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shngwù)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水是生命(shngmìng)之源,生命离不开水。水在生物体中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新陈代谢 参与物质的运输(yùnsh) 良好的溶剂 贮存能量A. B. C. D. 【答案(dá àn)】D【解析(ji x)】【分析】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的自由流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
2、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详解】根据分析水可以参与新陈代谢(呼吸作用),运输物质,是良好的溶剂,但不能储存能量,能够储存能量的是有机物。正确,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对于自由水与结合水功能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广告语“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 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 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锌的功能是对维持细胞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3
3、.一头牛耕地时突然发生抽搐,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 )A. 生理盐水B. 葡萄糖液C. 葡萄糖酸钙D. 淀粉和蔗糖【答案(dá àn)】C【解析(ji x)】【分析(fnx)】无机盐的功能(gngnéng):(1)细胞(xìbo)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生理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据此答题【详解】哺乳动物抽搐主要是由血钙含量太低引起的,因此对于全身抽搐的牛,兽医除必须对症下药外,还需注射一定量的葡萄糖酸钙液故选C。4
4、.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存在于动物肝脏或肌肉中的多糖A. 果糖、葡萄糖、纤维素B. 葡萄糖、单糖、糖元C. 葡萄糖、麦芽糖、糖元D. 糖元、葡萄糖、淀粉【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葡萄糖被称为是细胞中的“生命的燃料”;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蔗糖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二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元,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纤维素一般不作
5、为能源物质。【详解】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单糖(葡萄糖、果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存在于动物肌细胞和肝细胞中的多糖是肝糖元和肌糖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糖类的种类、分布、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识记糖的种类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化合物或结构(jiégòu)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是A. 腺苷、核酶B. 纤维素、血红蛋白(xuèhóng dànbái)C. 油脂(yóuzh)、核苷酸D. 核糖体、染色体【答案(dá àn)】D【解析(ji x)】【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
6、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等;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其组成元素是C、H、O,部分还含有N、P;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详解】A、腺苷含有核糖和腺嘌呤,所以化学元素有C、H、O、N,核酶的本质是RNA,含C、H、O、N、P,A错误;B、纤维素的组成元素是C、H、O,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是C、H、O、N、Fe,B错误;C、油脂的组成元素是C、H、O,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C错误;D、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能,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元素组成都
7、是C、H、O、N、P,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的一些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题中各化学物的元素组成,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6.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橙黄色,切片细胞内外均可看到橙黄色颗粒B. 磷脂是一切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在核糖体中也存在C. 胆固醇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同时它又是许多质膜的成分D. 脂质不能贮存遗传信息,但有些脂质具有调节代谢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fnx)】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除了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外,还有保温、
8、缓冲、减压(jin y)的作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这些物质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油脂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橙黄色,细胞内外(nèiwài)都含有脂肪,所以都可以看到橙黄色颗粒,A正确;B、磷脂(lín zh)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不含磷脂,B错误;C、胆固醇是动物(d
9、2;ngwù)细胞膜(质膜)的重要组分,可以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D、遗传信息储存在核酸中,脂质中的性激素可以调节代谢,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并解决问题。7.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都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血红蛋白是纤维状的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1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有的是结构蛋白,有的具有催化功能,有的具有运输功能,有的具有调节功能,有的具有免疫功能。【详解】A、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象一个表面粗糙的球,而不是(bù shi)纤维状,A错误;B、腺苷中的元素(yuán sù)组成含有C、H、O、N,核酸含有C、H、O、N、P,所以含有C、H、O、
11、N等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蛋白质,B错误;C、各种蛋白质的肽键的结构(jiégòu)是CONH,都是由C、H、O、N组成,C正确;D、蛋白质变性(biànxìng)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失去活性,不能再恢复活性,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D项中区分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盐析没有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其他(qít)各项识记教材内容。8.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 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C. DNA 只存在于细胞核,RNA 只存在于细胞质D. DNA 和 RNA 都可以贮存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
12、】1、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3、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4、DNA与RNA在组成上的差别是:一是五碳糖不同,二是碱基不完全相同,DNA中含有的碱基是A、T、G、C,RNA的碱基是A、U、G、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详解】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A正确;B、真核生物中,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B正确;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在
