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二、防火间距二、防火间距三、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三、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第第5.3.15.3.1条条 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要求的可设一个:一、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6060m m2 2, ,且人数不超过且人数不超过5050人时,可设人时,可设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一个门;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托儿所、幼儿园除外托儿所、幼儿园除外) )内由内由最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
2、直线距离不超过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14m m,且人数不超过且人数不超过8080人时,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1.40m m。二、二、三层的建筑二、二、三层的建筑( (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医院、疗养院、托儿所、幼儿园除外) )符合表符合表5.3.15.3.1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的要求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三三、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200200m2m2,且人数不超过且人数不超过5050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人时
3、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第第5.3.25.3.2条条 九层及九层以下,九层及九层以下,建筑面积不超过建筑面积不超过500500m m2 2的塔式的塔式住宅,可设一个楼梯住宅,可设一个楼梯。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不超过300300m m2 2、且每层人数不超过且每层人数不超过3030人的单元式宿舍,可人的单元式宿舍,可设一个楼梯。设一个楼梯。第第5.3.35.3.3条条 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的超过六层的组合式单元住宅和宿舍,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如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通至
4、屋顶。不通至屋顶。第第5.3.65.3.6条条 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数目不应少于2 2个。但面积不超过个。但面积不超过5050m2m2,且人数不超过且人数不超过1010人时可设人时可设1 1个。个。 当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地下、半地下建筑内有内有2 2个或个或2 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1 1个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直通室
5、外的安全出口。第5.3.8条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8的要求。 注: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注: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 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5.00m m。 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 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25%。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二、房间的门至最近的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如房间位 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
6、,应按表5.3.85.3.8减少减少5.005.00m m;如如 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房间位于袋形走道或尽端时,应按表5.3.85.3.8减少减少 2.00 2.00m m。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 数不超过四层时,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 超过超过1515m m处。处。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三、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楼梯间,房间内最远一点到房 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表5.3.85.3.8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 或尽端的房间从房
7、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或尽端的房间从房门到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 离。离。第第5.3.13条条 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和楼梯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不超过六层的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 ,其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 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技术规定第三章第三章 建筑容量建筑容量第七条第七条 新建、扩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新建、扩建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以及建筑性质、应建筑高度以及建筑性质、应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根据批准的详细规划确定
