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复习资料_第1页
《河中石兽》复习资料_第2页
《河中石兽》复习资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河中石兽、r-r一、又孚常识:1、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2、纪(j川匀yu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清代文学家。二、文白对译:原文:沧cang州南一寺临河干gon,山门圮p)于河,二石兽并沉焉(yon)。阅十余岁,僧(seng)募(mu)金重(chong)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y),棹zhdo数(sh讪小舟,曳(y司铁钳(p,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r)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ei),岂能为暴涨(zhong)携之去?乃石性坚重,

2、沙性松浮,湮(ya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司沙为坎(kan)穴(xue),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zh)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su)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sh讪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断欤(yu)?译文: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的两只石兽一起沉入了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石兽,到底

3、没能找到。人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钳,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去寻找两只石兽,不也是疯狂的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但凡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的一半时

4、,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疯狂;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的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三、文言词语:1、课下注释:【沧州】:地名,今河北沧州。【河干】:河边。【圮】:倒塌。【并】:一起。【阅】:经过,过了。【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竟】:终于,到底。【棹】:划船。【铁钳】:农具,用于除草、平土。【设帐】:讲学,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5、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柿】: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柿:削下的木片。【湮】:埋没。【耳】:语气词,表示“罢了”。【颠】:通"癫”,疯狂。【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失石】:丧失的石兽,这里指落入水中的石兽。【啮】: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坎穴】:坑洞。【不已】:不停止。【遂】:于是。【溯流】:逆流。【如其言】:依照他的话去做。【但】:只。【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推断。2、通假字:不亦颠乎“颠”通“癫”,疯狂。3、词类活用:棹数小舟棹: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

6、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4、古今异义:1渐沉渐深耳(耳:古义:罢了。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2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物理学。)3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4阅十余岁阅: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5是非木柿是:代词,这。今义:表肯定判断的动词。6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发语词,因为。今义:器物上有遮蔽作用的东西。7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8求石兽于水中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9转转不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10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干:古义:水边,河岸。今义:跟“湿”相对。5、一词多义:1为:以为顺流卜矣认为岂

7、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必于右卜迎水处啮沙为坎冗成为2之:闻之笑曰代词,代顺流而下寻找石兽这件事沿河求之;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求之地中代词,代石兽。一老河兵闻之代词,代讲学家所说的话。其反激之力;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四、特殊句式:1、省略句:1一讲学家设帐于寺中2求之于地中3僧棹数小舟4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2、倒装句:1求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2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3、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五、整体感知:这篇文言文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日匀的阅微草堂笔记。两只落入水中的石兽,既未被河水冲到下游,也未原地不动沉入河沙,居然逆流而上,到了数里外的上游。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

8、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到了天下大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文章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写的。第1段先写石兽落水,再写数十年后寺僧准备打捞。先从哪里找起呢?按照常规思维,人们从山门倒塌的位置找起,结果却一无所获。再接下来,人们又根据水流的情况作了推测-“以为顺流下矣”,结果还是“寻十余里,无迹”。第2段写讲学家的分析。他的“笑”,显然是在嘲笑庙僧“不能究物理”,什么是他所认为的“物理”呢?即“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因此石兽自然也应当是“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这一论断,符合人们的直觉,看似很有道理,因此“众服为确论”。然而不然。第3段写了老

9、河兵的“笑”,“笑”的对象则变成了讲学家-“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他首先根据实际经验指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继而解释了其中原因。原来是水流受阻产生的强大反冲力,将石兽身下的河沙掏空,石兽就会往前倒,经年累月如此,就将石兽神奇地"搬运”到上游去了。作者最后写了结果:果然在上游数里外找到了石兽。看来,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无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讲学家则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却无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地综合起来考虑,而做出了正确推断。作者由此感慨道:“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

10、据理臆断欤?”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作者吸取了先秦记事散文的优点,表达精到明快,没有多余的修饰。例如第1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2、善于在表达中制造节奏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岂止众人,连读者曳几乎以为这就是定论了,谁知作者又引出了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3、寓意于事,立意高远。作者的兴趣所在,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而是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六、阅读探究:1、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先判断其在原地水中,结

11、果是“竟不可得”;后判断其在河的下游,依据是“顺流下矣”,结果“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判断其埋没在河沙下地中,依据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结果失败;老河兵则判断其在河的上游,依据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结果“果得于数里外”。2、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为什么只有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寺僧:原先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后来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

12、关系。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5、如何理解庙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庙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式"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

13、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道理: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7、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答复。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8、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例如:1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2生活或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3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9、试分析文中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认识不同的原因及性格特点。寺僧按一般思维方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到下游。从“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可见其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讲学家自认为“究物理”,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的理论知识推断石兽在原地“渐沉渐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