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自动化技术_第1页
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自动化技术_第2页
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自动化技术_第3页
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自动化技术_第4页
第八章分光光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自动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常用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临床生化检验常用的分析技术有光谱分析技术、电化学分析技术、电泳分析技术、层析和离心分析技术及自动化分析技术。其中光谱分析技术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技术,它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光谱技术是根据物质吸收或发射辐射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因不同分子的原子团和原子,其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不同,而相同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其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的强度与该物质的含量成正比关系。因此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此类技术称为光谱技术。是一种最常用的生化检验测定技术,它主要包括吸收光谱(可见紫外、红外原子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荧光法、

2、火焰发射光谱法)和散射光谱(比浊法)。光是一种高速传播的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长()的常用单位纳米(nm),可见光波长400760nm,400nm称为紫外光,760nm称为红外光,波长愈短,能量愈大。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多原子分子的价电子在电磁辐射的作用下,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种因物质分子对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得到的光谱称为吸收光谱。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激发态分子)是不稳定的,当返回基态时,便发射出相应的光谱,称为发射光谱。可见,紫外吸收光谱用于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的吸收定律,即Lambert-Beer是律,它是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定律。一、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一)吸光度与透光度当光

3、线通过均匀、透明的溶液时,一部分光被散射,一部分光被吸收,另一部分光透过溶液。设入射光强度为Io,透射光强度为It,It与Io之比称为透光度(T),即T常用百分数表示(T%),也称为百分透光度。透光度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A),又称为消光度(E),光密度(OD),即吸光度与透光度的换算:如透光度=10时A = lg100lg10 = 21 = 1透光度=20时(二)Lambert-Beer定律1. Lambert定律 当一束强度为Io的单色光透过某种吸光溶液后,由于溶液吸收了一部分光,则透过的光线为It。当溶液浓度不变时,透过的液层愈厚,则光线强度的减弱愈显著。吸光度随液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其关系

4、是吸光度(A)与液层厚度成正比,即将上述比例式写成等式,则引入比例常数,即吸光系数(K),得A = KL当溶液浓度不变时,吸光度与液层厚度成正比,这就是Lambert定律。2. Been定律 当一束强度为Io的单色光透过某种吸光溶液后,若液层厚度不变,而浓度不同时,溶液的浓度愈大,则透过光的强度愈弱,其定量关系是:当液层厚度不变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成正比,这就是Beer定律。合并Lambert定律和Beer定律即Lambert-Beer定律 是说明吸光物质对单色光吸收的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溶液的吸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如用坐标表示,即A-C曲线 呈正比 易制图,使用方便(三)吸光

5、系数吸光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在给定条件下(波长、溶液性质、浓度)吸光系数是物质的特征常数,K值愈大,能测定的浓度C愈小,则灵敏度愈高。吸光系数的表示方法mol1cm1. 摩尔吸光系数 用 表示,其意义是浓度为1mol的溶液在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2. 百分吸光系数 或称比吸光系数,用表示,是指浓度为1(W/V)的溶液在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换算关系:二、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光器、比色杯、光电管、运算放大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图5-1 分光光度计结构示意图(一)光源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常用光源是钨灯,能发射出350nm2500nm波长范

6、围的连续光谱,适用范围是360nm1000nm。现常用的是卤钨灯,发光效率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紫外分光光度计常用光源是氢灯,其发射波长范围为150nm400nm。(二)单色光器将光源的复合光分散为单色光的装置称为单色光器。常用的单色光器有滤光片、棱镜和光栅。(三)比色杯盛放比色溶液的装置。用无色透明、耐腐蚀、耐酸碱的玻璃或石英材料做成。光径有0.55cm,比色杯间的透光度误差应小于0.5%。(四)检测器由光电管和运算放大器组成,是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放大的装置。(五)显示器是将检测器所检测的电流通过仪表显示出来的装置。常用的有检流计和数字显示器。检流计可显示透光度(T%)和吸光度(

7、A),数字显示器可显示T%、A和C(浓度)。三、分光光度法的定量方法1. 对比法 又称标准对照法,通常在测定未知浓度样品的同时,测定一已知浓度的标准液作比较,然后分别测定两者的吸光度。 因测定成分相同,故a值相同,比色时用同样规格的比色皿故bS=bR,所以比色分析中测定标准液与未知液吸光度的比值也就等于其浓度的比值,即 若标准液与样品用量不等时,则再乘上。用对比法进行定量时,为了减少误差,选用标准液浓度应尽可能接近待测样品浓度。2. 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液,按一定操作方法显色后,用选定的波长分别测定它们的吸光度,然后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标准液浓度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标出各坐标点,

8、通过原点连接各点应成一直线,即A-C曲线。注意事项:(1)应设置56个浓度。(2)设置的浓度范围应足够大,直至观察到“拐点”(即不呈直线的浓度值),或到能满足临床应用的浓度为止,以便能准确地划出线性范围。(3)每一种浓度最好是做三个平行测定,并要求3支平行管吸光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小于0.05,然后求平均值。(4)校正 有时制备的标准曲线C与A相交的点不一定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定线时若采用目测法校正,如校正不当,反面会造成更大的误差,科学的方法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其计算方式是 y = a + bx四、其它光谱分析技术(一)火焰光度法是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火焰使金属元素激发

