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点中学2021年高考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大自然在对抗美雷切尔·卡逊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宜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到达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挖苦,但是很少有人提及。生物学家波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如今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的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开展的天然防线。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提醒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展了十几年

2、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我们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似一个正坐在悬崖边上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局部,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活动的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方案时无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的防御作用

3、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罗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展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如今大局部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第二个被无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才能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相当宏大。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终究有多少种昆虫,如今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预。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

4、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挪动的蚜虫,并且用它们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将昆虫充积于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

5、同盟军。但是,如今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才能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意料昆虫的骚扰会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的范围。但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如今。如安大概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翻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

6、盒子。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选自?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删改1“大自然在对抗表达在哪两方面?导致“大自然对抗的原因是什么?答:_【答案】1表达:昆虫通过遗传选择,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曾被化学药物控制的昆虫,不但又回过头来折磨人类,而且还会以更为严重的程度爆发性繁殖。2原因:人类大量使用化学药物或人类无视了自然的“自我控制的才能,削弱了环境本身固有的、阻止昆虫开展的天然防线。2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通过列举黄蚂蚁捕食蚜虫、黄蜂消灭吸血蝇、瓢虫消灭蚜虫

7、等详细事例,证明“大自然有天然保护作用,无须靠人为的干预这一观点。2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说服力。3本文作为一篇科普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_【答案】1文章既有文学的生动与形象,又有科学的严谨与扎实,兴趣性与科学性兼备。结合文本分析。2引用和举例等多种方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结合文本分析。4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对抗的意图是什么?答:_【答案】1指出人类使用化学药物控制虫害的做法破坏了大自然平衡,导致自然灾害日趋严重。2说明反对人类使用化学药物来控制虫害这一做法的态度。3表达对人类至今仍未意识到过多干预大自然最终会导致更大灾难的忧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8、,完成58题。北京时间28日12时许,“蛟龙号完成5000米级海试后,第三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为518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纪录。本次下潜中进展了坐底、海底照相、摄像和声学地形地貌测量及取样等试验。“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2002年6月正式启动,2021年即实现下潜3759米的中国纪录,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四国之后,第五个拥有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按方案将于2021年挑战7000米的世界深度,打破深潜7000米级后,“蛟龙号将圆满完成设计目的,顺利进入以科考应用为主的阶段,有望于2021年赴南海第一次正式执行勘探考察任务。相

9、比去年的3000米级海试,今年5000米级海试任务面临诸多挑战:首先,试验海区在间隔 中国大陆约1万公里的太平洋东北海盆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共有7.5万平方公里,我国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其标深5681米处于夏威夷以北2000公里,旧金山以西3000公里,船舶单程航行时间将到达半个月;其次,海区试验环境复杂多变,净海措施难以施行;再次,5000米的下潜目的是中国载人深潜从未触及的全新纪录。这些都将是对我国深海载人海试队伍的新考验。“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四次深潜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进展了三次试验:7月21日,“蛟龙号成功完成第一次下潜试验任务,最大下

10、潜深度达4027米;7月26日“蛟龙号第二次深潜试验打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到达5057米。据理解,继第三次下潜海试顺利完成后,海试现场指挥部将会根据海况条件继续择机安排下潜作业试验,试验任务是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稳定的贴近海底自动巡航才能、准确的悬停定位才能,这两个条件使蛟龙号可以在地形复杂的海底搜索目的。“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表示,“蛟龙号有几项国际领先的技术,这是其一。“传感器要准确,运动控制方法要好,执行机构要灵敏。蛟龙号布有7个推力器,原地就能转圈。"高速数字化水声通信,可向母船传输文字、语音、图像,是蛟龙号的另一先进技术。即使水声通信出

11、现故障,还有一套水声 备用。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充油银锌蓄电池是第三大亮点,具有重量轻、析气量少的特点,超过110千瓦时的容量更是当下国际潜水器上最大的电池,这意味着更长的水下工作时间和更多的测量仪器。目前日本的潜水器蓄电池为86千瓦时,美国、法国为4050千瓦时。深潜器目前最大的考验还是来自水压。徐芑南打了个比方:7000米处水压的能量,相当于将700公斤重量压在一个小拇指甲盖上。海底有大量资源有待开发,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震等学科的进一步开展,需要这样的有力工具。5000米的深度背后,将是75%全球海洋洋底的畅行无阻。7000米后,这个数字那么是99.98%。有删改5以下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A“蛟龙号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探测器。B“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完成了坐底、海底照相、摄像和声学地形地貌测量及取样等试验任务。C“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共分为四次深潜试验,最后一次试验任务是进一步检验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D已经完成的三次下潜试验,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环境下的技术功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