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研究方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的原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强调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探究既是目标,又是学习方式。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其核心也是科学探究。为此,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表现相关性,学习方式强调探究性,评价突出发展性。可见,小学科学课程和初中科学课程在基本理念上明显地表现出一致性,其核心理念包括: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一个新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基

2、础上进行的,只有熟悉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及学习方法,才能更科学地设置新一轮的学习。进行“中小学科学衔接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可以避免单凭经验的衔接教学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在中小学科学教学的共性与差异之间找到平衡点,将小学科学教学转化为初中科学教学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完善科学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有利于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现行的教学体制实际上小学、初中从来是井水不犯河水,各人自扫门前雪。由于中小学教师相互之间缺少沟通,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学生进入初中后感到很不适应,学习成绩滑落。初中科学教师埋怨小学科学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

3、小学科学教师又会责怪中学科学教师没有顾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产生种种不适应。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下降。因此,中小学科学的有机衔接是中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将使中小学科学教与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有助于“师与生”的双向适应,有助于“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初中科学入门教学少走弯路,减缓坡度,避免分化过早过快,使中小学科学教学得到优化,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从而步入良性循环,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工作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2、我校科学教学的现状:我校地处乡村,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

4、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因城乡之间在科学教师的配备以及科学课的规范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比其它学科显著得多,导致城乡学生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差异,但在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问题上缺乏研究,导致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后,学习科学的兴趣下降,学习成绩滑落,再加上我校地理位置偏僻,社会、家长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认识有偏差,对科学不重视,这些现象已经阻碍了我校科学教学的发展。所以,探寻具有我校特色的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策略研究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3、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小学科学教材衔接不连贯:中学用的是浙教版的,小学

5、用的是教科版的,两套教材因为不是同一组编委所编,因此存在着很多的不和谐。专家们对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内容的编排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与处理。导致中小学科学教材概念交叉重复,缺乏逻辑性,缺乏连贯性,缺乏层次合理的螺旋上升。(二)中小学科学情感态度错位:小学科学课程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形式活泼多样,学生积极性很高,从情感态度来看,小学科学学科,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第一位的。初中科学课程由于教学指向性,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相对注重思维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漠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会从天堂掉到地狱。(三)中小学科学教学地位的差异大:由于小学侧重于语文,数学。科学不是主要学科,因此从教

6、育局到学校,从学生到家长都不重视。在师资配备上也不到位,特别是农村初中基本上没有专职的小学科学教师。而初中科学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中考分数是其它学科的1.5倍甚至更高,因此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二、研究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基本以综合为主,经历了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等不同阶段的教材,其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侧重于科学常识的掌握上,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一些事实”,“掌握一些规律”。初中开始是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学,后试行初中自然科学到科学合科教材。现今国内有许多专家在中小学科学衔接问题上作了许多研究。左慧芳中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2

7、003年增刊的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郑光在中小学科学教学(小学篇)2008年第2期的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之难点分析;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中小学科学德育教育的衔接与过渡的研究与实践”;杭州实验学校的“中小学学生科学衔接的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江苏省武进星晨实验学校的“中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衔接研究”;成都市高新实验中学的“中小学科学衔接中双边教育行为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办法”;江都市实验中学的“关于初中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以上专家学者就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及策略做了大量实践和论证。但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着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起步差别、教材不一等现象。近年来,虽然同

8、类的课题研究也不少见,但其针对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的指导性不是很强,局限性较大。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农村中小学教学衔接的实践与研究”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整体入手,利用系统论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中小学科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中小学学生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中小学生自主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等衔接问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要旨在于研究我校中小学的科学教学如何和谐地衔接,激活学生的科学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科学水平,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学实效,全面发展中小学生的科学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一)研究内容:1、在教师教学上,实现四个衔接:(1)、教学内容的衔

9、接: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师都要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科学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明确小学六年级科学与中学一年级科学的相同相异处,以便有目的地设计可行性的科学教学方案,并在自己的教学中注意比较性联系和有机渗透,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为学生的学习作好铺垫与衔接。(2)、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内容的途径,那么,内容与方法的统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熟悉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的特点,掌握农村中小学科学教学规律,明确小学科学与中学科学的异同,并适当相互渗透。在教学方法上解决好中小学科学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3)、学习评价的衔接:小学教师多是哄着、牵着、循循

