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培训教材(doc17页)_第1页
[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培训教材(doc17页)_第2页
[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培训教材(doc17页)_第3页
[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培训教材(doc17页)_第4页
[质量培训]ISO9000标准培训教材(doc1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不要随意相信.请访问 3722,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成可编辑的DOC或PPT格式ISO9000:2000标准培训教材一质量管理发展沿革1质量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i事后检验i抽样检验i全面质量管理iISO9000(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第一个管理标准)2、ISO9000的由来i源自英美i质量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i由军工向民用扩展i由制造业向各行业的扩展3、ISO9000标准的三个版本i 87版 i94版 i2000版2000版标准由ISO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颁布实施,我国等同采用为GB/T1

2、9000:2000族标准,于2001 年6 月1日实施。94版三年转换期,将于2003年12月废止。二、基础与术语(参阅ISO9000:2000标准)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i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企业最高领导及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i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通过全员参与为组织带来收益。i过程方法将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更高效得到期望的结果。i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

3、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i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i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i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加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2、术语i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i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i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i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i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i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i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4、i产品:过程的结果(分类: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i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i不合格:未满足要求i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的要求(有法律内涵应慎用)i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i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i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i供应链:供方 组织 顾客(94版对应为:分承包方 供方 顾客)三、ISO9000:2000族标准构成核心标准:共五个i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 ISO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 ISO19011:

5、2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i ISO10012:2000 质量管理体系测量控制系统四、ISO9000族2000 版标准的特点i适用于各种产品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过程)i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持续改进i强调最高管理者作用,(承诺、改进)法律法规要求(识别、确定、实施)i在各部门和各层次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i取消9001、9002、9003之分,9001应用(删减)增强标准对各类组织适用i测量体系的业绩 对顾客满意的监视测量i文件简化,程序6个i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兼容i全部受益者利益兼顾iISO9001与ISO9004一致性i资源更加重视i培训有效性i测量由产品扩展到体系、过

6、程和产品i数据分析用以验证体系的业绩及改进的机会五、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和步骤HARVEST海瑞德 顾客 自然 未来中国. 青岛 市南区鄱阳湖路3号杰中苑4层 邮政编码:266071电话:(0532)85806837 传真:(0532) 85800257 Http:/ 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与策划i企业最高领导者决策i与咨询机构商定工作进度计划i指定管理者代表与办事机构2、宣贯国际标准、全员培训、统一认识3、现状调研分析i适用法律、法规调查、收集、识别、确定i现有组织机构及职责i现有质量管理状况,产品实现过程4、调整组织结构,配备必要的资源5、制订文件编制计划,落实责任人员与进度6、

7、编制文件,审核、批准文件,发放文件、文件培训7、质量体系试运行(视企业规模与过程复杂程度,时间1.5-3个月)8、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并持续改进9、管理评审(视需要进行预审核)10、认证审核,纠正不符合项并经审核组验证认可,上报材料至认证机构。11、通过认证,核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体系正常运行12、每隔6-12个月进行一次监督审核13、证书有效期三年,期满申请复审换证六、ISO9001:2000国际标准内容简介0 1 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该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统一质量管理体系

8、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注”是理解和说明有关要求的指南。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定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02 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为使组织有效运作,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组织内_萠_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多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

9、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理解并满足要求;b)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d)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图1 所反映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展示了4 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作用。对顾客满意的监视要求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评价。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PDCA 模式可简述如下: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

10、的目标和过程;D实施: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0 3 与GB/T19004 的关系GB/T19001 和GB/T19004 已制定为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他们相互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虽然这两项标准具有不同的范围,但却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助于他们作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的应用。GB/T19001 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认或合同目的。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GB/T1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与GB/T19001 相比,GB/T19004 为质量体系更

11、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改进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对于_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19001 要求的那些组织,GB/T19004推荐了指南。然而,用于认证或合同不是GB/T19004的目的。0 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GB/T240011996 相互趋近,以增强两类标准的相容性。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环境管理、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的特定要求。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整合。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12、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1、强调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2、明确持续改进3、强调增强顾客满意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 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

13、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1、9001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不同产品的组织应用2、删减原则i仅限于第七章中的子条款i以不影响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能力或责任为限,否则不符合9000要求。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 9000:2000)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9000 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

14、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 T190011994 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术语“分承包方”。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供应链:分承包方 供方 供方 组织94版8402中术语4 类67个,2000版10类80个。4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要求建立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

15、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到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

16、2.4)。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注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c)人员的能力。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和类型的媒体。94版程序17个,2000版6个文件控制程序、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强调由组织采取何种形式的文件,但文件类型应适宜于组织应用,标准中四方面内容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文件多少与详略取决:规模及类型、过程及相互作用、复杂程度、人员能力。可采用任何形式。422 质量手册组

17、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 质量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质量手册包括:范围、删减、程序、过程相互作用。手册要阐明识别的过程和程序;手册不能千篇一律,要体现组织类型、规模、产品的特点,将本组织过程要描述清楚。423 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 的要求进行控制。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

