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_第1页
无机化学习题_第2页
无机化学习题_第3页
无机化学习题_第4页
无机化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首 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难题解析 TOP 例13-1 将精制的纯品氯霉素(Mr=323.15)配成2.0010-2gL-1的溶液,在波长278nm处,用1.00cm吸收池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0.614,试求氯霉素的摩尔吸光系数。解 将有关数据代入例13-2. 某遵守Lambert-Beer定律的溶液,当浓度为c1时,透光率为T1,当浓度为0.5 c1、2 c1时,在液层不变的情况下,相应的透光率分别为多少?何者最大?解 根据Beer定律 A= -lgT = kc当浓度为c1时 -lg T1= k c1当浓度为0.5 c1时 -lg

2、 T2= k c2 = k(0.5 c1) = 0.5(-lg T1) -lg T2= -lg (T1)1/2 T2= T11/2当浓度为2 c1时 -lg T3= k c3 = 2(k c1) = 2(-lg T1) T3= T12 0T1 T2为最大例13-3 某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Mr =125,摩尔吸光系数e = 2.5105Lmol-1cm-1,今欲准确配制该化合物溶液1 L,使其在稀释200倍后,于1.00cm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A = 0.600,问应称取该化合物多少克?解 设应称取该化合物x克 A = ebc0.600=2.50105Lmol-1cm-1x = 0.0600g

3、例13-4 为测定某试液铁含量,称0.4320g (NH4) Fe (SO4)212H2O溶于水配成50.00ml标准铁溶液,吸取此溶液4.00ml,加磺基水杨酸显色后,稀释成50.00ml,测得A = 0.408。取未知试液5.00ml稀释成25.00ml,再吸取稀释后试液4.00ml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显色后,稀释成50.00ml,测得A = 0.413,试计算试样中的铁含量(gL-1)。解 (NH4) Fe (SO4)212H2O : Fe 55.850.4320 x稀释后标准铁溶液浓度已知 As = 0.408, Ax = 0.413 设样品铁含量为cx故未知试液铁含量为:例13-5 未知

4、相对分子质量的胺试样,通过用苦味酸(Mr = 229)处理后转化为胺苦味酸盐(1:1加成化合物)。当波长为380nm时,胺苦味酸盐在95%乙醇中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5104mol-1Lcm-1。现将0.0300g胺苦味酸盐溶于95%乙醇中,准确配制1.00 L溶液,在380nm,b = 1.00cm时,测得溶液吸光度A = 0.800,试计算未知胺的相对分子质量。解 设未知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胺与苦味酸形成的胺苦味酸盐为1:1加成化合物 胺苦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9+x)v = 1.00 L,M为229+x 代入0.800 = 1.35104mol-1Lcm-11.00cm229+x

5、 =506 x = 227学生自测题 TOP 判断题 选择题 填空题 问答题 计算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1. 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 )2. 光照射有色溶液时,A与T的关系为lgT=A。 ( )3. 当某一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某溶液时,若T=100%,说明该溶液对此波长的光无吸收。 ( )4. 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其浓度越大,透光率越大。 ( )5. 如果吸收池的厚度增加1倍,则溶液的透光率将减少1倍。 ( )6.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剂及溶液浓度有关。 ( )7. e (max)只与物质的性质有关,是物质的特性常数。 (

6、 )8. e 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愈高。 ( )9. 一般e 值在103以上即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 ( )10. 吸收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浓度无关。 (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每题2分,共40分) TOP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B. 物质对光的吸收有选择性C. 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不同,因此可根据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D. 有色物质的颜色是其所吸收光的颜色E. 有色溶液越浓,对一定能量的光的吸收也越多。2在分光光度法中的吸光度A可表示为 ( )A. It/I0 B. lg(It/I0) C. I0/It D. lg(I0/I

