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网规范第一章 总则第 1.0.1 条 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发展我国城市 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第 1.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 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规 范。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 , 温度小于或等于 350C。第 1.0.3 条 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并注意美观。第 1.0.4 条 城市热力网设
2、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排水和 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 规范TI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J112 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 耗热量第一节 热负荷第 2.1.1 条 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 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第 2.1.2 条 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 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热负荷Qn=q A10-3 (2.1.2-
3、1)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 ,可按表2.1.2-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O采暖热指标推荐值 表.2-1建筑物类型 住宅 居住区综合 学校办公 医院托幼 旅馆 商店 食堂餐厅 影剧院 大礼堂体育馆热指标( W/m2)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 注:热指标中包括约 5%的管网损失在内。二、通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 n(2.1.2-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 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
4、荷的系数,可取三、采暖期生活热水 平均热负荷Qsp=(mv(tr-t1)/T (2.1.2-3)式中 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 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V 用热水单位每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选用; tr生活热水温度 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 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取用T每日供水小时数,住宅、旅馆、医院等一般取24h。计算居住区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时可按下式计算:Qsp j=qsA10-3 (2.1.2-4)式中Qsp j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
5、热负荷,kw;qs居住区生活热水热指标,当无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表2.1.2-2取用;A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m2。四、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Qsmax=k2Qsp ( 2.1.2-4)式中QSmaX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QSP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k2小时变化系数,根据用水单位数按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规定 取用。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 表 2.1.2-2 用水设备情况 热指标( W/m2) 住宅无生活设备,只对公共建筑供热水时 全部住宅有浴盆并供给生活热水时 15-20 注:冷水温度较高时采用较小值,冷水温度较低时采用较大值; 热指标中已包括约 10%的管网热损失在内。第
6、2.1.3 条 生产工艺最大热负荷和凝结水回收率应采用工艺系统的设计数据。 计算热力网最大生产工艺热负荷时,应取用经各工业企业核实的最大热负荷之和乘 以同时系数之值。同时系数可取。第 2.1.4 条 没有工业建筑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及生产工艺热负荷的设计资 料时,对于现有企业应采用生产建筑和生产工艺的实际耗热数据,并考虑今后可能 的变化。对于资料或实际耗热定额计算。第 2.1.5 条 计算热力网热负荷时,生活热水热负荷按下列规定取用:一、干线采用采暖期生活热平均热负荷;二、支线当用户全部有储水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当用户无储水 箱时,采用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第二节 年
7、耗热量第 2.2.1 条 采暖平均热负荷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平均热负荷Qnp=Qn(tn-tp)/( tn-twn) (2.2.1-1)式中 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Qn 采暖设计热负荷, kw;tn 室内设计温度, C,可取18 C; tp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wn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二、采暖期通风、空调平均热负荷Qtkp=Qtk(tn-tp)/( tn-twtk) (2.2.1-2)式中QtkP采暖期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Qtk采暖期通风或空调设计热负荷,kw; tn 通风或空调建筑的室内设计温度,C;tp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C;t
8、wtk 冬季通风或空调室外计算温度,C。第 2.2.2 条 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spx=Qsp(tr-tlx)/( tr-tl) (2.2.2)式QspL非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 Qtk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 tr 生活热水设计温度, C;tlx 夏季冷水温度(非采暖期平均水温), C; tl 冬季冷水温度(采暖期平均水温), CO第 2.2.3 条 民用建筑的全年耗热量应按下列方法计算。一、采暖全年耗热量Qnn= (2.2.3-1)式中Qnn采暖全年耗热量,GJ Qnp采暖平均热负荷,KW; n采暖期天数。二、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Qntk= (2.2.
