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八大胡同_第1页
许昌八大胡同_第2页
许昌八大胡同_第3页
许昌八大胡同_第4页
许昌八大胡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臧胡同臧胡同里至今还保存着老建筑。臧胡同不好找,因为在胡同入口没有路牌,因为它和附近的其他胡同太像。10月29日上午,当记者进入这个胡同询问这里的居民时,才知道这条胡同就是臧胡同。 臧胡同是一条东西向的死胡同,只有西面一个出口直通北大街。它有200余米长,一米左右宽,最多能容纳三个人并排站到一起。65岁的关春英和83岁的包凤伦在这条胡同都住了30年以上。关春英领着记者顺着胡同一路向东,在一处房屋旁停下,指着那栋房屋说,从此处以东,过去都是一个大坑,坑很大,像一条河。 关春英所说的大坑和在佟家胡同居住的居民所说的大坑应该是同一个,因为两个胡同距离很近。在关春英的记忆中,这个大坑是她经常洗衣服

2、的地方,水很清。包凤伦老人回忆说,这个坑虽然很大,但一下雨,水就会漫出来直到她家门口。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填坑盖房,于是坑逐渐消失,胡同里的房子多了起来。据这里的住户讲,由于是在水坑上盖的房子,所以屋里非常潮湿。在胡同两侧众多房子中间,记者偶然间发现了一处斜顶瓦房。关春英称那是老房子,说着领着记者来到了已经把房子租出去了的包凤伦家的院内。记者发现院子里也有和刚才记者看到的外表相同的房子。仔细观察房子的墙面,建筑石材青砖上,存在着凸起的文字。这文字的颜色和砖块的颜色是一致的,应该是制作砖块时就加工上去的,内容包括“永保”、“太平”、“长安”、“天下”等吉祥词汇。 据包凤伦讲,房子是她公

3、公留给他们家的,当年她公公因为开着不小的药材铺,所以就在这个胡同里置下了产业。他们家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西面、北面都是两层阁楼,南面是平房。“文革”期间,部分房子被国家收走了。“80年代初,落实政策,房子又要回来了。”包凤伦说。为何这条胡同叫臧胡同?关春英和包凤伦都说不清楚,他们都说不知道有姓臧的在此居住过,或者时间太久了,最初是姓臧的在这里居住,后来搬走了,但这都是猜测。 二、靳家胡同靳家胡同口原来有大门,靳家胡同是北大街所有胡同中离当时的老城墙最近的一条胡同。这条胡同由于老城区改造,目前胡同北侧的住房已被拆除,只剩下了南侧的住户。 10月31日上午,在雨水的冲刷下,靳家胡同依旧难掩它的颓

4、废之气。这条胡同从西到东逐渐变宽,因为从胡同西口的公厕向东,南面的房屋都向南退了一些。在这条胡同现存的住房中,没有发现清末民初建筑的身影。 现在这里的住户几乎都是租房户,老居民都搬迁到了外面。听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工作人员讲,这里现在的居民以清洁工、街头小商贩居多,年龄也普遍偏大。 67岁的郭凤莲在这条胡同租房住已有15年了,如今她和打工的儿子相依为命。他不知道这条胡同为何叫靳家胡同,但她告诉记者,在拆迁前,胡同北侧住着几户姓靳的人家。 在郭凤莲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曾在这条胡同居住的靳跃武。现年50岁的靳跃武告诉记者,这条胡同之所以叫靳家胡同,是因为过去这里是他们靳家的过

