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搞_第1页
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搞_第2页
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搞_第3页
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搞_第4页
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生产上岗前培训讲义稿第一讲:当前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经济政策。第一节、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绐理”“安全第一”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进度相冲突时,必须首先保证安全。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生产。“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已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人管、法治、技防多管齐下,安全生产齐抓共

2、管。 “安”三者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坚持预防为主,才能减少事故、消灭隐患,才能做到安全生产。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法律、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安全生产法共7章97条;五项基本原则;规定了七项基本法律制度。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安全生产法的核心内容,该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要求如下规定共12点: 、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基本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投入的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机构的设置及安全

3、管理人员的配备;、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的资格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对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的特殊资质要求;、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要求以及对危险性较大的行业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特殊要求;、对设施、设备、生产场所、工艺的安全要求;、对危险物品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危险性作业的特殊要求; . 、对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物别规定;. 、对生产经营单位发包、出租的特别规定以及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对主要负责人的要求等。安全生产法对相关责任人的职责及能力要求规定如下:1、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

4、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3、 安全生产管理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验员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其修正

5、案1、 对于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将处以5年以上有期徒刑。2、 安全生产设施或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雇主和法定代表人)的责任。3、 对于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谎报事故的情况,从而贻误了事故抢救时机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处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教材P6-71、 2、3、4、5、6、7、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

6、准。订报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8、 9、 10、 11、 12、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其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教材P7-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教材P9-11消防法明确规定: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2、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安全

7、职责: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 、 、 、 、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教材P11职业病防治法的目的

8、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职业病防治法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过程中职业病的防治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与治疗及保障有以下规定:1、 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二、行政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教材P1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明确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事故发

9、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当于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工伤保险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三、部门规章、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教材P18-19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指出: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11651)和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应当按规定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3、 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

10、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报废等管理制度。5、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防护用品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6、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岗作业。7、 生产经营8、 生产经营单位培训规定教材P19其目的是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

11、故,减轻职业危害。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P21是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规定如下:1、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2、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安全生产违法行

12、为行政处罚办法P22-23、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P23-2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P25-26 该办法规定如下:1、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2、 对于某一种类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3、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点工作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担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技能。5、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活动

13、,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岗位应急置方案。6、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7、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预案启动情况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早报管理办法P26-2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P27-28 内容如下:1、 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

14、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特种作业的范围由特种作业目录规定。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2、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3、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审档案,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检查工作。4、 5、 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以下的罚款。6、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7、 、安全

15、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适用规则(试行)P28-30四、国家标准P30-321、 设计、管理类标准2、 安全生产设备、工具类标准3、 生产工艺安全卫生标准4、 防护用品类标准五、行业标准P32第三节、安全生产经济政策P33-41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P33、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2、 加大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投入3、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法制4、 建立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5、 加强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6、 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7、 依法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8、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制度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P36-40、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

16、为 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企业要经常性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3 、强化生产过程管理的领导责任4、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5、 加强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强化企业

17、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按规定配备安全技术人员,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发生事故的,依法追究责任。6、 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要包括安全监控设施和瓦斯等有害气体、防尘、排水、防火、防爆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完善企业应急预案 企业应急预案要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并

18、定期进行演练。赋予企业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因撤离不及时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要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9 、加大安全专项投入10 、提高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11 、加快产业重组步伐12 、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追究力度13 、加大对事故企业的处罚力度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节、安全生产法律制度P41-44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P41二、 安全生产保障制度P4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

19、事生产经营活动。这项制度要求如下:1、 生产经营单位要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要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保障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2、 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3、 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要符合“三同时”的要求。4、 对危险性较大的建设项目要进行安全认证和评价。5、 安全设备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的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层内,并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6、 生产经营场所的员工宿舍应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7、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

20、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生产活动经费。三、 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P42四、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P42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要按照按规定立即如实报告有关政府管理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产安全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隐瞒不报。 发生了生产安全事故要按规定进行调查处理,对事故处理必须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和性质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五、 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P43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

21、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认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由培训机构发给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七、 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试一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第二讲、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基础第一节、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P46-47一、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二、 现代安