13、细胞质中,细胞核中也含有RNA,C错误;D、遗传信息是碱基的排列顺序,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所以储存了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xiàliè)属于真核细胞的是A. 蓝藻(lán zo)B. 大肠杆菌C. 肺炎双球菌D. 酵母菌【答案(dá àn)】D【解析(ji x)】【分析(fnx)】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
14、、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病毒(如噬菌体、HIV等)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根据分析:蓝藻、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种类,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10.所有的原核细胞都具有A. 核糖体和线粒体B. 细胞膜和核被膜C. 内质网和叶绿体D. 细胞膜和核糖体【答案】D【
15、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详解(xián ji)】AC、原核细胞中不含除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A和C均错误;B、原核细胞无核被膜包裹(bogu)的细胞核,B错误;D、所有的原核细胞中,均含有(hán yu)核糖体和细胞膜这两种结构,D正确。故选D。11.下列关于(gunyú)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lái zì)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B. 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C. 质膜是由两层单位膜组成D. 脂双层两层中的磷脂分子含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质膜(生物膜)系统的基本结构:(1
16、)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A、质膜上有些起着细胞标志物的作用,这些标志物可以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A正确;B、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所以(suy)膜中的分布与其性质有关有关,B正确;C、质膜由两层磷脂(lín zh)分子组成,但属于单层单位膜,C错误;D、构成膜的磷脂(lín zh)双分子层并
17、不是完全相同的,与质膜的功能有关,功能不同则膜中磷脂含量不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tèdin)方面的知识,注意教材中的细节问题。12.下图是质膜的流动(liúdòng)镶嵌模型,表示构成质膜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位于质膜的外表面,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B. 的尾部和一起存在于脂双层的内部C. 和是可以移动的,且更容易移动D. 细胞膜的选择透性只与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质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膜的结构特点是流
18、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据图分析,为糖蛋白,为磷脂分子,为胆固醇,为蛋白质。【详解】A、是糖蛋白,具有接受信息功能,在细胞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正确;B、胆固醇的作用是与磷脂的非极性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nèibù),使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B正确;C、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在膜中流动速率(sùl)不一定相同,一般的膜蛋白没有磷脂移动那样容易,C正确;D、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lín zh)分子都有关系,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质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xinggun)知识,考查学生对质膜相关知识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13.下列
19、关于(gunyú)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B. 叶绿体只存在于叶肉细胞中C. 白色体能贮存脂质和淀粉D. 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质体【答案】B【解析】【分析】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质体可分成两种类型:有色体和白色体,有色体中最重要的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含有叶绿素的质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而是重要的质体。叶绿体内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有色体内只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由于二者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它存在于花瓣和果实中,在番茄和辣椒
20、(红色)果肉细胞中可以看到。可以使植物的花和果实呈红色或橘黄色。有色体主要功能是积累淀粉和脂类。白色体不含可见色素,(又称无色体)。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白色,得名白色体。在贮藏组织细胞内的白色体上,常积累淀粉或蛋白质,形成比它原来体积大很多倍的淀粉和糊粉粒,成了细胞里的贮藏物质。白色体在积累淀粉时,先从一处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叫做脐,以后围绕核继续累积,形成围绕脐的同心轮纹。由于一天内日照有强弱、温度有高低,往往使淀粉粒出现偏心轮纹。如观察马铃薯淀粉粒,可以看到。【详解】A、质体存在于植物细胞和藻类细胞中,A正确;B、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不仅仅是叶肉细胞,B错误;C、由
21、分析可知,白色体能储存脂质和淀粉(diànfn),C正确;D、质体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是植物(zhíwù)细胞的显微结构,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质体的分类和功能的比较掌握(zhngwò),识记教材中的知识。14.处于哺乳期的某雌性(cí xìn)动物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A. 神经细胞B. 乳腺(rxiàn)细胞C. 心肌细胞D. 红细胞【答案】B【解析】神经细胞虽然会不断分泌递质,但分泌的递质也很有限,高尔基体数量较少,A错误;对雌性动物而言,乳腺细胞分泌的乳汁是很多的,因此高尔基体数量最多,
22、B正确;心肌细胞不具有分泌功能,高尔基体较少,B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D错误。15.观察黑藻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应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细胞质流动明显B. 将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C. 在高倍镜下可看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D. 由于黑藻叶肉细胞含大液泡,故能用作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的原理: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通过染
23、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详解】A、黑藻的幼嫩叶片,生长代谢速度更快,细胞质流动明显,A正确;B、将黑藻的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B正确;C、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shyú)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D、黑藻叶肉细胞的液泡无色,但含有(hán yu)有色的叶绿体,可作为参照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D正确。故选C。【点睛】D选项中观察质壁分离需要掌握其条件,有半透膜和浓度(nóngd
24、49;)差,黑藻成熟细胞符合这个条件,同时需要考虑能否看到。1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xùshù),正确的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与其(yqí)加工多肽链的功能相适应B. 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C. 细胞溶胶是各种代谢活动的唯一场所D. 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是粗面内质网断裂后形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
25、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详解】A、核糖体不附着在高尔基体上,A错误;B、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故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B正确;C、细胞溶胶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但不是各种代谢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C错误;D、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其内的水解酶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一些相同之处,正确的