9、后,能发射出特征性谱线的特点进行测定的一种方法1. 基本原理 某些金属元素的基态原子受到火焰的激发后,其外层电子获得能量而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接着它们又以发射光谱的形式释放出所获得的能量,而返回基态,在相同条件下,同一元素所释放的单位能量相同,故能形成固定光谱。而不同的元素受激发后所发射光谱不同。如钠发射光谱波长589nm,钾发射光谱波长767nm由于火焰供给的能量不强,只能激发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生化检验中常用于钾、钠的测定。元素的发射谱线强度与该元素浓度的关系可表示为:I = acba是与试样组成、及其蒸发和激发过程有关的常数,b为自吸收系数,在浓度很低时,b1,所以上式可写成I = a

10、c,即发射谱线强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2. 火焰光度计的基本构造 基本结构主要分三个部分:激发光源系统、光学系统、检测显示系统(二)荧光分析法暗利用某些物质受紫外光照射后发出特有的荧光,籍此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1. 基本原理 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了光能,从基态跃迁至某一电子激发态中的某一振动能级,处于激发态较高振动能级中的分子通过运动或与其他分子的碰撞而将过多的能量转给其他分子,并返回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发生自发辐射,跃迁到基态,发射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此能量即荧光,荧光多为可见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是量关系式可表示为:F=f Iobc =

11、 KcK为常数,它与物质的性质,激发光强度、波长、液层厚度等条件有关。此公式是荧光分析的定量基础,但它只适合于稀溶液,即bc项不大于0.05,因此线性范围的最大浓度为Cmax =。当溶液浓度超过Cmax时,荧光强度与浓度不呈线性的。2.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1)温度、pH T,分子碰撞频率,因此荧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弱。pH可影响化合物电离或使荧光物质水解,如苯胺在pH712溶液中主要的分子形式存在,产生蓝色荧光,而在Ph2或13的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不能产生荧光。(2)激发光和发射光 在定量测定时,一般应选择荧光物质的最大激发波长(ex)和最大荧光波长(em),但有些荧光物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2、,受激发光照射后易分解,缩短样品照射时间,改变激发光波长。(3)物质浓度的影响 荧光分析只适合稀溶液,因荧光物质浓度高,分子间碰撞增加,使荧光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自熄灭,自熄灭现象随浓度增加而增强。3. 仪器与测定方法 作为荧光分析的仪器有光电荧光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光电荧光计的结构与光电比色计很相似,不同之处是检测器与光线成直角,并多一块滤光片。如将滤光片改为棱镜或光栅作单色器,就和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相似而成荧光分光光度计。四类仪器的组成部件的比较光 源单色器测定池光敏元件检测器光电比色计钨 灯滤光片玻 璃(二面透光)光电池光电管检流计光电荧光计卤钨灯(300-700nm)两 块滤光片玻

13、璃(四面透光)光电管检流计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钨灯(400-760nm)氢灯(200-400nm)光 栅或棱镜玻 璃石 英光电管光电倍增管自 动记录仪荧光分光光度计氙弧灯(200-700nm)光 栅或棱镜玻 璃石 英光电倍增管自 动记录仪氙弧灯发射的强烈紫外线对人眼有害。荧光分析优点:(1)灵敏度高 比可见紫外吸收光谱高103104倍。(2)特异性强 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和荧光波长可避开其它物质干扰。(3)操作简便、快速、重现性好。(4)样品用量少不足之处:(1)应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因许多物质不能产生荧光。(2)对测定条件要求严格,如试剂、溶剂不应含有荧光杂质。(3)仪器价格较贵荧光分析

14、法在医学检验中可用于测定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及代谢产物,单胺类神经递质(几茶酚胺,5-HT),某些维生素(VitA、B族)。(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 属吸收光谱分析1. 基本原理:待测元素经原子蒸气发生器转化成气态原子(处于基态),由空心阴报灯提供的待测元素的其振线经过待测元素的蒸气,共振辐时强度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而减弱,其吸收规律遵循Beer定律,即在一定条件下,原子吸收与该物质浓度成正比。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所吸收的谱线的为共振吸收线。简称为共振线。2. 组成 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1)光源 有空心阴极灯、

15、无极放电灯和蒸气放电灯。(2)原子化器 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3)分光系统 将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与其它谱线分开。由透光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组成。(4)检测系统 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处理,确定待测元素的含量。由检测器和放大器组成。3. 应用:在医学检验中主要用于体液、毛发、指甲等组织钙、镁、铁、钠、锌、铝、汞、铅、砷等多种元素的测定。优点:(1)选择性好,受干扰少,原子吸收是光的窄带吸收,仅0.0010.01nm,而分子对光的吸收是宽带吸收,达几个nm。(2)灵敏度较大火焰光度分析高12个数量级(3)测定快速、简便(4)应用范围广,可测多种元素,但需更换不同空心阴报灯,仪器昂贵