22、全管理的原则P47-49法制原则预防原则监督原则教育原则全面原则三、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P49-55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P55-63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按照岗位、职能、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各级负责人、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要将企业、部门或单位的全部安全生产责任逐项分解,逐能落实到各岗位。二、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P56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保证职工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乃至工厂财产安全的前提。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包括

23、领导干部安全教育、企业管理人员安全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教育、新工人的入厂三级(工厂、车间、班组或岗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工人教育、调换岗位工人安全教育、复工安全教育、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投产前的安全教育、职工经常性安全教育、外来人员和临时来厂工作人员安全教育等。三、 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要涵盖从进入操作现场、操作准备到操作结束和离开操作现场全过程的各个操作环节。要分别制定各工种的岗位操作规程,明确各工种、岗位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操作程序和标准,明确违反操作程序和标准可能导致的危险。四、 安全检查制度1、 明确安全检查的范围、负责检查的人员。2、 明确安全检查方式及检查周。3

24、、 明确安全检查内容以及检查记录保存时限。4、 明确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处理原则、对事故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及复查要求等内容。五、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企业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严格考核各车间、部门、班组、个人的落实情况。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违章操作者按情节轻重给予惩罚。情节较轻者,应责成责任人写书面检查,或采取通报批评、罚款、停工、学习、辞退等办法予以处罚;情节较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伤亡事故者,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六、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P571、 明确隐患的登记、处理、落实整改和复查责任人。2、 明确整改的具体要求。一般采用当场整改、限期整改、停业整改等方式。3

25、、 整改后要及时进行复查验收,凡复查不合格的一律不准开工生产。七、 重大危险源管理、检测和评估制度P58 应在对企业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重大危险源的部门及其职责范围;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八、 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P58九、 值班管理制度1、 各企业每天必须安排除门卫以外的管理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2、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全厂的安全、防火、保卫工作进行检查,确保企业物资进出有证

26、件、无走漏现象;晚间要加强巡逻,防止被盗事件发生。3、 值班人员遇重大、紧急事件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或企业领导报告。值班人员要按时交接班,交班要有详细记录、签名。十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P59 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浓度的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内容。 十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 明确适用范围,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职责范围,消防(防火)管理组织机构。2、 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组建义务消防组织,建立消防档案内容,明确消防检查要求。3、 明确对生产和储存场所防火的基本要求。4、 明确消防器材种类、数量和配置地点要求,以及维护保养方工式、方法。十三、防火用品(具)管理制度 劳

27、动防护用品是劳动者在生产过和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的个人随身穿戴的用品,简称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来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1、 明确适用范围及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职责范围。2、 明确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和要求,劳动保护用品的种类应与作业项目相适应,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对象、发放周期。从事制、装、筑药竺高粉尘工序的操作人员,其防护用品应具备下列条件:、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应符合国家标准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的要求。、 穿戴紧口长袖长裤工作服、拖帽、布袜,尽量减少身体的裸露部分,衣着简单易脱。防护用品必须用防

28、静电材质制成。3、 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检查的要求,明确劳动保护用品失效、报废要求。4、 明确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不得穿拖鞋、高跟鞋、钉底鞋和易发生静电积累、易燃的化纤服,以及带钢铁制品的发夹、纽扣、剪刀、锁链等物品进入危险生产场所。十四、设备维护管理制度1、 明确适用范围及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职责范围。2、 建立设备档案。3、 明确设备的定期检查要求。4、 明确设备的维护应达到的要求。5、 设备故障的处理原则或程序,明确设备检修的基本要求、安全注意事项、验收中应注意的问题。6、 明确设备报废的规定。7、 明确外来人员进厂修理时,有关车间主任应先介绍有关情况和安全注意事项后

29、再进行修理的规定。十五、用电管理制度1、 明确适用范围及有关部门、责任人的职责范围。2、 明确对用电设备环境的要求及用电设备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 明确对各种类别危险场中的电气设备的特殊要求。4、 明确电气设备日常维护中应注意的问题。5、 严禁在危险场所架设临时性电气设施等。6、 电工必须持有特殊工种许可证方可上岗操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配电线路安装设计规定。7、 安装和修理电器设备时,禁止带电作业。十六、厂内交通管理制度P61十七、安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P62 建立安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就是要对安全档案管理的内容、管理的要求及管理的部门、管理人员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安全卫生档案包括工伤事故档案

