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糊,精确,浅谈模糊思想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导读:该模糊时则必要精确,该精确时能模糊,效果适得其反,在教学中能正确使用模糊思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中学)
2、;
3、;
4、; 模糊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模糊是绝对的,客观有着的,而精确是相对的,是模糊范畴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当模糊达到一定精确度时,模糊就转化为精确,达不到一定精确度,精确也就成为模糊。而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随着人的认识由浅到深
5、,由模糊到清晰而不断进展的,体现在以宏观到微观,以定性到定量,以不精确到逐步精确。现在化学这门学科已包含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它是复杂的,在不断地被革新、探讨、拓展,并且还有很多领域我们无法预测,因此很多理由只能依靠模糊思想来解决才比较客观。 一、模糊思想在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一般认为课备得越仔细、越精细,课就能上得越成功,但事实上却是相反:有的老师课备得井井有条,备课笔记的内容一字不漏地都在整堂课上演示了,但课堂效果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师中经常可以听到:“我课备得越完美,上起来就是缺乏激情。”这
6、是因为上课的过程是由师生双方所共同决定的,并非是教师一厢情愿就可完成的。备课越完整,则上课全被你一方制约着,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余地和弹性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指出: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讨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经验学习的气氛。所以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上就应模糊处理一下,在备课过程中留下足够的拓展空间,然后在创设了这样的环境之下 ,学生就能更好地求异革新。 二、模糊思想在教学语言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主要是使用不能严格划定范围的词语,如高和低、热和冷、浓和稀、难和易、深和
7、浅。它具有凝炼、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 对于描述反应现象、物质的物理性质,这些感性基础上的理由,运用模糊思想则能更好地体现其直观生动的形象。如描述氯气的毒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的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若改为氯气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这样就更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因为一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都有毒; 对于化学量的修饰时,无法或没有必要知道严格界限则用模糊语言。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反应速率、酸碱性、热稳定性、活泼性、氧化还原性等;对于溶液颜色理由常用模糊语言。如溶液颜色与浓度有关,当
8、未指明浓度时,对溶液的颜色就不能机械记忆,如高一卤素中CuCl2的颜色,观察到出现蓝、绿、蓝绿等不同颜色。卤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特别是溴水和碘水,随浓度不同可能出现各种颜色;对于溶液的浓度理由,高中经常接触硫酸和硝酸。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性质,而稀硫酸没有,但多大浓度为浓稀的界限,却不容易确定,只能定性处理。硝酸随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浓度界限也不易确定,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还在不断变化。 有机中的定位效应不能过分强调产物的类别,因为有机反应一般副反应比较多,在这里只能用模糊语言。如:它的卤代反应只能说以邻对位为主,
9、而不能说只有邻对位,因为实际反应中间位也有只是量很少罢了。 三、模糊思想在教学信息中的运用 教材内容有时给人的印象是书上的论述是完美的,让人觉得是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这样学生容易将其当做万能的教条,认为无需加以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人为强调过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机械,不易形成怀疑批判精神,即缺乏革新精神,一旦升入高一级学校,发现原来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些论述不灵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们未看到任一论述的进展性与一定适用范围,太习惯于按步就班,于是当发现不能绝对化时,就认为化学毫无定规无法学习,于是便转向
10、死记硬背,而不能辨证地、动态地看待理由。所以在化学中在输出信息时既要有清晰的,又要有模糊的。当然,模糊并不是讲得含混不清,而是“引而不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以而更好地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初高中、中学与大学内容的衍接。 1、初中与高中内容衍接中的理由。学生不理解工业上为什么可用Na制K(Na+KClNaCl+K),在学生看来,K比Na活泼,按理应是K置换出Na,Na不可能置换出K。再如,强酸制弱酸原理的运用,初中学习时,认为此规律是一陈不变的,到高一学习了硫一章后,对于反应H2S+CuSO4=CuS+H2SO4为什么可以发生就不理解
11、。这两个例子究其理由是头脑中只死记硬背某些判断依据,没有用进展的观点来看待理由。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强调过死,使学生误以为它们是绝对正确的判据,而在此中应该运用模糊思想。 2、高中与大学内容衍接中的理由。硝酸浓稀与氧化 性强弱联系的理由,中学教师常以反应快慢来解释此理由,这实际是错误的。因为进入大学可知:反应快慢是动力学理由,而氧化剂还原剂强弱与电极电势有关,是热力学理由。在实际反应中主要考虑热力学因素,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动力学因素,故需要模糊思想来处理。可见需要模糊的绝不要过于精确,否则反而易造成学生的认识误区。象发散性理由的设计,开放性题目的设
12、置,这些都体现了处理化学理由的一种模糊思想。 对于酸碱的分类理由,有多种论述,在中学中学习的只是酸碱分类的一种论述,它对于象NH4+是酸CO32-是碱就不适用了,但运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酸碱质子论述: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则就适用了。 所以,在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运用模糊思想是普遍有着的,在处理时应把握好尺度,该模糊时则没有必要精确,该精确时就不能模糊,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如果能正确使用模糊思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中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 造型的表现力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 智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实施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1.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 Module 1(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外研版(一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宫颈癌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公关基础知识培训
-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现在完成时(2)(教案)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会计小助理》教学设计
- 规模养殖场十项管理制度
- 2025航天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中考英语热点话题阅读《哪吒2魔童闹海》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疟疾2025培训课件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版)解读课件
- 双溪村移民安置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 2025年度打印机销售与升级改造合同模板4篇
- 2025年国家电投所属国核铀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生打架班会课件
- 参展商服务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