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_第1页
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_第2页
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_第3页
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_第4页
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两江新区一横线中段道路工程三标段代家山立交 L线桥满堂支架预压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建筑五局重庆两江新区一横线中段道路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第1章 工程概况11.1 预压目的11.2 桥梁概况2第2章 编制依据22.1 图纸及招标文件32.2 相关行业规范标准。3第3章 满堂支架预压方法33.1 预压荷载33.2 预压时间33.3 加载顺序43.4 测点的布置43.5 压重材料43.6 吊装设备的选用43.7 压重顺序53.8 变形观测53.9 卸载63.10 支架调整63.11 预拱度设置6第4章 质量保证措施74.1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74.2 质量保证措施84.3 质量

2、验收标准9第5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5.1 安全领导小组95.2 安全保证措施95.3 文明施工要求10第6章 应急预案116.1 应急小组116.2 事故报告程序116.3 应急行动11第1章 工程概况1.1 预压目的为保证施工安全、提高现浇梁质量,在箱梁支架搭设完毕,箱梁底模衬板铺好后,对支架进行超载预压。预压一是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桥面线形控制;二是得到支架的弹性变形值作为施工预留拱度的依据,根据其测量结果对满堂架进行预拱度调整。1.2 桥梁概况平面布置示意图代家山立交L线桥纵面位于4%的下坡路段、R=8000m的凹曲线上;左线桥LZK2+541.0LZK2+605.0,

3、右线桥LYK2+545.0LYK2+609.0,长64m;左右线均采用一联2x29m跨径组合。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肋板台。嵌岩桩共30根;左线墩高7.3m左右,右线墩高5.2m左右,共6根,38m。上部构造为预应力砼现浇箱梁,左线箱梁宽16.5m,右线桥为变宽车道,桥面横坡1.5%,均为3室结构,箱梁高1.8m,梁室高1.33m,底板厚0.22m,顶板厚0.25m,腹板宽1.08m,采用C50混凝土,共 1469.9 m ³。第2章 编制依据2.1 图纸及招标文件2.1.1 一横线(张家梁立交至代家山立交)道路工程三标段(K6+200

4、K9+200)施工招标招标文件;2.1.2 一横线(张家梁立交至代家山立交)道路工程三标段(K6+ 200K9+200)图纸。2.2 相关行业规范标准。2.2.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2.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2.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2.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支全技术规范(JGJ80-91);2.2.5 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2.2.6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第3章 满堂支架预压方法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形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

5、毕后进行支架预压施工。预压材料选用砂石料,砂石料的堆码按设计梁体的结构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载时对称等载预压布置,防止支架偏压失稳。加载顺序按混凝土浇筑的顺序进行,加载时分三次进行。当支架稳定后,即可卸掉砂石料,卸载时要分层卸,全部卸完后,测量底模和地基的标高,计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画出弹性变形曲线,作为调整模板预拱度的依据。在预压结束、模板调整完成后,再次检查支架和模板是否牢固。3.1 预压荷载本预压方法依据箱梁钢筋砼重量分布情况,在搭好的支架上的堆放与梁跨荷载等重的砂袋 (梁跨荷载统一考虑安全系数为1.2),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施工前,每袋砂石按标准重进行分包准备好

6、,然后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就位,并按箱梁结构形式合理布置砂袋数量。 3.2 预压时间预压时间为三天。卸压完成后,要再次复测各控制点标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量(等于卸压后标高减去持荷后所测标高),用总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稳定沉降量)减去弹性变形量为支架和地基的非弹性变形(即塑性变形)量。预压完成后要根据预压成果通过可调顶托调整支架的标高。3.3 加载顺序在安装好底模后,可对支架进行预压。支架预压重量根据箱梁实际断面计算平均分配到底模上,预压的最大荷载为箱梁重量的1.2倍。预压重量为设计荷载(箱梁混凝土自重、内外模板框架重量及施工荷载之和)的110%,即【723.5m³×

