形的,井“深”就是高;一元硬币也是圆

12、柱形的,它的“厚”就是高;我的铅笔是圆柱形的,它的“长”就是高这样一个枯燥乏味的知识点, 经过老师的独具匠心的构思与引导, 就出现了 让人惊叹的精彩一瞬间。 (以后问题解决时碰到“厚、深、长”就不难解决了) 案例两步计算分数应用题“求一个数与它几(百)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的应用题教材中是分先后 两课时教学的。 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这两课时进行了合并, 同时书本上 的两道例题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 因此,我拮取了生活实例来展开教学, 且只 有条件,没有问题。这样学生自己可以量力而为,做到因材施教。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 / 7出示信息:你想知道什么?1、 我们学校参加鼓号队一共有21位同学,其中男生占37。2、 一包乐事薯片净含量80克,现赠送10%。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有意的板书。 师:哪些问题我们可以直接计算?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类, 重点讲评两步计算。(引出课题)这样, 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