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1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2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3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4页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支护施工方案技术交底时间:地点:项目部会议室参加人员:项目部领导、各部门部长、主管、技术员内容:一、工程概况1.1郑州航空港河东四棚户区一标5#地块位于郑州市东南部中牟县三官庙乡教场袁村(万三公路旁),主要包括7栋28层住宅楼及一座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住宅范围地下室为剪力墙结构,公建范围地下室为框架结构。5砚块基坑深度9.8m-10.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段为II级,基坑工程边坡变形控制等级为II级。基坑南北长228.1m,东西长180m边坡面积为8160m2,微型桩1100根,土钉3300根,锚杆1100根,降水井99眼,观测井17眼。建设单位:郑州航空港区航程置业有

2、限公司;勘查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基坑设计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山东省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施工计划及安排2.1 施工技术准备2.1.1 技术部门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按设计回复意见对相关部门做好交底,施工过程中发现疑问及时与设计做好沟通,及时处理。2.1.2 召开现场技术交底会议,就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求对现场施工及质量部门交底并划分相应职责范围,使其施工做好充分准备。2.1.3 对劳务队伍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传。2.1.4 对特殊工作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3、。2.1.5 对各专业队伍施工前进行技术、质量交底。2.1.6 施工前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内容及现场施工情况,制定土方开挖及边坡支护施工顺序,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试验人员全面负责相关工序的试验、资料的整理移交工作。2.2 物资材料准备根据材料分析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编制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堆放场地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详见表2.2o表2.2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水泥P.O42.5T2254.752P.C32.5923.43砂T353.3844槽钢14b#m15805钢筋HPB300T43.66钢筋HRB400T122.52.3 机具设备配置根据工期的具体要求,结合

4、劳动力的配备情况,投入的机械设备见附表2.3.1,测量办公设备见附表2.3.2。附表2.3.1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机械种类型号数量备注1水井钻机150型52水泵993空气压缩机BLC34锚杆钻机TY2865长螺旋钻机66挖掘机PC22027电焊机BX1-50028弯曲机GW40A19倜直机TZ-20110钢筋切断机GJ-40111渣土车6附表2.3.2测量办公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全站仪TSO212水平仪DSZ222.4 施工计划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要求,本区域的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计划见附表2.4附表2.4施工进度计划序号工作名称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成时间工日1基坑上降水井施工2016年

5、2月25日2016年3月1日6天2基坑内降水井施工2016年3月2日2016年3月9日8天3微型桩施工2016年2月17日2016年2月29日14天4-4.6m以上复合土钉墙施工2016年2月21日2016年3月5日14天5-4.6m以下复合土钉墙施工2016年3月6日2016年4月3日29天施工进度具体计划详见基坑支护及降水横道图和网络图三、施工工艺技术3.1 预应力锚杆施工3.1.1 施工工艺流程锚杆孔的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孔锚杆制作腰梁安装锚杆张拉与锁定3.1.2 施工顺序1)锚孔杆的测量放线:按照施工平面图,根据现场以测定的几个标高点带线,放出所有锚杆标高定出锚杆位置,砸上钢筋头,定出锚

6、杆孔位置。2)杆体制作:锚杆制作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钢筋之间搭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锚杆钢筋同锚栓之间采用绑条焊接,焊接长度为250mm锚杆钢筋要平直、顺直、除油除锈。3)钻机就位、钻孔:(1)钻机搭设钻机采用横木做搭设平台,根据侧壁测放的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土50mm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第一道为10°,第二道为10°。(2) 钻孔方式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钻孔时,导杆或立轴与钻杆倾角一致,并在同一轴线上,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工程的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

7、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3) 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及时作好现场施工记录。(4)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锚杆孔深不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大于长度的1%。4)锚杆安装:安放锚杆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曲、压弯,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孔内,管端距孔底为50-100mm,杆体放入角度与钻孔倾角保持一致,安好后使杆体始终处于钻孔中心。若发现孔壁坍塌,应重新透孔、清孔,直至能顺利送入锚杆为

