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思考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新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幼:“花瓶”师:“你们喜欢花瓶吗?”幼:“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画画漂亮的花瓶,好吗?”幼:“好!”师:“这个花瓶是什么形状的?”幼:“长长的,底下有点圆的”师:“上面有那些花纹?”幼:“有一条条的花纹,还有圆形的花纹。”师:“有哪两种颜色?”幼:“红色的、黄色的。”教师在示范讲解后,又问“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幼儿一口同声的回答:“学会了!”但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我们
2、发现了一些孩子迟迟不孩敢落笔,好象心中没底,就怕自己画错。还有一些绘画技能掌握相对好一些的孩子,老老实实的照着教师的范画在画,画的还有点像。还有个别大胆顽皮的孩子在随意的涂画一通,引来的却是教师的“指导语”:“看仔细,要这样画,可不要乱画噢!”看似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美术教学活动,却隐藏着许多另人深思的问题。在活动中的教师这样的提问有效吗?教师的提问能否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幼儿的艺术冲动?能否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能否把幼儿引入一个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倡导个性表现的美术空间?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
3、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一、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提问要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如:上例在美术活动花瓶这堂课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第一条是这样的:1、掌握花瓶的基本画法,复习各种线条,并找出规律。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1)谁知道花瓶是什么样子的?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瓶后,提问:(2)你们发现花瓶的线条、图案排列有什么规律吗?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各种线条后,再次提问(3)你们觉得画瓶子的时候,先画哪部分,后画哪部分?以上3个提问层
4、层递进,都是为了达到第一条目标而服务的。目标2、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花瓶。针对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除了这种样式的花瓶,你还能设计出什么样式的花瓶呢?目标3、添画与画面有关的东西。针对这一目标,可设计的提问有:除了画上花瓶还可以画上什么呢?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深入的领会目标,紧扣目标,那么教师有效的提问就好比是一个火车头,让整列火车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二、提问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在一个小班的美术活动蘑菇中,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哪些不同种类的蘑菇,谁能说说他们的样子?”几个孩子一起回答说;圆圆的。”孩子这样的回答,教师满意吗?我们更需要
5、思考的是在这个美术活动中,这样的提问有效吗?面对这样的提问孩子们一下子不理解,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上都有他们不同的年龄特点,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更加由于他们生活经验的缺乏,而不理解老师说的哪些不同种类的蘑菇建议在这个活动中,如果教师把目标定位和提问的侧重点放在颜色上,就会更适合这个段的孩子,如: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蘑菇?"你想让小蘑菇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呢?”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更乐意接受,更易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反之,在大班美术活动去超市购物中,幼儿由于具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而对教师提出的你是怎样挑选自己所要买的商品的?遇到什么问题了?”这样的提问感
6、到得心应手,幼儿的画面也丰富多了。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来提问。三、提问要尽量挖掘出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独特发现。幼儿的内心世界和成人是完全不同的,而从幼儿美术的自身价值出发,它是成人了解幼儿、走近幼儿的一种手段。它们代表着幼儿的经验、情感和想象,幼儿的内心世界常常无意识的流露于他们的画中。如:有个小朋友,他很讨厌打针,他画的妈妈带他去打针,医生身体的大部分为红色,显得膨胀有力,而妈妈的颜色暗淡,好像缺乏保护力量,这隐藏着他内心的紧张,表达他对医生的一种恐慌。而在现在的开放式美术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强调主观感受,尽可能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无拘无束的、顺其个性、任
7、其表现的美术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因些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应该要能尽量挖掘出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独特发现。如:教师在引导小班孩子给公鸡涂色时,可以这样问:你想给公鸡涂什么颜色?为什么?又如:教师在引导小班幼儿画小蝌蚪时,可以这样问:你看到的蝌蚪他们都在干什么?类似于这样的提问都有利于挖掘出幼儿的内心世界和独特发现,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幼儿的艺术冲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都能自由地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在这样的活动中没有失败者,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儿童在活动中确立自信,激发表现欲,发挥自身潜能。四、提问要尽量少用二选一和封闭式的,多用开放式的。在日
