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异形零件的加工摘要:在我校校办工厂生产中遇到的一种 “拐臂” 零件,该零件具有异形零件的形状复杂、不规则特点,造成加工工艺复杂等棘手问题,使质量和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本文就此“拐臂”零件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例,经过具体实践分析、总结,对异形零件工艺、夹具、刀具进行合理改良,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为同类异形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异形零件 工装 夹具 加工方法异形零件,即一些形状复杂、不规则的零件。在机械加工中,对于简单的长方体类、轴类零件,使用通用的工艺、夹具就能满足其要求;对于这类复杂或者不规则的零件的加工,采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很难达到其要求,且其加工工艺相当复杂。而
2、采用科学的工艺流程、设计专用的工装设备则能较好地解决此类零件的加工,特别是批量加工时才能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该零件形状如图1所示,其材料为铸铁。加工要求: 2组厚度为mm的平面,且2组的中心平面相距35±0.1mm。 10mm、16mm两通孔相距70±0.05mm,且两孔轴线平行度0.05。 35mm×28mm封闭孔、35mm×20mm封闭孔两端相切且与16mm基准孔尺寸1 最初方案一的工艺流程工序:铣削面铣削面铣削面铣削面铣削面钻、镗16基准孔铣削直槽钻镗10钻削M16螺纹底孔铣削35×28封闭孔、35×20封闭孔(预钻落刀孔省
3、略)攻M16螺纹去毛刺、交检。2 分析方案一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工艺,夹具,刀具问题 铣削面中,粗基准选择不合理,没有遵循粗基准选择原则中的较大而平整这一原则。以未加工的面为粗基准,该面小而不平整,加之两侧面为毛坯,很大程度上是以点接触,在受到切削冲击力时,工件的前端就会产生上浮或下沉,至使面过切,面、面余量不均匀甚至局部没加工余量,导致报废。如图2所示 铣削面面中,由于加紧力作用点不合适、远离加紧点的基准面与定位面出现虚假接触。选用盘形平面刀具直径100mm过大,铣削冲击产生的震动,导致面面尺寸不稳定,出现报废。分析如图3所示加紧力作用点的确定:应落在定位元件上或几个定位元件所形成的支撑区域内
4、、应作用在工件钢性较好的部位、应尽量靠近加工部位。刀具选择:用端铣刀铣平面时,端铣刀的直径应大于工件加工面宽度的1.21.5倍。加工后面面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 铣削面,图纸要求、面尺寸为,在实际加工中,、面平行度非常难保证,导致尺寸不稳定,严重者超差达0.5mm。其原因,由于、面的两侧面不加工,加之两侧面有一定的拔模度,在平口钳加紧后,面不能很好与垫铁紧密贴合,产生过切。如图5一般平口钳,活动钳口与导轨间存在间隙t。在平口钳导轨的下面。在夹紧工件时,夹紧力与工件作用于活动钳口的反作用力 F´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产生一转动力矩M,M=F×L该转动力矩使动钳口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
5、活动钳口与导轨间的间隙位置上移,使活动钳口上抬, 产生一个转角,最大为arcsin(t/A)。活动钳口顺时针转动会带动工件逆时针转动, 从而使工件的定位面离开钳体导轨面,造成铣削面与地面不平行,由图6可知,该不平行面的夹角角度最大为。由此可知:要使该转角最小,那么转矩就得尽可能最小。一是要让力臂L尽可能小,即尽可能选用浅钳口平口钳,让工件尽可能沉到钳口中;二是铣削加工面尽可能贴近平口钳钳口,只要在加工过程中铣刀不切到钳口即可;三是夹紧力尽可能小一些,防止固定钳口外倾,这在精加工时尤为重要。另外,工件装夹完毕,用榔头轻敲活动钳口上部,排除平口钳导轨上部间隙。 封闭孔35×28、35
6、215;20距16基准孔位置超差,窜销划线试铣来保证。操作过程中随机性大,并且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效率底,在此工序加工时间长,且不稳定,影响质量和进度。3 改进工艺路线、装夹方式 铣削面时由于工件各面为毛坯,选择粗基准不合适,导致报废。经前文分析报废原因,增大粗基准面积,设计Z型垫铁,使未加工的毛坯面作为辅助支撑,平口钳加紧。如图7所示:经过Z字型垫铁的使用,不但减小了面加工中产生的过切,而且生产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分别铣面面产生的两面尺寸不统一,而且多余的增加了一道工序,且夹紧力方向不合适,使夹紧力作用点没分布于工件的有效支撑面内。通过如图8形式的压板加紧方式,改变加
