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1.gif)
![微通道换热器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2.gif)
![微通道换热器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3.gif)
![微通道换热器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4.gif)
![微通道换热器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3/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07c16925-e9c9-49a5-89ff-47a9430e7c0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一、微通道的发展史二、微通道的结构特点及优化加工三、国内外微结构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四、微通道换热器的举例应用微通道的发展史 所谓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借助特殊微加工技术以固体基质制造的可用于进行热传递的三维结构单元。 通常含有将水力当量直径小于1mm换热器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微通道的发展史工程背景: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工程背景: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传热问题。微通道的发展史该结构有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构成,其换热过程为在底面加上的热量经过通道壁传至通道内。微通道的结构特点一、微通道的流动特性 由于微通道换热器特征尺度在微米到亚微米尺度范围
2、内,使它不仅涉及空间尺度的微小化,还涉及更为复杂的尺度效应。 1、微尺度效应 2、入口段效应微通道的流动特性1、微尺度效应 对于气体单相流动,当通道直径当量小于200m时,流动和传热将受到气体的稀薄效应影响。 对于液体单相流动,微通道直径为381m时,宏观理论公式已经不适用于微通道摩阻及努塞尔尔数不能按传统宏观理论公式来计算。 对于两相流,微尺度通道内界面现象表面张力的影响显著,导致流型分布及转换准则发生变化。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流动中不存在非球形泡沫。表面张力对微流动的影响一般表现在两相微流动的初始阶段,随着混合程度的增加以及同壁面的接触角增加,其影响程度在逐步减小。微通道的流动特性2、入口
3、段效应微电子器件尺寸一般都很小,集成在这些元件上的微通道长度也就很小。这样一来,在当量直径不太大的情况下,流动趋于充分发展状态,入口段效应对工质流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微通道的流动特性二、微通道中流体的换热特性 微通道对流换热不同于宏观通道的换热机理。受通道形状、壁面粗糙度、流体品质、表面过热量、分子平均自由程与通道尺寸之比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微通道换热呈现出一些特殊的特点。1、换热效率随热导率的变化趋势2、流量对于换热效率的影响3、微通道加工材质的选择4、临界热流密度5、入口段效应微通道的优化加工 微通道结构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发展。常规微通道,包括圆形、矩形、V形、梯形、双梯形等截面形状以及目前
4、的一种基于热边界层中断技术的交错结构,微通道内流量分配不均、分布均匀性差、局部散热不佳成为二维微通道面临的难题。 三维结构常见的有树状分形结构、双层树状网络、T形树状分形流体网络、仿哺乳动物呼吸系统树状分形微管道结构和仿蜂巢结构的分形网络。微通道的优化加工三维通道的加工制造技术:1. 光刻电镀(LIGA)技术2. 准分子激光微细加工技术3. 双光子聚合(TPP)加工技术 随着加工制造技术的发展, 目前已实现了一些复杂的机械表面。但从当前国际微型机械产品的生产来看, 三维复杂微成形在技术上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正在积极开发新型的、更有效的微加工和微成形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Robert J.Kee
5、等人研究了一种陶瓷制成的逆流微通道换热器,由四层微通道组成,总体尺寸类似于手掌大小。包括2层热流微通道以及2层冷流微通道。其中冷流层与热流层之间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并且板面上具有增加流体扰动的微通道新型设计,充分实现了热流与冷流的交错流动以及增加换热面积,实现尽可能大的换热效率。国外研究现状 J.JBrandner等人提到的微结构换热器是指包括微槽道(逆流和交错流等),微型柱(包括对称以及不对称)等微结构的换热器,并对不同的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其中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微结构的特征尺寸、几何形状、排列方式、流体的状态(层流或者紊流)以及流量大小等。 Robert Nacke提到了一种交错流换热
6、器,带有槽型或者平行的间断翅片微结构阵列,通过冷却水来对热空气进行冷却换热,发现蛇形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比相同长度下普通直通道换热器的效率提高了20%左右。国外研究现状 Thomas Fend提到了一种圆筒型微换热器,在圆柱筒内部开有多层微尺度的热流道以及冷流道,相互分层间隔充分实现换热,且热流道与冷流道相互垂直形成交错流,此微型换热器具有995m2/m3的比表面积,工作温度至少可以达到950。国内研究现状 北京化工大学提出了一种以金属基底为导热单元,以具有微结构的聚合物材料为散热单元的新型复合微结构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微通道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 主要集中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其原因主要考
7、虑到CO2的蒸汽密度高,比热和容积制冷量较大,充注量较小及较高的操作压力适合开发小管径的换热器。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 微通道在热泵空调 目前微通道换热器仅用作单冷空调器冷凝器。微通道换热器用作热泵蒸发器,主要受到翅片表面凝结水排除问题的困扰。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 微通道在压缩机中的应用 在工业冷冻冷藏领域,压缩冷凝机组的换热器仍为管翅式换热器,系统的能效比不高,整个行业的能源浪费严重。将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压缩冷凝机组,不仅能提高机组的能效比,增强产品竞争力,也能节约工业冷冻能耗,促进制冷空调行业节能。结束语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质量轻、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它在微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化学生物工程、材料科学、高温超导体的冷却、薄膜沉积中的热控制、强激光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下载
- 直播劳务的合同
- 图书销售合同
- 商铺转让租赁合同范本
-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技能培训课程
- 鱼种产品购销合同书样本年
- 2025合同模板修缮修理合同范本
- 隧洞施工合同范本
- 装修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购房协议合同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压千斤顶
- 《消防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
- 游泳馆安全隐患排查
- 《媒介社会学》课件
- 2022-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真题)
-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
- 编本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