16、。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一种以溶液电化学性质为基础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按测定量的电化学参数的不同,可分为电位法、电导法、库仑法、极谱法和伏安法等,下面主要介绍电位法中的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选择电极(ion selective electrode,ISE)是一种电化学敏感器,它的电势与溶液中给定离子的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故可以通过简单的电位测量,直接测定溶液中离子活度。离子浓度与离子活度的关系 a = f.c 在稀溶液中(104mol/L以下)活度系数接近1。ISE分析法的优点:1. 是一种直接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可反复进行,不受样品溶液颜色、浑浊等因素的干扰。2. 分析速度快,单

17、次分析通常只12miv3. 测量范围宽,45个数量级4. 操作简便5. 测量的是离子活度,对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更有实用意义。一、ISE分析法的基本原理ISE大都属于膜电极,膜中含有与待测离子相同的离子。膜的内表面与具有相同离子的固定浓度溶液接触,其中插入一内参比电网极,膜的外表面与待测离子溶液接触。由于电极膜材料、制备方法不同,使电极的稳定性、选择性和灵敏度也不同。膜电位的产生:当电极置于待测离子溶液中时,由于离子的交换和扩散作用,改变了两相中原有的电荷分布,因而存在一定的电位差,因为内充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恒定,内参比电极的电位固定,所以ISE的电位(E)只随离子活度不同而改变,其电位可用N

18、ernst方程式表示。ISE的E值不能直接测定,必须将ISE与参比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然后通过电动势来测定E值。参比电极:是指在温度、压力恒定的条件下,当被测溶液离子浓度有所改变时,电极电位保持不变的电板。二、ISE的分类均相膜电极非均相膜电极晶体膜电极刚性基质电极流动载体电极基本电极非晶体膜电极离子选择电极气敏电极敏化电极酶电极(一)晶体膜电极 其敏感膜为金属微溶盐,经加压成片,制成单晶、多晶或混晶电极敏感膜,如氟电极,其敏感膜为LaF3单晶片。(二)非晶体膜电极1. 刚性基质电极 其敏感膜为薄玻璃,故称为玻璃电极。成分一般为Na2O-AI2O3-SiO2改变这三种成分的配合比可分

19、别制出对Li+、Na+、K+、Ag+的离子选择电极。如:Na2OAI2O3SiO2 27% 4% 69% K+10.4% 22.6% 67% Na+2. 流动载体电极 其敏感膜是由溶解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中的离子缔合剂或络合剂作为离子交换体,再将此溶液渗透在具有惰性,多孔性和疏水性的塑料薄膜内。(三)气敏电极 是基于界面化学反应对气体敏感的电极,它是在一般的离子选择电极的基础上,再覆盖一层疏水的透气膜(如聚四氟乙烯),如CO2、NH3电极。(四)酶电极 它由离子敏感膜和覆盖在表面含有酶的酶涂层所组成,敏感膜对待测物的酶促反应有选择性的响应,如尿素酶电极。三、ISE的性能1. 响应范围及检测

20、下限 响应范围是指电极对待测离子的响应符合Nernst公式的线性区,此范围越宽越好,一般在47个数量级之间,检测下限是指能够检测被检离子的最低浓度,一般在105107mol/L。2. 选择性 是指电极对待测离子和共存干扰离子的响应程度的差异。常用选择性系数或选择比来描述,选择性系数越小,表示电极选择性越强。3. 响应斜率和转换系数 ISE在Nernst响应范围内被测离子活度变化10倍所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的数值,即响应斜率(S),从理论上说,斜率为:但对某一ISE来说,实际S值与理论S值并不完全相符,其偏差用转换系数表示,一般转换系数达到理论值90以上的电极性能较好。4. 电报寿命 取决于电极制

21、作材料,结构和使用保管情况。四、ISE分析定量方法1. 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标准溶液,测定其电位值Es,绘制Es-lgc标准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样品溶液电位值Ex。2. 电极校正法 用标准溶液校正ISE,制成直读式仪表。五、ISE分析方法的误差1. 电动势测量,对于一价离子的响应,电势测量每差1mV引起浓度的相对误差为4,对于二价离子则为8,因此对于测量电势的仪表精度要求达到0.1mV。2. 温度 Nernst公式中的斜率,内参比电极的电位,以及离子活度等都与温度有关,因此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应保持温度恒定。3. pH 溶液pH值可影响被测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从而影响相应离子的活度

22、,如LaF3电极测定F如pH5,F则会生成HF,使结果偏低。4. 滞后效应 使用ISE若先测浓溶液后,再测稀溶液时电位平衡缓慢并出现误差,这一现象称为“滞后效应”。第三节 电泳技术一、电泳的基本原理(一)电泳的概念溶液中带电颗粒在直流电场中向电荷相反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利用电泳现象对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叫电泳技术。电泳技术的应用始于1937年,瑞典Tiselius利用界面电泳将血清蛋白质分离成五种成分。1948年Wieland发明纸电泳,使电泳技术大为简化。此后,电泳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电泳技术与层析法,免疫学方法的结合,使其分辨率达到 mg/ml水平,成为医学检验的一种重要分析技术。(二)