9、3-2)式中 Qntk通风或空调全年耗热量,GJ;QtkP通风或空调平均热负荷,kw;Z采暖期内通风、空调装置每日平均运行小时数,h;n采暖期天数。三、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Qns=QsP+QsPx(350-n) (2.2.3-3)式中Qns-生活热水全年耗热量,GJ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QspL非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 n采暖期天数。第 2.2.4 条 生产工艺热负荷的全年耗热量应根据运行天数,昼夜工作班数和各季节 热耗不同等因素进行计算。第 2.2.5 条 当热力网由多种热源供热,对各热源的负荷分配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 应绘制延续时间图。各个热源的年供热量由热负荷延
10、续时间图确定。第三章 供热介质第一节 供热介质选择第 3.1.1 条 对民用建筑物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供热的城市热力网宜 采用水作供热介质。第 3.1.2 条 同时对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热负荷的城市热力网供热 介质按下列原则确定。一、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 质;二、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 ,且技术 经济合理时,宜采用水作供热介质;三、当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为主要负荷,生产工艺又必须采用蒸汽供热,经技 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水和蒸汽两种供热介质;第二节 供热介质参数第 3.2.1
11、条 热水热力网最佳设计供、回水温度,应结合具体工程条件,考虑热源管 网、户内系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第 3.2.2 条 当不具备确定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水热力网供、 回水温度可以按以下的原则确定:一、 以热电厂为热源时,设计供水温度可取 110-150 C回水温度约70 C。采用一 级加热供水温度取较小值;采用二级加热(包括串联尖峰锅炉)取较大值;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供热规模较小时,采用 95-70 CO C的水温,供热规模较大 时,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采用较高的供水温度;三、区域锅炉房与热电厂联网运行时,应采用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力网最供、回水 温度。
12、第 3.2.3 条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力网,在非采暖期,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发 展制冷热负荷。此时供热介质的参数,应根据制冷机组的技术要求确定。第三节 水质标准第 3.3.1 条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 L;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 L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 5mg/L;四、PH(25C)注:(1)闭式热水热力网允许采用锅炉排污水作为补给水,PH (25 C)值可大于;(2)当供热系统中没有热水锅炉时,第二款的规定可按碳酸盐硬度执行。第 3.3.2 条 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 其水质应条符合第条的规定
13、;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 95 C 时,或采用 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 小于或等于 6mg-N/L;二、悬浮物 小于或等于 20mg/L;三、PH (25 C)大于 7。第 3.3.3 条 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条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国家再生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的要求。第 3.3.4 条 城市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 小于或等于 50ug-N/L;二、含铁量 小于或等于 L;三、含油量 小于或等于 10mg/L.第四节 补水率及凝结水回收率第 3.4.1 条 闭式热水热力网的补水率,不
14、宜大于总循环水量的 1%。第 3.4.2 条 蒸汽热力网中,采用间接加热的热负荷,其凝结水回收率不应小于 80%.第四章 热力网型式第 4.0.1 条 热水热力网宜采用闭式双管制。第 4.0.2 条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同时有生产工艺,采暖、通风、空调、 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在生产工艺热负荷与采暖热负荷所需供热介质参数相差较大, 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热负荷比例较大,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闭式多管制。第 4.0.3 条 当热水热力网满足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开式热力网: 一、具有水处理费用较低的补给水源; 二、具有与生活热水热负荷相适应的廉价低位能热源。第 4.0.4 条 开
