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_第1页
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_第2页
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_第3页
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_第4页
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和平县和平温泉之都有限公司九连山别墅区防雷设计方案(初步设计)综合防雷设计方案一、雷电概述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是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一般而言,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雷电灾害跟踪而至,还呈现出新的特点:受灾面大大扩展,特别容易

2、侵入与高新技术最密切的领域,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数据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通讯计算机网络精密设备内部结构的高度集中化,使设备耐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轻者可造成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的接口损坏,使通信中断,大量信息丢失或无法传输;严重者使网络主机损坏,导致网络瘫痪,工作无法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易遭受雷击损坏的设备有:MODEM(调制解调器)、ROUTER(路由器)SWITCH(交换机)、HUB、网卡、通信卡、UPS、计算机电源及主板。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物防雷发

3、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防雷技术和产品,也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得到显著发展,除传统的避雷针引雷拦截技术外,已拥有消散削减、屏蔽隔离、抑制分流、疏导均衡等电位、优化接地泄放和雷电控测定位预警等技术,并相应研制出多种高科技的隔离装置、电涌保护器、高效防腐降阻剂等设备、器件和产品,出现了火箭与激光等人工影响雷电的装置和雷电探测预警系统设备,这都为有效防御治理雷电灾害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二、雷电防护原理 2.1、雷击侵入设备的途径直击雷:所谓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

4、伤亡。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外部避雷装置即: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然而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导通只能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击雷的损毁,但雷电仍然会透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感应雷: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会在附近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埋地管道、设备间连接线和铁路钢轨等等导体上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过电压,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的多。直击雷只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

5、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都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可以避免雷击损坏建筑物,但是在雷电从建筑物顶端泻放入大地或者附近发生雷击的时候,雷电电磁脉冲可以通过避雷针的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地线产生很强的电场,建筑物内的所有金属物品均会产生感应电压,这些感应电压的高低随着金属形状、距地线的距离和雷击大小而变(根据IEC 61312标准,当雷击击中建筑物时,即使装有避雷针,直击雷电

6、流50%的通过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入地,仍然会有大约50%的雷击能量仍会分配到各线路系统)一旦您的电源输入线、电话线、网络线或其它电子设备的金属引出、引入线感应到瞬间高电压,避雷针就无能为力了。感应雷击破坏的主要对象是电子电气设备。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特殊的雷电现象,简称球雷。一般是以橙或红色,或似红色火焰地发光球体,(也有带黄色、绿色、蓝色或紫色的),直径一般约为10-20厘米,最大的直径可达一米,存在的时间大约为百分之几秒至几分钟,一般是3至5秒,其下降时有的无声,有的发出嘶嘶声,一旦遇到物体或电气设备时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有的由烟囱或通气管道滚进楼房

7、,多数沿带电体消失。电磁脉冲:由于雷电电流有极大峰值和陡度,因此在它的通道周围会出现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这个瞬变电磁场中的导体就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而此瞬变电磁场,都会在空间一定的范围内产生电磁作用,也可以是脉冲电磁波辐射,而这种空间雷电电磁脉冲波(LEMP)是在三维空间范围里对一切电子设备发生作用。因瞬变时间极短或感应的电压很高,以致产生电火花,其电磁脉冲往往超过2.4高斯。现代银行、邮电、证券机房或营业柜台通常应用计算机进行货币存取、信息传递与交换等业务,依据GB/T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标准这些场合对磁脉冲承受限度应小于800A/m,故在新机房建设或旧机房改造时应

8、对防雷与磁屏蔽措施必须充分注意。地电位反击: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如避雷针、避雷网等)遭受直接雷击,在接地电阻的两端就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由设备的接地线、建筑物或附近的其他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或其他自然接闪物(各种管道、电缆屏蔽管等)引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操作瞬间过电压:众所周知,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电流越大,导线越长,储能越大,所以当大型负载(特别是电感性负载)电气设备开关时,便会产生瞬时操作过电压。2.2、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所谓雷击防护: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雷电流的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到大地,是疏导,而不是堵雷或消雷。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直接雷击的

9、防护和感应雷击的防护。缺少任何一面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一般我们将其分为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两部分。由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需对建筑物进出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安装过电压保护器进行保护并良好接地。、多级保护原则:即根据电气、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受保护的程序和所属保护区域确定防护要点作分类保护;根据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对电源线和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

10、。 、外部无源保护:在0级保护区即外部作无源保护,主要依靠避雷针(网、线、带)和接地装置。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带)顶部,形成局部电场强度畸变,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带)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这是人们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的防直击雷的方法。建筑物的所有外露金属构件(管道),都应与防雷网(带,线)良好连接。、内部防护 .1电源部分防护: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对高压部分电力局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力限制到小于6000伏(I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

11、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分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建筑总配电盘前端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建筑总配电盘至各楼宇分配电箱间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电涌保护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的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目的,所以,分流、等电位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防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电涌保护器至关重要。 .2信号部分保护: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

