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炼钢中修工作总结_第1页
2017年炼钢中修工作总结_第2页
2017年炼钢中修工作总结_第3页
2017年炼钢中修工作总结_第4页
2017年炼钢中修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炼 钢 作 业 部 中 修 工 作 总 结2017年11月3日开始对2#转炉、2#脱硫、两座精炼炉、2#RH炉以及1650mm 和2150mm铸机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炼钢作业部全体参战员工在中修指挥部的精 心组织下,在保证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圆满地完成了从2#转炉到连铸机的中修工作。通过本次中修基本上消除了设备存在的重大缺陷,为后续安全、稳定生 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参加此次中修有西创建设炉窑一分公司、西创建设三分公司、西创建设保产二 部、西创建设检测分公司、西创建设土建一分公司、钢兴锅炉厂、中国五冶、钢兴 二十一分公司等8支施工队伍共同协作以及紧密配合下较为圆满的完成了预定检修 项目,转

2、炉和脱硫区域136项,精炼区域85项,连铸区域56项,项目共计277项, 完成272项,完成率98.2%,其中重点项目30项,完成30项,完成率100% 转炉 于11月15日11: 18开始烘炉标志着此次中修工程圆满结束。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 报如下:一、中修前期准备工作本次中修工作炼钢作业部立足于全面解决设备隐患,保证检修质量和工期,确 保安全施工,实现零伤亡的前提下,展开此次中修的准备工作。中修之前,炼钢作业部针对此次中修开展了维检修安全确认相关的知识培训, 设备与工艺人员全面参与到安全确认工作中。为了保证“新生事物”发挥作用,保 证安全高效地开展中修工作,炼钢作业部设备人员开展了大量的前期

3、准备工作,安 全员也能积极参与到各项目现场危险隐患排查、安全防护措施与设施的完善工作中, 能固化的内容提前固化形成标准,能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补充和整改。本次中修树 页眉内容立以适应企业经营方向的变化,重视设备管理为生产服务的思想。炼钢作业部设备 管理采取了将设备管理的重心下移,把对设备管理的职能按区域分工的原则落实到 点检员,使点检员成为第一线的管理者,让点检员明白不仅要管理施工方案和质量, 更要管好安全,真正确立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特别是每个项目的安 全施工、高质量完成成为本次中修的核心思想。1、根据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切实抓好检修项目制定、检修标准完善、检修方 案的编制以及验收

4、工作,并制定合理的施工网络图。多次组织工程师、施工方等人 员进行讨论和核对,优化施工网络,达到缩短工期,安全施工的目标,形成最终的 网络和施工方案。2、切实抓好备件、材料质量验收工作,保证备件的质量,避免不合格产品进入, 影响正常的中修进度和质量,全面保证了中修备件及材料的有效实施。3、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一天,所有的机具存放在各施工点,备件和材料准备到 位,按炼钢厂指定的区域进行堆放。4、中修前制定了详细的防冻方案,并设专人落实,保证了此次中修设备在停运 期间未出现冻坏现象,实现顺利生产。5、本次中修针对两台铸机的要求,对两台铸机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根据检查 的情况列出缺陷表,根据缺陷表制定了

5、连铸机中修项目,并对所有项目进行了分类, 不属于连铸设备维检总包的项目进行外委承包。6、针对中修项目共排查出危险源约 682项,提出防范措施约1039项,制定重点 项目维修方案12项,在中修前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每个项目的安全交底,并明确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对提前尽可能的核对施工方的人员状况。并对我方各项目的负责人 培训了安全确认的相关制度和内容。中修作业面广,检修任务重,设备拆除和吊装 等交叉作业点比较多,所有参战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和稀土钢板材厂的各项安全 制度,因此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对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和事进行严厉查处和纠正。二、方案的合理性本次中修共制定了裙罩更换、氧枪升降小车下线、精炼炉盖

