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教育简论_第1页
高校创新教育简论_第2页
高校创新教育简论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创新教育简论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的,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最终以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模式应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改变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校应将创新教育作为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加以对待,通过对教育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较为深刻的变革,从整体上形成一种在过程和结果上都具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日渐形成一套具有固定行为特征的教育表达方式。   

2、0;                  3.3教育过程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育的创新,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采用所学原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意识到自己在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灌输知识,自觉形成强烈的创新意愿和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智能。其次,教师要重视求异思维。创新是指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事物的过程。求异是创新的本质。

3、在创新性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体现出求异精神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用。关于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应大胆地标新立异,同时注重思维的综合性。创新性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而作为创新能力核心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强调一种,忽略其它,思维培养的片面性会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在创新性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又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既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又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既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又要培养聚合思维能力。3.4改革课程教材体系。创新,要么是与现有知识内容不一样,要么是在现

4、有知识体系与框架之外生长。这意味着,它常常是不合现有规范的,甚至是不合常理的。也意味着,现有的课程与专业不可能涵盖这些创新,甚至可能阻碍创新。因此,应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给学生留下广泛的思维空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各校实际,鼓励和形成教师的个性教学与特色教学。各校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的不同层次与特点,明确自己的定位,形成自己的特色,走特色教育之路。3.5教育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教学方法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贯穿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纽带。为了使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

5、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改进“注入式”、“填鸭式”和“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发扬以启发、引导、教与学的交流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要相互促进。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式方法的总和;教学手段是指教学活动中用于传递教学信息的各种器材或物理载体。近几年,高校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这在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授课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节省师资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以资源为主,如何让

6、学生获得丰富的资源,高效地利用资源,让学生自主地从资源中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传递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比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总之,为了实现创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也应现代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究、质疑、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自我。参考文献:黄清世,周传喜,肖志宏.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4):75-76.王

7、元钊.浅谈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报,2010,24(2):59-62.3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95-97.4宋晨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理工高教究,2006,25(6):47-49.5徐循,何增强.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3.6李思熳.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思J.人力资源管理,2010,(3):70-72.7杨文杰,孙秉秀,郎爱华.改革教学方法,推进教育创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02-10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