8、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会提一些类似的问题:小朋友们,这是什么?"你们喜欢花瓶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画画漂亮的花瓶,好吗?”小朋友们,你们学会了吗?”面对这些提问,孩子们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因为答案要么只有一个,要么就是二选一的,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这样的提问对于达到教学目标、对于挖掘出幼儿的内心世界有帮助吗?显然,这样的提问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更与开放式美术教学的目标相违背。因些我们提倡在教学中多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也就是一个问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答案出现。如:教师在引导幼儿用绘画来表现水
9、声时,问道:你知道水是怎样唱歌、说话和跳舞的吗?”因为每位幼儿对水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所以对面这样的提问,幼儿表现的非常兴奋,涛涛不绝。在发展幼儿思维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每位孩子们不同的喜好和个性。五、提问要循序渐进。教师的提问不能太随意,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要懂得询序渐进,环环相扣。就像教师在引导中班幼儿学画小金鱼时,提问的步骤是这样的: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金鱼是怎么样游的?”谁愿意学一学小金鱼是怎么游的?"你觉得怎么样的小金鱼最美?”这三个问题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每前一个问题都是为后一个问题的深入作辅垫的。幼儿通过自己学小金鱼游的样子,更能感受到原来尾巴大大的色彩鲜艳的金鱼是最美
10、的。如果交换一下它们间的前后顺序就会打乱幼儿思绪,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不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发展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情绪,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培育、完善幼儿健全人格的目标。发表于:2008-7-2318:02:00一收藏本文二分享内容摘要:本文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意义及概念界定,对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情景创设设计要“巧”、形式要“实”、构思要“新”、范围要“广”和指向要“明
11、”等五点对策,明确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必须以情境教学法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激活幼儿的创造能力、外显幼儿的个性张力。关键词:情境教学法美术教学有效性新纲要颁布以来,素质教育被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如何贯彻新纲要,有效推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争相探究的课题。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情境教学法提高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一、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及界定作为一名专门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师,我一直在摸索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大胆地进行美术创作并突显幼儿园孩
12、子的年龄特质,真正引领他们跨进艺术的门槛。由于幼儿园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还不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凭借直觉和想象的,有的想法甚至脱离现实并具有大师们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忘我”的艺术境界,可谓“原生态”。他们的画应该是天真可爱且随心所欲、幼稚纯朴且无所顾忌的,正是这种不为形累,不为物牵的思维方式无意中契入艺术的本体之中。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内容都只是在机械地临摹他人的作品,留美博士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指出:“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技能。技能是可以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教出来的。许多中国孩子具有相当好的绘画“
13、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画面的背后是孩子们对客观世界片面的、定向的认识,因此大部分孩子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兴味索然,作品也具有明显的格式化倾向,丧失了幼儿美术作品应有的特点。通过几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情境教学法运用到幼儿美术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节或教学情境,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激发幼儿乐于学习、乐于创作的教学方法。二、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的误区及对策近年来,在新纲要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对教学情境法慢
14、慢地重视起来,都纷纷在教学活动中的创设情境,以达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的目的。这确实使幼儿美术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少变化,变得不再死气沉沉,但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仅仅为了使活动气氛活跃、热闹吗?有的幼儿看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但形式背后透露出的却是浮华和做作,很可能一个活动下来,孩子的认知水平没有多大变化,有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这个活动中主要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唯一的收获是体验了活动的愉悦和热闹。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只重视情境形式的活泼、热闹,却忽略了情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突破活动的重、难点,为了更好的达成活动目标。针对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的误区