26、是A. 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B. 都有双层膜结构并能合成蛋白质C. 都能合成 ATP 和消耗(xiohào) ATPD. 可同时存在于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中【答案(dá àn)】A【解析(ji x)】【分析(fnx)】1、细胞(xìbo)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
27、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含有DNA,都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贮存和复制,A正确;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有双层膜结构,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但细胞核不能合成蛋白质,B错误;C、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都能消耗
28、ATP,其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也能合成ATP,但细胞核不能合成ATP,C错误;D、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不含细胞核,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8.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B. 线粒体的内外膜上都含有呼吸作用有关的酶C. 都能合成(héchéng)一部分自身所需的蛋白质D. 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hán yu)光合色素【答案(dá àn)】C【解析(ji x)】【分析(fnx)】线粒体和叶绿
29、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1)结构上不同之处:线粒体形状是短棒状,圆球形;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中;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形状是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主要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里以及幼嫩茎秆的表皮细胞内;内膜光滑无折叠,基粒是由类囊体垛叠而成;基质中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2)结构上相同之处:都是双层膜结构,基质中都有酶,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3)功能上不同之处: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4)功能上相同之处:都需要水作为生理功能的原料,都能产生ATP,
30、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但由于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和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半自主细胞器,都能合成部分蛋白质,C正确;D、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上,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19.如图为细胞核的模式图,表示其中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由 DNA、蛋白质和少量(sholiàng) RNA 构成B. 是形成(xíngchéng)核糖体 RNA 的场所C. 是由四层磷脂分子(fn
31、z)层构成的核被膜D. 是蛋白质和 DNA 分子出入(chrù)细胞核的通道【答案(dá àn)】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其中为染色质;为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膜,具有双层膜;为为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详解】A、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构成,A正确;B、核仁是形成rRNA和核糖体的场所,B正确;C、是由2层膜构成的核被膜,而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则四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核被膜,C正确;D、是核孔,DNA不能由核孔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核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核的
32、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核膜、核仁和核孔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0.下列细胞器中含有合成磷脂的酶的是A. B. C. D. 【答案(dá àn)】C【解析(ji x)】【分析(fnx)】图中所示结构(jiégòu),A是高尔基体,B是线粒体,C是内质网,D是叶绿体。【详解】磷脂属于脂质,脂质在细胞的合成(héchéng)场所在内质网,所以只有内质网含有合成磷脂的酶。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
33、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21.不同细胞的大小差别很大,下列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A. 人的肌细胞B. 鸵鸟的卵细胞C. 番茄的果肉细胞D. 支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
34、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详解】人的肌细胞、鸵鸟的卵细胞、番茄的果肉细胞都是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体积较大,支原体是一种原核生物,是所有细胞中体积最小的细胞。【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比较基础(jch),只要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即可正确答题。22.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下列(xiàliè)叙述正确的是A. 高尔基体能合成和加工(ji gng)蛋白质,并将其分泌到膜外B. 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fnlí)不需要具有大液泡C. 肝脏(gnzàng)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D. 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
35、体来实现【答案】C【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2、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由于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都涉及到细胞膜或细胞器膜,所以通常称此系统为生物膜系统。【详解】A、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蛋白质,并将其分泌到膜外,A错误;B、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是细
36、胞膜、液泡膜以及他们之间的细胞质,所以质壁分离需要具有大液泡,B错误;C、与肝脏解酒精功能相适应,人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C正确;D、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内质网来实现,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主要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和生物膜系统的组成,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23.下列关于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B.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色细胞中最重要(zhòngyào)的吸能反应C. 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néngliàng)只能来自于放能反应D
37、. 淀粉(diànfn)、纤维素的合成反应是吸能反应【答案(dá àn)】C【解析(ji x)】【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涉及以下几点:涉及到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的活跃的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光合作用属于吸能反应,细胞呼吸属于放能反应,ATP合成属于吸能反应,ATP水解属于放能反应等。【详解】A、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细胞呼吸,也就是糖的氧化,A正确;B、光合作用过程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应,该反应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