12、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其主要考虑的如:卫星接收系统、电话系统、网络专线系统、监控系统等。建议在所有信息系统进入楼宇的电缆内芯线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电缆中的空线对应接地,并做好屏蔽接地,其中应注意系统设备的在线电压、传输速率、按口类型等,以确保系统正常的工作。 .3接地处理:在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中,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果机房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还有防干扰的屏蔽问题,防静电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

13、系统来解决。一般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有:建筑物地网(与法拉第网相接)、电源地(要求地阻小于10欧)、逻辑地(也称信号地)、防雷地等要求地阻小于4欧(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也会要求小于1欧)。然而,各地必须独立时,如果相互之间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话,则容易出现地电位反击事故,因此,各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时,应尽可能连接在一起,如实际情况不允许直接连接的,可通过地电位均衡器实现等电位连接。为确保系统正常工作,应每年定期用精密地阻仪,检测地阻值。接地装置由接地极及一些附件、辅助材料组成。接地装置的选材和施工主要决定于土质结构,即土壤的地阻率。不同层土质结构不同,因而地阻率不同,为增加接地装置

14、使用效率,可使用长效降阻剂。三、工程堪察3.1该项目位于和平县热水镇南湖村,别墅区建于热水河旁火焰山脚下,周围无至高建(构)筑物等,根据国家规范规定,建于河边、湖边等位置的建(构)筑物属易遭雷击对象。3.2鉴于该项目的使用性质和现场雷击风险环境,整个别墅区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群。3.3工程属地土质含砂土、多石土壤、碎石等,属于中高等土壤电阻率地区。土壤电阻率值在3002000m不等,甚至更高。3.4项目建筑类型分为二层二房、三房、四房、六房别墅和其他综合用房等,相互间直线距离在6米至25米左右。四、设计方案4.1设计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GB50057-200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GB50343-2

15、004国际防雷技术标准规范汇编2001年版雷电与避雷工程4.2防直击雷措施4.2.1在建筑物楼顶安装避雷短针和避雷带综合的方式进行直接雷击的拉截,为了考虑美观,避雷带采取暗敷的方式安装。采用建筑物柱内主筋从基础至天面通长焊接作为防雷引下线。4.2.2本项目采取综合共用接地方式,冲击接地电阻要求小于或等于1(冲击接地电阻需考虑实地土壤电阻率)。根据该区域的土壤性质,建筑物的接地装置采取基础接地装置外加人工地极的方式设计。人工地极在基础以下设置,即在工地做好垫土层定好柱位时,在每个外围柱子旁打入一根角钢,该角钢与柱子主筋可靠焊接,并用-40*4镀锌扁钢将所有角钢焊接连通。另在单体别墅基础两边地面0

16、.00以下30cm处各预留一根-40*4镀锌扁钢,用于与左右别墅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即能实现减小接地电阻亦能消除因为两地网距离不够而产生地电位反击现象。4.2.3在总配电房内敷设一圈-40*4镀锌扁钢接地汇流排,并与室外地网等电位连接。4.2.4在每个单体建筑合适位置设置接地预埋件(具体见防雷图纸),用于各设备与避雷器接地。4.2.5每个单体建筑室外地面0.00以上30cm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端子,该测试端子应选择引下线柱子。4.2.6所有接地装置焊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的单面焊接长不应小于12D,双面焊接不应小于6D的要求,且所有焊口应做防锈处理。4.2.7若共用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需

17、采取其它降阻措施,如换土、外引接地体、采用降阻剂、石墨地极等。需人工增设地网的地方,挖复深度应不小于0.7米,人行道处应不小于1.0米。4.3均压环设置4.3.1在建筑物第二层楼面和天面扎好钢筋灌注混凝土前将外围圈梁钢筋通长焊接成闭合环,并于引下线柱可靠焊接。4.4防感应雷措施4.4.1电源系统4.4.1.1对整个别墅区的总电源进行第一级雷电过电压保护,即在总配电房内安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雷电通流量不小于120KA(8/20us),并与配电房内接地装置连接。4.4.1.2对每个单位分电源进行第二级雷电分流,即在配电房内各分电源处安装一个模块式电涌保护器SPD,雷电通流量不小于60KA(8/

18、20us), 并与配电房内接地装置连接。4.4.1.3在每个单体建筑电源进行第三级雷电分流,即在电源入户处适于安装位置安装一个电涌保护器SPD,雷电通流量不小于30KA(8/20us), 并与室内接地预埋件连接。4.4.2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的保护主要采取线路屏蔽、埋地和接地等措施,且在机房处须安装过电压保护器SPD进行分压分流措施。主要包括电信网络、电视天线和安防监控等系统。各系统均应安装相应等级的信号避雷器并可靠接地(需提供相应的设计图纸及设备和产品的信息参数等做二次设计)。4.5管道与线路所有进入区域内的金属管道应就近与防雷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且连接点不少于两处。天面各金属物、支柱等应与避雷带作等电位连接,且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天面避雷针(带、网)严禁悬挂和绑扎电力线和信号线等。敷设通信电缆、电力线等须采用金属线槽或穿金属管埋地屏蔽处理;金属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