23、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和等电点蛋白质分子中有电离带正电荷的氨基,也有电离带负电荷的羧基,故蛋白质是一种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条件下,羧基电离受抑制,NH2NH3带正电。在碱性条件下,羧基电离受增强,COOHCOO带负电。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电离趋势相等(或正负离子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三)电泳迁移率指带电粒子在单位电场强度作用下的电泳速度,通常用表示 =V/EV为粒子移动速度(cm/s)E为电场强度(V/cm)迁移率取决于带电粒子的性质(粒子所带电量Q,粒子大小、r、形状)介质粘度,对于球状分子,根据Stoke定律V= QE/6rU=Q/6

24、r在实际测定中,电泳速度V以单位时间t(秒)内移动的距离d(厘米)表示 V=d/t(cm/s)电场强度E以单位长度L(厘米)上所施加的电势差V(伏特)表示E=V/L(V/cm)所以 通过测量d,L,V,t便可计算出颗粒的迁移率。由于不同的带电粒子其迁移率的不同,因此在同一电场中的移动距离不同,故能将其分离,根据公式dA=Vt/LA dB=Vt/LBd=(dAdB)=(AB)Vt/L分离距离与电压和电泳时间成正比,与支持物长度成正比。二、电泳技术的分类和电泳仪(一)电泳的分类1. 根据被分离样品的多少 分析电泳,制备电泳。2. 根据电泳电压的高低 常压电泳,高压电泳。3. 根据是否使用支持介质

25、自由电泳,区带电泳。4. 根据电泳系统的组成是否均一 连续电泳,不连续电泳。(二)电泳仪由直流电源和电泳槽两部分组成。1. 直流电源 将交流电源经整流,滤波后获得。分为(1)恒压电源 电泳过程中的电流恒定不变。但电泳过程中的热效应,降低外周电路的电阻,使电流慢慢增大。(2)恒流电泳 电泳过程中的电流恒定不变。用这种电流的输出电压可随外周阻力减少而减少,从而保持电流恒定。(3)恒功率电源 电泳中输出功率恒定不变。主要用于等电聚焦电泳。2. 电泳槽 盛装缓冲液和进行电泳分析的场所,一般用塑料和有机玻璃制成,它包括电极,缓冲液槽,电泳支架,透明盖组成。电泳槽的外形有水平式,垂直式,圆盘式等多种。电极

26、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抗腐蚀性和抗电解作用。以铂金材料最为理想,最好贯穿整个缓冲液槽。三、影响电泳的因素(一)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增大,电泳速度加快,但是同时电流增大,产热增多,水分蒸发加速,甚至使蛋白质变性。电场强度降低,电泳速度减慢,电泳时间延长。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电场强度一般为1015V/cm(二)电泳缓冲液 维持电泳介质pH恒定,并起导电作用。1. 组成 由弱酸和弱酸盐组成,常用的有磷酸盐,硼酸盐,巴比妥盐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等,其中巴比妥缓冲液用得最多,由巴比妥钠和巴比妥组成。选择缓冲液时应考虑的因素。(1)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水解。(2)缓冲液的pH应与弱酸的pK 值接近,有较

27、强缓冲能力。(3)缓冲液中正负离子应有相近的迁移率,避免电晕出现正负离子分布不均。(4)缓冲液的离子应该是一价的,多价离子有较厚的双电层,移动性差。(5)缓冲液的电导率要低,避免通电时产生较多的热。2. pH 缓冲液pH决定了蛋白质的带电状态,电泳时应选择一个合适pH,使各种蛋白质在这一pH时净电荷差别最大以利于分离。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晕常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各种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电泳时向正极移动。缓冲液pH的计算电泳过程水会发生电极。正极:2OHH2O +1/2O2+2e pH负极:2H+ +2e H2 pH故电泳24次后应将缓冲液正极交换,减少这种影响。3. 离子强度 是指溶液

28、中各种离子的摩尔浓度(ci)与其电荷数平方(Zi2)乘积总和的1/2。即I=1/2cizi2 I的单位是mol/L。如2对于缓冲液I计算,由于弱酸的电离度很低,一般只计算盐的。I愈大,缓冲能力越大,pH越稳定,但缓冲液所载分电流增加,样品所载的分电流减少,电泳速度减慢,导电能力增加,产热增加。I过小,缓冲能力小,pH不稳定,缓冲液所载分电流减少,样品所载分电流增加,缓冲液粘度系数降低,电泳速度加快。但样品在支持物上扩散严重,分辨率降低。兼顾两方面的影响,一般在。(三)支持介质 对支持介质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化学惰性,不与被分离的样品或缓冲液起化学反应,并具有一定的坚韧度。1. 吸附 使被分离样品滞

