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 目录:一.概述.1二.原理.2三主流技术.3四.转换装置.5五.市场需求.9六.应用实例.10七.发展动向.13一概述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
2、外露。1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2007年6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的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组把共振运用到电磁波的传输上而成功“抓住”了电磁波。他们利用铜制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一团线圈附在传送电力方,另一团在接受电力方。当传送方送出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后,经过电磁场扩散到接受方,电力就实现了无线传导。这项被他们称为“无线电力”的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已经能成功为一个两米外的60瓦灯泡供电。这项技术的最远输电距离还只能达到2.7米,但研究者相信,电源已经可以在这范围内为电池充电。而且只需要安装一个电源,就可以为整个屋里的电器供电。2 原理电磁感应式充电初级线圈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次
3、级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垫解决方案就采用了电磁感应,事实上,电磁感应解决方案在技术实现上并无太多神秘感,中国本土的比亚迪公司,早在2005年12月申请的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专利,就使用了电磁感应技术。磁场共振充电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或者说在一个特定的频率上共振,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是目前正在研究的一种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教授Marin Soljacic带领的研究团队利用该技术点亮了两米外的一盏60瓦灯泡,并将其取名为WiTricity。该实验中使用的线圈直径达到50cm,还无法实现商用
4、化,如果要缩小线圈尺寸,接收功率自然也会下降。无线电波式充电这是发展较为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机,主要有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组成,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作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种方式只需一个安装在墙身插头的发送器,以及可以安装在任何低电压产品的“蚊型”接收器。3 主流技术1、Qi标准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其次,它攻克了无
5、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市场比较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而Qi采用了目前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公司已经站在了无线充电行业的最前沿。据悉,Qi在中国的应用产品主要是手机,这是第一个阶段,以后将发展运用到不同类别或更高功率的数码产品中。2、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是由Duracell Powermat公司发起的,而该公司则是由宝洁与无线充电技术公司Powerm
6、at合资经营,拥有比较出色的综合实力。除此以外,Powermat还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的支持成员之一。已经有AT&T、Google和星巴克三家公司加盟了PMA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缩写)。PMA联盟致力于为符合IEEE协会标准的手机和电子设备,打造无线供电标准,在无线充电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Duracell Powermat公司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采用的就是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WiCC比SD卡大一圈,内部嵌入了用于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的线圈和电极等组件,卡片的厚度较薄,插入现有智能
7、手机电池旁边即可利用,利用该卡片可使很多便携终端轻松支持非接触充电。3、A4WP标准A4WP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标准的简称,由美国高通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以及前面提到的Powermat公司共同创建的无线充电联盟创建。该联盟还包括Ever Win Industries、Gill Industries、Peiker Acustic和SK Telecom等成员,目标是为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在内的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设立技术标准和行业对话机制。24、iNPOFi技术iNPOFi(“invisible power field”,即“不可见的能量场”)无线充电是
8、一种新的无线充电技术。其无线充电系列产品采用智能电传输无线充电技术,具备无辐射、高电能转化效率、热效应微弱等特性。iNPOFi智能无辐射技术与现有其他的无线充电技术相比,iNPOFi没有辐射,采用电场脉冲模式,不产生任何辐射,中国泰尔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辐射增加值近乎零。 在高效方面,泰尔试验室还测定,该技术的产品,充电传输效率高达90%以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无线充电最高70%以下电转换低效率问题。 在智能管理方面,采用芯片适配管理技术,其中包括:自动开启、关闭充电过程;自动适配需要的电压、电流,管理充电过程,以确保较高的充电效率;并可以使用一个统一的充电板,为任何品牌、型号的电子产品,进行安全