30、、安全教育档案、安全检查记录档案、违章记录档案、安全奖惩档案、隐患及整改记录、安全例会记录档案、安措项目档案及“三同时”项目档案、特种设备及危险设备档案、特种作业及危险作业人员档案、防护用品及防暑降温用品发放档案、防火档案、安全管理图表。 十八、密秘空间作业制度P62第三节、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P63一、 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 安全生产法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在第十七条中进一步规定了主要负责人的具体职责。这是一次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在法律中予以明确。1、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2、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

31、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5、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7、 提供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主要负责人要对必须投入的资金不足负责。二、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P641、 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在单位和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企业的安全管理、监督工作。2、 负责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新入厂职工的厂级安全教育;归口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办好安全教育室,制定班组安全

32、活动计划,对领导参加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3、 组织制定、修订本企业职工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4、 组织安全大检查。执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协助和督促有关部门对查出的隐患制定防范措施,检查监督隐患整改工作的完成情况。5、 参加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技措工程的“三同时”监督,使其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要求。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搞好安技装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6、 会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大机组安全监督工作。负责本专业特殊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7、 深入现场监督检查,督促并协助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作业。遇有危险安

33、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8、 负责各类事故汇总、统计上报工作,主管人身伤亡、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各类报总公司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工伤鉴定,发生重大事故,组织到总公司汇报。9、 按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制定职工劳保用品、保健食品和防暑降温饮料的发放标准,并督促检查有关部门按规定及时发放和合理使用。10、 负责对企业各单位安全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在安全生产中有贡献者或事故责任者,提出奖惩意见。会同工会等部门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竟赛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开展安全技术研究,推广安全生产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及现代安全管理办法。第三讲、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第一节、 作业

34、现场6S管理一、6S管理的概念 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地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内容。6S活动的目标就是要为职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 6S的作用:一是提升企业形象,提升职工归属感,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会使顾客产生信赖感,吸引客户、合作伙伴、官员、社会团体来观摩,会成为学习的榜样。人变成有素养的职工,职工有成就感、满足感,易产生改善的意愿。二是能够减少浪费,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可以减少资金、人员、场所、效率、成本等方面的浪费,各种区域清晰明了,通道明确、畅通,不会到处随意摆放物品,一目了然的工作场所,好的

35、工作气氛,有素养的工作伙伴,物品摆放有序,能够为安全生产提出来供良好保障。(一) 整理P67对生产场所的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区分开,并清除不需要的物品。整理的目的P67-68 腾出空间,防止误用、误送,创造清爽的工作场所。实施要领P68-69(二) 整顿P69就是把需要的物品以适当的方式方在合式的位置,以便使用。 整顿的目的:是减少寻找的时间的浪费,使工作场所清楚明了,工作环境整整齐齐,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实施的要领P69-70 整顿在实施时应明确“三要素”原则,即明确物品的放置场所、放置方法和做好标示。同时应明确“三定”原则,即物品要做到定点、定容、定量放置。安全通道上任何时候都绝不允许存放

36、物品。(三) 清扫P71清扫就是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亮净亮丽。清扫的目的P71 清扫是为了保持令人心情愉快、干净亮丽的环境,减少脏污对品质的影响,减少工业伤害事故。 清扫实施要领P711、 建立清扫责任区(室内、室外)。2、 执行例行扫除,清理脏污。3、 调查污染源,登记在册,采取措施予以杜绝或隔离4、 建立各部位清扫标准,作为作业规范,要求清扫时按标准执行。(四) 清洁P72 清洁就是前面的3S(整理、整顿、清扫)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 清洁的目的 在于维持前面的3S成果。清洁实施要领P72-73 (五) 素养P73 素养是指人人养成好