8、止。5)锚固注浆:注浆根据设计要求,注浆采用水灰比0.450.5的素水泥浆,一次注浆压力控制在0.50.8MPa,二次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完成8小时后进行,二次注浆压力应在2.02.5MPa,注浆时浆液中应加入适量减水剂。浆液应搅拌均匀,过筛,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管路应经常保持畅通,常压注浆采用压浆泵将浆液经压浆管输送至孔底,再由孔底返出孔口,待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浆液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注浆量不得小于计算量。注浆时,宜边灌注边拔出注浆管。但应注意管口应始终处于浆面以下,注浆时应随时活动注浆管,待浆液溢出孔口时全部拔出,拔出套管,拔管时应注意钢

9、筋有无被带出的情况,否则应再压进去直至不带出为止,再继续拔管。注浆完毕应将外露的锚栓清洗干净,并保护好。6)本工程锚杆腰梁采用14b#曹钢制作;锚杆垫板采用150mme150m由15mm勺Q235钢制作;腰梁缀板采用200mme100m由8mmi勺Q235钢制作。7)锚杆张拉应在锚索施工龄期10天,且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锚杆抗拔力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如果与设计抗拔力不符,应对锚杆长度进行适当调整。锚杆应在锚固体和外锚头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土层锚索(杆)验收试验,检测单根锚杆承载力,试验数量为锚杆总数的5,且每层不少于3根。锚索(杆)试验方法参照相关规范。3.2 土钉

10、墙及喷射混凝土施工3.2.1 施工工艺挖土测量放样-人工修坡-土钉打入-第一次喷射底层混凝土-坡面钢板网-安装泄水管-喷射坡面混凝土。3.2.2 施工方法1)挖土测量放样:首先测量出自然地面标高,按基坑定位线先放出坡肩边线,根据不同剖面确定挖土的方法。放坡段按放坡系数和基坑底坡脚线首先测放出坡肩线,再按第一层土方开挖深度和各个剖面的放坡系数放出第一层土方挖运的底边线,先挖一处至设计第一层标高;挖土时用水准仪控制挖土深度;基坑土方开挖时必须分层分段开挖。2)人工修坡:土方每层挖运结束,需用人工修坡,修整后坡面高差小于±10mm。3) 土钉施工:土钉采用田级螺纹钢筋,长度见图,水平间距1

11、.4m,土钉孔径为100mm土钉倾角10°。土钉注浆施工采用素水泥注浆,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成孔及注浆工艺同预应力锚杆。4)坡面钢筋网片:面层内为06.5200mm*200mm筋网片,C14加强筋X形与土钉焊牢。5)泄水管安装:PVCt材,在泄水管的前端1/3处用切割机加工进水口,安装时用麻袋或透水性较好的其它材料将前端绑扎好放入孔内,泄水管后应设置反滤层。6)坡面混凝土施工:首先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同时对设备进行组装和调试,全部准备工作做好并验收合格后,施工坡面喷射混凝土,先按设计要求配比拌制混凝土原料,调整好空气压力和水压力,才能进行细石混凝

12、土面层的喷射,细石混凝土标号为C20,喷射厚度为100mm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小于4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头尽量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喷射混凝土面层终喷2h后,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3.3 土方开挖施工3.3.1 施工工艺平整清理场地-交接桩-测量放线定位-第一层土方开挖f挂网及喷射碎施工-养护-第二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挂网及喷射碎施工-养护-第三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养护-第四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第五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养护-第六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

13、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第七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土钉、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养护-第八层土方分层分段开挖f挂网及喷射混凝土施工-养护。4.3.2 施工工序1)根据图纸进行基坑边线及边坡线定位,撒出石灰线,然后开挖。先挖去面层渣土层,再按照施工工艺逐层逐段进行开挖,挖至基坑最后一层时预留200mmi余土人工修整,具体基坑开挖顺序详见(附图2:土方开挖顺序图)。2)开挖过程中边挖边修整边坡,放坡系数为1:0.4,局部放坡系数为1:1(附图8:基坑支护3-3剖面图),施工过程中确保边坡符合安全要求。3)大开挖完成后,进行人工修整。施工、测量人员要控制好轴线、标高,确保符合设计要求。4.3.3 土方施工