7、26KN/m³÷(10.8m×58m)+1.5KN/m²+2.5KN/m²】x1.2=40.036 KN/m²,用砂石料进行支架预压。砂石料的堆积高度按梁体自重分布曲线图变化取值,从而使预压荷载的分布与梁体荷载的分布相吻合。支架预压加载过程宜分为3级进行,依次施加的荷载应为单元内预压荷载值的60%、80%、100%。纵向加载时,应从跨中开始向支点处进行对称布载;横向加载时,应从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加载时加载重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待地基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

8、期,必须严格控制加载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载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监测;当支架测点连续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地基最大沉降量不能超过10mm/d;水平位移不能大于4mm/d。3.4 测点的布置压重前先在底模和下部支架顶端及支架基础上布设观测点,沿结构的纵向每隔1/4跨径应布置一个观测断面,每个观测断面上的观测点应不少于5个,且对称布置;每组观测点应在支架顶部和支架底部对应位置上布设,压重前,测量观测点的原始标高,并作详细记录。3.5 压重材料压重荷载选用砂石料,用等重量的编织袋装好砂石料,便于压重时记录。3.6

9、吊装设备的选用压重吊装设备采用2台25T吊车,以加快施工进度。3.7 压重顺序压重顺序理论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压重的顺序应为:1、先压靠近墩身处,再依次加载向远离墩身的位置排列,堆放顺序(如下图箭头方向),第一层堆放完毕后在堆放下一层,直至达到设计底板钢筋混凝土重量。2、预压首先采用纵向满铺底板达到底板混凝土重量,然后在腹板位置纵向堆放与腹板重量相同的重量,最后横向堆放与顶板及翼板相同重量的砂石料。3、预压沉降量观测采用百分表进行测量,精确到0.01mm。4、荷载达到60%时对支架、底模等处的观测点进行标高和平面位

10、置坐标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分析支架的变形规则。5、继续按上一步的步骤进行压重,待压至荷载的80%时继续对观测点进行测量并详细作好记录。6、压重至预压荷载的100%时停止压重并持荷一天。7、预压时间和卸载自加载完毕,3天以后确认支架已经稳定,即可卸载。卸载顺序与加载顺序相反,原则是后加载先卸,先加后卸。分级分批卸载。同时在卸载过程中,每批卸载后都应再次观测一次支架变化,并绘制出支架卸载(时间-回弹)变化关系曲线。通过加载和卸载变化曲线,对比分析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变形量。在卸载全部完毕后,在支架顶面上予以调整支架标高,消除非弹性变形,预留弹性变形上拱度。3.8 变形观测3.8.1 观测要求1、预

11、压变形观测应采用水准仪,水准仪应按水准仪检定规程JJG425检定;2、预压变形观测宜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3.8.2 观测内容1、支架预压观测内容包括:前后两次观测的沉降差、支架弹性变形量及支架非弹性变形量。2、支架预压中应测量下列标高:(1)加载之前测点标高ho;(2)每级加载后测点标高hj;(3)加载后间隔24h测点标高hi;(4)卸载6h后测点标高hc。3、记录顺序1、所有仪器必须检定合格后方可开始观测工作;2、在支架搭设完成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录支架顶部和底部测点的原始标高;3 、每级荷载施加完成之后,记录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当各测点前后两次的支架沉降差满足

12、规定时,可以施加下一级荷载;4 、全部荷载施加完毕后,每间隔24h观测一次,记录各测点标高; 5 、卸载6h后观测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弹性变形;6 、计算支架总沉降量,即非弹性变形。3.9 卸载按照压重顺序后压重的先卸载,先压重的后卸载的顺序进行卸载。在压重重物全部卸完后对现浇支架全面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3.10 支架调整架体预压前,支架(底模)按照计算标高调整,确保支架各杆件均匀受力。预压后架体在预压荷载作用下基本消除了地基塑性变形和支架竖向各杆件的间隙即非弹性变形,并通过预压得出支架弹性变形值。根据以上实测的支架变形值,结合设计标高,确定和调整梁底标高。梁底立模标高=设计梁底

