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第一课时:金属的氧化物和第二课时:金属的氢氧化物,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设计四个大点若干小点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一)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必修I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
2、、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钠、铝、铁的氧化物,主要介绍它们与水、酸的反应;第二部分比较了铁的两种金属氢氧化物,并且介绍了Al(OH) 3这种两性氢氧化物。(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两性; (3)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加深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实验意识和操作技能。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
3、动性;(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身个性、深化学习思维,培养自己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及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二、教法分析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分析归纳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问题的情境,展示获取知识的过
4、程,按“提出假设讨论思考给出事实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金属氧化物与水及与酸的反应。最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按照物质分类原则,引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概念。2、实验探究法: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异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保留原有的知识结构,又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关键在于设计能造成学生认知冲突的实验和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落实“在体验中成长,在探究中发展”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Al2O3和Al(OH)3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使学生发现有些
5、氢氧化物还能和碱反应,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学生通过实验很清楚的就明白了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3、理论了解实际:空洞的理论不但学生不爱听,老师也不愿意讲,因为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但是将理论与实际相了解,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如果单纯讲解Fe(OH)2在空气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学生不理解,但是通过NaOH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到: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他们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还能了解实际总结出减少Fe(OH)2被氧化的方法,更加深了对其性质及现象的了解。4、适当时间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
6、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如在学习Al(OH)3的性质和用途时,老师不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在学习Fe(OH)2的制备及性质时,诱导学生自己设疑,通过讨论“解疑”,进一步进行“质疑”,最后再通过自己动手实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学生能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逐渐摸索出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渐渐变成会学 习的人。三、学法指导本次课在采用常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元认知理论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以往,学生已养成比较重视结论(方程式,产物类型,反应现象等)的习惯,对学习过程和方法注意不够,不善于探究。所谓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从元认知角度来考虑,学
7、习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基于这一点考虑,鼓励学生大胆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自然而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讨论,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从而解决问题。同时又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上让学生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探究及认知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科学归纳法,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风,使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四、教学程序设计设疑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学生汇报小组讨论启思诱导归纳小结练习反馈(一)金属的氧化物【
8、组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演示铝土矿、赤铁矿等图片。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自然界中的金属有很多是以含金属氧化物的矿物的形式存在的。引发对金属氧化物的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并且总结归纳:通过大多数金属氧化物的存在可以知道,多数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只有少数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5 min)(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使学生自己观看,并根据经验得出“自然界中的金属有很多是以含金属氧化物的矿物的形式存在的”,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归纳总结、善于思考、了解实际的能力。)【板书】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CaO+H2O=Ca(OH)2 ;NaOH2O=2NaOH让学生自己练习,写出几种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化学
9、方程式。(2 min)(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看MgO、Fe2O3、CuO三种氧化物的颜色和状态,探究它们与酸反应的情况。分别让三种氧化物与盐酸、稀硝酸、稀硫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8 min)(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经过设疑解疑质疑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实验中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由于是自己全程参与,因此印象会更加深刻。)【板书】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引导学生完成如下表格(学生完成后,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反应物固体颜色反应后溶液颜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白色无色MgO2H+=Mg2+ H2OFe2O3红棕色浅黄色Fe