6、整体更换、精炼电 极升降液压缸更换、斜烟道测厚补焊、RH顶升液压缸更换螺栓、ER和荒煤气管道清 灰、渣道护板更换、斜烟道清渣、底吹打压、1#铸机两流香蕉梁的测量调整项目以及2#铸机大包回转台2#臂提升缸白更换等12个方案。从整个施工过程中来看,所 制定的安全基本是正确和可行的,但部分过程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具体总结如下:1、方案的整体是合理,基本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本次中修在安全、 质量、进度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斜烟道清渣、精炼炉盖整体更换、渣 道护板更换、氧枪升降小车下线等完全按照预定的方案进行的。2、方案的制定基本依据图纸尺寸,实际上部分图纸与现场存在差

7、异。比如裙罩 更换方案,按照图纸核对原有更换方式完全能将裙罩落下,但实际不能。最终重新 调整了方案才将裙罩整体更换,对整个工期造成了一定的延误。因此在制定方案时 不仅要严格核对图纸的理论尺寸,还要核对现场的实际尺寸,做到万无一失。3、方案没有考虑备件的质量问题,导致方案实施没有问题,但运行中暴露出来, 给中修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精炼炉盖更换后送水发现有漏水点。因此制定方 案必须考虑备件的质量问题,施工开始前必须确定备件质量。4、方案应考虑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比如渣道护板的更换,虽然方案是合理的, 但施工的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在中修前没有考虑进去,造成渣道护板没有达到方案 的要求,应及时调整施

8、工的进度,合理安排,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展开,导致渣道护 板没有达到方案预定的目的。5、对于大型备件的更换应有备选方案,而不是固定的一个方案,如果存在问题 现制定方案将造成工期的延误或质量达不到预定的目的。例如裙罩的更换,只制定 了一个方案,当出现问题时再重新碰方案,影响了工期。6、开工前对1#铸机两流香蕉梁的测量调整项目和 2箱机大包回转台2#臂提升 缸的更换这两个项目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反复的论证、推敲和修改, 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施工方案是一个项目安全顺利开展、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必须在施工前做到 万无一失,并且需要反复和核对和考量,并且需要制定预备方案,而不是单一的方 案,一旦

9、受阻,将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三、工期的合理性本次中修转炉工期为12天、精炼工期为5天、连铸11天。实际在中修过程中, 转炉主网络在增加裙罩更换的情况下,仍然在 12天中完成,精炼实际工期为4天, 并且没有夜班施工。说明中修工期是比较宽松的,虽然渣道护板没有在中修结束前 按要求完成,但并非工期存在问题,而是前期没有合理的安排。比如进行炉内挖补 和探伤作业时,转炉是静止不动的,且炉本体没有任何作业,至少有 24小时的时间 能够开展渣道护板的工作。另外,在更换水冷炉口的16小时的作业时,渣道西侧完 全可以更换护板,仍然没有开展该项工作,前后约有 40小时没有进行该项

10、工作,因 此总工期是宽松的。另外,虽然裙罩的更换是新增加的,整体占主网络 36小时,对于一些小的节点 的脱网,我部认为是由于施工人员不足或施工人员素质差,造成整体施工拖沓,因 此若无裙罩更换,中修主网络可在 10天内完成。本次中修我们对主要项目进行了写实,并对每个项目的施工进度重新进行分析 总结,可确定最终的施工主网络时间,为今后中修确定准确的施工网络和工期打下 基础。四、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本次中修我方和施工方均是两班制,分为白班和夜班。我方转炉区域白班8人、夜班3人,精炼区域6人(均为白班),连铸区域白班 9人、夜班3人,除尘区域5 人(均为白班)。从我方人员情况看,转炉区域白班人员比较紧张,

11、其它区域能够 满足中修的需求。其中有6人为转岗人员或入场不足3个月,负责中修项目还是比 较困难的,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学习才能胜任中修的需要。另外,我方人员在中修前虽然进行的方案的交底,但是在施工程中仍然无法独 立解决一些问题,而现场解决问题的人员仅有三两个,这导致了一些项目进度缓慢 且质量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施工方人员整体能力比较差,特别是责任心更差,需要全程进行跟踪,否则可 能掩盖一些质量问题。整体工作的动力不足,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拖拉和糊弄的 情况,或是装不懂,不指导就停止工作,这也是造成我方人员工作量的主要原因。另外施工方普遍缺乏有技术的人员,现场的任何问题均需要甲方进行解决,否 则将