15、式热水热力网在热水热负荷足够大,且技术比例较大,技术经济合理 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第 4.0.5 条 蒸汽热力网的蒸汽管道,宜采用单管制。当符合下列情况可采用双管或 多管制: 一、当各用户间所需蒸汽参数相差较大,或季节性热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较大,技术 经济合理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制; 二、当用户按规划分期建设时,可采用双管或多管,随热负荷的发展分期建设。第 4.0.6 条 蒸汽热力网是否设置凝结水管道,应根据用户凝结水质量、回水率、凝 结水管道,应根据凝结水质量、回水率、凝结水管网投资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当不设置凝结水管时,应在用户内对凝结水及其热量充分利用。第 4.0.7 条 蒸
16、汽热力网设有凝结水管时,用户热力站应设凝结水箱,用水泵将凝结 水送回热源。热水网凝结水管设计时,应采取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结水管设计时, 应采用措施保证任何时候凝结水管都充满水。第 4.0.8 条 自热源向同一方向引出的长度超过 3km 的干线之间,宜设连通管线。连 通管应设在干线中部,同时可作为输配干线使用。连通管线应按热负荷较大干线切除故障段后,其余热负荷的70%计算;对于只供发民用建筑用热的管网,可只按其余采暖热负荷的 70%计算。第 4.0.9 条 当城市由两个或多个热源供热时,各热源热力网干线宜连通;技术经济 合理时,热力网干线可连接成环状管网。第 4.0.10 条 对供热可靠性有特殊
17、要求的用户,有条件时应由两个热源供热,或者设 自备热源。第五章 供热调节第 5.0.1 条 对于只有单一采暖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应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中 央质调节或中央质量调节。第 5.0.2 条 当热水热力网有采暖、通风、空调、生活热水多种热负荷时,应按采暖 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并保证运行水温能满足不同热负荷的需要,同时根据各种热 负荷的用热要求在用户处进行辅助的局部量调节。对有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水热力网,在按采暖热负荷进行中央调节时,应保证:闭 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 70。C;开式热力网任何时候供水温度不低于 60 C。当生活热水温度可以低于60 C的标准时,上述规定的温度可相
18、应降低。第 5.0.3 条 供给生产工艺热负荷用热的热力网,采用局部调节。第六章 水力计算第一节 设计流量 第二节 水力计算第三节 压力工况 第四节 水泵选择第一节 设计流量第 6.1.1 条 采暖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n= Qn/c(t1-t2) (6.1.1)式中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 CO第 6.1.2 条 通风、空调热负荷热水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tk=c(t1t-t2t) (6.1
19、.2)式中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tk通风、空调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it 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供水温度,C;t2t 冬季通风、空调相应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力网采暖系统回水温度,CO第 6.1.3 条 闭式热力网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应根据用户加热器的连接 方式按下列方法计算:一、与采暖系统并联连接1 、平均流量Gsp=c(t1-t2) (6.1.3-1)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Qn采暖期生活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闭式热力网采暖开
20、始时的供水温度,C;t2 生活热水加热器上相应的回水温度, CO2、最大流量Gs max= maxc(t1-t2)(6.132)式中 Gs max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最大流量,(Th);QS max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2生活热水加热器相应的回水温度, C,可取30-40 CO二、与采暖系统两级串联或两级混合连接1 、平均流量Gsp=Qspc(t1-2) ( tr-tlr)(tr-tl) (6.1.3-3)式中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C水