15、,我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以下五大对策。1、情景创设的设计要“巧”。参加过众多的美术研讨活动,我们会发现,许多老师为了追求美术教学的热闹性和可看性,创设情景时目的不明,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有时情景的创设与课的目的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活动的题材确定下来之后,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巧妙的构思,设计适宜教学内容的情境方案,才能使美术活动锦上添花,事半功倍。比如:在一次题为“快乐的远足”的命题绘画活动中,怎样才能迅速让幼儿回忆起远足时的情景呢?我巧妙地运用孩子们远足时的录像和照片,为孩子们创设了记实性的情景,一下子唤起了幼儿远足时的真实记忆,让孩子们再度体验了远足的快乐心情,最后作品中
16、呈现出来的是赋有感染力的远足情节,让欣赏作品的人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愉悦情绪,这一命题在孩子们笔下表现得惟妙惟肖,虽然有的孩子作画的技能不够好,但他们表现的内容却是来自于自己真正的生活经验,因此画面十分生动和感人。2、情景创设的形式要“实”。好的教学情境都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创设适宜的情境,否则单单留于形式,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更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在创设情景时,为“作秀”而创设,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创设的情景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对于一些比较乏味或抽象的美术活动内容,我们在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同时,更应注重情境创设的实效性。比
17、如在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的车辆时,由于孩子对车辆的了解比较深入,因为班里有几个特别喜欢汽车的小朋友经常拿着各种型号的汽车图片和模型与同伴交流,如果我在活动中还是提供图片和模型,小朋友会见怪不怪,缺乏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写生的作画形式,带着孩子们来到马路边,边看着南来北往的车辆边进行写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孩子们的兴趣更浓厚、观察更细致、作画更认真,画面效果更真实生动。因此情境教学法中适当的形式还是需要的,一个恰当的形式可以让活动过程变得更精彩。但是,“真理多跨越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如果不顾活动内容、对象等具体条件,而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观赏性,这样的形式就可能意味着无效。3、情境创设的构
18、思要“新”。创设情景不应为热闹而创设,这样的情景会给幼儿造成教学上的“指向不明”,情景的创设最好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求孩子有创新精神,要与众不同而且要与己不同(避免与自己以前的美术作品内容相似)。这就需要老师提供的题材、设计的活动环节、创设的情境也要新颖,比如可爱的家乡、神秘的宇宙等题材过于老化,但又是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经典教学内容,如何将老教材时代化、创新化,使老教材不过时呢?我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启发儿童在自己的身边寻找与老题材相关的新事物,如在可爱的家乡活动中,可以创设与我们海宁新建的皮革城、牛仔城、鞋城等相关情
19、境;又如神秘的宇宙活动中,可以创设神州六号、嫦娥一号等有关情境,即是在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又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新内容。总之,情景创设的构思是多种多样的,构思的情境也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创设新颖的、恰如其分的情景,切实提高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强美术教学的有效性。4、情境创设的范围要“广”。好的情景创设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原有的经历。但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在创设情景时,只注重情景的可看性,却忽略了情景的启迪性。“广”即打开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在大班命题画窗外时,一般孩子们能想到的范围是很狭窄的,最多是家
20、里的窗外或幼儿园的窗外等,这样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框死。我们可以通过没有局限性的情境创设来引导幼儿从更广的视点(窗外可以是城镇、农村、山林、街道、田野、高楼、大海等);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春夏秋冬、早晨、中午、傍晚、深夜等);不同内容(窗外是人或动物、建筑、植物、景物等),甚至不同的窗帘、不同的窗台摆设等多方面来构思,这样幼儿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不会“千篇一律”了。5、情景创设的指向要“明”。好的情景创设应该是指向明确的情景,让幼儿能快速进入“迫切需要创作”的状态。通过观察和分析当前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髦,显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情景创设中纯粹为了创设而创设,只是凑热闹、搞形式,忽
21、视了情境教学法有效的辅助作用。废尽心思创设了“眩目”的情境来迷惑幼儿的注意,但是这样的情境创设并不能起到物尽其用的作用,甚至形同虚设,最终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结果,而且还有可能阻碍幼儿美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我认为,情景创设不一定要很热闹、很花哨,只要“准确”地发挥情景创设作用就能使情景创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情境教学法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以情境教学法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新纲要指出:“关注儿童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由于幼儿园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很容易疲倦,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不稳定,年龄小的孩子更为显著,所以需要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
22、他们的注意。于是在每次美术活动开展前,我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美术活动的“情境”方案并贯穿教学始终。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思维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儿童有一种内在的驱力去探索外部世界。”老师应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并创设尽可能有趣的情境,把情境作为外部世界的推动力,使儿童的内驱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正因为有了有趣的情境作为引线,孩子们才会非常乐意的把它们描绘出来。充满童趣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求知欲强,但推断能力差,年龄小的孩子还会认为世上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他们可以同它们做好朋友并进行对话,比如:在中班美术活动半圆变变