5、道。他听父辈讲,解放前,这条胡同口还存在着他们靳家盖的大门。 历史上他们靳家的房屋到底在这里占地几何,族人到底有多少人在这条胡同居住,靳跃武并不知晓,他只记得从记事起,他们一大家人就住在一个东、西、南面都是房屋的院落里。 靳跃武称,原来靳家胡同宽2.5米,约百十米长,是一条规矩的东西向胡同。最初这条胡同由于是靳家的过道,因此只有西端一个出口和北大街相连,是条死胡同,后来靳家为了行走方便,就把胡同东面的墙拆了,因此,有一段时间,此胡同成为了连接平定街和北大街的活胡同。后来,这里的居民越住越杂,在他们翻新自己房屋的时候,又把东面的出口给堵上了,如今靳家胡同还是一条死胡同。 据靳跃武讲,现在胡同西头

6、公厕的位置,当年就是他们靳家自家厕所所在。最早那里是靳家的私厕,解放后,当时的人民公社为了积肥就翻盖了厕所。如今,为了方便居民如厕,公厕再次得到了翻新.三、甄胡同(这是记者在报纸上发表的,不确定事实存在的胡同)甄胡同是叫甄胡同吗?甄胡同,这里的居民通常称它为甄家过道。这个名字从何时开始,现在已无从考证。甄胡同不是一端封死的死胡同,而是两边通透的活胡同,它西起北大街,东端与南平定街相连。 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带着你进入这个胡同,你在北大街众多的胡同中很难发现这个仅两米宽、200多米长的小胡同。 10月29日,记者在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这个小胡同。可能是下雨的缘故,这条胡同的

7、道路上和两侧的墙壁上看起来湿漉漉的,上面布满了青苔。 记者发现,这条胡同里的住户都在胡同北侧住,胡同南侧房子的住户没有把大门开在这条胡同上,而是开在了南边的汪公祠胡同,所以并不算这条胡同里的居民。这条胡同之所以出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我国盖房子的传统都是面南背北,也可能是这条胡同太过于狭窄。 现年81岁的李喜梅老人从15岁起就居住在这条胡同里,她回忆说,15岁时来这条胡同的时候,很少有瓦房,更没有阁楼,几乎都是草房。慢慢地,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的住户手里有了钱,才把房子盖成了现在的楼房。 李喜梅不知道甄胡同的来历,平时别人问在哪里居住,她和女儿都说在北大街,就连寄信用的地址也是北大街65

8、号。 在该胡同东端南平定街上居住的老人们和李喜梅母女俩一样,称这条胡同叫甄胡同,但这里的老居民臧振东和住在佟家胡同的王金怀老人却说这条胡同应该叫臧胡同。52岁的臧振东告诉记者,他们家从太爷爷算起,四辈人都居住在这条胡同,名字应该是臧胡同。但他也听人说这条胡同有人称之为甄胡同,但没听说有姓甄的在这条胡同居住,不知是何原因。 这条胡同到底该叫什么名字,需要历史学家和地名学家来进行考证,当年政府确定胡同名时,到底确定的是什么名字,由于路牌丢失,人们也是众说纷纭。但记者在平安社区居委会的一幅手绘的简易地图上看到,这条胡同被称为南臧胡同。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幅地图是当年这片区域刚刚从北大街道办事处划

9、归东大街道办事处时绘制的,随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接触的增多,发现这条胡同有着不同的称谓,由于这条胡同北面有条臧胡同,社区工作人员认为这条胡同应该叫甄胡同。四、佟胡同归于平静的佟家胡同,若干年前,佟家胡同是异常喧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城区的改造,在胡同里住的居民也日趋稀少,佟家胡同不变的是名字,改变的是氛围。现在的这条老胡同,归于平静。 10月29日下午,斜风细雨中,记者和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了佟家胡同。南北朝向的北大街的东侧,有许多小胡同,佟家胡同就这样不引人注目地存在其中,如果不是在胡同口一侧的墙壁上看到了路牌,许多人都会找不到这个两米多宽、200多米长的胡同。佟家胡同是条