12、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这也是施工进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同时施工方缺乏组 织人员,工作一片混乱,没有统一协调和组织的人员,各干各的,甚至搞不懂哪个 是主线,哪个是副线,导致主要的项目给次要项目让路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炉本 体结束后部分跳板拆除,喷涂工作无法开展,再进行二次搭设跳板,导致炉口护板 无法搭设,汽化系统送水滞后。最大的问题是施工方人员对安全的漠视,包括其管理层。因为无法满足现场安 全的需要,部分施工方人员被清退或反复进行安全交底或安全确认,造成大量时间 的浪费,是本次中修进度缓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整体来说,人员结构的不合理是本次中修最大的问题,不仅造成的进度的缓慢, 同时导致项目的质量无

13、法得到保证,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五、中修的收获本次中修基本解决了转炉、精炼以及连铸设备存在的重大缺陷,特别是严重影 响生产顺行的因素得到了整治,比如精炼的炉盖、转炉的裙罩、转炉集烟室、渣道、 EC积灰、1#铸机两流香蕉梁以及2#$机大包回转台2#臂提升缸等。同时锻炼的队伍, 使设备点检人员重新认识了设备,特别是对检修安全的认识。(一)解决的设备问题1、解决了一次和二次集烟室漏烟、漏火的现状,本体破损以及龟甲网脱落等重 大难题,通过本次中修降低了吹炼时一次集烟室和二次集烟室大量冒烟的问题。2、通过CADJI拟与现场测量计算,在计算机上形成一套科学的拆卸和安装路径, 首次尝试了转炉裙罩侧出更换方案

14、,顺利完成了施工项目,为将来裙罩快速更换积 累了宝贵的经验。3、通过本次中修解决了 2#炉EC筒壁大量积渣问题,消除了 EC筒体钢结构安全 隐患,降低了烟气流动阻力,保证了一次除尘的效果,同时提高转炉煤气回收率。4、渣坑护板脱落问题整改;转炉炉下渣坑护板属于钢包车轨道基础以及渣墙的 一道保护屏障,在转炉加废钢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废钢卡梢掉到渣道的情况,掉落 的废钢将渣墙护板砸落,直接损坏了轨道基础。平时要恢复掉落的渣墙护板由于检 修时间比较短,不具备土建施工的条件,不能彻底地解决,因此,只能利用转炉中 修时间进行处理。(1)将原来50mmi的立板改为150m诟的钢坯,底部用150mm勺钢坯支撑,

15、 顶部和预埋钢筋全部焊接;(2)渣坑两侧水平板用50mmi钢板铺设,且每隔400mmi筋2根,然后平板 与立板满焊焊接,很好的增加了渣墙护板的牢固性,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应该不会 再次出现频繁掉落的情况。随后在使用过程中还会继续跟进渣墙护板的使用情况。5、下料系统喷灰、漏料整改;辅料和合金系统的所有振动给料机出口密封胶皮 更换,软连接全部更换。对 8台排料与密封闸门软连接进行整改,通过整改较好的 改善了下料系统跑灰。6、氧枪小车下线检查与修理;氧枪小车下线检查升降轮轴承和磨损量,修复调 枪定位装置;更换了氧气短接,保证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7、转炉汽化系统中修内容主要包括汽包内部检查、除氧器内部检

16、查、除氧头修 复、移动段拉蒙管拆下清洗、汽化系统安全阀年检、斜烟道漏点补焊以及烟道测厚 检查等内容。此次中修对固定段、移动段以及斜烟道和弯曲烟道的水冷壁管进行测厚,测量 结果为,固定段东侧弯头处有 6根管减薄,最薄的管厚度为2.99,此次中修对减薄 的管予以电焊堆焊,其他区域管壁厚度均在3.6以上,因此固定段烟道还可继续使用1-2年。移动段和斜烟道管壁减薄微小, 厚度均在3.884.8mm之间,在西侧30根管之 间出现磨损的凹坑约35处,均用电焊补焊平整,延长了烟道使用寿命。8、精炼炉盖更换;更换了 1#LF炉丑工位和2#LF炉I工位的炉盖,解决了冶炼 过程中频繁漏水的现象。9、更换了电除尘器

