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1页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2页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3页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4页
测量监理实施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兆业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测量监理细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名称: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线连接工程审批人:编制人:编制日期:2015年11月01日目 录一、 工程概况.2二、 编制依据.2三、 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程序框图.3四、 监理质量保证体系.5五、 监理安全保证体系.6六、 测量控制要点.6沙河西路与西部通道侧接线连接工程测量监理细则一、工程概况沙河西路侧接线连接工程位于南山区深圳湾附近,为连接西北方向干道,本项目是高快速路(沿江高速公路与沙河西路)间的联络通道,主要承担南山东、福田西片区上下沿江高速的长距离对外以及部分与前海片区联系的交通。 沙河西路侧接线连接工程分为新建西行及东行两条匝

2、道。标准道路宽度均为7.5m,单向两车道,设计速度40km/h。西行(A匝道)匝道起点西起现状西部通道客运匝道,坐标为(X=15602.938,Y=103324.516),设计终点东至沙河西路,坐标为(X=15995.215,Y=103732.826);东行(B匝道)匝道起点西起现状西部通道客运匝道,坐标为(X=15606.981,Y=102990.877),设计终点东至沙河西路,坐标为(X=15991.370,Y=103780.391);两条匝道均按互通式匝道标准建设,均为单向两车道。西行匝道设计范围内全长约704米,另与沙河西路衔接段长约93m;东行匝道设计范围内全长约1122m,另与沙河

3、西路衔接段长约80m。 口岸联络通道(C匝道)为口岸内部通往西部通道的道路,道路宽度3.25,道路左侧设置2.5m的应急车道,为单向一车道,受现状地形限制,本通道设计速度为20km/h。本次东西行主线的施工占用了原口岸前往西部通道的线位,本次将路线破除后南移并新建,新建匝道下沉后与西行匝道(A匝道)合流后进入西部通道,设计起点C0+000与A0+040处重合,坐标为(X=15602.629,Y=103364.488),设计终点为口岸内部,坐标为(X=15520.945,Y=103633.380),通道全长约318m。 主要技术标准如下: 1、道路类型:互通式匝道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4、 3、道路红线:14m 4、车道数:双向2车道,车道宽:3.5m,路缘带宽:0.25m 5、道路交通等级:中等级交通 6、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7、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8、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 9、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 10、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15年 11、道路最小净高:4.5m 12、隧道消防设计参数: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12.1.2的规定,本次设计西行隧道封闭段长度271m属四类隧道、东行隧道封闭段长度600m, 属三类隧道(本次设计隧道仅限通行非危险化学危险品等机动车辆,危险化学品等车辆可通过东滨路等地面段通行)。 拟建项目

5、西起东滨路,在东滨沙河西立交处转弯,北至沙河西路,所在位置填海前原始地貌为海河交互堆积地貌。现状为东滨路、沙河西路等现状道路,地势总体平缓,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二、编制依据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6、施工组织设计;7、监理合同、已批准的监理规划;8、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地勘报告等;9、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三、施工测量监理工作

6、程序框图发现复测成果有疑问或未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修改、补充、完善不批准修改、完善或重新测设不合格不批准使用不合格合格批准使用合格基准点有误修改、完善或重新测设同时提交:·测量人员资质与组织·复测方案与程序·测量仪器选择提出施工测量基准点复测成果报告承 包 商向承包人交控制点:·坐标控制点位置数据·水准控制点位置数据测绘和业主提供平面、高程控制资料接受熟悉测量资料:·坐标控制点位置数据·水准控制点位置数据会同测绘、业主、承包商组织交桩提请勘测单位复测监理机构审核施工测量基准点复测成果报告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加密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7、测量方案总监及专业监理工程师加密控制点资料审查,现场测量复核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审批重新进行复测确认监理机构同时提交:·测量人员资质与组织·加密控制点位置、数量及编号·加密点精度控制、测量仪器确定·加密点平面位置图随时检查复核各项施工测量放样成果正确性,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相关监理人员进入工序施工过程承 包 商提出加密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测量方案承 包 商实施加密控制点测设并提交成果资料承 包 商进行施工过程的平面、高程测量放样并及时提出测量成果报验单承 包 商随时审核测量成果报验单,并对平面、高程测量放样成果进行复核相关监理人员四、监理质量保