21、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闭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2采暖期开始时采暖期系统回水温度,对于间接连接采暖系统为采暖加 热器热力网侧出口水温, C;tr 生活热水温度,应按设计水温取用,;tlr采暖期开始时,第一级生活热水加热器生活热水出口水温,C, tlr= 2-可取 5-10 C;tl 冷水计算温度, CO2、最大流量Gs max=Qs maxc(t1- 2) ( tr-tlr)(tr-tl) (6.1.3-4)式中Gs max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最大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闭式热力网采
22、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 2采暖期开始时采暖系统回水温度,对于间接连接采暖系统为采暖加热 器热力网侧出口水温, C;tr 生活热水温度,应按设计水温取用, C;tlr采暖期开始时,第一级生活热水加热器生活热水出口水温,C, tlr= 2-可取 5-10 C;tl 冷水计算温度, CO第 6.1.4 条 开式热力网生活热水热负荷网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平均流量Gsp=c(t* 1 -tl)(6. 1 .4- 1 )式中GS生活热水热负荷平均流量,(Th);QS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开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l 冷水计
23、算温度, CO2、最大流量GS max= maxc(t*1-tl) ( 6.1.4-2)式中Gs max生活热水热负荷最大流量,(Th);QSP采暖期生活热水最大热负荷,KW;C水的比热容,KJKg C,可取C=Kg Ct*1 开式热力网采暖开始时的供水温度,C;tl 冷水计算温度, CO第 6.1.5 条闭式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调节时,干线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gb=Gn+Gtk+GSp ( 6.1.5)式中Ggb闭式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t/h );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 );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 ); GSP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
24、h );第 6.1.6 条 双管开式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调节时干线设计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gb=Gn+Gtk+GSP( 6.1.6)式中Ggk闭式热力网干线设计流量,(t/h );Gn采暖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 );Gtk通风、空调热负荷热力网设计流量,(t/h );GS 生活热水热负荷热力网平均流量,(t/h );第6.1.7条 热水热力网当采用中央质量调节时,应采用各种热负荷的热力网流 量曲线相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第 6.1.8 条 热水热力网支线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与干线设计流量计算方法相同,但 生活热水热负荷的热力网流量应按以下规定取用。一、当生活热水用户有储水箱时
25、,取生活热水热负荷平均流量;二、当生活热水用户无储水箱时,取生活热水负荷最大流量。第 6.1.9 条 蒸汽热力网的设计流量,应按各用户的最大蒸流流量之和乘以同时系数 确定。当供热介质为饱和蒸汽时,设计流量包括补偿管道热损失产生的凝结水的蒸 汽量。第 6.1.10条 凝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蒸汽管道的设计流量乘以用户的凝结水回收 率确定。第二节 水力计算第 6.2.1 条 热力网管道内壁当量粗糙度应采用下列数值:一、蒸汽管道 0.0002m;二、热水管道 0.0005m;三、凝结水及生活热水管道 0.001m;第 6.2.2.条 确定热水热力网主干线管径时,宜采用经济比摩阻。 经济比摩阻数值宜根
26、据工程具体条件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 主干线设计比摩阻可取 40-80pa/m。第 6.2.3 条 热水热力网支干线,支线应按允许压力降确定管径, 但供热介质流速不 应大于3.5ms,同时比摩阻不应大于300pam,对于只连接一个用户热力站的支线, 比摩阻可大于 300pa/m. 。第 6.2.4 条 蒸汽热力介质的最大允许设计流速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过热蒸汽管道1、公称直径大于 200mm 的管道 80M/S2、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的管道 50m/s二、饱和蒸汽管道1、公称直径大于 200mm 的管道 60m/s2、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的管道 35m/s第 6.2.