23、变中,我事先在教室内布置了各种各样半圆形的东西,比如:帽子、小碗、玩具汽车、刺猬、乌龟等实物,收集了各种半圆形物体的图片张贴在墙面上,并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半圆宝宝要到我们班来找朋友,谁能帮他找到半圆形好朋友呢?”孩子的兴趣一下字被激发了,原本抽象的半圆形被拟人化了,成为和小朋友一样的“宝宝”,而且半圆行情景的创设,使小朋友们很快帮半圆形宝宝找了很多朋友,然后我让孩子们给半圆宝宝和它的朋友们画一张相,孩子们就在这轻松、有趣的情境下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2、以情境教学法激活幼儿的创造能力。“美术是艺术,艺术离开创造就没有了生命力。”幼儿园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孩子们培养成专业的画家,而是为
24、了帮助他们各个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园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突出的表现就是具有童趣。孩子的童趣,在大人眼里可能是不完美的,但允许孩子保留这种“不完美”,是保护和发展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前提。而情境教学法能很好的成为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创造赋有童趣的美术作品的“起步石”,我们可以利用情境这个“起步石”,不断引导、启发,让儿童把自己的想法用美术手段表达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孩子们在富有童趣的情境创设中,用他们独特的认知方式去感受周围世界,并通过他们的想像编织出他们所希望的结果,创造真正属于出他们的美术作品。比如:在大班美术活动小兔过桥中,我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境,我
25、自己戴着小兔的头饰,蹦蹦跳跳的来到小河边,同时结合图片和语言讲述,告诉孩子们:“我(小兔)要去上学,可是河上的小桥被大水冲坏了,过不了河了,怎么办呢?”这时小朋友们踊跃的献计献策,既培养了小朋友乐于助人的高尚道德情感,又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于是我就顺水推舟,请小朋友把他们不同的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一位美术家说过:“一部艺术作品表现心灵的一种状态,而心灵的状态是独特的,而且总是新的”。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孩子会通过他们不同的想像,创作出不同的画面,比如:有的小兔乘着热汽球过河;有的小兔坐在乌龟背上过河;有的让长颈鹿把脖子伸到对岸,小兔从长颈鹿脖子上走过去;有的让老鹰嘴里叼个秋
26、千,让小兔坐在秋千上让老鹰带着小兔飞过河,画出来的作品多种多样,稚拙可爱,其中的创造力连我们成人都自叹不如呢!但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设计情境的时候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想像空间,而且情境中主要人物、事件一定要交代清楚,至于如何发展,结果怎样就可以交给孩子们自己去想像了,这样才能使孩子们体验到创作的满足感。3、以情境教学法外显幼儿的个性张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以情景教学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通过教学外显孩子的个性张力,让每一位幼儿得到有个性地发展。学科综合性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美术教育该具有的特征,新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
27、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为此,很多勇于开拓的老师已着手于美术与其他领域综合性的研究,努力的尝试将各领域间的内容有机整合与转化,可这也是美术教育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一般来说,美术教学方式都比较单调,无外乎:出示范画-引导观察-教师讲解示范-幼儿作画(一般都是依样画葫芦)f展示讲评,这样的教学环节即缺乏趣味性又很难融入其他领域的教学内容,最多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一下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自从将情境教学法引入美术教学活动后,我大改以往程式化的教学步骤,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有选择性的大胆设计故事情境、加以科学情境、创设音乐情境、引入社会情境,使孩子们愉快地在不同题材的美术活动
28、中发展了语言表达、科学认知、音乐感受、社会经验、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大班美术活动牧童中,我先不出示整幅画,而只出示了一个手持牛鞭的放牛娃并以钢琴曲牧童短笛作为音乐背景,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情景,然后请孩子们说说他们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请幼儿感受了音乐情景、创设了语言情景、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之后,再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出来的画面效果非常丰富,有的牧童站在青草遍地的山坡上用手抚摸着大水牛,有的整幅画面却安排在富有美感的音乐五线谱的背景之中,总之,情境教学法通过美术与音乐的巧妙整合,给幼儿多种体验的载体,从而达到张扬幼儿个性、发展幼儿综合素质之目的。总之,幼儿美术创作活动必须
29、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只要运用得当就能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它能使情、景、物在美术活动中融为一体,让幼儿得到丰富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给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孩子们在充满童趣的美术教育情境中领悟世界的美好、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效应用情景教学法,才能在创设情景的同时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激活幼儿的创造能力、外显幼儿的个性张力。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现状与改进评价作为一种价值评判过程,对教育教学具有监控、反馈和调节的功能,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0、(试行)就明确提出了实施发展性评价的要求”“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评价改革作为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美术活动的评价也不例外。但从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来看,美术活动的评价获得了教师们的广泛认同,并成为自觉实施频次最高的行为。因此,剖析教师美术活动的中的评价行为,对于将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美术教育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
