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1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2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3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4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方法1、通过学习唐王朝的建立,了解“贞观之治”的历史背景。2、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了解“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学习、练习,课后自我检测,掌握基本知识。2、通过课后活动,加深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和对唐太宗的正确评价。3、采用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使学生认识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他的进步行改革措施,符合历史的发展

2、规律,终于促成了“贞观之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贞观新政难点对唐太宗的评价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讲述法、自我探究法教学过程及师生双向活动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课创题设引情入景问题探究问题探究难点突破探究方式新课导入同学们对唐太宗的了解有多少?让我们透过今天的遗迹,拨开历史的层层烟雾,遥想当年那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伟大帝王,并探究其为什么能够在隋末战后建立起新的社会秩序,为盛唐之音奏响序曲。一、唐王朝的建立请大家看教材第8页正文第一自然段,说说隋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它与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王朝很相似,为什么?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A.秦朝 B.东汉C.西晋 D.东晋过渡:在隋朝灭

3、亡的同时,隋原来的贵族,唐国公李渊迅速的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唐,李渊就是历史上的唐高祖。结合教材让学生找到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等相关知识点。李渊原是太原留守,隋末农民大起义后,也乘机起兵。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最后建立唐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玄武门之变,学生讲述,教师点评,杀兄逼父。使学生明白封建王朝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有人说唐太宗是一位非常贤明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1.注意吸取隋朝灭亡教训2.善于纳谏请同学朗读课本P9正文第三自然段。演示: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4、唐太宗提问: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提示学生阅读P9最后一段文字)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他被唐太宗比喻为什么? 唐太宗为什么把魏征比作一面镜子? 唐太宗还鼓励各级官吏有什么说什么, 唐太宗为什么从谏如流? 3.知人善任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用能,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贞观年间可谓人才济济,文武兼备。思考: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对唐初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看书本第9页唐太宗的话,体会唐太宗的为君之道是怎样的?(贤明有道的君主赢得人民拥护,昏庸无道的君主必遭人民唾弃)三、贞观新政唐太宗基于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采取了怎样的治国措施呢?概括一下唐太宗在

5、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哪些改革。1.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减少老百姓服役的天数,并可以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人身束缚较松弛。这是吸取了隋亡的教训,爱惜民力,减轻百姓的负担。2.政治上,(1)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学生回答后,演示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简要分析一下各部门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它的进步之处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完善科举制 。(后面第四课会具体讲到)3.法律上,修改法令,编写唐律疏义。唐太宗非常重视法制,看书本11页的小字。唐朝办案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地位:唐律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作用:维护了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经过唐

6、朝初年的努力,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五“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什么是“贞观之治”呢?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对唐太宗贞观年间政绩的美称。1.贞观之治的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请同学们用以上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吸取教训,善于纳谏,善于用人,推行改革)提问:唐太宗晚年的政局大不如前的原因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课堂小结:唐太宗在他统治时期形成的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为唐朝历史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他的为君之道与治国思想对后来的统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纳谏和用人方面的优点,特别是清醒的反思能力和自

7、我批评精神,更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唐太宗以自己的才能、智谋和决断有力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秦朝,都开创了统一,但都很短命,都由于二世暴政统治激化阶级矛盾而被农民起义推翻灭亡的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起兵)(1)时间:618年(2)建立人:李渊(唐高祖)(3)定都:长安一方面,他是通过杀兄逼父的非正常渠道登上皇帝宝座的,关于这一点教材明确写道: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虽然“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王位承袭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按正常渠道李世民将与帝位无缘。于是,野心勃勃的李世民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玄武门之变,射杀其

8、兄太子李建成,先迫使其父李渊立其为太子,后再威逼李渊退位。626年,李世民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是为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意识到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魏征)(镜子)(因为魏征敢于直谏,使其少犯错误)不要因为怕得罪皇帝而隐瞒真相。这样做对改进朝政有很大帮助。(只有虚心纳谏,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失误导致王朝灭亡)(吸取了教训,收揽了人才,为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恢复、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又是一位非常贤明的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即位后,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甚至对人民群众产生敬畏之情,意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9、;他知道只有虚心纳谏, “兼听则明”,才能长治久安,所以他鼓励、倡导臣下提意见,并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从而涌现出魏征这样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谏臣;他也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选贤任能,所以他能知人善任,尽量做到惟才是举,兼收并用。 “三省”分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中,中书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面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唐律疏义。 “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观上,隋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震撼,使得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主观上,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戒奢从简,兢兢业业。讨论:结合史实,谈谈你如何看待唐太宗。(辩证的一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