29、留,而降低电泳速度,造成拖尾而使分辨率降低。2. 电渗 电泳过程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称为电渗。实际上是电泳材料表面的电荷引起水的定向移动。当电渗作用方向与电泳方向一致,电泳速度加快,顺水行舟。当电渗作用方向与电泳方向相反,电泳速度减慢,逆水行舟。四、常用电泳技术区带电泳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泳技术,区带电泳的支持介质常用的有滤纸,醋酸纤维薄膜,凝胶等。(一)滤纸电泳(PE)是应用最早的支持介质。优点:材料价廉易得,有一定机械强度。缺点:电泳时间长,810小时,吸附作用大,造成拖尾而降低了分辨率,目前已淘汰。(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CAE)1957年Kohn首先采用,醋酸纤维素是将纤维

30、素分子中葡萄糖单体上的羟基乙酰化而形成纤维素醋酸酯,然后用丙酮和水的混合溶剂溶解,涂成均匀薄膜。优点:对蛋白质吸附作用很小,分辨率高,区带清晰,不吸附燃料,区带周围燃料可完全清掉,检测灵敏度较高,样品用量少0.32l,电泳时间短20min1h,可透明,便于用光密度扫描仪定量。缺点:有轻度电渗作用,吸水性较差,较脆。(三)琼脂糖凝胶电泳(AGE)琼脂糖是从琼脂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多糖。主要由半乳糖和L-3,6-脱水半乳糖构成。常用浓度0.51.0% 。优点:吸附作用,电渗作用很小,故分辨率重现性好,应用广,同工酶,脂蛋白,免疫电泳,样品用量少l,电泳时间短30min1h。透明度好,电泳后可直接扫描定

31、量,也可烘干制成薄膜。缺点:电泳完毕后区带易扩散,可及时固定。点样方法,挖孔法,滤纸插入法。(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60年代新用于电泳分析,能将血清蛋白分为20多种组成。1. 优点:(1)具有分子筛作用,分离效果好。(2)化学稳定性高,是一种稳定的亲水胶体。(3)几乎没有吸附和电渗作用。(4)机械强度好,无色透明,可直接光密度扫描。(5)可调节凝胶孔径以适合不同分子量的分离。2. 聚合丙烯酰胺(Acr)+甲义丙烯酰胺(Bis)聚丙烯酰胺单体 交联剂化学摧化 过硫酸铵-TEMED(四甲基乙二胺)系统引发剂 加速剂加速剂TEMED促使引发剂过硫酸铵形成自由基

32、,自由基与Acr接触,使Acr单体形成自由基而活化,引发聚合,聚合速度与pH、单体浓度、温度有关。光催化 核黄素-TEMED系统,核黄素经光照被还原成无色核黄素,在和痕量氧的条件下,无色核黄素又被氧化成核黄素自由基,使Acr活化,从而引发聚合。优点:核黄素用量少(10mg/l),对样品分析无影响,聚合时间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强度来控制。3. 孔径与机械强度凝胶孔径由凝胶总浓度和交联度决定。凝胶总浓度T(g/dl)表示100ml凝胶中Acr和Bis的总克数,T值越大,孔径越小。交联度C(%)表示交联剂Bis占凝胶总浓度T的百分比,C值越大,孔径越小。T值固定不变时,C值在5%时,凝胶孔径最小,大

33、于或小于5%,孔径都会增大。常用标准胶T=7.5g/dl,孔径约5nm。凝胶的机械强度、弹性、透明度全要取决于T及Acr与Bis的比值。通常要求 T为2%5% Acr/ Bis=20 5%10% Acr/ Bis=40 15%20% Acr/ Bis=1252004. 分类 圆柱型根据凝胶的形状: 水平式 平板型 垂直式连续(均相),操作方便。根据凝胶系统和缓冲液组成 不连续(多相),分离效果好。5. 分离原理聚丙烯胺凝胶电泳大多属于不连续电泳。(1)两种不同孔径的凝胶系统;(2)电泳过程中形成不均匀不连续系统 上层大孔径浓缩胶T23g/dl、Tris-HCL、。下层小孔径分离胶,T510g/

34、dl,Tris-HCL,。电极缓冲液Tris-甘氨酸。(3)电极槽,两层凝胶中的缓冲液pH和组成不同。高分辨率主要是由于下面三种效应1. 样品浓缩效应 Cl迁移率最大 快离子,解离度最小的甘氨酸离子迁移率最小 慢离子。蛋白质离子介于两之间,快离子与慢离子之间形成低导电区,有较高的电位梯度,促进蛋白质和慢离子的移动,使蛋白质样品被压缩为一薄层。2. 分子筛效应 蛋白质进入分离胶,由于凝胶有一定的孔径,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受到的阻力不同,小分子受阻力小,走在前面,大分子受阻力大,走在后面。3. 电荷效应 同一般电荷。五、蛋白质区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一)蛋白质区带的染色 蛋白质电泳分离后可以直

35、接用紫外光密度扫描仪定量(利用蛋白质对280nm紫外光的吸收),但需专门的仪器,故临床上一般采用染色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蛋白质染色剂大多是阴离子燃料,易与蛋白质阳离子结合,因此在pHpI的酸性溶液中较强。常用的染色剂有氨基黑10B,溴酚蓝,丽春红S。(二)蛋白质区带的定性分析 经染色后,首先应仔细观察有无异常区带。如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有大量单克隆蛋白质(主要是IgG或IgA)电泳时可在和之间呈现一条区带,称为M区带。(三)蛋白质区带的定量分析 蛋白质电泳的定量分析通常以各区带占总量的百分率表示 如同时测定了蛋白质总量,也可换算成各组分的绝对量(g/L)表示。如血清蛋白质电泳经氨基黑10B染色A

