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都江堰市塔中联中 粱彬 设计思路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利用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和评价办法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循循善诱,全面提升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地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和为解决化学计算打下基础。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
2、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学生分析 本课题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以下途径突破难点 : 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根据提供的各种材料来推导原子的构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 2 通过相对原子质量的形成过程学习,培养学生解
3、决科学难题的能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3 逐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学生活动问题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教学媒体1 教师用具:投影仪、 挂图 、多媒体、教材第1页2 学生用具:教材、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情景设计(使用问题情景,利用已有的知识作为铺垫,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关于分子和原子,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有新的问题吗?学生回答( 学生兴趣被激发,迅速进入状态)可能的问题有: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2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3原子有没
4、有质量?它的质量有多大?4如何去称量分子和原子的质量?5原子到底有多大? 引入新课 (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热情,顺其自然,引入新课)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分子和原子的问题,可见大家有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在本单元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 板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过渡 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一个问题: 原子的构成。板书 一、原子的构成学生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P70内容 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利用学生现有资料,有血有肉)投影 (直观且可保留)打出下列讨论题:1原子是由哪两
5、部分构成的?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学生阅读了资料,讨论题一抛出,学生迫不及待想解决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本内容,随后小组之间展开激烈争论。教师可以巡视学生阅读情况并适时参与他们的讨论,学生讨论结束后,找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学生中有很多正确或者错误观点让他们产生冲撞,这样获得的知识会更牢固)小结(挂图)(交流结束,学生急需一个结果展示)第2页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 ; 带负电荷
6、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带电) 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 史料佐证(视频)(加深了解,并了解科学家的突出贡献,油然而生敬意) 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 提问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提出作铺垫)1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 2原子的质量该如何去衡量?回答 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都有质量。追问 为什么?回答 因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果质子、中子和电子没有质量,则原子就没有质量,从而物质就没有质量,可这是不可
7、能的。可见,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 讲解 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提问 若让大家记忆很多原子的质量,大家能记住吗?回答 记不住。追问 为什么?回答 这样的数字太难记忆了。讲解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我们可选用一种跟原子质量相近的“砝码”来表示原子的质量,这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板书 二、相对原子质量提问 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请
8、大家带着问题阅读P71相对原子质量一段内容。(通过以上过程激发了学生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这时让学生去阅读资料其热情会很高)第3页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完毕后,请学生代表陈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生都想表现自己第4页都想得到肯定) 回答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说明 这里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它的质量的112等于166×10-27 kg。小结 (给一个准确 描述,学生豁然开朗)可见,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并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它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作为标准的碳
9、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所得的比值。板书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讲解 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具体的来计算一下氢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看一看算出的数据是否很方便记忆和运用?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投影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同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活动(争先恐后,检验自己是否已掌握)讲解 (
10、作一些说明,为以后的化学计算作铺垫,并了解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经过这样的计算得到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记忆和计算,对于这个计算过程大家要掌握。 在做题的过程中用到相对原子质量时,我们不需要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部测定了出来。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请大家阅读课本P71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事迹。设问 既然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要计算,那么我们如何知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讲解 相对原子质量可以从书中P154的附录查到,这里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列出了现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
11、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组织活动 下面我们举行一项比赛,看看哪位同学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既快又准。我们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磷、铝、氮、碳、钠、硫、镁、钙学生活动 请学生说出查阅结果 总结 可见,我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我们还必须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板书 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小结 (让学生对本节课有更全面的认识)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认识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且还知道,由于原子非常小,它的质量也很小,书写、记忆、计算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
12、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富强是要靠科技进步的,而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认真学好文化知识,将来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像张青莲教授那样在世界化学史上写下中国人的名字。同学们,你能谈谈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本课感受(学生畅谈,既掌握了知识,又在情感和兴趣方面全面提升,从而充满成功的喜悦)布置作业 习题1、2、3、4板书设计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 A一、原子的构成 B1原子的构成(挂图)C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 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 ; 带负
13、电荷的微粒:电子; 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 质量关系: m(原子)=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 D二、相对原子质量 E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F2计算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 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同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G第5页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H 班_姓名_等级_学案设计第四单元 物质
14、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知识生成一、 回忆第三单元课题2有关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能提出新的问题吗?1_2_3_二、 原子的构成,想知道吗?原子( )( )( )( ) (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原子中,不带电的微粒:_; 带负电荷的微粒:_ 带正电荷的微粒:_电量关系: 核电荷数_ 质子数_ 电子数 质量关系: m(原子)_m(原子核)+m(电子)m(原子核)三、原子的真实质量很_,使用起来很_方便,常使用相对原子质量来代替。在科学上, 相对原子质量(Ar)=( ),例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
15、kg,所以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 同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 kg。所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 )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经常查阅相对原子质量,在考试中试卷前面会出现,平时作业在教材P_154去查阅,通常保留小数点1至2位。你能查出以下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吗?磷_ 铝_ 氮_ 碳_ 钠_ 硫_ 镁_ 钙_第6页中考链接1(2003年甘肃省中考题)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In)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64 B. 115 C66 D492(20
16、03年南宁市中考题)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11个质子,161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111 D161 C50 D272 第7页备课资料 原子是由居子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通过研究阴极射线确定电子存在。自从电子发现以后,1906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粒子散射实验,即让一束平行的�射线穿过极薄的金箔时,他发现穿过金箔的�粒子,有一部分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偏转,还有极少数的�粒子(大约一万个中有一个),好像遇到某种坚实的不能穿透的东西而被折回。卢瑟福设想带有两个正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紧跟时代步伐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槽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特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资料员-岗位技能(资料员)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硅冶炼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综合能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电气工程与智能电网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的通识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橡胶制品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考核试卷
- 窗帘面料的智能抗菌特性考核试卷
- 牛腿计算表(自动版)
- 供料机工作原理与使用
- 天地万物一体 的整体观念
- 口腔科学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备课讲稿课件
- 普通话朗读技巧语调
- CPK计算表格EXCEL格式-自动套用自动计算分析
- 重庆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报表(三、四、五级) - 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
- 代付款协议(中英文对照版本)
- 半钢子午胎培训
- 消防中控考试题初级消防中控考试题题目(一)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马的遍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