8、证体系总监理工程师 赵 军合约监理工程师 刘红卫土建监理工程师 何志雄安全监理工程师鲁 杰资料员陈仕扬监理员马 腾试验员陈仕扬 马 腾五、监理安全保证体系组长赵 军副组长鲁 杰成员陈仕扬成员刘红卫成员马 腾成员何志雄六、测量控制要点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之前提,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其工作实效,加强复测和放样的准确性,推动该项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特制订如下细则:一、 测量人员和设备的监理:1、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组成专业测量小组负责标段的测放(包括与相邻标段间相接地段的复核测量)工作,其资质须经监理认可。2、施工单位对该工程所用的测量仪器及主要工具,必须有经

9、过标定的合格证和规定年限的检验证,经监理确认后方可使用。3、测量组须设2人会司仪,专人负责内业工作,且随时掌握设计变更情况,并在测量工作中及时地反映出来,将变更措施,测设方法等,用书面材料提供给监理。二、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监理:1、业主或设计部门须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各提交一份与本标段工程相关的统一平面、高程控制点的起始依据及其精度、高程系统及来源、点位精度及点的记录等内容,均应列入平面示意图中,内容如下:(1)导线点的位置,坐标及其测量精度。(2)水准点位置和高程及其所属系统。(3)其它有关测量资料。2、施工单位须对上述平面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同时向监理提交一份完整的复测和引测桩点平面、

10、高程控制点示意图,并经监理复核无误后认可。3、施工单位根据需要加密的平面、高程点,其精度须附合工程测量规范中有关测距、测角及测回数的规定,并经监理复核认可后,以书面形式将加密点测量数据提供施工单位使用。4、对相邻标段的相接地段,两个施工单位在复测时必须互相核对该地段附近的导线、高程控制点,避免相邻标段施工在相接处错位。在两标段里程分界处,设置公用点,其校核测量结果要有记录、签字,并经监理校验。5、变形监测:隧道、桥梁、软土路基处理等各项目施工前(与变形监测量有关),先做好变形测量方案报监理审批,根据变形测量各项规定埋设基准点(控制网点)、观测点,并进行首次观测,监理进行复核。6、所有控制点应妥

11、善保护并定期复测,如有异常,立即进行检查。7、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重要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有施工测量方案,经监理审批,才能进行测量放线。8、施工测量放样报检表(资料)先经监理计算复核签字后,施工单位才进行测量放样,经监理复核认可。9、测量资料的要求:(1)、字迹清晰、整齐;(2)、注明仪器型号、日期、天气;(3)、有司仪、记录的签名;(4)、记录有错只能用笔划掉,在旁侧重记不能涂擦。三、测量成果处理和应交资料1、现场施工测量,应随时检查测量结果和放样精度记录,避免因计算或读数差错而造成的放样错误。计算资料须完整并妥善保管。2、施工中工程技术资料积累和整理,是评估工程各环节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施

12、工单位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必须重视各种原始资料和施工记录的收集、汇总,并真实地按规定的统一表格填写。3、书写必须是黑色墨汁,填写整齐清洁。4、施工单位按设计施工图纸和各规范要求提交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图、点标记及控制点标志、全部外业测量手簿、演算资料及仪器、钢卷尺检验资料、全部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技术总结)。(一)平面及高程复测监理实施细则一、测量监理依据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表二、技术要求1、按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同样等级和精度;2、平面导线按二级,高程四等;3、平面导线复测时不能直接通视时,设加密点(注:测量数据仅作复测平差用)连通,加密网点应选在(尽可能利用城市导线点)稳固

13、、接近线路的位置,便于施工测量作业;4、具体参照通用篇、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5、施工复测与定测(注: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表)成果不符时,必须再作复测。当认为定测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应请提供定测成果单位再进行测量并提供新成果表。若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规定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三、复测成果处理和应交资料提交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网图、点标记及控制点标志、全部外业测量手簿、演算资料及仪器、钢卷尺检验资料、全部内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技术总结)。 (二)平面及高程控制加密导线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一、测量监理依据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表二、技术要求1、按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