36、:66% 1:3% 2 :7% :10% :15% 总蛋白75 g/L 49.5 g/L 2.25 g/L 5.25 g/L 7.25 g/L 11.25 g/L1. 光密度仪直接扫描法 透明的电泳图谱可用光密度仪直接扫描得出各组分的百分率。操作简便,迅速,误差小,结果较准确。2. 洗脱比色法 染色后将各区带分别剪下侵入适当的溶剂中,将蛋白质吸附的染料全部洗脱,然后进行比色,求出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操作繁琐,费时,准确度不如光密度仪直接扫描法。六、电泳新技术简介(一)等电聚焦电泳(IEFE)是利用具有线性pH梯度的两性电解质为载体,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等两性分子的一种电泳新技术。其分辨率可达0

37、.01 pH单位,特别适用于分离分子量相近而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分子。正常人血清蛋白质采用此法可分出50多条区带。1. 基本原理 在电泳系统中建立一个从正极到负极,pH由低到高的连续而稳定的pH梯度。处于这一系统的各种蛋白质,根据各自pI与所处环境pH值的差别带上正电或负电,电泳时逐渐靠近与其pI相同的pH位点,而不断失去净电荷,直至达到pH= pI,净电荷为零时,不再受电场力的作用,而达到聚焦。基本条件:(1)建立一个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连续pH梯度。 (2)有一个抗对流的材料,防止已分离样品重新混合。 (3)电泳后有适当的方法来鉴定分离的区带。2.pH梯度的建立 能建立稳定pH梯度的两性电解质

38、是一种多羧基、多氨基的脂肪族化合物。如瑞典LKB公司生产的商品名为“Ampholine”的,它由丙烯酸和多乙烯多胺合成。理想的两性电解质载体应具备以下特点:(1)各成分的导电能力彼此相近。(2)各成分的pI彼此接近,并在pI附近有良好的缓冲能力。(3)分子量小,易于与样品分离。(4)对280 nm紫外光没有或仅有很低的吸光度,不干扰样品测定。(二)双向电泳是先把样品从一个方向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在与其成90。 方向上进行第二次电泳分离。如第一次电泳可以其电荷性质为基础;第二次电泳则以分离量不同进行分离。通常将等电聚焦电泳为第一相电泳,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第二相电泳。(三)转移电泳又称印迹转

39、移电泳。此项技术是1975年由E,M,Southern在进行DNA片段的研究中首先使用。将凝胶电泳所得区带经吸附作用转移到硝酸纤维薄膜(NC膜)上,由于转移过程类似于将墨迹吸到吸水纸上,故称为(Southern bolt 印迹法)。1977年Alwine 将此法应用于RNA研究,取名 Nerthern blot。1979年Towbin 又将其扩展到蛋白质研究,将其风趣的称为 Western blot.1981年,Reinhart等将等电聚焦电泳后的蛋白质转移到NC上,取名为 Eastern blot.转移电泳技术包括三个步骤1. 采用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电泳方式有单向,双相,梯度,等电聚

40、焦等。2. 转移电泳,将已分离的蛋白质或核酸经电泳转移到NC或重氮苄氨基甲基纸上,前者为非共价吸附,后者为共价结合。3. 鉴定膜上的蛋白质或核酸 ,方法有,放射自显影,酶标免疫化学等。转移电泳的优点,对分离蛋白质的鉴定,比在凝胶上的操作要简便,转移电泳实际上是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与放射标记或酶标等免疫化学法的高灵敏度结合起来。第四节 层析技术层析法又称色谱法、色层分离法,1906年由俄国植物学Tswett首先用于植物色素的分离提取而得名。目前,层析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等及生物工程等学科常用的分离分析方法,如气体、无机离子、AA、糖类、脂类、Vit、药物,以及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

41、酸等物质的分析。一、层析的概念与分类(一)基本概念层析法是利用待分离物质中不同组分的某些与理化性质(在两相中溶解、吸附、亲和作用等)的差异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离技术。所有的层析系统均由因定相和流动相组成,固定相是固体物质或固定于固体物质的液体,流动相是可以流动的物质,如水、某些溶剂和气体。当待分离的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异,它们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比不同,随溶媒的向前移动,各组分不断地在两相中进行再分配,与固定相作用力越弱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时受到的阻滞作用小,向前移动速度快,反之,与固定相作用强的组分,则向前移动速度慢,由于产生了差速迁移而达到分离目的