31、的内在价值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作用。一、美术活动中教师评价行为现状分析(一)实施评价的目的出现偏差每次美术活动后,教师都要进行讲评,评价已被教师们认为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教师实施评价的目的却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活动形式的完整,不顾幼儿绘画速度不一的现实;有的教师则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致使评价的最终目的促进幼儿、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落空了。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教育评价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二)评价标准划一,忽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如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涂色是否均匀、是否与实物或教师的范画一致等,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
32、性,而忽略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和个性的发展”。表扬的总是少数孩子,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的是否定性评价,导致部分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产生“我不行”的想法,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对人一生发展至关重要的自尊心、自信心也无法正常建立。用统一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儿童,长此以往的负面影响,对某些具体个体的儿童而言是无法估量的。(三)评价内容片面,发展性功能未能全面实现评价内容的片面首先表现在对幼儿的评价中,目前的评价多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为主,如构图、色彩、比例等,但对于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却不予重视;其次还表现在侧重幼儿“学”的行为和效果,而忽略教师自身“教”的艺术和实
33、践内容。对幼儿的要求多,而却反对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和过程的评价和反思,从而使得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未能全面实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无法得到迅速的提升。(四)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发展状况许多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的是现场即时评价,即通常所说的相对评价法。突出表现教师往往依据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给出评语,重眼前的作品表现,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忽视个体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绘画能力的前后差异,导致评价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大大降低。这不仅无法达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更无法帮助幼儿正确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五)评价主体缺失,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动地位一直以来,幼儿园美术活
34、动中评价的主体(改为“的评价主体”)是教师,而幼儿则是被评价者,评价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合作者的家长,也长期被置于评价主体之外。幼儿、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仍停留在理念层面。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意见为主,独自决定作品的好坏与优劣。往往是教师扮演“裁判者”,唱)独角戏。虽然有时也让幼儿参与评价,但由于平时缺乏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幼儿评价基本处于走过场状况。从而导致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是幼儿自我评价的价值未得以实现。(六)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
35、及结束阶段都应有评价。但在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中,却很少有教师进行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因此教师往往依据主观猜测和经验,进行预定的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从而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性不高,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很难发起,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缺少对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指导,幼儿得不到及时的点拨,导致评价在激发幼儿兴趣、灵感,开阔幼儿思维、大胆表现自我,使得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也无法真正实现。(七)评价语言不艺术,缺少激励性教师在美术活动的评价语言主要问题表现在:对幼儿作品的评价语言不具体,缺少针对性和启发性。诸如“画得不错,”“有进步”、“想想春游你看到了什么”、“猫饿了得吃饭,给它添上一个食盆吧
36、”、“你怎么画了个黑太阳”?“怎么画得乱七八糟的,重画!”这类或抽象、或强加、或否定的评价语言都是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二、改进教师美术评价行为策略建议(一)树立正确的美术活动评价观1、以评促发展的发展观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完善。评价作为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应与教育目标一致。不仅应考虑儿童的过去,重视儿童的现在,更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应更多地体现对幼儿的关注和关怀,通过不断收集每个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判断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评价,不仅要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幼儿的潜