14、同样等级和精度;2、平面加密导线按二级,高程加密按四等(注:低等级平面和高程导线相应降低测量等级);施工需要对平面、高程进行加密时,应从该段内的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表)引出,与另一控制点附合,形成附合导线,以该段内始、终控制点数据作平差依据。平面、高程加密导线点应选在(尽可能利用城市导线点)稳固、接近线路的位置,便于施工测量作业。4、上报平面及高程控制加密导线测量方案经监理审批;5、加密测量方案应有测量等级、加密原则、测量方法;三、平面及高程加密导线测量成果处理和应交资料提交测量技术报告(含平面、高程控制导线图、点标记及控制点标志、全部外业测量手簿、演算资料及仪器、钢卷尺检验资料、全部内

15、业计算资料及成果表、技术总结)。(三)线路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一、测量监理依据平面、高程控制点测量成果表二、技术要求一)一般规定线路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分别按公路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规定选用。线路施工前,应对其定测线路进行复测,满足要求后方可放样。关键词:中线、宽度、高程、纵横坡二)公路测量中线桩位测量误差,直线段不应超过表6.2.5-1的规定;曲线段不应超过表6.2.5-2的规定。表6.2.5-1 直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限差线路名称纵向误差(mm)横向误差(mm)一级及以上公路10注: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m)表6.2.5-2 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线路名称纵向相对闭合差(m)横向闭

16、合差(cm)平地山地平地山地一级及以上公路1/20001/10001010中线桩的高程测量,应布设成附合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50mm(L为附合路线长度,单位为Km)。横断面测量的误差,不应超过表6.2.6的规定。表6.2.6 横断面测量的限差线路名称距离(m)高程(m)一级及以上公路注:l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m)h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高差(m)关键词:施工前应复测中线桩,当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的较差符合表6.2.7的限差规定时,应采用原测成果。表6.2.7 中线桩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的限差线路名称水平角()距离相对中误差转点横向误差(mm)曲线横向闭合差(cm)中线桩高程(cm)一级及

17、以上公路301/2000每100m小于5,点间距大于400m小于201010三)管线(排水箱涵、排水管道、给水管道、电缆沟与通信管道、路灯照明、交通设施与监控)测量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4.1的规定:表6.4.1 自流和压力管线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导线长度(km)边长(km)测角中误差()联测检核适用范围方位角合差()相对闭合差3011224n1/2000压力管线3012040n1/1000自流管线自流和压力管线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表6.4.2的要求表6.4.2 自流和压力管线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适用

18、范围五等153030L自流管线五等203040L压力管线自流和压力管线的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管道线路相邻转角点间的距离大于1km或不通视时,应加测方向点。2、线路起点、终点、转角点和方向点的位置和高程应实测,并符合下列规定:当采用极坐标测量时,角度、距离1测回测定,距离读数较差应小于20mm;高程可采用变化镜高的方法各测一次,两次所测高差较差不应大于0.2m.当采用GPS-RTK测量时,每点应观测两次,两次测量的纵、横坐标及高程的较差均不应大于0.2m。当管道线路的转弯为曲线时,应实测线路偏角,计算曲线无素,测设曲线的起点、中点和终点。纵断面测量的相邻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图上5cm

19、;在地形变化处应回测断面点,局部高差小于0.5m的沟坎可舍去;当线路通过河流、水塘、道路或其他管道时也应加测断面点。横断面测量的相邻断面点间距,不应大于2cm.(四)道路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细则技术要求:施工定线和放样一般应采用附合导线和附合高程路线形式,特殊情况下,采用支导线、支水准路线时,必须制定检核措施。(一)评定标准土方路基实测项目,见表4.2.2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纵断高程(mm)+10,-15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22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23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

20、0m测4处24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见表4.3.2表4.3.2 石方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纵断高程(mm)+10,-20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22中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23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测4处24平整度(mm)20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25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1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实测项目,见表5.3.2表5.3.2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

21、率权值1管轴线偏位(mm)15经纬仪或拉线:每两井间测2处22管内底高程(mm)±10水准仪:每两井间测2处23基础厚度(mm)不小于设计尺量:每两井间测3处1检查(雨水)井砌筑实测项目,见表5.4.2表5.4.2 检查(雨水)井砌筑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轴线偏位(mm)50经纬仪:每个检查井检查1浆砌排水沟(含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水簸箕等)实测项目,见表5.6.2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见表7.3.2表7.3.2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中线平面偏位(mm

22、)30经纬仪:每200m测4点12纵断高程(mm)±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3宽度(mm)有侧石±30尺量:每200m测4断面1无侧石不小于设计4横坡(%)±0.3水准仪:每200m测4处1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实测项目,见表7.4.2表7.4.2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中线平面偏位(mm)30经纬仪:每200m测4点12纵断高程(mm)±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3宽度(mm)有侧石±30尺量:每200m测4处2无侧石不小于设计4横坡(%)±