38、吸收光能,属于吸能反应,该反应需要的能量不是来自放能反应,而是来自光能,C错误;D、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反应的过程是脱水缩合,属于吸能反应,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理解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含义,同时结合各个生理过程进行解答。24.ATP 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TP 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 ATPADP 循环使得细胞贮存了大量的 ATPC.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 一个 ATP 由 1 个腺嘌呤、3 个磷酸基团和 2 个高能磷酸键组成【答案】C【解析】【分析】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
39、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2、ATP是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ATP是一种关键的物质;ATP是生物体内直接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中转站”,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详解】A、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hx)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A错误;B、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保证细胞内的能量(néngl
40、iàng)供应,细胞内的ATP 含量较少,B错误;C、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néngliàng)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D、一个(y è)ATP由1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和2个高能磷酸键组成,D错误。故选C。【点睛(din jn)】本题旨在考查ATP的相关知识,识记ATP的结构和理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25.图是物质通过胞吐作用运到细胞外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融合B. 被细胞胞吐的物质一定是大分子C. 被细胞胞吐的物质一定是液体D. 该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物质通过
41、胞吐作用运到细胞外侧,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体现膜具有流动性。【详解】A、胞吐过程是通过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A正确;B、胞吐的物质不一定大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B错误;C、被胞吐的物质不一定(ydìng)是液体,如神经递质,C错误(cuòwù);D、胞吐过程需要(xyào)消耗能量,D错误(cuòwù)。故选A。【点睛(din jn)】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理解胞吐的特点,识记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26.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过程中相
42、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组别abcdef蔗糖溶液浓度(g/mL)0.250.300.350.400.450.50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0.700.800.901.061.101.15A. 6 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B. 实验后,c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 a 组C. 实验后,f 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 d 组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 0.350.40 g/mL 之间【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前与实验后细胞长度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即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
43、值1,说明细胞失水皱缩,即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详解】A、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膨胀;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失水皱缩,A正确;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c组蔗糖浓度大于a组,c组细胞吸水少于a组,故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高于a组,B错误;C、f组蔗糖浓度大于d组,f组细胞失水多于d组,实验后,f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d组,C正确;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蔗糖(zhètáng)浓度为0.35g/ml-1时,实验前与实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吸水,即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wàijiè)溶液浓度;在0.40g/ml-1时,实验前与实
44、验后的比值1,说明细胞失水(sh shu),即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因此细胞液的浓度在0.350.40g/ml-1之间,D正确(zhèngquè)。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渗透作用(zuòyòng)及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分析表格数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的能力。2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 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C.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生催化作用D. 在动物的肝脏和马铃薯中含有 H2O2 酶【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
45、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B、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一种或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B正确;C、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C错误;D、在动物的肝脏和马铃薯中含有H2O2酶,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化学本质,掌握酶的特性及酶促反应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8.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分子,在特异的结合并切割特定的
46、 RNA 后,核酶可以从杂交 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他的 RNA 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可以发生紫色反应B. 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 RNA 降解较快,由此可以(ky)反映核酶的高效性C. 核酶具有热稳定性,故核酶的活性不受温度(wndù)的影响D. 核酶与催化底物相结合时形状发生(fshng)改变【答案(dá àn)】D【解析(ji x)】【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7、。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不属于蛋白质,所以向核酶中滴加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紫色反应,A错误;B、与不加核酶组相比,加核酶组RNA降解较快,由此可以反映核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不能反应高效性,B错误;C、核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C错误;D、核酶与催化底物相结合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
48、以及酶的特性的知识,考生识记酶的概念和特性,明确酶催化作用的原理和外界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29.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 葡萄糖、麦芽糖均是还原糖B. 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 ATP、脱氧核糖核酸和核酶中都含有糖D. 纤维素和淀粉的分子结构相同,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答案】D【解析】【分析(fnx)】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du tán),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详解】A、葡萄糖、果糖(gutáng)、麦芽糖均是还原
