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_第1页
80例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_第2页
80例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状况调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 时间:2007-11-22 11:22:00作者:陈彩霞李国芸顾欣石玉中【关键词】 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干预【摘要】U的了解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0名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组和110名健康已婚未孕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分析。 结果研究组产前焦虑量表总分、抑郁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产前、高于对照组(P005) o初产 妇分娩前、后焦虑量表评分与抑郁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0. 504, P< 0. 05; r=0. 529, P<0. 05) o结

2、论在孕产妇产前保健中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教,有利于孕产妇的身心健康。【关键词】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干预An investigation on depressionand anxiety situation of 80primiparae before and after childbirth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frequency and changing situation 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f primiparae preand postchildbirth Methods 80 hospitalized

3、 primiparae (study group) and 110 healthy married unpregnant women(control group) were tested with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Prechildbirth total scores of the SAS and S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study than in the

4、control group(P<0.05): postchildbirth score of the SD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prechildbirth in the study and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3). The scale of anxiety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ale of depression preand postchildbirth in study group Conclusion Durin

5、g caringhealth period, psychological health knowledge propagating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pregnant women.Keywords Primiparae; anxiety; depression; psychointervention随着医学模式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人们 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完好的状态。 虽然妊娠、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对孕妇和家庭也是一个重大的生活 事件,给孕产妇带来不同的应激反应。分娩前后的情绪变化对产妇的健康有

6、着 重要影响2。我们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80例初孕初产妇女进行了评 定,并与110名健康已婚未孕妇女进行对照。旨在了解初产妇分娩前后焦虑、 抑郁情绪的发生及其变化情况,为初产妇女的砌生产期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 依据。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随机选取2004年2月2003年2月在华源新乡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自然分娩的80名初产妇和已婚未孕妇女110名为研究对象。产妇组:入 组标准:(1)以往无妊娠史、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2)自愿合作 者;(3)入组年龄2135ao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例,中专或高中23例, 初中33例,小学11例,平均年龄25.11±0.43ao对照组

7、:均为已婚未孕妇 女,入组标准同产妇组。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名,中专或高中35名,初 中43名,小学16名;年龄2233/ 平均24. 94±0. 70a<>1.2方法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进行评定。每个量表均有20道问答题,由被调查对象自己独立完成。评 定时间:产妇组产前和产后57d内各评定1次;对照组入组时进行评定。判定 标准:SAS标准分$50为焦虑状态,SDS标准分253为抑郁状态。1.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包统计处理,参数以土S表示,并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焦虑与抑郁采用相关分 析。2结

8、果2. 1两组SAS、SDS总分比较,见表lo山表1可知:产妇组产前SAS总分、SD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SAS评分明显低于产前(P003)、高于对照组(P<0. 05),而产后SDS与产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3)。表1 两组SAS、SDS总分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 05,与产前比较*AP<0. 052.2两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产妇组产前焦虑发生率29. 08%,抑郁发生率22.11%;产后焦虑发生率24. 12%,抑郁发生率18. 36%o对照组焦虑发生率9. 62%,抑郁发生率7. 69%。产妇组产前、产后焦虑、

9、抑郁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组产 后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产前(P005),产后抑郁发生率略低于产前,但差异无 显著性(P>0. 05) o2. 3焦虑与抑郁的相关分析产妇组分娩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i-0.504, P<0. 05: r=0. 529, P<0. 05) o3讨论本调查结果显示:初产妇产前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是29. 08%和22. 11%,产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是24. 12%和18. 36%,结果与国内外文献 基本一致4, 5 o说明初产妇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焦虑与抑郁情绪在 初产妇产前、产后均较明显,尤其以产前为

10、其,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导致初 产妇产前、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原因可能与H前孕产妇多为初产妇有关, 更可能与(1)初产妇山于无生育经验,缺乏正常妊娠、分娩的知识及足够的心理 准备;(2)缺乏亲人的关心与理解;(3)担心妊娠、分娩会影响自己的容颜和体 形美观;(4)不良的传统生育观等原因有关。在整个妊娠、分娩的过程中,机体 内环境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内分泌的改变是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生物学基 础,心理社会因素也起着很大的作用3。据文献报道,夫妻关系不融洽者, 发生妊娠及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性最大;既往有情绪异常(如易怒、忧 郁、情绪不稳定)史、周圉人关怀和帮助少、居住环境差对孕产妇也是一个

11、不 良刺激;以产钳或吸引器助产者,产后发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较剖腹产或 顺产者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产物,而是主 客观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近年来的研究表明68,分娩前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者,其产科合并症 的发生率较高。因此,防治孕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不仅是精神科医生的 职责,妇产科医生也应了解有关焦虑和抑郁症的知识并积极参与防治。初产妇分娩前后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不仅危害产妇及胎儿,而且对社会、 家庭等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尚未引起医务11作者的足够重视。尽管许多 医院建立了用生期门诊,但多限于对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检 查,缺少对孕妇心理健康的指导

12、。因此,在孕期广泛开展心理卫生健康教育显 得非常必要,尤其是对初次孕、产妇女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教,尤显重 要。参考文献1吕路线.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 11(1) :52 韩英,张秀英,刘玉华,等.围产期保健教育对孕产妇焦虑抑郁状况 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4, 15 (5) : 336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8: 35424 郭素芳,陈丽君,鲍月琴,等.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探 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 28 (9) : 5325 Cutrona CE. Causal attributions and perinatal depressionj . J Ab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