27、5 条 蒸汽热力网应根据管线起点压力和用户需要压力降,选择管道直径。第 6.2.6 条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管网起点压力应采用技术经济计算确定 的汽轮机最佳抽(排)汽压力。第 6.2.7 条 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蒸汽热力网,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热力网 主干线起点压力宜采用较高值。第 6.2.8 条 蒸汽机热力网凝结水管道设计比摩阻可采用 100pa/m 。第 6.2.9 条 热力网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的比值,可按表推荐的数值取用。 管道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比值表 6.2.9补偿器类型 公称直径( mm) 局部阻力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蒸汽管道 热水及凝结水管道输送干线套筒或波纹管补偿器(
28、带内衬筒) =1200“冂”型补偿器 200-350“冂”型补偿器 400-500“冂”型补偿器 600-1200输配管线套筒或波纹管补偿器(带内衬筒) = = = = = = 半通行管沟 = = = = = = 不通行管沟 - _ = = = = 注:考虑在沟内更换钢管时,人行通道宽度还应不小于管子外径加0.1m。第 7.2.5 条 对于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 500mm 的热力网管宜采用直埋敷设, 当敷设于 地下水位以下时,直埋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水层。第 7.2.6 条 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备和良好的通风。人员在管沟 内工作时,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40C。装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每
29、隔 100m 应设一个事故人孔。 没有蒸汽管道的通行管沟每 隔 200m 宜设一个事故人孔。整体混凝土结构的通行管沟,每隔 200m 宜设一个安装孔。安装孔宽度不小于 0.6m 并应大于管沟内最大一根管外径加 04m,其长度至少应保证6m长的管子进入管沟。 第 7.2.7 条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管道的管沟或检查室外缘,直埋敷设或地上敷设 或地上敷设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建筑的最小水平净距,垂直净距应符合表的规定。第 7.2.8 条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穿越行人过往频繁工区,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 小于2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2m;在不影响交通的地区,应采用
30、低支架,管道保温结构距地面不应小于0.3m。第 7.2.9 条 开式热力网直埋敷设管道,当管径大于 200mm 与污水管道平行敷设时, 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 3m。开式热力网直埋敷设管道,不得穿过垃圾场,墓地等污染地区,与这些地区最小水 平净距应在 30m 以上。第 7.2.10条 管道跨越水面、峡谷地段时,在桥梁主管部门同意的条件下,可在永久 性的公路桥上架设。管道架空跨越通航河流时,应保证航道和净宽与净高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 规定。管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一般情况下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 50 年一遇的最高水位 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全国内河通航标准的规定。 管
31、道架空跨越不通航河流时,一般情况下管道保温结构表面与 50 处一遇的最高水位 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5m。跨越重要河流时,还应符合河道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热力网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其它管线的最小距离 表 7.2.7 建筑物,构筑物或管线名称 与热力网管道最小水平净距( m) 与热力网管道最小垂 直净距( m)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建筑物基础:对于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 - 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力网管道Dg=300 -对于直埋敷设闭式热力网管道-铁道钢轨 钢轨外侧 轨底 电车钢轨 钢轨外侧 轨底铁路、公路路基边坡底脚或边沟的边缘 - 通迅,照明或10 kv以下电力线路的电杆-桥墩(高架桥,栈桥)边缘