7、t) E. lgT3关于Lambert-Beer定律,下述正确的是 ( )A. 该定律仅适用于可见光区的单色光。B. 该定律仅适用于有色物质的含量测定。C. 其他条件不变,溶液浓度改变,吸光度和吸光系数都会改变。D. 其他条件不变,入射光波长改变,吸光度和吸光系数都会改变。E. 其他条件不变,溶液厚度改变,吸光度和吸光系数都会改变。4下列哪种情况下,Lambert-Beer定律不能成立 ( )A. 入射光波长为260nm B. 溶液透明、均匀、无散射C. 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1.0 molL-1 D. 溶剂为甲醇E. 溶液中吸光物质稳定。5某一有色溶液浓度为c,测得透光率为T0,把浓度稀释到

8、原来的1/2,在同样条件下测得的透光率为 ( )A. 2T0 B. T0/2 C. T01/2 D. T02 E. T0 6吸光物质(Mr=180)的=6103,稀释10倍后,在1cm吸收池中测得的吸光度为0.30,则原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 )A. 90mgL-1 B. 900 mgL-1 C. 9 mgL-1 D. 0.9 mgL-1 E. 0.0005 mgL-17将某波长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1cm的溶液,则透射光强度为入射光强度的1/2,若该溶液厚度为2cm时,吸光度应为 ( )A. 0.151 B. 0.250 C. 0.301 D. 0.500 E. 0.6028用波长相同的单色光测定

9、甲乙两个浓度不同的同一种有色物质,若甲溶液用厚度为1cm的吸收池,乙溶液用2cm的吸收池进行测定,结果吸光度相同,甲乙两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A. 甲与乙浓度相等 B. 乙的浓度是甲的2倍 C. 甲的浓度是乙的1/4 D. 甲的浓度是乙的2倍 E. 乙的浓度是甲的1/49有一浓度为2.0010-4molL-1的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处,用3.00cm的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120,将此溶液稀释一倍,在同样波长处于5.00cm的吸收池中测得其吸光度仍为0.120,则此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的关系 ( )A. 呈线性关系 B. 符合Beer定律,但不符合Lambert定律C. 符合La

10、mbert定律,但不符合Beer定律D. 不符合Lambert-Beer定律 E. 符合Lambert-Beer定律10在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 )A. 入射光波长 B. 溶液浓度 C. 溶液厚度 D. 入射光强度E. 吸收池大小11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 溶液的浓度 B. 溶液的性质 C.溶液的温度D. 入射光波长 E. 溶剂性质12质量吸光系数a与摩尔吸光系数e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 )A. ae=1 B. a=e C. ae=M D. a=e M E. e=aM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收光谱的基本形状与溶液的浓度无关B. 吸收光谱与物质

11、的特性无关 C. 浓度愈大,吸光系数愈大D. 其他因素一定时,吸光度值与测定波长成正比E. 波长一定时,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A值可绘制吸收光谱曲线14符合Beer定律的某有色物质溶液,当其浓度改变时,其吸收光谱曲线上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将 (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改变,但峰高度改变 D. 不改变,峰高度也不变E. 改变,但峰高度不变15溶液偏离Beer定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 )A. 显色剂过量 B. 存在干扰物质 C. 仪器测量误差D. 单色光不纯 E. 读数不准16关于选择max作入射光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原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max处,单

12、色光纯度最高 B. 在max处,e 最大C. 在max处的一个较小范围内,e 随波长的变化较小D. 在max处,溶液的A与c成直线关系E. 以max为入射光,测定的灵敏度最高17分光光度计显示透光率T(%)为0时,相应的吸光度A为 ( )A. 0 B. 100% C. D. I0 E. It18下面有关显色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与被测物质生成稳定的有色物质B. 必须是本身有颜色的物质 C. 与被测物质的颜色互补D. 本身必须是无色试剂 E. 在测定波长处,应有明显吸收19分光光度法中使用试剂空白作对照的目的是 ( )A. 用以消除仪器测量误差B. 用以消除溶液偏离Beer定律引起的误

13、差C. 用以消除单色光纯度差引起的误差D. 用以消除溶剂、显色剂等物质对入射光的吸收E. 用来掩蔽干扰离子20相同条件下,测得1.010-3molL-1标准溶液的透光率为50%,待测溶液的透光率为55%,则待测溶液的浓度为 ( )A. 1.210-3molL-1 B. 1.110-3molL-1 C. 1.010-3molL-1D. 8.610-4molL-1 E. 9.110-4molL-1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TOP1. 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_光谱及光的_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2.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为_,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的波长范围为_。3. 以