10、死胡同,沿着胡同一路向东,最后被住宅堵住。胡同两侧已没有了建国前盖的青砖瓦房的身影,清一色水泥楼房,最低的也有两层。因为要迎接创文检查,胡同两侧的墙壁被刷成了橘黄色。胡同称谓源于蒙语“水井处”,因此水井成为居民聚居区的代称,进而成为街道的代称。佟家胡同过去东面有一个大坑,大坑附近有一水井,过去这里的居民吃水全靠这口井,这可能也是这条胡同没被称作“过道”、一直都叫胡同的原因,有人还认为是因为这条胡同比周边的其他胡同较为宽阔的缘故。81岁的王金怀老人在这个胡同出生、成长、安享晚年。他说,佟家胡同的名称来源于这里居住过的一户姓佟的生意人,听父辈讲,当年佟家在许昌城可谓是一方财主。他家在现在的塔湾地域

11、有大量土地,在这个胡同开着一个规模很大的药材铺。“佟家因为生意做得大,当年他在市政府都能说上话。”王金怀说。后来,从王金怀记事起,佟家已经破败了,族人回到了塔湾地域种地,他们在这里的房子也成为了空房子。再后来,族人把这里的房子卖给了大新烟厂。解放后,这个烟厂在公私合营的浪潮中也被东大街的泰兴烟厂合并。因为佟家胡同这一地名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因此,佟家破败、搬走后,这一名称也没有变,一直沿用至今。 在采访中,王金怀老人还回忆起1939年,日本鬼子的炸弹落在了他家附近,周边的房子倒了八九间,至于他家后面的佟家院子倒了没有,他已记不清楚。不过有一点能确定,当年,这个胡同里大多数人还住在草房里的时候,佟

12、家就是一座青砖灰瓦的的两进院落。五、姜胡同姜胡同中那串银铃般的笑声。在东大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的8个胡同中,姜胡同处于最南端,它全长不到200米,宽不到4米。目前胡同里居住的老居民不到5户,今年77岁的朱老太太便是其中一位。老人自1958年嫁到姜胡同以来,就一直在此居住。她告诉记者,原来姜胡同是一条死胡同,后来,居民们为了方便出行,便把胡同东边的墙扒掉了,变成了胡同如今的样子。“几十年过去了,姜胡同的变化很大。我刚到胡同的时候,路都是土路,到了雨雪天,都没法出门,这几十年,胡同的路修了很多次。除此之外,居民们住的房子从草房变成了瓦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都盖的是砖房。”朱老太太家的房子因为修建年份

13、较早,现在正在整修。她家的房前种有一棵构树,有近20年的历史,也是姜胡同里目前唯一的一棵树。说起姜胡同名称的由来,老人说,姜胡同因以前胡同里住有几户姓姜的人家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这条胡同最初的名字叫菅家胡同,有的人念错了,念成了姜胡同。朱老太太的老伴儿已经去世,她的几个儿子也都搬出去住了。“以前,胡同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大事,街坊邻居都前去帮忙。平日里,来个客人缺了油盐酱醋,跑到邻居家一开口,谁也不会计较。现在胡同里住的人大都是租住户,有时候想出门转转,聊聊天,也没有认识的人。”老人说,姜胡同的东边和西边挨着两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每天早晨、中午和下午,会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从胡同经过,这条寂静

14、的胡同也变得特别热闹。孩子们说着、笑着,在胡同里跑着、闹着,留下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每每听到孩子们的这些笑声,她心里就特别高兴:“孩子们走胡同比走大路安全,我特别喜欢看着他们从这条胡同经过。”因为胡同狭窄,朱老太太的房子不容易见到阳光,虽然夏天较为凉爽,但是冬天湿冷。在姜胡同住了大半辈子,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自己的居住条件能够得到改善。 六、小王胡同小王胡同:这里住着一位81岁的理发师提到大王胡同,就不得不说说小王胡同。小王胡同在大王胡同的南边,与大王胡同相隔100多米,比它稍窄一些,之前居住的大多也都是王姓居民。和大王胡同一样,小王胡同之前的老宅子都换了新颜。据胡同里的一些居民说

