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块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1在图1中用红笔画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图1经纬网图2在图2中画出地球公转的运动方向。图2地球公转示意图3在横线上填出图中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地理要素名称。经纬线(度):_线_线_圈_(纬度)_(经度)温度带:_带_带_带_带地球公转位置日期节气直射点昼夜长短极昼/极夜A_B_C_D_要点速记1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类型方向周期产生的现象(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一天(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一年(365天)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2五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况。(2)五带:热带、南温带、
2、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二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地形部位:A._B_C_D_E_河流流向:F._李庄在丁村的G._方向要点速记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尽;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2)方向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地图中的图例表示一定的地理事物。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是
3、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是指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坡度判读: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4)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形态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图示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闭合,内高外低,一般用“”表示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低矮处,形似“马鞍”多条等高线重叠处,常用“”表示3河流流向的判断:河流发源于山谷,由高处流向低处。一般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无指向标时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大致流向。4地形类型:利用等高线数值特征判断地形类型,平原(200 m)、丘陵(200500 m)、山地(500 m,且等高线密集)、高原(500 m,且等高线外密内疏)。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爬山选缓坡,攀岩选陡崖;建坝选口袋型洼地,修路选择穿过等高线较少的线路;聚落或城市建设选等高线稀疏的河流附近地区。参考答案模块一地球和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北回归南回归北极40°N80°E热北温北寒南温地球公转位置日期节气直射点昼夜长短极昼/极夜A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B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C6月22日前后夏至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极昼,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小区真石漆翻新协议
- 财务会计岗位聘用合同书
- 卫生局公共卫生岗位合同
- 阜阳市市场租赁合同示范合同
- 型材耐化学酯类蜡性检测协议
- 2024至2030年机房工作台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弹性织物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电力工程监理聘用合同
- 飞机维修解聘合同
- 2024年轻金属棒料开料用合金锯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XX镇2022年度农产品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实施方案范本
- 《荆轲刺秦王》课件(共87张PPT)
- 早产儿保健管理
- 评标专家及评标员管理办法
- aecopd护理查房课件
- TCECS 720-2020 钢板桩支护技术规程
- 自杀防范和案应急
- 中考作文备考:“此时无声胜有声”(附写作指导与佳作示例)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件Lesson33(共15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