14、技术要求1)土方开挖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格按设计附图要求放坡。2)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坑内周边设排水沟和积水井,配备相应的抽水机或潜水泵,确保坑内的雨水能及时排走。3)坑内的积水不得直接排入水系,应设沉砂井,把泥沙沉淀后才能排入。4)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标高应控制在-50mm以内,基坑槽的长度偏差应不大于200mm,宽度偏差不小于50mm,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大于20mm,基底土质符合设计要求。5)土方开挖应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及边坡的稳定。凡挖土标高超深时,不准用松土回填到设计标高,用砂、碎石或低强度混凝土填实至设计标高。当土挖至设计标高,而全部或

15、局部未挖至老(实)土时,必须通知设计单位等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6)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边坡土层进行喷射混凝土保护,防止雨水浸泡和施工扰动土层,减少土层曝露时间。7)在土方开挖前开始监测,在基坑回填完之前不得停止监测,及时反馈监控结果,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在施工中如发现局部边坡位移较大,须立即停止开挖,做好加固,待稳定后继续开挖。8)如施工过程中发现水量过大,及时采取降排水措施,坑边不得有常流水,防止渗水进入基坑及冲刷边坡,降低边坡稳定。1.1 坑边不准堆积弃土,不准堆放建筑材料、存放机械、水泥罐及行车。3.4 微型桩施工3.4.1 施工工艺:平整场地-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测量放线-孔

16、距定位-钻孔机就位钻孔-清孔-注浆机安装-安装下放钢管-安装注浆管拌制水泥浆-注水泥浆-二次加压注浆直至上口翻浆。3.4.2 施工顺序1、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基坑边线及定出桩位,安装钻机进行成孔作业;待施工完毕后泥土外运至施工区域外,检查并保护成桩。2、注浆钢管制作焊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深度进行下料,钢管连接处进行加强焊接。3、测量放线:根据设计要求的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4、孔距定位:根据设计的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筷子打入地下进行定位;5、微型桩定位:本工艺采用长螺旋钻机钻孔,根据微型桩定位,在成孔位置上进行螺旋钻准确定位,确保其稳定。6、钻孔:钻孔前按设计方案要求将钢管

17、接长,焊接处的焊缝应饱满,并应检查钢管的垂直度,焊工必须有焊工证,施焊前应试焊;桩尖端部焊成封闭尖状,并在下部4米以下范围内钻出浆口,直径15mm间距300mm出浆孔呈梅花型交错布置。7、清孔:在注水泥浆前,要对桩孔进行清孔,使孔内泥浆全部排出,要求孔底沉渣厚度不大50mm;8、注浆机安装:在现场指定位置固定注浆机,电源由指定的配电箱接入,采用6平方三相五线制电缆,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6mmM板焊接制成的1m*1m*1m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0.5Mpa,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

18、,待水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9、安装下放钢管:待孔清洗后及时在孔内安装预先制作好的钢管,钢管上套100mmPVC露出地面200mm便于接入注浆管。10、安装注浆管:下放钢管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注浆,注浆管由注浆机只接接入到下入孔内的钢管上,接口要密封连接,注浆管采用橡胶管输送。11、拌制水泥浆:水泥浆采用专用机械进行拌制,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把拌制的水泥浆放入钢制的1m*1m*1m灰槽内,然后由注浆机注浆。12、注水泥浆:注浆管需装设压力表,注浆压力为0.5Mpa,水灰比控制在0.450.5之间,注浆后暂不拔管,直至水泥浆从管外流出为止,拔出注浆管,密封钢管端部,加压数分钟,待水

19、泥浆再次从钢管外流出为止。13、多次加压注浆:因一次注浆难以得到冲盈系数要求,得到注浆压力为0.5Mpa,需要多次间隙注浆,一般为三到五次,直至管口翻浆为止。14、微型桩施工中,应仔细测量孔深、钢管长度及注浆管长度,避免出现假桩断桩现象。15、严格控制桩顶桩底标高。16、微型桩桩径150mm,内置钢管为70mms管。注浆钢管下部4米范围为内每隔300mn#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15mm17、浆料水灰比0.5:1,水泥P.C32.5,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50kg。18、第一次注浆压力0.41.0Mpa并彳持3分钟,以保证压力压破胶带,使浆液压出管外注满桩体。第二次注浆压力不小于1.5Mpa,两