15、,原来小王胡同并没有这么长,在胡同的东端还有一个小广场,但是因为重新规划,东端的广场就没有了。胡同里的许多老居民都搬走了,但是仍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居住地的人们,他们在小王胡同过着舒坦的日子。今年81岁的方玉拴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方玉拴老人在小王胡同已经居住了50多年了,她的3个儿子也都在小王胡同住。用老人自己的话来说:“住了一辈子,就没想着离开。”虽然已经是80多岁的高龄,但是方玉拴老人耳不聋、眼不花,目前还经营着一家理发店,理发店在北大街上,离小王胡同很近。10月29日,记者来到方玉拴老人的理发店,虽然天气较为寒冷,但理发店里十分暖和。不到20平方米的理发店里有一面镜子、一把可以升降的

16、转椅、一排长沙发和一个给顾客洗头的水池。方玉拴老人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她十几岁的时候来到小王胡同并开始学习理发的手艺,这家理发店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正在理发店剃头的李大爷说,他是这儿的常客,方玉拴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剃头剃得特别仔细,有板有眼,一点儿也不含糊。方玉拴老人不仅理发,还会修颜。只见她手持一把老式刮胡刀,仔细地给顾客修理鬓角,旁边的炉子上热着滚烫的水。她用热毛巾给客人敷一把脸,随后在客人嘴巴周围刷上一层肥皂,刮胡刀轻轻一拂,再用热毛巾一擦,一套工序就完成了。“这把刀用的时间不短了,钝了我就自己磨,现在很少见到这样的老式刀了。”刮完胡子,方玉拴老人把刀往一条皮布条上撇几

17、下,擦去油腻和污垢。老人说:“这老房子和老物件都陪了我几十年了,只要我身体还硬朗,我就希望能一直这样干下去”。 七、大王胡同大王胡同:王姓居民的根提起北大街的大王胡同,不少老许昌人都知道。这条如今长不到500米,宽不到3米的胡同里曾经发生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通过翻阅相关文史资料得知,大王胡同居住的王姓人家均为清道光时鸿儒王渠的后裔。 清光绪年间,王渠一支后裔大王家住现在的大王胡同,小王家住现在的小王胡同。大王做生意发了财,生活富裕。小王继承祖训,勤学苦读,终于在庚子年间一举考取岁科贡生,做了儒学训导。光绪三十年,当时的知州闻知王氏家事,为了给街坊邻居树立和睦、向上的榜样,遂在两块匾额上

18、挥笔大书“双惠胡同,王在其中”,其意为大王和小王堪称“双惠”。并将这两块匾额分别悬挂在“大王胡同”和“小王胡同”门楼上方。可惜的是,这两块匾额均毁于战火。 “刚解放的时候,胡同的两头都有大门,时间长了,其中一座大门坍塌了,随后,另一座大门也被扒掉了。”今年74岁的胥森林老人几代人都在这里居住,他告诉记者,以前大王胡同里有许多四合院,但是现在大都被扒掉了,盖成了两层的小楼。 在不长也不宽的大王胡同中,有棵皂荚树特别显眼。虽已是深秋时节,但它仍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住在皂荚树旁的居民王应发介绍说:“我今年50多岁了,从小就在皂荚树旁玩儿,听老人们说,这棵皂荚树有近200年的历史了,是王家人栽种的。

19、它春天发芽,夏天结皂荚。20世纪60年代,挖防空洞的时候说要把这棵皂荚树除掉,但是因为附近居民的生活离不开它,就没有除掉。几年前,相关部门普查时,认定它为古树名木。为了保护皂荚树,在皂荚树的旁边还专门垒的有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街坊邻居都离不开这棵皂荚树,都用皂荚洗衣、洗头,虽然现在树上还结很多皂荚,但已经没人用了。”胥森林老人感叹道。许多外地人到大王胡同寻根“大王胡同住有近20户居民,大多都姓王。胡同虽然不大,但是每年都会有许多外地人到这儿寻根,特别是一些王姓的人。”大王胡同的老居民王恒文说,前几年,还有一位台湾人来这儿寻根,但是因为时间长了,很多老居民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搬走了,所以很