14、不同波长单色光作入射光测得的某一溶液吸光度作纵坐标,入射光的波长作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叫_。溶液浓度越大,吸收峰值_,最大吸收波长_。4. 朗伯-比尔定律只有在入射光为_时才适用。5. 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溶液的吸光度读数范围应调节在_为好,可通过调节溶液的_和_来达到。6. 分光光度计是通过_ _来获得单色光的。7. 当空白溶液置入光路时,应使T=_, A=_ 。8. 吸光度A=0.30,则透光率T=_。当其他条件不变,而溶液浓度增大至原来2倍时,吸光度A=_, 透光率T=_。9. 某有色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用1cm吸收池测得A=0.30。相同条件下,若用2cm吸收池测定,则A=_,T=_。

15、10. 分光光度法中选择入射光波长的原则是 _。四、问答题(10分) TOP1. 写出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简述各数学符号的物理意义。2. 列出构成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用方框图表示)。可见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玻璃元件有何不同?五、计算题(20分) TOP1.在波长为520nm处,KMnO4(Mr=158.04)的摩尔吸光系数等于2235Lmol-1cm-1,问在此波长下,在2.00cm吸收池中,1.0010-2 gL-1的溶液的透光率为多少?2. 维生素D2在264nm处有最大吸收,e 264=1.84104 Lmol-1cm-1,Mr=397,称取维生素D2粗品

16、0.8100g,配成1000ml溶液,从该溶液中吸取10.0ml,再稀释至1000ml,取稀释液在1.50cm吸收池中用264nm紫外光测得该溶液吸光度A=0.456,计算粗品中维生素D2的含量。3. 取2.00ml含2molL-1NH3的Cu2+溶液放入1.00cm的吸收池中。测得在某一确定波长的吸光度为0.60。然后取0.010 molL-1CuSO4溶液1.00ml添加到第一个吸收池中。再测得的吸光度为0.80。试指出第一个溶液中Cu2+的浓度为多少?学生自测答案 TOP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1.D 2.C 3.D 4.C 5.

17、C 6.A 7.E 8.D 9.D 10.A 11.A 12.E 13.A 14.C 15.D 16.A 17.C 18.A 19.B 20.D三、填空题1. 吸收; 吸收2. 380780nm; 200380nm3. 吸收曲线; 越大; 不变4. 单色光5. 0.20.7; 浓度; 选择厚度适当的吸收池6. 单色光器7. 100%; 0.008. 50%; 0.60; 25%9. 0.60; 25%10. 选择A最大时所对应的波长即max四、问答题1. A=ebc:A为吸光度,b为液层厚度(cm),c为浓度(molL-1),e为摩尔吸光系数(Lmol-1cm-1)。也可表示为A=abr:r

18、为质量浓度(gL-1),a为质量吸光系数(Lg-1cm-1)。2. 光源单色光器吸收池检测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是光学玻璃,紫外分光光度计中使用的是石英玻璃。五、计算题 12 A=bc设样品中维生素D2质量为w,3. 设第一个溶液的浓度为c,有 0.60 = ac第二个溶液有 则 c = 0.0050 molL-1章后习题答案 TOP1. 4. (略)5 当T=20%时,溶液的吸光度为:A = -lgT = -lg0.20 = 0.70当T=80%时,溶液的吸光度为:A = -lgT = -lg0.80 = 0.097当A= 0.25时,溶液的透光率为:T = 10-A= 10-0.25 = 0.56 = 56%当A= 0.56时,溶液的透光率为:T = 10-A= 10-0.56 = 0.28 = 28%6三(邻二氮菲)合铁()配离子的浓度为:三(邻二氮菲)合铁()配离子的摩尔吸光系数为:7溶液的吸光度为:吸光物质的浓度为:该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和质量吸光系数分别为: 8. 溶液的浓度为:该药片中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