9、、便利、高效的充电。 在安全性方面,同时考虑到了各种弱电充电中的安全性问题,如静电ESD保护、防过充、防冲击等等,甚至若受电设备自身电源管理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inpofi芯片自动熔断保护电子设备不被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智能设备厂商而言,inpofi以一颗极小的为核心,实现了超微化设计,仅有1/4个五毛硬币大小,可以方便的集成到任何设备中,也可以集成到各种形态的可穿戴设备中。这是传统电磁原理的产品无法达到的。iNPOFi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充电技术标准,高效、绿色、便捷、经济。采用该技术的充电设备包含电源发射装置和电源接收装置两部分,发射装置大小、薄厚与普通手机相当,接收装置嵌入手机保护套
10、中,将手机套上保护套,平放在发射装置上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手机不需要插上任何连接线。相关检测显示,充电过程中电磁辐射为零,电能效率转换达947%,接近有线充电。充电设备支持低电压供电,兼容普通USB供电;实现低温充电,有效保障设备及电池的使用安全及寿命。34 转换装置工作原理无线充电技术原理图4利用物理学的“共振”原理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能高效传输能量。1.输电线中的电能传入用铜制造的天线中。2.天线以10兆赫的频率振动,产生电磁波。3.天线发出的能量传播到2米(6.5英尺)外。4.同样以10兆赫的频率震动的膝上型电脑接收到电流,能量充入设备中。5.没有转换成膝上型电脑的能量不会被天线重新
11、吸收。不能产生10兆赫共振的人和其他物体不会对它产生干扰。主要特点1、从理论来说,无线充电技术对人体安全无害处,无线充电使用的共振原理是磁场共振,只在以同一频率共振的线圈之间传输,而其他装置无法接受波段,另外,无线充电技术使用的磁场本身就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无线充电技术毕竟是新型的充电技术,以迈源科的无线充电器来说,很多人都会担忧无线充电技术会像当初Wi-Fi和手机天线杆刚出现一样,其实技术本身是无害的。2、桑德力的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电磁炉原理在充电器与手机之间利用磁能转化为电能,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时产生转化作用。53、桑德力表示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
12、脑芯片的电量传输。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时间只有当前的一百五十分之一。4、转化率一直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麻省理工学院通过研究表明,无线充电技术的损耗比起有线充电技术来说更高。迈源表示:无线充电高转化,也是无线充电器得以在全球进行应用的关键因素。但无线充电技术也受到距离的限制,未来发展,必然需要解决远距离传送对于波段和磁场范围的精准定位问题。5、共振控制核心芯片是无线充电技术共振原理控制中心。精准辐射范围控制,磁场频率大小,其它控制等都是由芯片实现。6有关无线充电技术应用的社会实际效益当今,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的研制无线充电技术。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匮乏和日益加重的环境保护问题,以
13、电能来替代其它能源的运输工具已逐渐的发展开来,电动汽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已普遍的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作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设备的技术难题还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利用无线充电技术来实现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需要。无线充电技术的不完善,问题的关键点就是能源损失太大和磁电感应转换的效率较低。另外,还有大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的远距离传输和电磁对环境的辐射影响等因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 电动汽车实现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点是替代了原始的电网直插式链接的诸多弊端,还有电能补充的时间长、车位占地面积大以及人工操作繁琐等不利因素。对于以往的这种充电技术来讲只是一次性电网的电能转换,而且一次性电磁感应的电能损失小,因为变压
14、器初次级的电能频率与电网是一致的(50赫兹),所以不存在中频以上电磁辐射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但其缺点是在充电时必须提前安装好接电装置和需要加长电源引线以及存在某些不安全性等繁琐操作因素。随着电动力汽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保有量逐步的增加,也是为了方便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人们开始尝试着研究如何利用无线充电技术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以解决电动汽车在有线充电过程中的诸多不利环节。优缺点有线充电技术与无线充电技术各有各的优缺点。有线充电技术的优点:1.能源转换一次性获得,电能损失小,节能环保。2.交直流转换一次性,不存在中高频电磁辐射。3.设备技术含量低,经济投入不大,维修方便。4.电功率的调节范围较宽