37、的习惯,依规定行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提高素养的目的P73 在于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职工,营造团体精神。 素养推行要领(六) 安全P73 安全是指安全发展,以人为本;消除隐患,排除险情,消灭不安全行为,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安全的目的 安全是现场管理的前提和决定因素,目的是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减少经济损失。 安全推行要领1、 电源开关、风扇、灯管损坏及时报修。2、 物品堆放、悬挂、安装、设置不存在危险状况。3、 特殊岗位无上岗证严禁上岗。4、 正在维修或修理设备贴上标识。5、 危险物品、区域、设备、仪表特别提出来示。6S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理是整顿的基础,整顿又是整

38、理的巩固,清扫是显现整理、整顿的效果,而通过清洁和素养,则使企业规范化,形成一个所谓整体的改善气氛。而安全则是实施以上5个S的根本保证。二、6S管理推行步骤P74第二节、作业现场物料和工、器具定置管理P76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进行科学分析研究,通过6S活动,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科学管理方法。一、 作业现场定置管理二、 工、器具、工件,材料摆放要求三、 定置管理实施标准P79 有图必有物,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有挂牌,有牌必分类;按图定置,按类存放,账物一致。四、 定置管理的检查与考核P80为了使管理工作能持之以恒,必须建立定置管理的检查、考核制度和奖

39、惩制度,实现定置管理的长期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第二节、 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安全管理P80-97 机器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机器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这对机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车间班组负责人对设备的设施的安全承担着管理责任。一、设备的安全选购与使用管理、设备选购过程的安全管理 在选购过程中控制机器设备的质量是防止设备因设计缺陷而造成事故的首要方法。设备选型除了要满足技术方案要求外,还应满足设备本质安全要求。 设备安全管理的角度,应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 设备具有完备的安全技术措施P812、 设备使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性能3、 设备具有良好的

40、稳定性4、 设备的操纵器、信号和显示器应满足安全要求并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5、 安全防护装置P826、 设备、设施布局标准要求P82-832 、设备使用前的安全管理P83主要包括:建立设备管理制度、作业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等。1、 建立设备管理制度1、 岗位责任制。设备使用维护工作必须严格贯彻岗位责任制,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安全状态,为生产经营单位创造有利的条件。2、 定人定机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定人定机制度,能更好的落实岗位责任制。3、 操作证制度。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必须经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试及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操作证由生产经营单位专门管理部门统

41、一发放,禁止转借。特殊工种操作工须经培训取得特殊工种操作后方能上岗。考试不合格,取消操作证,调离原岗位。4、 安全检查、检验制度。设备运行安全检查可全面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安全状况的变化及磨损情况,及时查明和消除设备隐患,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改,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5、 维修保养制度。建立维护保养制度,根据零部件磨损规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作业,避免运行中发生故障、事故。6、 交接班制度。建立设备交接班手续,能为设备故障的动态分析和生产情况提供准确、有效、可靠的依据。如设备安全检制度、维护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2、 设备的安全操作

42、规程3、 设备润滑卡片4、 其他技术文件、操作人员培训 、新上岗人员。与“三级”安全教育的岗位安全教育相结合,主要要求与内容包括以下几种:、 各种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 本岗位使用设备的性能、结构、技术规范。、 设备的操作方法、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知识;、 异常情况处理常识。、使作新设备的从业人员。除了掌握上述中所列内容以外,从业人员对于新设备还应了解或掌握以下内容:、 新设备的结构、性能;、 设备的危险部位及防护措施。 、设备使用安全管理1、 设备使用守则 设备操作人员要求做到“三好”、“四会”、“四项基本原则要求”、“五项纪律”和“润滑五定”。 、“三好”、 管好;、用好;、养好

43、。、“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对设备及其周围工作场地的“四项基本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五项纪律”、 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保持设备整洁,润滑良好。、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随机附件、工具、文件齐全。、 发生故障,立即排除或报告。、“润滑五定”、 定点;、定时;、定质;、定量;、定人。2、 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程1、 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编制原则和依据 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的制定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其内容要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程序一致。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根据是国

44、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2、 设备运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 设备安全运行管理规程,管理规程主要是对设备使用过程的维修保养、安全检查、安全检测、档案管理等的规定。、 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要求,安全技术要求是对设备应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所作的规定。、 设备运行操作规程,运行操作过程规程是对操作程试序、过程安全要求的规定,是岗位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的核心。3、 设备安全运行操作规程的通用要求P87、 开动设备、接通电源以前应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各种手柄位置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可靠。、 开动设备前首先检查油池、油箱中的油量是否充足,油路是否畅通,并按润滑图表卡片进行润滑工作。、