20、不好找。“虽然现在城市在不断发展,但是胡同应该存留下来。这儿离曹丞相府很近,可以联合到一起发展旅游业,让更多的人走进胡同,了解胡同。”王恒文建议说。八、汪公祠胡同汪公祠胡同:历史风云变幻的见证者10月28日,秋雨蒙蒙,记者来到位于南平定街与北大街之间的汪公祠胡同。全长不到500米的汪公祠胡同与大多数狭窄的胡同相比,可以称得上是“宽敞”了,一辆汽车能够从胡同中间开过去。唠唠家常,出门逛逛,胡同里的人活得自在,活得悠闲。提起汪公祠胡同的历史和发生在胡同里的故事,几位老居民打开了话匣子。过往:曾叫杀猪胡同,被日军轰炸过今年70岁的曹海江是汪公祠胡同里的老居民,他祖祖辈辈都在这里居住。提起汪公祠胡同名

21、称的由来,老人介绍说,汪公祠胡同原来叫杀猪胡同,是因为这条胡同住有几户以杀猪为生的人家。后来,一户姓汪的人家在胡同口盖了一座祠堂,所以就被叫成汪公祠胡同。“听老人们说,在解放前,这个祠堂被日本飞机用炸弹给炸掉了,解放后又在祠堂原来的地方盖有新的瓦房,20多年前也被扒掉了。”曹海江老人说。如今:一棵400多年的老槐树见证时代变迁时光荏苒,多少年过去了,汪公祠胡同的老房子、老建筑都消失不见,胡同里盖了许多新砖房,大多是两层小楼。但提起汪公祠胡同,就不得不说一说胡同里的一棵老槐树。“我家院子中间的这棵槐树,树干直径有30多厘米,现在天冷了,叶子都掉了,但是一到夏天它就会变得郁郁葱葱,而且还会开花。这

22、棵槐树能够遮挡阳光,一到夏天,我家就特别阴凉,都不怎么开空调。”居民曹海民向记者介绍说。当初曹家为何要种一棵槐树呢?据曹海民介绍,他的祖先400多年前从陕西迁到河南,因为之前家乡有棵大槐树,所以曹家人都称自己是“大槐树底下的人”,为了纪念祖先,便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一棵大槐树。“每年夏天,我都会给这棵老槐树打药,防止其被虫蛀。听老人们说,1958年“大跃进”时期,说要把这棵槐树砍掉,但是经过家里人的极力劝说,老槐树最终得以存活了下来。”曹海民说,他儿时就在老槐树下玩耍,他们全家都很珍爱这棵老槐树。心愿:希望胡同能长久存留沧海桑田,时代巨变。汪公祠胡同里曾经居住的许多老居民大多都已经搬走了。“现在

23、胡同里居住的老居民不超过10户,其他都是出租户。”今年70多岁的王老太太在汪公祠胡同住了近60年。住的时间长了,她和这个胡同有了感情,也和胡同里的居民们有了感情。“在这儿住习惯了,有时候卖菜的会走到家门口,特别方便。街坊邻居没有吵架的,晚上吃过晚饭,喊一声,大家一同出去聊天,遛狗,其乐融融,这不比住在高楼里、邻居之间都不认识强吗?希望老胡同能够永远留下来,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家。”老人望着远方,眼中充满了希冀。九、魏胡同胡同里有魏家祠堂,魏胡同由此而得名在市区豫园美食城内,有一条隐藏的非常深的胡同。光看建筑,你很难说它还是一条胡同,因为魏胡同经过整改,南北两侧的建筑大部分成了豫园美食城的门面房。只有仔细看这些门面房的门牌号,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