18、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文件控制:评审、更新、再批准;动态控制以确保文件充分、适宜;更改与修订状态的识别;文件清晰,易识别;识别控制外来文件;作废文件如何控制。424 记录控制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记录控制:标准中要求的记录2

19、1个:管理评审,教育培训技能经验,实现过程和产品满足要求的证据,产品要求评审结果及引发措施,设计与开发输入,设计开发评审结果及措施,设计开发验证结果及措施,设计开发确认结果和措施、设计开发更改评审结果及措施,供方评价结果和措施,过程确认、有可追溯要求唯一性标识,顾客财产丢失损坏不适用、不存在国际或国家标准校准检定、测量装置不符要求有效性评价、测量装置校准与验证结果、内部审核结果、产品符合要求证据和指明授权人,不合格及措施(让步),纠正措施结果、预防措施结果。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

20、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质量方针;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 进行管理评审;e) 确保资源的获得。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_27.2.1和8.2.1)。53 质量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方针:a)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b) 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 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 在组织内得以沟通和理解;e) 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4 策划541 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见7.1a。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21、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管理职责:管理承诺要求最高管理者主持或组织(目标、资源)并提供运作证据,顾客关注焦点:新要求;要求:确定、满足。质量方针:忌口号、通用化,为目标提供框架,是指确定范围和方向、结合组织产品服务特点。例1:“国际领先、科学管理、质量第一、最佳服务”问题:未结合公司具体产品特点,未反映法律法规顾客要求,未确定目标框架。例2:“全员参与,X X 产品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精度,不断满足顾客要求。”质量目标:i有能力稳定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i持续改进以增强顾客满意i满足产品要求 稳定i可测量、量化,可实现增强,定期检查目标展开与修订“i在相关职能与层次

22、上分解(不一定到基层)i展开内容5W1H,做什么,为什么做,谁来做,何时做,何地做,如何做i评审可由最高管理者检查实施效果,亦可内审中做,输入管理评审进行修订,一般年初下达当年目标。例1:某厂目标:产品合格率100%,培训合格率99%,设备完好率99%,合同履约率100%,年退货率3%,顾客满意率100%。问题:培训、设备是分解目标,退货 满意矛盾例2:某药厂质量目标:到2003 年底,研制开发生产5 个新产品,销售额达2 亿元,市场抽检合格率100%,顾客满意率95%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a)对质量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4.1的要求。b)在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

23、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质量管理体系策划:i一般情况,策划结果即体系文件。i特定产品、项目、合同采用质量计划(建筑施工、设计)满足体系总要求。i 因质量体系变更引起的策划,保证完整性,策划除文件(程序)外,也可用流程图形式。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51 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552 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注:

24、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553 内部沟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职责、权限与沟通沟通针对有效性,不论形式,无论是否纳入文件。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562 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 审核结果;b) 顾客反馈;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 以往管理评审的

25、跟踪措施;f)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g) 改进的建议。563 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 资源需求。管理评审:中心: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重大原则,应视做最高管理者就改进要求为重点的战略决策。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 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621 总则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组织应:

26、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b) 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c)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d)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e)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识别、确定、提供人力资源:i从事影响质量工作人员 直接、间接i能力应能胜任 确定要求i为满足要求、提供相应措施,培训、换岗、招聘、外出学习、岗位练兵)i评价措施有效性(考试、考核、评价、内审)i确保员工认识本人活动相关性(与产品、与其他人员)重要性(在体系中作用、地位)、质量目标作贡献(与本人有关的目标、实现状况)i资格考核包括:教育、

27、培训、技能、经验63 基础设施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_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b) 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c) 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64 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基础设施:识别、确定、提供、保持工作环境:确定 管理,根据产品特点、在生产、运输、贮存各环节的要求。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 针对产

28、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见4.2.4);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注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作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为质量计划。注2:组织也可将7.3的要求应用于产品实现过程的开发。策划:对任何产品实现均应策划,常规产品可在手册条款或以流程图表示,特定产品应编制质量计划(建筑工程),产品开发可按7.3设计开发条款编制文件。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组织应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

29、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c) 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_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a) 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 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以解决;c) 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

30、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内容等进行评审。723 顾客沟通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 产品信息;b) 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 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顾客过程:确定要求(顾客明示的和隐含的要求,法律法规要求,组织附加要求)形成书面文件。评审要求(提交或更改之前,要求的规定一致,有能力实现,评审对象是产品要求,评审形式不一,变更控制,记录结果)顾客沟通(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及变化,顾客反馈、感受)。73 设计和开发73

31、1 设计和开发策划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a) 设计和开发阶段;b)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更新。设计和开发阶段:根据不同类型产品而异。如:工程设计可分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简单的工程亦可只搞施工图设计。硬件产品设计可分为:方案确认、详细设计、设计定型、生产定型。教学服务可策划为:编制大纲、编制教案、编制教材、内部试讲、开课试讲。