13、标高+支架弹性变形值。3.11 预拱度设置考虑到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及拆架后,上部结构要发生一定的下沉,产生一定的挠度,施工时采取预留预拱度控制,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1。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2。(通过预压测量)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3。(通过预压消除)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4。(通过预压消除)5)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5。预拱度根据上述计算之和确定最大值,设于跨中,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公式y=f挠×(L-x)/L2计算分配确定。经支架超载预压之后,根据预拱度计算结果,(减去连续梁预应力施加后产生的

14、上拱度后,差值为实际预拱度值)在相应的位置上设置。预拱量采用厚度分别为110mm的各种木屑在相应设计位置处水平支垫底模的横梁;采用螺旋千斤顶时,调节千斤顶至相应预拱位置处,并固定支撑。调节预拱度时,由水准仪配合,精确测量。第4章 质量保证措施4.1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是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求效益的重要条件,我们将严格遵循招标文件提出的规范、规程要求,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建设单位监理部门现场监理材料员质检员施工员试验员技术质量部生产安全部总工程师各施工工段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项目经理生产经理质量监督站质量监督员预算员(1)成立中建五

15、局重庆两江新区一横线道路工程三标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曹喜良(项目经理) 组 员: 钟华(项目总工) 罗龙剑(路桥生产经理) 曹玉华(技术质量部经理) 詹树高(技术质量部副经理) 廖保林(测量组长) 唐平(实验室主任)(2) 各施工队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由施工队长担任,副组长由施工队技术负责人担任,组员包括施工队专职质检员、各班组长。(3) 各班组成立QC小组,由班组长任QC小组组长,组员由主要技术工人组成。4.2 质量保证措施1、所有操作及质量检查标准均应严格遵循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T 194-2009的要求进行,严格按图施工。2、所有测量标志施工前均应

16、进行复测,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并定期复测。对于施工中增设的临时测量标志,其埋设和测量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有测量标志须经监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3、满堂支架预压验收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业主现场代表共同参与进行验收。4、验收应提交支架设计方案、施工区域地质勘察报告、预压施工专项方案、观测点布置图、沉降观测表及参加单位认为需要的其它资料。4.3 质量验收标准1 、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小于1mm;2、 连续三次各测点沉降量平均值累计小于5mm。第5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L线桥交叉施工、工期紧等特点,为保证该工程有计划地顺利进行

17、,本公司特制定以下安全施工制度。5.1 安全领导小组成立中建五局重庆两江新区一横线道路工程三标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严格考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推动安全生产管理。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曹喜良(项目经理) 组 员:钟华(项目总工)罗龙剑(路桥生产经理) 汤超(生产安全部主任) 任时清(生产安全部安全员)5.2 安全保证措施1、对所有施工人员做严格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施工操作人员接受交底,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应在书面交底上签字。做到人人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人人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责任层层落实。2、支架预压之前必须对其在预压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18、进行验算和检查,满足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安全要求后才能进行预压。3、 支架预压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4、 应制定支架预压荷载吊装方案,吊装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参与吊装的人员应有明确分工。5、 吊装作业前必须检查起重设备各部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进行试吊。6、 荷载吊装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吊装物撞击支架造成支架破坏。7、 加载材料应做好防水措施,防止被水浸泡后加载重量变化。5.3 文明施工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示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

19、、随意拆除和移动标示牌。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盆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护身栏杆、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主管工程师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推车在架子上跑动。塔吊起吊物体时不能碰撞和拖动脚手架。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

20、挂起重设备。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加子部件。拆除架子而使用电焊气割时,派专人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各切割物溅落。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要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仍。不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紧手架堆放场应做到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返料手续。施工人员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脚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费。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随时整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