15、,适合多种不同电压和电流等级的蓄电瓶储能补给。有线充电的缺点:1.设备的移动搬运和电源的引线过长,主要是人工操作繁琐。2.设备以及在对电动汽车充电时其公共占地面积过大,3.在人工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设备的过度磨损以及不安全性等因素。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点:1.利用无线磁电感应充电的设备可做到隐形,设备磨损率低,应用范围广,公共充电区域面积相对的减小,但减小的占地面积份额不会太大。2.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可实施相对来说的远距离无线电能的转换,但大功率无线充电的传输距离只限制在5米以内,不会太远。3.操作方便。无线充电技术的缺点:1.虽然设备技术含量高,但设备的经济成本投入较高,维修费用大。2.因实
16、现远距离大功率无线磁电转换,所以设备的耗能较高。无线传输的距离越远,无用功的耗损也就会越大。3.无线充电技术设备本身实现的是二次能源转换,也就是将网电降压(或直接)变为直流电后在进行一次较高频率的开关控制交流变换输出。由于大功率的交直交电流转换是进行电能的二次性无线传输原因,所以电磁的空间磁损率太大。4.因为采取无线传输,磁能的无用功耗损会随着无线充电设备的功率增高而上升。如今,无线充电技术在小功率的范围内还是可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的。比如小型直流用电设备中的通讯仪器仪表、民用无线通讯手机、微型计算机、小型便携式家用电器等。但实施大功率的无线传输来说,就比较困难了。根据磁能无线传输理论来说,传输
17、的距离越远,磁能的消耗就会越大,而在终端设备中所获得的电能量也就越小。从电动汽车所需的能量补充电功率来说不是很小,一般小型的家用电子设备的充电电流在0.5安培至2安培之间。而一部几十马力的电动汽车所需的电能补充电流大多在5安培至20安培左右。电动汽车的功率越大,所需补充电能的电流量也就越大。而且我们在制造无线充电设备时,其输出功率会大于500瓦特以上或甚至更高。如果多部机车的联动充电,那么所需的总电源功率输出就会直线上升。对市电的供电系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从而带给整座城市的是电网改造和巨额的经济投入,真是得不偿失。五市场需求 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可以为手机产品充电,它还将在PMP/MP3播放器、
18、数字照相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产品领域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调查,到2013年,全球无线充电潜在市场容量接近140亿美元,到2014年,无线充电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亿5千万台,也正是这一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让Qi标准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它的超便捷作用。6 应用实例海尔“无尾”电视 北京时间2010年1月8日(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7日),第43届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刚一开幕,作为Qi标准组织的一员,来自中国的海尔彩电就以一款“无尾电视”吸引了众多与会参观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还为此做了特别道。诺基亚920 采用的是Qi无线充电标准,而诺基亚92
19、0更是不需要安装任何配件,直接将它放在任何一款支持Qi标准的无线充电器上就能开始充电。感应充电观光车 韩国首尔一座游乐园内试运行一种新型电车。这种电车在铺有电感应条的路面上行驶时可“无线”充电。7 发展动向尽管在手机、笔记本电脑、小家电等领域可以使用无线充电技术,但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还是手机领域。无线充电技术动向综上所述,可以概括为几点:第一:简单的原理高中物理学的电磁耦合原理,产业界也很熟悉,从RFID延伸出来的技术,也很容易接受。接收端就一片或者两片芯片(最终会单片方案),一端接充电线圈,一端接电池。很多公司开始推出系列芯片,会加快无线充电知识的传播和普及。第二:麻烦的工艺手机中多余的空间,尤其是智能手机,是很难腾出来放置一个大的充电线圈的。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项目管理全景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货运和商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13-SCI论文数学式使用
-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2025年小升初全真数学模拟预测卷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中学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重点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高中毕业班3月质检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倒计时模拟卷(7)含解析
- 公共经济学课程串讲
-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重点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传统运动养生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27)-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分数课件
- 北京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体检表
- QRQC管理办法(全)下载版
- 服装店工作流程
- GMP卫生管理及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体工程学因素识别评价改善程序(含表格)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我们自己复习课件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语-陕西师范大学考试历年高频考点真题答案
- 汉字的起源适合小学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