49、糖,A正确;B、植物细胞的多糖有纤维素和淀粉(diànfn)两种,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B正确;C、ATP中含有(hán yu)核糖、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脱氧核糖,核酶中含有核糖,C正确;D、纤维素和淀粉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但二者空间结构不同,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内糖的分类和分布,识记糖类的知识,特别是C选项中各种物质中是否含糖需要识记各种大分子物质的结构。30.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果糖和乳糖是含有 6 个碳原子的单糖B. 在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位于细胞膜外侧C. 人体内和食物中的磷脂是最常见的
50、脂质D. 糖类和油脂元素组成一样,但糖类的氧原子含量较油脂的少【答案】B【解析】【分析】1、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根据水解情况可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包括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和六碳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二糖包括有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包括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还原糖包括:所有的单糖、麦芽糖、乳糖;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除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以外,其余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为C、H、O,但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少。【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是含有6个碳原子的单糖,乳糖属于二糖,A错误;B、在细胞膜上的糖类能与蛋白质结合构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识
51、别有关,B正确;C、人体内和食物中的油脂是最常见的脂质,并非磷脂,C错误;D、糖类和油脂组成元素相同,都为C、H、O三种元素,且油脂中氧原子含量较糖类少,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yoqiú)考生识记糖类脂质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1.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和核酸(hé sun)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xìbo)中的 DNA 既可作为遗传物质又有催化作用B. 由单体形成(xíngchéng)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中都有水生成C. 核酸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zhnggè)生物体的遗传特
52、性D.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答案】A【解析】【分析】1、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2、核酸的功能:(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解】A、细胞中的DNA不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B、由单体聚合形成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中都有水生成,B正确;C、核酸是遗传物质,其控制和决定着细胞及整个生物体
53、的遗传特性,C正确;D、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核酸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碱基中,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与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检测液中含麦芽糖B. 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取摇匀后的样本液加本尼迪特试剂直接鉴定C. 在进行油脂鉴定实验时,需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D. 在检测蛋白质时,需在待检组织样液中先后(xinhòu)加入双缩脲试剂 A 和 B 各 2mL【答案(dá &
54、#224;n)】C【解析(ji x)】【分析(fnx)】生物(shngwù)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红黄色沉淀,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详解】A、若与本尼迪特试剂加热出现红黄色沉淀则说明检测液中含还原性糖而不能确定是麦芽糖,A错误;B、检测还原糖时,需要取摇匀后的样本液加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B错
55、误;C、在进行油脂鉴定实验时,需用50%的乙醇溶液洗去多余的染料,C正确;D、在检测蛋白质时,需在待检组织样液中先加入双缩脲试剂A2mL,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D错误。故选C。33.下列有关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有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B. 用纤维素酶可破坏它们的细胞壁C. 都属于真核生物D. 遗传物质都是 DNA,都能合成酶【答案】D【解析】【分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56、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详解(xián ji)】A、蓝藻属于(shy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A错误(cuòwù);B、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知(k zh),蓝藻的细胞壁不能被纤维素酶破坏,B错误(cuòwù);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蓝藻和黑藻的遗传物质都是D
57、NA,都能合成酶,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黑藻属于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4.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将玉米干种子放在 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B. 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C. 用稀释的红墨水染色后直接观察胚乳的颜色D. 煮过的玉米作为实验组,未煮过的玉米作为对照组【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2、细胞膜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可通过红墨水染色观察实验探究,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透过胚乳死细胞,进而被染色。【详解】A、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增加细胞的活性,A正确;B、先纵切玉米籽粒,在用红墨水染色,冲洗后观察其颜色变化,B错误;C、胚乳细胞是死细胞,应该先纵切玉米籽粒(z l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在网络中搜索信息》教学设计
- 佳木斯2024年黑龙江抚远市事业单位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2024年下半年云南轻纺职业学院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儿童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 epc桩基施工方案
-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大学外籍教师聘请合同书
- 开公司股份合并合同书模板
- 景观鱼池施工方案
- 股票期权协议书合同书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安徽医大麻醉学课件04全身麻醉
- 2022年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题库》考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报告(建设单位)
- 微机保护原理课件
- 复盘苹果供应链发展历程探寻特斯拉供应链长期成长标的
- 35kV落地手车式开关移动平台的研制
- 国内外饮料灌装生产线发展现状
-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
-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 湖南省第十八届普通高校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暨第三届“外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