32、- 架空管道支架基础边缘 - 高压输电线铁塔基础边缘 35-60KV -110-220KV -通迅电缆管块通迅电缆(直埋) 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 35kv 以下110kv燃气管道对于管沟敷设热力网管道 压力 800kpa对于直埋敷设热力网力管道 压力 300kpa压力 800kpa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地铁电气铁路接触网电杆基础 -乔木(中心) -灌木(中心) -道路路面 -地上敷设热力网管道铁路钢轨 轨外侧 轨顶一般,电气铁路电车钢轨 轨外侧 -公路路面边缘或边沟边缘 轨外侧 -架空输电线路 1KV 以下 导线最大风偏时 热力网管道在下面交叉通过导线最大垂度 时1-1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同上35
33、-11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同上22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同上33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同上500KV 导线最大风偏时 同上 树冠 (到树中不小于) - 公路路面 -注:1、当热力网管道的埋设深度大于建(构)筑物基础深度时,最小水平净距应按 土壤内摩擦角计算确定;2、热力网管道与电缆平行敷设时,电缆处的土壤温度与月平均土壤自然温度比较, 全年任何时候对于电压IOkv的电缆不高出5o C时,可减小表中所列距离;3、在不同深度并列敷设各种管道时,各种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其深度差;4、热力网管道检查室, “冂”型补偿器壁龛与燃气管道最小水平净距不应小于其深 度差;5、在条件不允许时,经有关
34、单位同意,可以减小表中规定的距离。 河度敷设管道必须远离浅滩,锚地,选择在较深的稳定河段。对于一至五级航道河 流,管道(管沟)应敷设在航道底标高 2m 以下,对于其它河流,管道(管沟)应敷 设在河底标高 1m 以下。第 7.2.11 条 热力网管道同河流、 铁路、公路等交叉时应尽量垂直相交。 特殊情况下, 管道与铁路或地下铁路交叉不得小于 6O 度角;管道与河流或公路交叉不得小于 45 度角。第 7.2. 1 2条 地下敷设管道与铁路或不允许开挖的公路交叉,交叉段的一侧留有足够 的抽管检修地段时,可采用套管敷设。第 7.2.13 条 套管敷设时,套管内不宜采用填充式保温,管道保温层与套管间宜留
35、有 不小于 5Omm 的空隙。套管内的管道及其它钢制部件应采取加强防腐处理。第 7.2. 1 4条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和管沟宜设坡度,其坡度不小于。进入建筑物的管 道应坡向干管。地下敷设的管道可不设坡度。第 7.2.15 条 地下敷设热力网管道的覆土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沟盖板或检查室盖板覆土深度不宜小于O.2m;二、当采用不预热的无补偿直埋敷设管道时,其最小覆土深度不应小于表7.2.15 的规定。表 7.2.5 管径( mm) 50-125 150-200 250-300 350-400 450覆土深度( m) 车行道下非车行道第 7.2.16 条 燃气管道不得穿入热力网不通行管沟。当自
36、来水、排水管道或电缆与热 力网管道交叉必须穿入热力网管沟, 应加套管或用厚度小于 100mm 的混凝土防护层 与管沟隔开,同时不得妨碍热力管道的检修及地沟排水。套管应伸出管沟(检查室) 以外,每侧不应小于 1m。第 7.2.17 条 热力网管道与燃气管道交叉且垂直净距小于 300mm 时,燃气管道应加 套管。套管两端应超出管沟 1m 以上。第 7.2.18 条 热力网管道穿过建筑物时,管道穿墙处应封堵严密。第 7.2.19 条 地上敷设的热力网管道同架空输电线或电气化铁路交叉时,管网的金属部分(包括交叉点两侧 5m 范围内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 应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37、 欧姆。第三节 管道材料及连接第 7.3.1 条 城市热力网管道一般采用无缝钢管、钢管卷焊管。管道钢材号应符合表 的规定。管道钢材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第 7.3.2 条 热力网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等需要拆卸的附件连 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对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 200mm 的放气阀,可采用螺纹边 接。第 7.3.3 条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 -5oC 地区,露天敷设的不连续运行的凝结水管道 放水阀门及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低于 -10oC 地区 ,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设备附件均不得 采用灰铸铁制品。热力网管道钢材钢号及适用范围 表 7.3.1钢号 适用范围 钢板厚度A3
38、F、 AY3F Pg=150oC =8mmA3、AY3 Pg=300oC =16mmA3g、 A3R、 20、20g 及低合金钢 可用于本规范适用范围的全部参数 不限城市热力网蒸汽道及室外采暖计算温义低于-30oC地区露天敷设的热水管道,应采用 钢制阀门及附件。第 7.3.4 条 弯头的钢材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厚。焊接弯头宜双面焊接。第 7.3.5 条 钢管焊制三通,支管开孔应进行补强,对于承受干管轴向荷载较大直埋 敷设管道。应考虑三通干管的轴向补强。第 7.3.6 条 热力网管道所用的变径管应采用压制或钢板卷制。其材质应小低于管道 钢材质量。壁厚不小于管道壁厚。第四节 附件与设施第 7.4.