8、;尚未;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应按表一规定的内容确定。编制详细规划的,应按表一规定的内容确定。第八条第八条 在满足自身的规划要求下,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广场、在满足自身的规划要求下,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等公共使用空间,又符合消防、卫生、绿地、通道、停车场等公共使用空间,又符合消防、卫生、交通、空域等有关规定的,可在原详细规划或控制指标的基交通、空域等有关规定的,可在原详细规划或控制指标的基础上酌情增加建筑面积,并按表二的规定换算。但增加的建础上酌情增加建筑面积,并按表二的规定换算。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原核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五。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原核定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五
9、。第十条第十条 各类建筑基地内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各类建筑基地内绿地面积占基地总面积的比例(绿地率)应当符合表三规定的要求。(绿地率)应当符合表三规定的要求。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居住区内应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中心居住区内应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小区中心绿地、组团中心绿地等,其最小规模应符合绿地、小区中心绿地、组团中心绿地等,其最小规模应符合表四的规定。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表四的规定。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应不小于组团级应不小于0.50.5平方米平方米/ /小区级(含组团级公共绿地)应小区级(含组团级公共绿地)应不小于不
10、小于1 1平方米平方米/ /人;居住区级(含小区、组团级公共绿地)人;居住区级(含小区、组团级公共绿地)应不小于应不小于1.51.5平方米平方米/ /人。上述指标在旧城改造地段可酌情降人。上述指标在旧城改造地段可酌情降低低 ,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50%50%,公共绿地内绿地面积(含公共绿地内绿地面积(含水面)不宜小于总绿地面积的水面)不宜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70%。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城区范围内三江六岸沿岸每侧应保证宽度城区范围内三江六岸沿岸每侧应保证宽度不不小于小于3030米米的绿化带。沿市区内河两岸改建、新建低层、的绿化带。沿市区内河两岸改建、新建低层、多层建筑或中高
11、层住宅时必须保证每侧宽度多层建筑或中高层住宅时必须保证每侧宽度不小于不小于8 8米米的的绿化带,当内河宽度为二十米以上时,绿化带宽度每侧绿化带,当内河宽度为二十米以上时,绿化带宽度每侧不小于不小于1515米米。建筑物为高层时,沿河绿化带最小宽度应。建筑物为高层时,沿河绿化带最小宽度应相应增加。当河流宽度小于相应增加。当河流宽度小于2020米时,则沿河绿化带宽度米时,则沿河绿化带宽度每侧应每侧应不小于不小于1212米米;当河流宽度大于或等于;当河流宽度大于或等于2020米时,则米时,则沿河绿化带宽度应沿河绿化带宽度应不小于不小于1818米米。 改建、新建时,河改建、新建时,河岸宜保持自然曲线。岸
12、宜保持自然曲线。第五章第五章 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一)(一)根据日照、通风等基本要求和本市用地的实际情根据日照、通风等基本要求和本市用地的实际情况,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一般规定为:况,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一般规定为: 1 1、平行布置的条式(长度超过、平行布置的条式(长度超过3030米)多层居住建筑的间米)多层居住建筑的间距(距(L L),),朝向为南北向的,其间距在旧城改造地段内朝向为南北向的,其间距在旧城改造地段内不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11.1倍倍;在新区;在新区不小于不小于1.251.25倍倍;在旧;在旧城改造地段确有困难时,其相应间距最小不得小于城改造地段确有困难时,其
13、相应间距最小不得小于1.01.0倍。倍。当建筑方位偏东或偏西时,则应采用表五规定的不同方当建筑方位偏东或偏西时,则应采用表五规定的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2 2、居住建筑一般不宜采用东西向(方位角大于、居住建筑一般不宜采用东西向(方位角大于450450的建的建筑)布置,确实无法避免时,其间距为筑)布置,确实无法避免时,其间距为东侧建筑高度的东侧建筑高度的0.90.9倍倍。3 3、多层点式建筑长度超过、多层点式建筑长度超过3030米的,其正向间距按条式建米的,其正向间距按条式建筑控制。当长度小于、等于筑控制。当长度小于、等于3030米时,其正向间距在旧城米时,其正向间距在旧
14、城改造地段内改造地段内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01.0倍倍;在新区;在新区不小于不小于1.11.1倍倍。 (二)多层居住建筑底层为商店或其他非居住建筑的,(二)多层居住建筑底层为商店或其他非居住建筑的,其间距计算应包括底层高度,但在旧城改造地段内可调其间距计算应包括底层高度,但在旧城改造地段内可调整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整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0.90.9倍,在新区不小于倍,在新区不小于1.01.0倍;倍;当两侧或一侧有裙房时,裙房与裙房或裙房与多蹭住宅当两侧或一侧有裙房时,裙房与裙房或裙房与多蹭住宅之间的净距离在旧城改造地段内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之间的净距离在旧城改造地段
15、内不得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的0.80.8倍,在新区不小于倍,在新区不小于1.01.0倍。并同时保证北侧建筑住倍。并同时保证北侧建筑住宅部分的间距在旧城改造地段内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宅部分的间距在旧城改造地段内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扣除北侧建筑裙房等高度后)的(扣除北侧建筑裙房等高度后)的1.11.1倍,新区不小于倍,新区不小于1.251.25倍。同一裙房之上的居住建筑,其间距计算可扣除倍。同一裙房之上的居住建筑,其间距计算可扣除裙房高度。裙房高度。 (三)砖混结构住宅底层均布置有层高(三)砖混结构住宅底层均布置有层高2.42.4米以下或框架米以下或框架结构住宅底层均不知有层高结构住宅底层均不知有层高
16、2.52.5米以下的车库等附属设施米以下的车库等附属设施的,以及北侧住宅底层布置有车库等附属设施的,其间的,以及北侧住宅底层布置有车库等附属设施的,其间距计算可扣除车库的高度,反之则不能扣除。距计算可扣除车库的高度,反之则不能扣除。 (四)高层建筑(含中高层住宅,下同)与居住建筑之(四)高层建筑(含中高层住宅,下同)与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按下列规定确定:间的间距按下列规定确定: 1 1、居住建筑的朝向为南北向的,面宽大于、居住建筑的朝向为南北向的,面宽大于3030米的高层建米的高层建筑与其北侧的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筑与其北侧的居住建筑的间距不得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1.01.0倍,并