37、能和特长,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全面地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改进教学,获得自我成长,体验职业生涯的快乐。2、科学的幼儿美术教育价值观幼儿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这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传授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初步的表现力的基本目标并不矛盾。两者好比渡船与过河的关系:到达河的对岸是最终目的,而船是过河的工具,是为过河服务的。因此,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借助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已有的基础及兴趣爱好
38、,提出美术的知识技法及想象创造的进一步要求。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行为应以美术活动的最终目标为出发点,评价中既不能只强调美术技能技巧,也不能不要技能技巧。当出现矛盾冲突时,应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判断指标。(二)把握幼儿美术活动的年龄特点1、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我的“百种语言”之一。人自降生到这个世界,就具有了社会的属性,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幼儿虽然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表达自我,但他们有自己的“百种语言”。心理学家发现:美术是比语言文字更早被儿童用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它更是儿童
39、、特别是学龄前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虽然这种表达技能无法与成人世界接轨,在色彩、造型上有时无法还原真实的世界,但却是他们独特视角的反映,是他们童真、童趣和独特个性情感的表达和表现。2、美术活动是幼儿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的重要过程。追求快乐和获得自我满足是人的本能,也是人追求一切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任何功利性,仅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3、美术活动是伴随幼儿主动建构的实践过程幼儿美术活动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视觉形象的塑造,激
40、活思维,引起情绪、情感共鸣,产生美感萌芽的一种活动。为了表现与创造,幼儿不断地对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着筛选、比较和加工,同化和顺应心理活动交替进行着,伴随着艺术与各领域的连接和沟通,幼儿积极主动地建构着自己的知识结构。随着美术活动的反复进行,不断深入,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断提高。(三)注重评价内容全面、多元,关注幼儿发展个体差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和人才,还应是一个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通过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幼儿美术教育也在于此。因此教师在对幼儿美术活动进行评价时,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多
41、元化。具体说来,在对(添加)知识技能方面(删除)的(添加)评价上(添加)应包括构思、造型、艺术材料运用、构图、表现、着色等指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上则要应注重对幼儿活动中的兴趣性、主动性、自信心等;而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评价就(添加)应包括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习惯、表现方式,创作偏好等。评价内容的全面、多元化能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发现幼儿各自的长处,从而让每个儿童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成长。当然,为了保证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落到实处还必须通过实践和探索将各项评价内容进行分解,概括关键要素,提出评价的具体指标,以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四)综合运用
42、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评价的全面性、过程性和注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等新的评价理念要求改变评价手段单一的现象。同时,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的范围和界限。因此,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时,应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要求及教师与幼儿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情况中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评价前,教师应通过多种活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评价时,应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既包括对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当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43、水平,也包括对幼儿的活动成果或作品的观察和评价,使评价不局限于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淡化幼儿之间的评比(相对评价),实现幼儿的纵向比较(个体内差异评价),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绝对评价),强调在多种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坚持评价的结果是现在的、暂时的,通过评价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应关注评价获取信息的信度、效度及评价的实际作用,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幼儿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实际作用,克服“走过场”的现象。(五)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各方的主动积极性现代的美术教学重视引导幼儿走入社会和自然中去探究和体验,观察生活中美的因素,