7、紧力作用点,使、面一次加工成形,装夹可靠质量稳定,大大缩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为了减小冲击震动,选用直径40硬质合金力铣刀。 铣面由于工件两侧毛坯且有拔模度,造成尺寸超差报废。经工序调整,把铣面工序调到35×20封闭槽工序之后,用压板压35×20封闭槽壁,使、面尺寸得以保证。 封闭孔距16基准孔位置超差,其主要是采用不可靠的划线、试铣,为了保证工件相对机床有唯一、可靠得位置,做一16定位销轴,以16基准孔为基准定位,保证了尺寸,也遵循了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相重合的原则。如图9所示4 方案二的工艺流程工序工装刀具铣面Z型垫铁,平口钳60平面刀排铣面压板、千斤顶40合金立铣刀铣面、
8、面夹具40合金立铣刀钻镗16基准孔压板15.8钻头16H7铰刀加工35×20封闭孔定位夹具,平口钳16钻头20合金立铣刀铣面压板60平面刀排铣直槽夹具、压板110×12三面刃钻镗10通孔夹具、压板9.8钻头10 H7铰刀钻削M6螺纹底孔夹具、压板5钻头铣35×28封闭孔夹具、压板20钻头28合金立铣刀攻M6螺纹M6普通丝锥去毛刺、交检方案二对工艺、工装及刀具的合理调整、优化,经过对20件零件的试加工,在方案一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完全成功解决。检测结果令人满意,试加工的20件零件全部合格,且加工精度较为稳定。在后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生产安排畅通,车间加工者对次加工方法反
9、映良好,也受到厂家的好评。5 异形类零件的装夹、定位,工序的设计 异形零件的结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机床上加工异形零件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的尺寸、几何形状和相互位置精度等,必须将工件正确地安装到机床上。工件的安装一般包括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即首先应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及刀具占有一个正确的位置,这就是工件的定位;然后将工件固紧在这一既定位置上,使之不至因受切削力、重力、离心力或惯性力作用而发生位置改变,这就是工件的夹紧。 由于形状特殊,异形类零件上不少表面加工都难以采用通用夹具安装,因此,不少情况下会采用专用夹具安装,大量采用专用夹具也就形成异形类零件加工中的一大特点及加工关键。设计安装方
10、案时,应认真分析零件图纸,分析零件上主要技术条件,零件安装时,尽可能选择表面的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以减小定位误差和保证零件加工要求。 零件形状、结构不同,组成表面不同,技术要求不同,加工方法选择及顺序安排也不同,因此,该类零件加工路线无特定的规律可循。一般根据零件表面性质、加工要求及其表面在零件上所处的位置特点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零件安装不便,应尽量减小安装次数,一般尽量在一次安装中加工较多内容。为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更适当增加走刀次数,调整切削用量。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具有特殊用途的异形零件越来越多。异形零件是由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结构特点和用途而设计及制造出来的,不同的异形零件往往在结构上、材质上和技术要求上等方面都有差异,所以其机械加工的工艺性变得复杂,给加工带来了各种技术上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工装问题。为此应对异形零件的加工工艺性进行技术分析,选用合理的装夹方法,设计与制造出正确的夹具,并进行有理有据的深度实验,为今后在加工异形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