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动态生成_第1页
关注动态生成_第2页
关注动态生成_第3页
关注动态生成_第4页
关注动态生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注动态生成,实施有效引导摘要: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实施有效的引导。 关键词:动态生成、有效引导、因势利导、适时掌控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要实现这些,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可替代,因为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一、 当学生各抒己见时,不当裁判,而当向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使之更具有探索性,这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前提。但当学生的思维与想法过于分散时,教师如何引导呢?例如:教学“图形的规律”时,出示情景图:6个独立的三角形和6个连接排列的三角形

2、,问:“摆一个要几根小棒?2个呢?3个呢?”让学生发现小棒的根数是三角形个数的三倍。再问:“摆连接的三角形,摆一个要几根小棒?2个呢?3个呢?10个呢?”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的猜测。学生有的说11根,有的说13根,有的说21根“谁说的对呢?有什么好办法?这里面是否也隐含着什么规律呢?”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教师把独立排列和连接排列的三角形同时出现,再唤起学生相关知识经验的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思考:“连接排列的三角形由几根小棒围成?”个数比较少的时候,学生还可以用眼睛去数,个数一多,事物的凭借功能就不够用了,只能展开想象。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合

3、理的或不合理的想法:“是11根、13根、还是21根?”这时教师所做的不是评价,不是裁判,而是向导,引导学生思考:“能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算出不管摆几个这样连接的三角形所需小棒的根数?”接着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抽象概括小棒的根数与三角形个数的关系。通过“辩思辩”,达成:“以理服人”。这样一导,使各抒己见有了宣泄口;这样一导,使数学学习有了突破口。 二、当学生超前生成时,因势利导,调整进度。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背景存在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必然出现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教学进程不同步,而且往往高于、快于所预想的,即“超前生成”。这时教师该如何捕捉、筛选、利用这些生成的资源

4、进行有效的调控呢?例如,教学“旋转与角”时 ,教学预设是让学生自主地旋转手中的活动角,复习、唤醒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 ,然后再进一步探索新知。但反馈时,有好几个学生却不敢就此停下,仍固执地举着手。教师应顺机发问:“是不是还有不同形状的角呢?”原来学生摆出了平角和周角。教师请两个学生上台分别旋转活动角,展示平角和周角的形成过程,并将它们分别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它们是不是角?”有的学生说是,有的说不是,看法不一。 生1:“因为它们也是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生2问生一:“那个平角它的顶点在哪里?”生1上前指出了平角的顶点。生3问生1:“平角这边是有一个顶点,但是周角就没有一个顶点了。

5、”另一学生上前指出了周角的顶点。生4:“那个周角只有一条边呀?”生5反驳:“它的两条边重叠起来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边。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第一次旋转活动角的过程,让学生复习已有的锐角、直角、钝角等知识,了解学生的活动经验,再通过再一次旋转活动角,指导学生认识新的角,在运动变化中深化角的认识。然而,学生在第一次玩活动角的过程中已经摆出了平角和周角,是面对还是逃避“这一超前生成呢”?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将思维集中在知识的“焦点”:“这个图形是不是角?”一个简单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通过生生的对话,师生的对话,通过聚焦、观察、辨析,学生对于平角的顶点在哪?周角的另一

6、条边在哪?“等核心问题有了深入的交流 ,学生即获得对新知的理性认识,又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超前生成经此一导,就成了活的资源,成了全体学生的共同资源,成了学生自我提升的资源。三、当学生发生错误时,包容接纳,指引利用。错误是孩子们最朴实的思想,是学生经验最朴实的流露,是课堂最本真的体现 ,在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应有的态度是什么?如何引导利用呢?例如,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同学们拿出自己喝水的杯子,小组合作、探究:“ 谁的杯子装水多?”生1:(上台演示、介绍)我们把第一个杯子装满水,然后倒入第二个杯子,第二个杯子水装满了,而第一个杯子还剩一些水,所以我们认为第一个杯子装水多。生2:我们把同样多的水装

7、入两个杯子中,再把他们倒入两个量杯中。师:“他们说倒进去的是同样多的水,你们有什么想法?”生3:我反对,既然倒入的是同样多的水,倒来倒去比较不出大小。老师及时引导:“有什么好的建议?”生4:我们可以把两杯同样多的水导入这两个杯子,看谁的水面高?生5:我们把两个杯子都装满水,再倒入两个量杯中,看哪个量杯的水面高,哪个杯子装水就多。师问刚才上台演示的同学:“你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吗?你能重新演示一遍吗?”在学生提出质问:“我反对,既然是同样多的水,倒来倒去是比较不出大小时”,教师轻松一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让学生从这一错误中,找出了进行杯子容积大小比较的核心要素:“要比较的不是水是不是一样多,而是杯子是不是一样大”,并就此提出方案供学生选择,教师并没有简单的终止学生的实验,而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根据建议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再次进行操作,并获得成功。在错误发生时的导,不是为了宣判,而是为了发展;这一导中,尽含了包容,这一导中,尽含了指引。把错误的资源进行“二次利用”,从而为教学服务。关注动态生成绝不等同随波逐流,应在教学目标指引下积极采取有效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