42、,如纸层析、薄层层析、薄膜层析、层析移动的速度用比移值或阻滞因子(Rf)来表示。(二)层析法分类液固层析法(LSC)液液层析法(LLC)1. 按两相所处的状态不同分类 按流动相的状态不同,再按固定相的状态不同。 液相层析法(LC)气固层析法(GSC)气液层析法(GLC)层析法 气相层析法(GC)2. 按层析分离机制(分离原理)分类1)吸附层析法(AC) 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利用各组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能力的差别而分离。2)分配层析法(PC) 固定相是液体,利用各组分在流动相和静止液相(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的分离。3)离子交换层析法(IEC) 固定相是离子交换剂,利用各组分对离子交换剂亲和力的

43、不同而分离。4)凝胶层析法(GPC) 固定相为多孔性凝胶,利用各组分分子大小、形状不同在凝胶中受阻滞的程度不同而分离。5)亲和层析法(affinity chromatogrphy) 利用各组分生物学特殊性不同而建立的一种层析方法,固定相只能和一种待分离成分专一结合,使其与其他物质分离,如利用抗原、抗体的结合来分离相应的抗原或抗体。3. 按操作形式不同分类1)柱层析法(column chromatogrphy,CC)固定相装于柱内,使样品沿一个方向移动向到分离。2)薄层层析法(thin leyez chromatogrphy,TLC) 将颗粒状的固定均匀地铺在薄板上,点样后用流动相展开。3)纸层

44、析法(paper chromatogrphy,PC)用滤纸作为液体的载体,点样后用流动相展开。4)薄膜层析法(thin film chromatogrphy,TFC)用高分子有机吸附剂制成薄膜,以类似纸层析的方法进行物质的分离。(三)层析中的常用术语1. 保留值(retention value)表示标本中各组分在层析柱中停留的时间的长短或组分流出时所需流动相体积的多少,用来描述层析峰在层析图上的位置。2. 层析峰区域宽度 常用的表示法有三种(1)标准偏差:当峰呈对称的正态分布时,是峰高0.607处峰宽度的1/2。(2)半峰高宽度(W1/2):层析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度,W1/2。(3)层析峰底宽(

45、W):是指通过层析峰两拐点作切线交于基线上的截距。W=4。3. 分离度(resolution) 是定量描述相邻两组分在层析柱内分离情况的指标,可峰底分离度、峰半高宽分离度和峰高分离度等不同方式表示,峰底分离度等于相邻两组分层析峰保留值之差与层析峰平均底宽之比。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个分离度指标,用R表示。4. 比移值(Rf) 是溶质谱带中心移动的距离与流动相移动的距离之比。5. 分配系数 在层析分离中,物质既进入固定相,又进入流动相,此过程称分配过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达到平衡时,它在两相中平均容度的比值称分配系数。二、层技术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一)薄层层析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薄层层析根据固定相

46、的不同有吸附、分配和离子交换等技术,以吸附薄层层析为例说明其基本方法。1. 固定相与流动相及选择(1)固定相 为吸附剂,常用的有硅胶、氧化铝、硅藻土、纤维素等,固定相选择应考虑的因素。酸碱性 如硅胶是弱酸性吸附剂,适合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氧化铝是微碱性吸附剂,适合于碱性和中性物质分离,硅藻土、纤维素属中性吸附剂。吸附能力 常称为活度,主要受含水量的影响,含水量高活度低,从强到弱分为、5级,活度强吸附作用强,一般分离水溶性物质活度弱些,而分离脂溶性物质活度要强些。颗粒状大小 为了使每次测定的Rf值恒定,吸附剂要求颗粒大小均匀、适当,颗粒细、吸附能力强,展开慢、颗粒粗、吸附能力弱,展开快、分离

47、效果差,一般颗粒直径为,无机类0.070.1mm(150200目),有机类0.10.2(70140目)。(2)流动相 即展开剂,展开剂的选择是薄层层析中又一关键,一般极性大的化合物需用极性大的展开剂。2. 薄层层析法操作技术(1)制板 常用方法有三种。干法、湿法和烧结法。干法制板(软板),常用厚度0.253.0mm,方法简便,但不坚固易吹散,只能水平放置,点样,显色需加小心;湿法制板(硬板),加入一定粘合剂(石膏、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等);烧结法制板,吸附剂加入一定量无水乙醇调成糊状制板,然后放入高温炉中加热至750、6075min,机械强度好,可反复使用。制成的板要求涂布均匀、光洁,晾干、活

48、化。(2)点样 用毛细玻管点样,斑点直径约2mm,板据需要可点23次,点样处距下端。(3)展开 将层析板放入加有展开剂的层折槽中,立即盖严,展开距离10cm取出,划出溶剂前沿线。(4)显色,等溶剂挥发后,用相应显色剂显色。3. 薄层层折法的定性及定量 定性分析主要依据Rf值,与标准液的Rf比较。定量采用专用的薄层扫描仪,测量斑点的深浅、大小,并与标准液斑点比较。4. 应用 主要用于AA、肽、核昔酸、糖类、脂类和激素生物质的分离和鉴定。(二)凝胶层折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又称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折、排阻层折。固定相是多孔凝胶,商品凝胶是干燥颗粒,当吸附一定量液体后溶胀成一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物质,由于凝