39、1 条 热力网管道干,支线的起点应安装关断阀门。第742条 热水热力网输送干线每隔2000-3000m、输配干线每隔1000-15Oom装设 一个分段阀门。蒸汽热务网可不安装分段阀门。第 7.4.3 条 热水、凝结水管道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 放气装置。第 7.4.4 条 热水、凝结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 装放气装置。热水管道的放水装置应保证一个放水段的排放时间不超过表的规定。热水管道放水时间表 7.4.4管道公称直径( mm) 放水时间( h)Dg 300 2 3Dg350 500 4 6Dg600 5 7注:寒冷地区采用表中规定的放水时
40、间较小值。停热期间供热装置无冻结危险的地 区表中的规定可放宽。第 7.4.5 条 蒸汽管道的低点和垂直升高的管段前应设起动疏和经常疏水装置。同一 坡向的管段,顺坡情况下每隔400 500mm,逆坡时每隔200 300mm应设起动疏水和经常疏水装置。管道中的蒸汽在任何运行工况下均为过热状态时,可不经常疏水装置。第 7.4.6 条 经常疏水装置与管道连接处应设聚集凝结水的短管,短管直径为管道直 径的 1/2 1/3,短管底部设法兰堵板。经常疏水管应连接在短管侧面。第 7.4.7 条 经常疏水装置排出的凝结水,宜排入凝结水管道。第7.4.8条 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350mm的管道上
41、的闸阀应这装旁通阀。旁通阀的直径可按阀门直径的十分之一选用。第 7.4.9 条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600mm 的阀门,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 由远动系统 操作的阀门,其旁通阀亦应采用电动驱动装置。第 7.4.10 条 管径大于 500mm 的热水热力网干管在低点、 垂直升高管段前、 分段阀 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污装装置。第 7.4.11 条 地下敷设管道安装套筒 补偿器、阀门、放水和除污装置等设备附件 时,应设检查室。检查室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净空高度不小于 1.8m;二、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 0.6m;三、干管保温结构表面与检查室地面距离不小于0.6m;四、检查室的人孔直径不小于 07m ,
42、人孔数量不小于两个,并应对角布置。当热水 热力网的检查室只有放气门或检查室净空面积小于 4m2 时,可只设一个人孔;五、检查室内至少设一个集水坑,并应置于人孔下方;六、检查室地面应低于地沟内底不小于0.3m。第 7.4.12条 当检查室内的设备、附件不能从人孔进出时,应在检查室顶板上设安装 孔。安装孔的尺寸和位置应保证检查室最大设备的出入和便于安装。第 7.4.13条 当检查室内装有电动阀门时,应采取措施,保证电动驱动位置安装地点 的空气温度、湿度满足该装置的技术要求。第 7.4.14条 当地下敷设管道只需安放气阀门且埋深很小时,可在地面设检查井口。 放气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
43、操作。第 7.4.15条 中高支架敷设管道,安装阀门、放水、放气、除污装置的地方应设操作 平台。操作平台的尺寸应保证维修人员操作方便。平台周围应设防护栏杆。第 7.4.16条 低架敷设管道上,露天安装的电动阀门,其操作装置和电气部分应安装 防护罩,防止雨水侵入和无关人员触动。高支架敷设管道,安装阀门电动驱动装置 的操作平台上方宜设防雨棚。第 7.4.17条 在跨越河流、峡谷等地段,必要时应沿架空道设检修便桥。检修便桥宽 度不应小于06m ,并应设防护栏杆。第 7.4.18条 地上敷设管道与地下敷设管道连接处,地面不得积水,连接处的地下构 筑物应高出地面 0.3m 以上,管道穿入构筑物的孔洞应采
44、取防止雨水进入措施。第 7.4.19 条 地下敷设管道固定支座的承力结构宜采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可靠的 防腐措施。第 7.4.20条 管道活动支座一般采用滑动支座或刚性吊架。当管道敷设于高支架、悬 臂支架或能行管沟内时,宜采用滚动支座或使用减摩材料的滑动支座。当管道运行时有垂直位移且对邻近支座的荷载影响较大时,应采用弹簧支座或弹簧 吊架。第五节 热补偿第 7.5.1 条 热力网道的温度变形应充分利用管道的转角管段进行地自然补偿。选用 补偿器时,宜根据敷设条件采用维修工作量小和价格较低的补偿器。第 7.5.2 条 采用弯管补偿器或轴向波纹管补偿器时,设计应考虑安装时的冷紧。第 7.5.3 条 当
45、敷设热力网管道的场地狭小,且工作压力不大于时,地下敷设和低支 架敷设的管道,可采用套筒补偿器。采用套筒补偿时,应计算各种安装温度下的补 偿器安装长度,并保证管道在可能出现的最高、 最低温度下、补偿器留有不小于 20mm 的补偿余量。第 7.5.4 条 采用波纹管轴向补偿时,管道上应安装防止波纹管失稳的导向支座。当 采用套筒补偿器、球形补偿器、铰接波纹管补偿器、补偿管段过长,亦应在适当地 点设导向支座。第 7.5.5 条 采用球形补偿器、铰接波纹管补偿器,且补偿管段较长时宜采取减小管 道摩擦力的措施。第 7.5.6 条 当一条管道直接敷设于另一条管道上时,应考虑两管道在最不利运行状 态下热位移不