32、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开发活动的有效控制,所以要进行策划。确定职责和权限,主要是指明:确定各部门和人员在参加开发和设计不同阶段和不同控制活动中的职责和权限,并要确保充分资源,包括人员能力要求。策划结果要输出文件,如:设计作业计划、开发课题计划、科研大纲、开工报告等,但可采取各种媒体形式。策划输出可以随设计开发进展予以更新,但不允许输出与设计的实际情况不符。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应入包括:a) 功能和性能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应

33、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一般输入内容应包括:功能与性能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强制性标准要求、类似经验、其它要求(如包装、贮存、运输、维护)对输入评审重点是:输入是否满足产品已确定的要求,输入内容的正确性,是否有不确切之处,输入的完整性、一致性。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应: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c) 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输出即设计的产品,如

34、:图纸、计算书、清单、概预算、产品规范等。输出中规定产品安全和正常使用的产品特性应注意保证有效。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评审的目的是为保证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备满足要求的能力。应针对具体情况掌握适宜的评审时机。评审结果应形成记录,说明评审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和应采取的必要措施。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35、,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

36、)。开发的验证,目的在于确保输出满足输入要求,可以采取比较、验证、试验或设计文件审核批准等不同形式。确认是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进行,如工程建设前的设计确认;产品样机的模拟试运;生产产品批量生产鉴定验收;软件安装前的输出确认等。对设计和开发更改,不能按“文件控制”或“记录控制”有关规定进行,而是需要考虑对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对已经投产的设计,在更改时还应考虑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并采取适宜的措施。/74采购741采购过程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和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组织应根据供方按组织的要求提供产品的

37、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应制定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742 采购信息采购信息应表述拟采购的产品,适当时包括:a) 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b) 人员资格的要求;c)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行的方法作出规定。采购:包括对产品实现和最终产品有影响的采购产品和外包过程,评价、重新评价准则,应针对产

38、品和供方特点确定,不能完全一致,还应根据供方业绩进行调整。采购信息(a b c条件:不能或无法进货检验,采购产品对最终产品影响大,必须规定时)验证:包括进货检验及其它形式。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a) 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c) 使用适宜的设备;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e) 实施监视和测量;f)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

39、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 记录的要求(见4.2.4);e) 再确认。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生产和服务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依据产品特性、过程进行控制。确认输出不能由监视测量予以验证的,或产品交付后缺陷才明显的,或监测成本太高不合理的,确认的目的是证实这些过程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确认内容可包括a b cd一项或几项,确认方法要根据产品与过程特点来确定,再确认变化后重新确认体现持续改进。753 标识和可追溯

40、性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组织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见4.2.4)。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754 顾客财产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_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见4.2.4)。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755 产品防护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41、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标识和可追溯性适宜方法,有追溯性要求时要记录并予控制。顾客财产范围(构成产品一部分财产、知识产权、文件、控制准则),要求(识别、验证、保护、维护)记录、国外顾客工艺要求不应做为外来文件,文件是有效性,财产是丢失、损坏、不适用发生时要报告顾客。产品防护范围(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护)目的(保证产品符合性),包括:原料、半成品、内部流转和交付顾客期间。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见7.2.1)提供证据。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下一致的方式实施。为确保结果

42、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b) 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c) 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d) 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e)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该设施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注:作为指南,参见GB/

43、T19002.1 和GB/T19002.2。监视测量装置测量与监视分别要求。监视调查、监督、经常评审、按一定的间隔测量试验,是为了调节或控制的目的,(传感器、监视器)测量确定或决定空间的大小或某事的质量,运用某些已知尺寸或能力的物体或通过与固定单位比较来确定或决定大小或质量(量具、衡器)。原则:确定所需监视、测量要求和与要求相适应的装置。建立过程:对装置控制过程(设备校准、人员、方法、环境的控制)。控制要求(测量):a b c d e监视控制:保持其能力的过程。软件:使用前应调试,以确认其预期能力,硬件变化时要对软件再确认。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

44、、分析和改进过程:a) 证实产品的符合性;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82 监视和测量821 顾客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客有关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总则策划并实施监视、测量、分析、改进过程顾客满意目的,对组织业绩的测量。要求:监视顾客信息的收集;确定获知顾客感知信息的方法;确定利用这_些信息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意见投诉,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寻求改进机会,要有证据。重点在于: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可采用适

45、当的统计技术),对顾客满意程度测量出结果(如:1-6月份顾客满意度=98%)822 内部审核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a) 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b) 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负责受审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

46、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注:作为指南,参见GB/T19021.1、GB/T19021.2 及GB/T19021.3。内部审核策划(输入过程区域状况,重要性,以往结果)(输出准则、范围、频次、方法),保证独立性,编制文件(程序),消除不合格的措施(消除不合格及其原因,验证措施)。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