17、入口的波纹补偿器;有效降低了煤气的含氧量;同时对 ID 风机的动平衡进行的调整,风机振动值有 6mm/s下降至2mm/$10、2#脱硫倾翻车框架顶升耳轴在探伤检查发现存在重大的缺陷,在本次中修 中进行了更换。11、香蕉梁基准的测量是板坯连铸机扇形段支撑导向框架校验工作的重点和难 点,因此此次中修对1#铸机两流香蕉梁的测量调整,为将来数据测量调整奠定坚实 基础。12、2#铸机大包回转台2#臂提升缸的顺利更换,保证了铸机稳定安全生产。(二)点检人员对设备了解加深本次中修项目比较全面,所有的设备均有项目,特别是一些重大设备进行了更换,必须精炼炉盖、电极臂升降液压缸、转炉裙罩、干法除尘ID风机等,使设

18、备人员对设备的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特别是每个项目的检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工 程师和点检员均参与其中,并且起到了主导作用,甚至部分方案是由点检员和工程 师直接提出,在实施中效果良好。点检员和工程师在中修前做了较多的准备工作,比如备件和材料的落实,备件 质量的核实,提前进行了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等,工程师还进行了大量的图纸和资 料的查证,有力的保证了本次中修的顺利进行。另外,重大项目在本次中修进行了写实,为今后的标准化作业提供了实践依据, 有助于尽快形成标准化作业。(三)安全方面的确认和落实本次中修实行了安全确认制,每个负责人不仅是质量检查人,同时也是安全负 责人,开始施工前,对每个项目的参加人员

19、进行了确认,隐患和安全措施进行了确 认,确保每个项目安全开展。1、捋顺了安全确认流程,每个项目的开工,首先进行人员的确认,再由施工方、 安全方以及业主三方确认安全隐患,提出应对安全隐患的措施,并予以落实,施工 方每个人必须都清楚都有哪些安全隐患,具体应对措施,落实后方可开工。2、坚持开好每天的早会和晚会,对于每个项目的隐患和安全措施提前进行排查 和整理,确保所有的隐患和措施考虑全面,重点项目在会上重点进行强调和布置, 确保做到万无一失。3、加强对委外施工项目和委外服务以及劳务用工的安全管理,对其进行入厂安 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必须办理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及所辖单位的“三方” 确认登记单,

20、使各单位明确施工内容范围、时间、地点,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 险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对每个委外施工项目都建立由施工项目管理员、 所辖单位点检元以及安全监管员组成的安全网络。4、重要项目进行多次安全确认,比如烟道清渣,先后进行了三次确认,及时发 现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整改,危险性高的项目增加了多层防范措施,比如修炉塔 增加了点检手段、11m保户棚的主梁增大等,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这些手段,本次中修的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并且参加人员的安全意识明显 提高。六、中修存在的不足本次中修整体比较顺利,仍有一些项目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1、工程师对设备的掌握还有欠缺,比如转炉主动端耳轴在没有

21、确认每个通道是 否正确的情况下进行安全,造成炉体冷却水没有,后进行了拆卸,重新调整后再次 进行装配,导致炉体送水比较晚,牵扯了较多的施工力量。2、质量检查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致使部分项目进行返工,比如转炉被动端旋转 接头更换密封时没有及时发现管线变形缩短,直到底吹打压时才发现,重新拆除旋 转接头处理变形的管线。3、对于一些小项目的准备不充分,重视程度不够;必须EC斗提机更换,螺栓没有准备,致使施工开始才发现没有螺栓,临时调运螺栓,对工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照施工项目,逐条落实备件和材料,以及方案的确定。4、方案的准备不充足,没有备用方案;比如转炉裙罩的更换,只制定一个方案, 在方案受阻后,临时在确定方案,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原方案是裙罩直接落到转炉 托圈上直接转到炉前吊走,但实际下落后发现根本无法摇炉,后确定提升固定烟罩 后才能转到炉前,影响工期10小时左右。5、施工组织不到位;比如渣道护板的更换,虽然中修前已经制定好了方案,但 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及时调整施工工序,致使前期大量时间浪费,后期11m保户棚搭设后在按部就班展开,时间明显不足,导致渣道护板没有按照标准完工。6、部分小网络的施工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