46、同的影响,防止上面的管道滑落。第 7.5.7条 直埋敷设管道,宜采用无补偿敷设方式。第八章 管道机械强度计算第 8.0.1 条 进行管道机械 强度计算时,供热介质计算参数按下列规定取用:一、蒸汽管道承用锅炉、汽轮机抽(排)汽口、减温减压装置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温 度;二、热水热力网供、回水管道的计算压力均取用循环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循环水 泵与管道最低点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力,计算温度取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热 力网设计温度;三、凝结水管道计算压力取用户凝结水泵最高出口压力加上地形高差产生的静水压 力,计算温度取用户凝结水箱的最高水温;四、管道工作循环最低温度,对于全年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 3
47、0 C,地上敷设 时取15C ,对于只在采暖期运行的管道,地下敷设时取 10C ,地上敷设时取5C。第 8.0.2 条 热力网管道的许用应力、管子壁厚计算,采用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勺方法进行。第 8.0.3 条 地上敷设和地下管沟敷设热力网道的补偿值、作用力和力矩以及应力验算采用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SDGJ6的方法进行。第 8.0.4 条 直埋敷设热力网管道勺补偿值、作用力和力矩计算必须考虑土壤约束作 用的影响。无补偿直埋敷设管道锚固段的轴向温度应力应考虑由于管道少量横向位移和管壁波 纹效应引起的实际应力降低现象,计算时应乘以的土壤约束度系数。
48、直埋敷设管道应力验算仍按现行的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定 SDGJ6 的方法进行。第 8.0.5 条 管道作用于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运行状态,按下列规定计 算:一、固定支座的水平荷载应包括管道由于活动支座摩擦力产生的轴向力、内压力不 平衡力(当安装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时应考虑产生此项荷载的可能) 、补偿器 反力等;二、计算固定支座轴向推力时,应考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水平荷载的抵消作用,考 虑固定支座两侧管道由支座摩擦力、补偿器反力引起的水平荷载抵消时,水平荷载 较小一侧荷载数值应乘以的系数;三、当固定支座承受分支管道引起的侧向水平荷载时,侧向水平荷载按第一款规定 计算,当有双向分支管时,只考虑荷载较大一侧支管的水平荷载。第九章 中继泵站与热力站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中断泵站第三节 民用热力站 第四节 工业热力站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 9.1.1 条 中继泵应尽量靠近设泵站的热力网管。热力站应量靠近供热范围的负荷 中心。第 9.1.2 条 中继泵站、热力站应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当中继站、热力站设备的噪 声较高时, 应加大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 使周围建筑物处的噪声符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武汉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及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
- 购买课件分享教学课件
- 高二物理全套教案(上学期)人教大纲版,从第16单元到第31单元成套
- DB11T 1080-2014 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现抹轻质砂浆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便鞋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婴儿服装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护肤药剂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和泉PLC编程软件
- 江南大学钢结构设计期末复习题考题附答案
- 中学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 《Flash CC动画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最全最新
- (完整版)师说写作素材
- 高喷防渗技术交底
- 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
-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报告.doc
- 大班语言《风在哪里》ppt课件[共12页]
- 吊装令(统一格式)
- 齿轮的齿形齿向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