20、次注浆间隔时间不小于1.54小时之间。19、钻孔直径不小于设计直径,垂直度小于1%H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3.5 位移、沉降监测3.5.1 监测目的通过监测各种变形数据(地面沉降;坡顶沉降、水平位移;地表裂缝观测、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周边管线及建筑物变形等),及时反映工程的各种施工影响,并做出相应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一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 )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调整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附加工程措施,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人员可根据监测数据和成果判别工程是否安全。2) )作为设计与施工的重要补充

21、手段设计计算中未曾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以通过对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加以局部修改和完善,即将施工监测和信息反馈看作设计的一部分,前期设计和后期设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3) 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根据工程施工的结果来判断和鉴别原设计方案是否安全和适当,必要还需对原开挖方案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修改。4) 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5) 积累经验以提高基坑工程的设计和

22、施工水平基坑现场监测不仅确保了本基坑工程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实体试验,所取得的数据是结构和土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真实反应,是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和作用下基坑系统的综合体现,因而也为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3.5.2监测内容和项目1)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及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等。2)主要的监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结合规范规定应监测的项目一般有以下方面:地面沉降;坡顶沉降、水平位移;地表裂缝观测、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周边管线及建筑物变形等,具体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综合确定需要监测的项目。3.5.3基准点、观测点布设与保护1)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点位应选择在基坑土

23、建施工影响范围外的稳定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布设在3倍的开挖深度以外的稳定区域,其数量和分布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便于施工、观测和保存。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基岩式基准点,基准点保持相互通视,并定期对基准点进行联测,以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40图3.5.3位移观测基准点(单位:cmj)2)基准点编号本工程设监测基准点暂定3个(根据现场情况具体确定),基坑位移监测点拟布置42个位移监测点,(详见附图4:监测点平面布置图)。3)基准点校核位移监测基准点每隔一定时间校核一次,计算以假设任一基准点的坐标推算另一点坐标,往返观测,定期对投测出的第三点进行复核,确保观测数据有效,减小测量误差3.5.4 监

24、测预警值1)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小于40mmi并小于5mm/d2)支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小于40mm并小于5mm/d3)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小于40mm并小于5mm/d4)周边管线沉降小于15mm并小于3mm/d5)基坑内地下水位控制在基坑底以下0.5m-1.0m,并降水速率01.0m/d;3.5.5 监测频率1、基坑围护体系监测频率基坑支护桩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基坑支护桩顶部竖向位移观测、(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桩体测斜)按下面监测频率执行。1)、围护桩浇灌完成后开始布点,进行第一次观测2)、后期观测根据现场施工进度而定,并按照第一次观测的方法固定设备、固定人员、固定线路进行观测表3.5.5.1整个

25、监测期内的监测频率如下表基坑施工进程基坑设计开挖深度<5cm510m1015m>15m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3d14281

26、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上述监测频率为正常施工情况下的频率,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增加监测次数直至危险或隐患解除为止。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坡体或支护结构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

27、的异常情况。3.5.6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1、监测控制值及报警值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1)当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4) 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5) 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雷锋、泄漏等。6) 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2、监测应急措施

28、1) 如果出现险情,应立即停止险情处的施工工作,并及时疏散现场施工人员至安全地带,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2) 观测位移变形,若变形较小且趋于稳定,可在原有支护体系上加固处理。3) 若变形较大,原有支护体系已经失效,则可用机械辅助人工分层分段重新加固(由专业资质单位施工)。4) 基坑支护体系未达到可施工条件前,设安全警示标志,专人巡检,禁止任何闲杂人员靠近。5) 监测位移异常时,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通报,并持续观测,及时提供最新监测数据。3.5.7监测数据记录、处理与信息反馈1 、监测数据的记录2 )监测数据的记录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

29、应及时分析和评述。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3 、当日报表内容涵盖以下范围:1)当日的天气情况和施工现场的工况;2)仪器监测项目各监测点的本次测试值、单次变化值、变化速率以及累计值等,必要时绘制有关曲线图;3)巡视检查的记录;4)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5)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6)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7)监测数据除应有监测人员、复核人员签字外,项目部总工及项目经理也应及时签字并对监测数据作出判断。3、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其他相关项目的监测数据和自然环境、