44、启迪幼儿绘画创作的灵感,强调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对幼儿绘画活动的影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倡导发挥被评价者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幼儿虽年龄小,经验少,需要成人关心照料之处很多,但依然是独立个体的人,主体精神的培养应从小入手。因此,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幼儿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充分发挥家长、幼儿的主动积极性,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优势,在于: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保证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另一方面,使评价各方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有利于教师、家长、幼儿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
45、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让参与评价的多主体明确评价的标准、内容与要求,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例如,家长对幼儿进行评价,应主要集中在孩子在家中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和评价上;幼儿之间互评也要有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在幼儿的互评中则应着重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长处和优点,进而改进自己的行为。其次,教师还应创造条件使评价的多个主体都从中受益。如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让幼儿对同伴进行评价,目的是让幼儿在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提
46、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而让家长参与评价能够让父母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成长过程,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幼儿发展的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六)评价与教学融合,实现评价的过程性、动态化在新的评价理念下,教师对美术活动的评价应是伴随着教学并与之发生持续的相互作用的,即教学以评价为基础设计和实施,教师根据观察和评价调节教学,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对儿童美术发展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即通过对幼儿发展过程的关注和引导,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通过评价改进教学,不断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也只有过程性、动态化的评价才可能使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
47、己的学习进度学习,这也就决定了评价必须与课程相融合。评价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它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让幼儿成为活动的设计者,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和起来。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当幼儿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而又缺少一定知识技巧时,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最适时和最有效的,但这种指导应是以评价为基础的,是评价的深化与升华,重点指出幼儿发展变化的优势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和幼儿的发展提出具体、合理的改
48、进意见,将评价的过程性落到实处。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是教师的责任,促进每个幼儿的提高是教师的艺术。教师只有善于通过评价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自身善于观察、发现、适时指导的艺术,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七)评价语言生动恰当,体现激励性和发展性美术活动评价是提高美术活动质量的手段,幼儿处在“镜像自我”的阶段,对外界的评价很敏感,往往将成人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经常受到表扬和激励的孩子,能较好地悦纳自我,增强做事的自信心。反之,则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美术活动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通过评价既能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和积极性,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49、,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具体说来,评价首先要基于对幼儿的了解,通过观察、对话,理解和发现幼儿独特的创意、个性化的表现方法和表达形式。特别是当幼儿的作品“离谱”的时候,应站在幼儿的视角去试图理解其意,并当幼儿本身也不能清楚表达自己意图的时候,善意地给予诠释。进行评价时,教师则要注意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总而言之,无论对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教师都应善于发现每个幼儿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不同点,从多种的角度开展评价,而不仅仅局限于美术技能的评价。用肯定赞赏的语言为他们鼓劲,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激发继续大胆作画的欲望和热情;同时又要准