45、变速时各变速手柄必须转换到指定的位置。、 、 、 要经常保持润滑工具及润滑系统的清洁,不得敝开油箱、油眼盖,以免灰尘、铁屑等物进入。、 、 设备外露基准面或滑动面上不准放工具、产品等,以免碰伤影响设备精度。、 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 采用自动控制时,首先要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 设备运行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并应经常注要各部位有无异常(异音、异味、发热、振动等),发现故障要停止操作,及时排除。凡属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工人排除。、 操作者离开设备时,或装卸工件,对设备进行调整、清洗或润滑时,都应停止并切断电源。、 不得随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

46、 调整或维修设备时,要正确使用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拆。、 人员思想要集中,穿戴要符合安全要求,站立位置要安全。、 特殊危险场所的安全要求等。二、设备设施的维护安全管理 、设备维护安全生产责任制标准1、 安全教育1、 认真学习安全规程。2、 积极参加安全教育活动。3、 有学习体会和活动记录。4、 没有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2、 安全要求1、 上岗前穿戴好防护用品。2、 不带火种进入工作现场。3、 不吸烟。4、 上岗前不喝酒。5、 不在现场打闹。3、 操作要求1、 牢记生产中的每个不安全部位和因素并有防范措施。2、 严格按规程操作。4、 检修要求、。、3、 检修点要有一名操作工配合。4、

47、 5、 检修后验收合格。5、 器材要求1、 消防器材完好。2、 灭火器材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6、 巡回检查要求P91、岗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标准P91第三节、 企业班组安全培训P100对新员工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岗前“三级”(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安全教育培训。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本组织,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长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一线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规范作业行为,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进一步强化企业班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48、,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班组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本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作业条件与环境改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作业理场安全标准化;现场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互救;本企业、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班组长责任和作用;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班组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经过相应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已在上岗的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班组其他员工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建立培训档案,各企业或培训机构要建立班组长安

49、全培训档案,对班组长考核情况实行单位与个人签字管理,真实记录培训内容、技能训练科目、培训时间、培训学时及考核情况等。第四讲、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节、 消防安全管理一、 消防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和原则消防是预防和扑火灾的总称。它的任务是“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1、 消防工作方针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建立单位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主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2、 企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P1081、

50、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职责P108-1092、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消防管理职责P1093、 火灾事故安全管理P110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企业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内容P111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演练。第二节、灭火方法和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一切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物质燃烧条件,阻止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同时存在、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一、灭火的基本方法1、冷却法灭火2、窒息法灭火3、隔离法灭火4、抑制法灭火二、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水型灭火器2、化学泡沫灭火器3、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C干粉

51、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4、卤代烷灭火器5、二氧化碳灭火器第三节、火灾现场处置和火灾疏散逃生P120-134一、 发生火灾时现场处置原则在场灭火人员遇到火灾时,要遵循发现起火立即报警,救人第一,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选用灭火剂和灭火方法。二、扑救初起火灾三、火场逃生的基本方法、自救P124-127、互救P127-128四、火灾现场的紧急疏散五、火场救人的方法第五讲、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第一节、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P135一、机械伤害类型、绞伤;、物体打击;、压伤;、砸伤;、挤伤;、烫伤;、刺割伤。二、机械伤害原因P136-1371、机械不安全状况P1

52、362、操作者不安全的行为3、管理上的因素三、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半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以及时雨脚踏开关等应符合要求。、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

53、本操作守则P139-140 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的安全守则为:1、 工作前要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2、 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3、 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看紧固的物件是否由于振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4、 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5、 机械安全设备装备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绝不能将其拆掉不使用。6、 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7、 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尽可能物等

54、。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8、 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9、 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五、典型机械设备的危险和防护P140第二节、电气安全事故及其预防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触电事故分类、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分为直接和间接触电。、电伤: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方式、单向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二、防触电安全技术、直接接触预防技术1、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起来。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交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要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栅栏、遮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3、间距: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持技术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