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新基建阅读练习及答案教学文案_第1页
实用类文本新基建阅读练习及答案教学文案_第2页
实用类文本新基建阅读练习及答案教学文案_第3页
实用类文本新基建阅读练习及答案教学文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类文本新基建阅读练习及答案精品资料( 一) 现代文阅读 (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材料一:“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 ( 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 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比如,5C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

2、的可能。“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 )材料二: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

3、“新”字。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2精品资料“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 年我国 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 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 万亿元。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在线办公助力恢复生产运行,远程教育实现“停课不停学”,智能制造对冲了负面影响疫情发生以来,经济社会没有因物理“隔离”而“停摆”,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撑。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社会高效运行,更需要“新基建”的给力。“新基建”之“新”也,

4、新在模式与空间。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 GDP增长 0.5%至 0.62%。“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有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就会加速诸多创新应用;有了算法与算力的支撑,就会催生大量新场景;有了坚实的数字基础,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等就具备有利条件也许从建设规模看,“新基建”难与传统基建比肩,但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所产生的经济拉动作用却是巨大的。这是从打造一条“路”到培育一个生态的转变。发力科技前端,着眼经济长远发展必须加快布局的领域,关系着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工业互联

5、网普及、丰富人工智能应用“新基建”之“新”,更是瞄向新的未来。( 摘编自张辛欣“新基建”贵在念好“新”字诀)材料三: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3精品资料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相比,“新基建”为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研发等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能有效拉动相关投资。同时,也能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专家预计,2020 年是 5G基站大规模建设期,预计将部署超过60 万个 5G基站,年底有望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5G网络。在此基础上加快5C 商用步伐,加上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此外,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改造传统基

6、础设施,不但会带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更好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将“新基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有助于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冲击,增强经济韧性、释放发展潜力。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答好转换经济发展动力的课题,中国具有巨大优势。中国将5G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和智能技术与强大的制造业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的更大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5G网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就是要为我国信息和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转换发展动力创造条件,实现国民经济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

7、争力。有序推动“新基建”,需要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有力保障。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和引领作用,有规划有步骤推动“新基建”发展,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项目的监管和调控,防止盲目上马,确保供给与需求结构基本适应。还应发挥好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精准支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4精品资料持“新基建”项目,降低融资成本,广泛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大专项债券发行力度,优化投向、确保资金投入。推动“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让国有企业在“新

8、基建”中发挥应有作用,积极吸收非公经济成分参与发展,充分发挥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作用。同时,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关系,从而使“新基建”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摘编自何自力“新基建”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新基建”是相对于“铁公机”等传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B. 狠抓“新基建”,内需外需齐发力,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可以尽快减少疫情压力,推动经

9、济平稳发展。C.加快“新基建”可有力拉动投资,通过拉动更多的大规模投资来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带动社会发展。D.“新基建”既指单纯的工程项目,也指新的产业增长支柱和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新的服务与消费。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新基建”通过对各个领域和产业的渗透融合,产生经济拉动作用,从而培育新的经济生态。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5精品资料B. “新基建”能够拉动投资、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抗疫情、稳增长的有力手段。C.加快“新基建”,促进信息、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通过这些技术与制造业结合,促进新旧动

10、能转换。D.“新基建”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支持,所以,发挥好政府作用,“新基建”就能够健康发展。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3 分)A. 将新老基建融合,以新基建带动老基建的发展,科学研判、理性投资,切忌盲目跟风。B. 加快“新基建”推进步伐的支点在于创新投融资方式,有效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C.我国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给侧的良好发展基础,在需求侧则有巨大市场潜力。D.行业也需防范 5G发展风险,要用市场机制真正建成通信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网”。4. 三则材料在论证上有哪些共同点 ?请简要说明。 (4 分)5. 你认为“新基建”之“新”表现在哪些方

11、面?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概括(6分)( 一) 现代文阅读 ( 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1.A(B 项见材料一,原文为“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C 项见材料二,原文为“但与拉动投资相比,“新基建”更多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来带动社会发展”;D项见材料二,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 6精品资料原文为“新基建'不单纯指向具体的工程项目,更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支柱,推动建立新的投融资环境,培育壮大新的服务与消费。”)2.D( 见材料三,原文为“既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厚植“新基建”的发展动力,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3.C( 材料三没有论及需求侧的市场潜力)4. 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将“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进行对比,阐述“新基建”的特点;都采用了例证法,都以“新基建”的核心领域之一 5G网络建设为例,阐述新基建的发展态势。( 每项 2 分,共 4 分 )5. 新在科技。“新基建”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领域;新在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