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复习提纲整理_第1页
出师表复习提纲整理_第2页
出师表复习提纲整理_第3页
出师表复习提纲整理_第4页
出师表复习提纲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 师 表复习知识要点 诸葛亮一、文学常识部分:1、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2、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3、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

2、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二、结合各段分析课文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2)主观条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有利因素)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1)客观条件: 先帝崩殂 天下三分(不利因素) 益州疲弊 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引历史教训,明确提出亲贤远佞主张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5、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

3、于诸侯。6、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以千古奇偶而古今称颂的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7、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白帝城托孤(临崩寄大事)8、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体现“鞠躬尽瘁”精神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9、在表达方式上,六七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10、结合全文思考: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以“出师” 为中心。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和效忠

4、心愿。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11、全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使后主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三、具体问题分析1、怎样理解“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出兵北伐前所写的奏议,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请求和愿望2、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3、 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为全篇议论张本4、作者在第二段针对什么情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针对刘禅跟宫中亲近,宠信宦官黄皓一类小人,跟府中疏远,有所偏袒。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内外异法、法治不行。导致在诸葛亮离开国都后政局大乱。5、为什么在分析不利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呢?要后主既

5、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6、作者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表达痛惜刘备大业未竟的感情,也隐含创业维艰的意思。意在引起刘禅深思,即警其心。7、如何理解第六段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出师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深恩,自然引出下文。8、六七段表达作者对刘备父子怎样的感情? 报先帝,忠陛下。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二十一年矣”说明了什么内容?目的是什么? 内容: 概括说明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目的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10、请就本文第六段的内容

6、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本段文字采用了叙事抒情的写法。作者自叙本志,回顾了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交代了追随先帝的原因,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感激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的决心。11、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几句与“表”有关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文天祥 感状12、第七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和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13、“先帝不以臣卑鄙-当世之事”点明刘备拥有怎样的品质?有宽宏的气度,和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品德。14、写出刘备写给后主的遗诏,并结合实际

7、谈谈体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今天,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就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地积累善行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15 、根据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黄皓,昏庸无能,不辨忠奸。16、请结合本文中的相关情节评价一下刘备的为人。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危难之际委诸葛亮以重任等,可以看出刘备有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礼贤下士,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美德。17、请结合本文和三国演义评价诸葛亮前后出师表,

8、词采飞扬,一片赤诚;借东风可看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闻强识;布八卦,草船借箭,空城计可看出他高超的军事才能;制造木牛流马,可看出他创造的奇巧,心智过人。18、文章提出的三个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借鉴意义?文中提出的三个建议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对当时的内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小到矿产事业单位,大到国家,只有任人唯贤,党风才能清正,干部才能廉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19、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全的政治家,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要有敏锐

9、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任人唯贤;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20、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三顾:三顾茅庐 东和:东和东吴 六出:六出祁山 北拒:北拒曹魏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21、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三顾茅庐 不知所云 亲贤远侫 感激涕零 作奸犯科 苟全性命 裨补阙漏

10、 计日而待 斟酌损益 察纳雅言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23、另外诸葛亮着重回顾了有关先帝的“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大事。四、理解性背诵:(1)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

11、于旧都。(6)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0)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11)后汉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12)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13)表达了作

12、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4)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15)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6)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17)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9)“深追先帝遗昭”中“遗昭”指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3、。(20)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1)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2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2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2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4、;(26)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2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29)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30)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1)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用出

15、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32)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明和智慧的典型事例有:        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五、课文内容理解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1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1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

17、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开张圣听;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14、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20、“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分别是【宫中和府中】。21、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