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新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5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1页
鲁教新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5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2页
鲁教新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5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3页
鲁教新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第25课《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本文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犯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根底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二教学目的1.熟读课文,能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的。3.可以结合本文的主要思想,说说儒家仁政的思

2、想内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背诵默写名句。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1.自读课文,做到“三看一查。“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三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那么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答复:“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四研读课文 品味赏析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作指导

3、0;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小组讨论,质疑解惑。老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去,分开。今义:往,到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的以天下之所顺用          环而攻之代词   

4、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4注意以下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

5、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 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

6、说明了“人和的本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展比照,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老师根据学生答复板书,形成背诵思路。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    域民      

7、0;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学生根据板

8、书提示,背诵课文。五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老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络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络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方法总结,畅谈收获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这也是“和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得根本。当堂反响1本文的主旨句          2说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   

9、60;                       3解释黑体字及句子亲戚畔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板 书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10、#160;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11、;                  治国需要“人和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教学反思:本文的学习正好结合议论文的学习,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等等。所以,在教学中,抛出几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整理思路,寻找论证方法。其次,本文是儒家经典?孟子?中的选段。儒家的思想在我国是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要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扬弃方法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