50、确把握、及时发现幼儿的不足,通过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或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促进幼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记住: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错了”,因为艺术是无对错的。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保育院当前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指导的策略发布者:发布日期:2010-12-3021:25:01.0一、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探索的好奇与欲望是游戏之心脏。换句话说,幼儿美术活动之源是探索的好奇和人的本质力量。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涂鸦经验的不断丰富,强烈的好奇心会驱动幼儿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特别是绘画以外的其他造型、搭建等动手活动。孩子们大量接触各种类型的原材料,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并满足了好奇心。幼儿的美术活动内容的
51、丰富和形式的多样,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媒介作基础。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工具材料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保持和提高幼儿美术兴趣的关键所在。二、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操作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的,一切可以利用美术工具材料、非美术工具材料以及经过处理的无毒、无害的废旧物品,自然物等均可作为幼儿造型的操作材料。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与选择上要把握简便易得、经济实用的原则,还要考虑其安全性、经济性、区域性、替代性和易操作性。如随处可见的各种包装箱、废纸盒,大的可通过搭建、重组、涂色进行再造,其造型结果还可以创设其他教学活动所需的情境和环境,小的则可通过切割、重构、粘贴等加工手段塑造形象。总之,不同
52、的工具材料满足不同的操作需要,所需的操作技能也不同,所提供的工具材料应尽可能集学、做、玩启用为一体,易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也为幼儿空间造型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调动幼儿大胆设想美,尽情表现美,精心照管美的主动性,使幼儿与美术活动融为一体。三、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拓展思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幼儿的认知需要,教师应抛砖引玉,有效地选择、启发、引导和帮助,经常变换幼儿绘画纸型和画纸颜色以及绘画工具和方法、绘画内容,对幼儿美术兴趣的稳定发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能帮助幼儿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授人以鱼,以
53、食食人,这样能极大增强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及能力。四、满足幼儿的情感和表达的需要幼儿美术活动过程自始自终需要情感的参与,可以说幼儿美术活动过程及其作品是幼儿情感律动的产物。在掌握文字书面表达以前,除口头言语外,他们更多的是运用美术形式、借助符号、线条、色彩、以物代物等方式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或倾诉自己的快乐,或发泄心中的怨屈,或描述离奇、古怪的白日梦和幻想。或涂抹出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图式”而不能自圆其说。对此,他们却乐此不疲,为快乐而灿烂着,为怨屈而诉说着,为白日梦和幻想而兴奋着,为“图式”辩解着,为不能自圆其说而懊悔着,他们不需要一个完满的结果。他们所关注的不仅仅在造型活动本身,画面或造型
54、活动只是一个显现出来的载体,而更多的是情绪体验、情感再现、创造的萌芽、兴趣的延伸,所以,即便是幼儿的无意创造,甚至天方夜谈,教育者也要加以有意指导。五、满足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幼儿美术教育不是美术技能教学,它与专业美术教育有质的区别,它是面向全体幼儿的艺术素养的基础奠定。为的是使幼儿获得初步的观察力和美感直觉,具备一定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艺术思维方式,其要旨在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美术教育并非造就众多的艺术家或美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儿童学习的兴趣创造性得以广泛迁移。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尽快从困惑和误区中走出来,站在创设高质量的幼儿美术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和挖掘幼儿美术教育的特殊功能,使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感受型、表达型和创造型美术教育中获得美感体验及造型能力。总之,老师在美术教育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个体发展,对极个别确有美术天赋的孩子给予发现和必要的培养,对绝大多数幼儿而言,通过感受美,体验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操作活动,丰富幼儿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塑造。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再育幼儿新花右耳美术绘画活动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仅能促进幼儿间的互相激励、竟赛与合作,同时也激发和提高了教育者本身对美术活动的组织能力。近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十二机械振动光学第4讲光的波动性、电磁波练习含答案
- 果蔬生鲜供应合约
-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1《我爱秋天》教案2 浙教版
-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3.1.1 分数指数幂(2)教案 苏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 Unit 1 Knowing me Knowing you泛读 技能初养成教案 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声声慢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 2023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文书模板-买卖合同的构成要素
- 不同截面钢牛腿设计计算(excel)
- 公安笔录模板之询问笔录字头(证人治安案件)
- 生僻字歌词注拼音版本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小结复习》课件
- 广成仪制药王正朝全集
- 已解密_彩盒性能技术规范
- 【芝麻灰】石材检测报告
-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
- 抗美援越烈士们永垂不朽
- 2021年村法制宣传台账(替换图片 拿来即用)
- 儿童百分位标准曲线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