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_第1页
(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_第2页
(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_第3页
(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_第4页
(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a)中导体B是一个等位体,在两端电位相等,分开后,二者电位不等,由导体发出的电力线可以终止于导体上,因而的电位高于的电位。22 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当两带电导体相距较近时,由于静电感应的影响二球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因此球外任何一点的场强都不能看作电量集中在球心所激发的。只有当两球的距离比两球的直径大得多时,在计算精度允许的条件下可把两导体球看作点电荷时,即不考虑导体球面上电荷分布情况,而将导体球的电量集中在球心时,此结论才是正确的。23 (1)大球A带电Q(>0 ),小球 中性,B为小球上一点,此时B点电位大于零。因A球电力线可以终止于小球负电荷处,小球正电荷的电力线只能终止于无穷远

2、处,故小球B点电位大于零。(2)不正确。由于小球的存在,使大球A上电荷分布不均匀,不能认为电荷集中于球心,因此,球外一点电场强度不能表示为(3)此表式普遍成立。大球的存在只影响电荷分布,即只影响的数值,而强度表达式不变。(4)当两球相距较远时,此结论正确。当两球相距不远时,球上电荷分布不均匀,此结论不正确。24设B上某点有正电荷存在,由于B上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不能终止于B上的负电荷,因而只能终于无穷远处,这说明B的电位高于地电位,但题设导体B已接地,这样的电力线也是不允许的。这说明假设前题不成立。25带正电导体, 中性导体。假设出现图示情况,则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有三种情况(1)终止于的负电荷

3、(2)终止于无穷远(3)一部分终于,一部分终止于无穷远。先讨论第一种情况。若电力线终止于的负电荷,说明由的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只可终止于无穷远。它不能终止于自身负电荷,或上负电荷。这说明,但假设前提是上还有负电荷存在,这些负电荷必定要终止电力线,其来源不能来自,若来自无穷远,又得出。这与上面结论矛盾。(a)二、上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终止于无穷远说明,若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终止于的负电荷上,就有 ,但的负电荷必须终止电力线,它们既不能来自于的正电荷,也不能来自于无穷远。同样也可说明第三种情况,也得出矛盾结论,因此说明图上所示情况不会出现。可以断言的正电荷由于置入中性导体,其分布会发生变化,但决不会出现

4、负电荷。空间上若有N个导体,这N个导体中决不能出现每个导体自身都有异种电荷的分布,换句话,至少有一个导体的电荷面密度均为同号。假设N个导体自身都有异号电荷,那么每个导体上的正电荷必然发出电力线,其上的负电荷必然终止电力线,这说明每个导体的电位都既非电位最高,又非最低,而剩下的无限远处可称为第N+1个导体,它只能占有一个电位值,若充当了(N+1)个导体的最高值就无法充当(N+1)个导体的电位最低值。反之亦然,因而假设前题是错误的。26 若,则发出的电力线只能终止于金属壳M的内壁上,这将使,若,用同样方法,必然推得结论,因此只有时,才可能有结论。采用2.5题作法说明此结论与M是否带电无关,且金属壳

5、内壁与中性导体A的面密度必处处为零。不一定,例如壳内电力线就有可能如图所示,电位高低次序。若将A和B用导线相连,此时与26情况完全相同,应用25题证明方法,可证明此时壳内壁及导体A,B各点的必处处为零,故 。28A为带电体,B为中性体。假定A带正电而又不是电位最高者,则说明导体A上有的地方面密度为负。从而有电力线终于导体A上。这些力线或来自于壳M,或来自于导体B上的正电荷,如果来自于B的正电荷,则。但B为中性导体,故在它上面必有负电荷,终止于这些负电荷上的电力线,不能来自导体,只可能来自壳M上的正电荷,因而,但由于导体A的电量为正,所以A上的正电荷必发出电力线,但这些力线无去处:即不能终止于导

6、体B,也不能终止于壳上(见图a),同理(参图b)若A有负电荷,而且壳M的正电荷发出的电力线终止于其上,亦会得同样矛盾的结果,因此说明导体A上不可能有负电荷,或者不可能有任何电力线终止于A上。从而证明带正电的导体A必发出电力线终止于导体B或壳M上,所以导体A为电位最高者。用类似方法可证明若A带负电,其电位必为最低者。29 壳内电场不同,壳外电场相同,壳内电场取决于壳内壁形状及壳内带电体的电量与位置,a、b、c三图中壳内情况不同,故场强不同。壳外电场取决于壳外壁形状及电量和壳外带电体。二、三图中外壁形状不变相同,壳外又无带电体,壳外壁电量均为,情况相同,故电场分布相同。210(1) (2)A位移后

7、,要改变,A与M之间电场发生变化。不变,M外电场亦不变。(3)A与M接触,壳外电场仍为球对称不变。211(1)合上K后,有张角,静电计外壳与指针间的电位差等于与间的电位差,K合上时,其值等于电源电动势,因而有张角。(2)K断开后,间电位差不变,故张角不变。(3)K断开时,与的电量不变,改变与的距离,便改变了二者电位差,距离增大时电位差增大,因而张角变大。若不断开K,则二板电位差始终等于电源电动势,因而张角不变。212若给上题与间插入金属板,相当于,间电容变大,电量不变条件下,电压减小,因而指针张角减小。213 a为串联,b为并联,(a)中总电容由两电容串联而成。, 不变,所以中间金属板上下移动

8、时,总电容不变。(b)中总电容为与的并联值。分母中乘积随中间金属板位于不同位置而改变,故总电容改变。214 串联时总电容,当参与串联的任一电容增大时,将减小,总和亦随之减小。因而总电容将增大。并联时, 若增大, 则总和C也随之变大。215此导体组系统的静电能根据题设条件B为中性,故系统静电能,而导体A与B的静电力为吸力,当二者靠近时,静电力做正功,静电能减小,而已知且数值不变,因而可知导体A的电位必降低。216 ,是否分别是A、B的自能?不能。带电体自能的定义,是把带电体分割为无限多的带电小体元,并将它们移至无穷远处时电场力所做的功。这里的电场力仅包括带电体自身带的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力。划分自能

9、的意义在于其数值不变(固有能)。对一孤立导体,可以将每个无限小带电面元作为一个子系,按计算该体系的静电能为(孤立导体电位),当然,我们可认为这整个导体为一体系从而把静电能称为孤立导体的自能,为该导体的电位。只要不改变该导体的“孤立状态”,其自能不变。因此,对孤立导体A,孤立导体B,均可用, 表示它们的自能。当它们组成一导体系时,当我们将带电体A分为无限小带电面元,并计算导体A上的无限小带电面元移至无穷远过程中场力所做的功时,事实上已包括了另一导体B上电荷产生的电场的影响,其数值也不等于,故不能把这个过程中场力的功称为导体A的自能。另外,当导体A与B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都要发生变化。因此将,称为自能也没有意义。217上述三问不论导体球带正电或负电,导体系的静电能都将减小。因为接地或两球相联,电荷都在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