49、胶有一定孔径,对分子大小不同的组分的阻滞作用不同。在被分离物质中,大分子组分由于直径大,不易进入凝胶孔径内,随流动相向前移快,小分子组分则能进入凝胶微孔内,向前移动慢,而达到分离。1. 凝胶的种类和性能 常用的凝胶有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和琼脂糖凝胶。(1)葡聚糖凝胶 将右旋葡萄糖的线性聚合长链间,用交联剂1-氯代-2、3-环氧丙烷通过醚桥交联而成。稳定性好,不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糖苷键易水解,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因此有很大的亲水性,吸水后溶胀成透明,而且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弹性颗粒,孔隙的大小与交联度有关,交联度大,孔隙小、吸水量小,商品胶型号多以吸水量10倍表示,如每克干胶吸水量

50、为,即为G-25型,国外最著名的交联葡聚糖商品名为Sephadex。(2)聚丙烯酰胺凝胶 层析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商品名为生物凝胶-P(Bio-gel-P),是由丙烯酰胺(Acr)和甲叉双丙烯酰胺(Bis),经自由基引发聚合而成,型号有P-2,P-4,P-6,P-10,P-30,P-60,P-100,P-150,P-200,P-300,可分离子肽及蛋白质量,10040万。具有隋性,但在酸碱性较强的情况下不如葡聚糖凝胶稳定,适用pH范围2-11,使用范围与效果和葡聚糖凝相似。(3)琼脂糖凝胶 属于天然凝胶,从琼脂中提取结构为D-半乳糖和L-3.6-脱水半乳糖的残基交替所组成的多聚糖,常用商品名是S

51、epharose和Bio-gel-A,型号有Sepharose2B、4B、6B,数字表示琼脂糖含量(W/W)。机械强度大,分子量使用范围宽(达108),吸附生物高分子能力最低,常用于高分子物质的分离,但稳定性很差,使用条件限制较严 (T 040、pH49)。2. 凝胶层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柱直径与长度 凝胶层析一般为柱层析,柱直径一般在15cm,长度L与直径D比值L/D一般为710,但对移动缓慢的物质宜3040。(2)凝胶的选择 一般要以大分子物除去小分子物质时,如从蛋白质溶液中去除盐和AA,可选用交联度大的,如葡聚糖G-25或G-50,反之欲将小分子物质收集浓缩而去除大分子,则应选用

52、交联度小的,如G-100或G-150。(3)样品的浓度和体积 大分子物质溶液粘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而影响分离效果,一般将粘度控制在5cp(厘泊)以下,样品体积小于凝胶总体积的5%10%。3. 凝胶层析的应用(1)去盐 高分子(如蛋白质核胶、多糖等)溶液中的低分子杂质,可用凝胶层折法除去,这一过程称为去盐。(2)高分子溶液的浓缩 如蛋白质的稀溶液需要浓缩时,可加入葡聚糖G-25或G-50的干胶,蛋白质稀溶液中的水份及小分子物质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孔隙中,蛋白质则在颗粒外,将溶胀后的凝胶分离除去,得到浓缩的蛋白质浓液。(3)用于分离提纯 广泛用于酶、蛋白质、AA、核苷酸、多糖、激素、抗生素、生物碱等物

53、质的分离提纯。(4)用于测定高分子物质的分子量 用一系列已知分子量的标准样品,放入同一凝胶柱,在同一条件下层折,测定每种组分的保留体积,并以保留体积对分子量的对数作图,得到分子量标准曲线。(三)高效液相层析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高效液相层析(high performamce liquid chromatogaphy,HPLC),又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始于60年代末,是在经典液相层析法基础上引进气相层析理论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气相层析的全部优点,同时克服了气相层析的缺点,具有分离能力强,测定灵敏度高(ng水平),应用范围广(极性到非极性、小分子到大分子、热稳定与不稳定化合物),在室温下进行等优点。HP

54、LC装置仪器化,它包括输液系统、层析柱和检测系统三部分,输液系统主要是一高压泵将流动相输入,层析柱按分离机理不同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等类型,检测器应用最多的是紫外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信号送入数据处理系统或记录仪。在临床生化检验中HPLC已用于类固醇激素、儿茶酚胺的测定,同工酶的分离,治疗药物的监测和筛选。第六节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临床生化自动分析仪,就是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混合、保温反应、检测、结果计算、显示和打印,以及清洗等步骤自动化的仪器。它完全模仿并代替了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主观误差,稳定了检验质量。由于这类仪器一般都具有灵敏、准确、快速、节省和标准化等优点,使得生化自动分析仪在临床生化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类型(一)管道式分析仪管道式分析仪的特点是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是在同一管道中经流动过程完成的。这类仪器一般可分为空气分段系统式和非分段系统式。所谓空气分段系统是指在吸入管道的每一个样品、试剂以及混合后的反应液之间,均由一小段空气间隔开;而非分段系统是靠试剂空白或缓冲液来间隔每个样品的反应液。整套仪器是由样品盘、比例泵、混合管、透析器、恒温器、比色计和记录器几个部件所组成。空气分段系统式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构示意图将几个单通道管道式分析仪结合起来,对一个样品同时测定几个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