10、2O36 H+= 2 Fe3+3 H2OCuO黑色蓝色CuO2 H+=Cu2+ H2O(由于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探究性实验,因此完成此表格,轻而易举。)【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三个反应方程式,找出共同点,按照物质分类的原则,引出“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碱性氧化物:能和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的氧化物,如:MgO、Fe2O3、CuO、NaO等;酸性氧化物:能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8min)(采用分析归纳法,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愉快、自主学习的目标。
11、)【板书】氧化铝的性质【学生实验探究】1分组做氧化铝粉末分别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2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带着疑问进行实验,并且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协作能力。)老师根据小组讨论情况,书写正确的方程式,同学尝试书写离子方程式。【板书】Al2O3+3HCl= AlCl3+3 H2O ; Al2O3+2 NaOH=2NaAlO2+ H2O老师提问:氧化铝是酸性还是碱性氧化物?小组同学讨论。【归纳总结】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它是两性氧化物。(
12、10 min)(通过对比,写对的同学会增强自信心;不对的同学也会找出自己的错误,并且努力改正,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记住并掌握知识,增强竞争意识。而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后,归纳总结氧化铝的性质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思考与交流】生活中,常使用的金属铝餐具能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食物吗?学生自己讨论,下节课给出小组讨论答案。(2 min)(理论了解实际,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讨论与交流的形式更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查阅更多资料,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学生练习】书后62页1、9题,可以小组讨论。(5 min)(布置适当练习,巩固课堂知识。)(二
13、)金属的氢氧化物【复习引入】小组派代表回答上节课后“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老师提问: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有那些,并且写出它们与酸反应的方程式。(5min)(通过代表的回答,发现同学们都准备充分,并且查阅过相关资料,这样更促使他们关注身边,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学生动手实验】老师带领同学完成FeSO4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 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并且思考怎样让实验停留在第一步。(5min)【板书】FeSO42 NaOHFe(OH)2 +Na2 SO4 4 Fe(OH)2+O2+2
14、 H2O=4 Fe(OH)3小组讨论结果:Fe(OH)2在空气中很不稳定,极易被氧化,因此学生总结出可以减少Fe(OH)2被氧化的三点内容如下:A:滴管伸到液面以下 B: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置溶液 C:油封液面 (5min)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结论正确与否,将其分成3组,按照改进方法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反应生成灰白色沉淀,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色。小组代表归纳Fe(OH)2的性质:(1) 极易被氧化:4 Fe(OH)2+O2+2 H2O=4 Fe(OH)3(2) 能与酸发生反应:Fe(OH)22 HClFeCl22 H2O (5min)(因为实验现象比较奇特,让他们自己实验引发同学们的
15、好奇心,激起求知欲,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形成初步的结论,再通过验证性实验得出正确结论,整个过程不但增强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发现学习化学的乐趣,爱上化学。)老师让同学们思考:根据所学知识怎样制备Al(OH)3,并且让他们自己动手试试。学生回答:AlCl33 NaOHAl(OH)3 3NaCl学生实验结果:产生Al(OH)3胶状沉淀。学生提出问题:除了用强碱溶液和可溶性的铝盐溶液反应制取Al(OH)3外,能否用氨水这样的弱碱来制取Al(OH)3?老师引导学生往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并观察实验现象,结果产生Al(OH)3胶状沉淀,并且继续滴加至不再产生沉淀。【板书】A
16、lCl33 NH3.H2O= Al(OH)3 +3 NH4Cl(10 min)老师提问:生成的Al(OH)3能否与酸或碱反应呢?【学生实验探究】将学生分成3组,第一组将制得的Al(OH)3胶状沉淀与盐酸反应;第二组将制得的Al(OH)3胶状沉淀与NaOH溶液反应;第三组将制得的Al(OH)3胶状沉淀与氨水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学生代表发言:第一组沉淀溶解;第二组沉淀溶解;第三组沉淀不溶解【板书】Al(OH)33 HClAlCl33 H2O Al(OH)3NaOHNaAlO22 H2O学生归纳:Al(OH)3在酸或强碱性溶液中能够溶解,说明它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1
17、5 min) (Al(OH)3的制备及其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Al2O3和Al(OH)3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使学生发现有些氢氧化物还能和碱反应,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而在此过程中,老师只能起引导作用,每一步的探究及验证都必须努力让学生自己尝试,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如果整个过程由老师代劳,那么他们接受知识必将是被动的,不利于其掌握,因此探究性的实验,归纳性的总结对同学们掌握此部分知识,非常有帮助。)【组织活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Al(OH)3的用途。学生总结:Al(OH)3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也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可以用来净水;还可作为胃酸中和剂。(5min)
18、(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学习,自我努力,自我获取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提高。而这部分内容正好与日常生活有关,他们学习起来也会更有意思,更有帮助。)老师请同学们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第三章的重难点,并随机提问检验同学掌握情况。布置作业:书后62页26,并且分小组讨论,总结归纳铝三角和铁三角的有关反应方程式。(自己归纳小结一章内容,不但可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能养成一种归纳、反思、总结的好习惯。)(10 min)附:板书设计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CaO+H2O=Ca(OH)2 ;NaOH2O=2NaOH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反应物固体颜色反应后溶液颜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gO白色无色MgO2H+=Mg2+ H2OFe2O3红棕色浅黄色Fe2O36 H+= 2 Fe3+3 H2OCuO黑色蓝色CuO2 H+=Cu2+ H2O碱性氧化物:能和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的氧化物,如:MgO、Fe2O3、CuO、NaO等;酸性氧化物:能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2等。氧化铝的性质:Al2O3+HCl= AlCl3+3 H2O ; Al2O3+2 NaOH=2NaAlO2+ H2O氧化铝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它是两性氧化物 金属的氢氧化物:FeSO42 NaOHFe(OH)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