30、施工工况等情况以及以往数据进行监测项目数据误差分析,列出数据计算及误差分析公式,确保监测成果的质量。考量其发展趋势,并做出预报。若分析成果不符合相关精度要求,则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相关测段返测。4、监测管理1)各项数据由现场监测人员如实记录,参与监测人员签字确认,并保留原始记录,以备后查。2)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现场测试人员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3)监测记录、监测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确保客观、真实、准确、及时。5、监测信息反馈制度当发现有较大或异常的位移量时

31、,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分析引起位移异常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反映给建设单位供分析决策。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通报监测数据,向建设单位呈送监测报告。监测成果包括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总结报告。报表按时报送。报表中监测成果用表格和变化曲线或图形反映。3.5.8监测人员的配备:项目部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机构及作业队的测量小组,项目部设一名专业测量工程师,专门负责测量工作的管理。同时采用最先进的测量仪器,制定严密、合理的测量控制方案,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精度,提高施测效率,实现数字化测量。测量人员的配备如下:表3.5.8监测小组人员配置表人员职责备注测量组长吕新然负责施工中基坑及周边建、

32、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复核组员王恒协助监测组员王尚春协助监测组员协助监测3.5.9监测仪器设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测量仪器配置情况如下表:表3.5.9测量仪器配备表厅P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全站仪TSO2台12水平仪DSZ2台2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6 排水措施基坑底面设置排水盲沟,排水盲沟断面300X300mm沿基坑每100m设置800X800X1000mmj集水井一座,找坡引流。基坑顶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断面300x300mm,找坡引流,阻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3.7 降水措施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用水泥管井

33、结合轻型井点降水,管井布置在基坑内和基坑外侧,基坑外侧布置41眼井,基坑内布置58眼井,共布置99眼井,管井底标高-21.13m,基坑内电梯井及集水坑等局部加深部位采用轻型井点加强降水。3.7.1 管井降水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点钻井就位一调整钻孔至设计孔深下井管一填滤料洗井一封井水泵安装一试抽水。1)根据图纸及现场情况确定基坑开挖线以及管井的位置及间距(详见附图5:管井布置图)。2)钻机就位时调整其底座与钻塔垂直并用机台木垫实。钻机钻头要对准孔位、钻杆垂直偏差不大于10%。3)首先测量孔深,根据井深进行配管,下管时应注意井管与孔壁的环形距离均匀,确保孔壁安全且井管位于钻孔中心4)井管安装完毕并验

34、收合格后,及时进行填料,滤料采用采用粒径0.4mm-0.6mm的纯净中粗砂。5)洗井时采用水泵抽水,洗至水清砂净,洗井结束后立即测量管内沉淀厚度,当沉淀物过多时,应及时清理。6)洗井结束后进行单井试验抽水,为施工降水的运行提供监控依据。3.7.2 管井降水技术要求1)管井施工成孔直径不小于600mm井管直径300mm对砂层要求在井管外包裹80-100目滤网。井管外滤料要求采用粒径为0.4mm-0.6mm勺纯净中粗砂。2)管井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洗井,洗井应直至过滤器及滤料水畅通,抽水含沙量03/100003 )降水期间,定期取样测试含沙量,含沙量不应大于1/100004 )降水期间应对净水水位和抽

35、水量进行监测,当基坑侧壁出现渗水时,应检查井的抽水效果,并采取有效措施。5)施工期间应连续降水,并在坑内外设置水位临时观测井,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基底标高0.5-1m。6)基坑工程使用期间,应控制基坑内外水位,基坑内的水位保持在基坑底以下0.5-1m,严禁基坑内过度降水。基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后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停止部分管井运行7)管井施工前应对照结构施工图,避开桩位、承台、基础梁。8)基坑降水应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排水管采用直径200钢管焊接而成,沿基坑四周环形布置,在每个间距50m增设一个500mm*1000mm采1000mme淀池,沉淀池采用采用钢板焊接而成,排水主管分为东西

36、两个环路排入主排水管,排水系统不得向土钉支护体发生渗漏。基坑坡顶应采取有效防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渗入边坡。3.7.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井点放线定位-安装高位水泵-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布置安装总管-井点管与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与检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3.7.3.1 井点管埋设(1)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冲击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2) 用绞车将简易井架移到井点位置,将套管水枪对准井点位置,启动高压水泵,水压控制在O.4-0.8Mpa,在水枪高压水射流冲击下套管开始下沉,并不断地升降套管与水枪。一般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