23、0.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2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实测项目,见表7.5.2表7.5.2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中线平面偏位(mm)30经纬仪:每200m测4点12纵断高程(mm)±20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3宽度(mm)有侧石±30尺量:每200m测4处2无侧石不小于设计4横坡(%)±0.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见表7.6.2表7.6.2水泥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层底基层1纵断高程(mm)+5,-15+5,-15水准仪:每200m

24、测4断面12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3厚度(%)±0.5±0.3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见表7.7.2表7.7.2水泥稳定粒料(碎石、砂砾或矿渣等)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层底基层1纵断高程(m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2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3厚度(%)±0.3±0.3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见表7.12.2

25、表7.12.2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基层底基层1平整度(mm)812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22纵断高程(mm)+5,-10+5,-15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3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4处14厚度(%)±0.3±0.3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1路缘石铺设实测项目,见表7.14.2 表7.14.2路缘石铺设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直顺度(mm)1020m拉线:每200m测4处32预制铺设相邻两块高差(mm)3水平尺:每200m测4处2相邻两

26、块缝宽(mm)±3尺量:每200m测4处1现浇宽度(mm)±5尺量:每200m测4处23顶面高程(mm)±10水准仪:每200m测4点2路肩实测项目,见表7.15.2表7.15.2路肩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1平整度(mm)土路肩203m直尺:每200m测2处*4尺1硬路肩102横坡(%)±1.0水准仪:每200m测2点13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m测2处2(二)基坑监测1、监测目的本基坑为市政道路基坑,基坑开挖形状呈长条形,开挖深度较深,周边市政道路、管线密集,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并制定合理周到的监

27、测方案,实行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以确保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2、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元件)(1)基坑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观测;(2)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和立柱桩沉降采用水准仪观测;(3)支撑梁应力采用钢筋应力计观测;3、监测点布置根据本工程特点,设有基坑周边水平位移监测点、沉降监测点;桥梁桩基水平位移监测点、沉降监测点;支撑梁应力测点;立柱上的应力计与沉降监测点。设置位置详见监测系统平面布置图。4、监测频率监测周期从土方开挖时开始到通道施工完成并回填后结束。变形观测点应在布点开始读取初始值,变形观测应在基坑开挖当日起实施。监测频率:基坑开挖期间12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完成一周后3

28、5天一次,完成一个月后710天一次。遇到大暴雨或监测数据异常和有加速趋势时应适当加密监测次数,并速报有关单位。另外应安排专人对基坑周边巡查及目测等辅助形式对基坑变形进行全面掌握和监控。5、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有关变形测量的规定,观测精度不低于二等精度,即水平位移观测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为3.0mm,沉降观测点高程中误差为0.5mm,相邻高差中误差为0.3mm。6、变形观测资料应包括:观测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的位置、编号、观测日期、本次观测值和累计观测值;观测资料应编制成表或绘制成曲线,变形观测结束后应将上述资料汇总并附必要的文字总结。7、支护结构观测的技术要求及控制指标根据规范分类

29、: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8、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及时与甲方、设计和监理联系:坡顶、底面或周边构筑物等出现裂缝;坡顶位移较大且位移不稳定、不收敛、超过设计预警值和允许值等相应的规范要求;连续三天变形速率超过3mm/d。9、根据规范及有关规定,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基坑支护系统进行监测。(三)、道路施工测量监理控制点,控制重点目录表工程名称工程质量控制点复核测量特殊路基处理路基换填:复核检查平面尺寸、换填范围、深度、宽度、标高;冲振碎石桩:随时核对桩的间距、桩长;抛石挤淤:复核检查承包商抛石挤淤段的鱼塘范围、塘底高程;碎石垫层:检查验收平面位置、中线高程、平整度、纵横坡度。处理范围、碎石桩的桩位间距、换填深度、中线、宽度及纵横坡等路基开挖与填筑路基填筑:填筑断面形状与边坡整形监控,边坡稳定性监测;路基成形后检查验收中线高程、宽度、纵横坡度、平整度及边坡;路基开挖:开挖断面形状与边坡整形监控,路堑边坡稳定性监测;验收中线高程、宽度、纵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