10、善诱地耐心地告诉学生该如何做,怎么做,以表扬的方式居多且很少批评学生,在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乐意地参与学习;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中学教师同样要注意到学生身心的发展,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正面诱导,多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4)、师生情感的衔接: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不但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紧紧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通过高质量的科学教学,树立良

11、好的教师形象;用老师真诚的态度和虚心好学、严谨治学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获得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和信赖,使学生增强科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在学生学习上,实行五个衔接(1)、学习心理的衔接:小学学生年龄特征是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好问;对好奇的事情容易产生兴趣和好感。学习动机一般是比较直接的,近期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而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则逐渐向间接的,远期的方向转化,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不再喜欢老师的唠叨,对老师的批评不能认可,产生逆反心理。加之青春期一些生理上的变化是他

12、们从未遇到过的;情绪上,表现为从性格活泼到突然沉默寡言。加上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不够,难以适应初中课程学习的需要。因此,必须开展这一过渡时期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2)、学习兴趣的衔接:小学科学内容简单、易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科学学习光是好玩,而是负有一种责任。所以我们科学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在如何保持学生兴趣的同时,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语言交流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科学,体验科

13、学学习的趣味性,享受科学学习的乐趣。(3)、学习习惯的衔接: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生之基,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等内容。小学重在做好良好习惯的初步养成;初中;则要求学生将学习习惯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的趋势。因此教师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围绕学习目标,吸取他人的学习方法,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4)、学习能力的衔接:初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较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

14、学教师要从小学阶段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教师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实现质的飞跃。(二)预期目标:本课题的突破点在于以中小学一体化的科学研究组为单位,立足于校本教学研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适合我校乃至本地区中小学科学教学的较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可以推行的衔接模式,从而大大提高我校中小学科学教学成绩,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技能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我们将在小学五、六年级与初中七年级这两个教学年段上设立衔接点,将科学学科的教学作

15、为研究的重点突破口,实现以下目标要求:1.研究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策略,使教师们意识到衔接研究的“及时性、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素养,提高中小科学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通过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研究,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的合作交流,发挥两者协调统一的合力效应,提高我校中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并为我校其它学科的中小学教学衔接和我县其它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3.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通过中小学科学教学自然和谐衔接的实现,争取经过若干年锲而不舍的教学研究和教改实践,成为我校科学教学的一大特色。五、研究的理论依据:1、从课程改革教育理论看

1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课程改革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进行农村中小学科学衔接教育的研究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迫切性。2、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来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教师通过角色的转变来达到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改变,衔接教学研究就要让教师改变陈旧的理念,进行角色的转换,从根本上改革教学方式和策略,不管是小学都教师还是中学教师。教学方式和策略的衔接能更好地使小学毕业生适应初中的教学。3、从系统论理论看: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知识迁移的根本。从小学到

17、初中的学习之间要产生迁移,关键在于发现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在研究和处理事物时,把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始终着重从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从系统的结构以及动态的角度,综合考察和处理对象,以求得到整体功能的最优化。这些无不告诉我们应该重视教学各个环节中的“衔接”。4、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具有不同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肯定存在着差异。教学就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采用“差异式”的教学。另一方面,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矛盾的特殊性中存在着矛盾的普遍性。因此,我们又必

18、须寻求教育教学中共性的东西,努力搞好教学诸方面的衔接。六、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访谈座谈、问卷调查、测验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中小学生在学习科学中的问题,以及从小学到初中所所产生的不适应。并让学生明确中小学科学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完成小学科学到初中科学的衔接。2、文献法:教师们从多角度开展对有关资料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通

19、过随堂听课、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观察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予以记录,发现中小学科学教学衔接的问题进行研究,集体筹划对策、制定计划,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对这一轮的研究结果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周而复始,直至课题结束。4、经验总结法:根据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实践经验进行提炼、修改和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性小结,及时肯定实验成果,修正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步骤:拟在一年完成,即完成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1、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2、制定和论证课题实验方案,论证课题价值和可行性,请学校领导对实验方案进行反复论证,确定最终研究方案。 3.申报立项,填写课题申报表。4、科研领导小组成员深入学习有关理论,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增强研究的自觉性、紧迫感;。第二阶段:方案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3年1月) 1、第一阶段总结验收,并确定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2、按子课题模块把具体任务分配到人,各成员按部就班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实施研究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