17、且其最小间距应大于倍,并且其最小间距应大于2424米。米。 2 2、面宽小于和等于、面宽小于和等于3030米的高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之米的高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间的间距不应小于高层建筑高度的0.60.6倍,并且其最小间倍,并且其最小间距应大于距应大于2424米。米。(五)在符合本条(一)至(四)项间距规定的前提下,(五)在符合本条(一)至(四)项间距规定的前提下,低层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低层建筑与其北侧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8 8米;米;多、低层建筑与北侧高层建筑、中高层住宅的最小间距多、低层建筑与北侧高层建筑、中高层住宅的最小
18、间距不得小于不得小于1313米。米。 (六)当低层居住建筑南侧建筑为一、二层时,其最小(六)当低层居住建筑南侧建筑为一、二层时,其最小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间距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51.5倍;当南侧建筑为三层时,倍;当南侧建筑为三层时,其最小间距不消于南侧建筑高度的其最小间距不消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251.25倍;新建一类低倍;新建一类低层住宅,其间距为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层住宅,其间距为南侧低层建筑高度的2 2倍以上。倍以上。 (七)多层建筑的山墙端距,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当较(七)多层建筑的山墙端距,应按下列规定确定:当较高一幢建筑为六层时,端距应不小于高一幢建筑为六层时,端距应不小于6
19、 6米;六层带车库时,米;六层带车库时,端距应不小于端距应不小于6.56.5米。当较高一幢建筑为七层时,端距应米。当较高一幢建筑为七层时,端距应小于小于7 7米;七层带车库时,端距应不小于米;七层带车库时,端距应不小于7.57.5米。低层与米。低层与低层的山墙端距应不小于低层的山墙端距应不小于5 5米;低层与多层的山墙端距按米;低层与多层的山墙端距按多层层数予以控制。遇小区道路通过的,其端距按批准多层层数予以控制。遇小区道路通过的,其端距按批准的小区规划道路宽度执行。当与消防等有关规定有矛盾的小区规划道路宽度执行。当与消防等有关规定有矛盾时,以二者的较大值控制。时,以二者的较大值控制。 第十七
20、条第十七条 沿建筑基地边界线布置的各类建筑,应与边界沿建筑基地边界线布置的各类建筑,应与边界线保持适当的间距,并同时符合消防间距的要求:线保持适当的间距,并同时符合消防间距的要求: (一)当界外是空地,建设项目性质未明确时,南北向布置(一)当界外是空地,建设项目性质未明确时,南北向布置的低层或多层建筑与基地边界的南北向的间距按不小于建筑的低层或多层建筑与基地边界的南北向的间距按不小于建筑高度的高度的0.60.6倍控制,与基地边界的东西向的端距多层不小于倍控制,与基地边界的东西向的端距多层不小于5 5米、低层不小于米、低层不小于4 4米东西向布置低层或多层建筑与基地东西向米东西向布置低层或多层建
21、筑与基地东西向的间距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的间距为不小于建筑高度的0.450.45倍,与基地南北向的端距多倍,与基地南北向的端距多层不小于层不小于5 5米、低层不小于米、低层不小于4 4米。面宽小于和等于米。面宽小于和等于3030米的高层米的高层建筑或中高层住宅与基地边界线的正向间距按不小于建筑物建筑或中高层住宅与基地边界线的正向间距按不小于建筑物高度的高度的0.30.3倍控制,且最小间距不得小于倍控制,且最小间距不得小于1212米。侧向端距按不米。侧向端距按不小于建筑高度的小于建筑高度的0.15-0.20.15-0.2倍控制。倍控制。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沿城市道
22、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其后退距离应视规划道路红线的尚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其后退距离应视规划道路红线的宽度、道路的性质和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确定。视距三角宽度、道路的性质和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确定。视距三角形的后退,宽路与窄路相交的交叉口按窄路控制(窄路形的后退,宽路与窄路相交的交叉口按窄路控制(窄路的宽度为的宽度为2424米及米及2424米以下),宽路与宽路相交的交叉口米以下),宽路与宽路相交的交叉口按较宽路控制,具体按表七执行(特殊情况除外)。按较宽路控制,具体按表七执行(特殊情况除外)。 第七章第七章 建筑高度建筑高度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建筑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建筑层数应符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开发内部承包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企业员工劳动合同示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机构人员派遣及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模具修复与性能提升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食堂特色美食开发与承包经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市中心区域照明系统智能化升级合同4篇
- 2025版农业种养殖质量安全追溯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山林租赁合同样本:森林资源租赁与生态保护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模板脚手架安全防护设施供应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天津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专业版)
- 蛋糕店服务员劳动合同
- 土地买卖合同参考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微专题10-同构函数问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 新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岩土工程勘察.课件
- 60岁以上务工免责协议书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2022年7月2日江苏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一英语语法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